1、体育教学 Physical education80December 2023“体教融合”理念下的中小学生课后体育服务现状与思考建议毛大程/靖远县第八中学 甘肃靖远 730699摘 要:“体教融合”要求体育和教育的深度结合,更加凸显体育育人目标。“双减”政策要求强化中小学课后体育服务,对实施体教融合和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具有积极效益。“体教融合”为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提供了理念支持、方向引导和有效手段。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体教融合和课后体育服务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举措,为教育资源的多元深度融合提供了载体平台,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课后体育服务效能。关键词:体教融合;中小学;课后体育服务;现状对策1、引
2、言 课后服务是“双减”政策的产物,是学校或教育培训机构课后为学生开展的相关服务,通过延时托管有效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和家长的管护压力。体育服务是课后服务重要内容,是“双减”推动教育改革、深化教学质量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必然要求。体育活动和课后服务的有机融合,让学生课后服务更加因材施教,更能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达成核心素养教育目标。2、新时代“体教融合”与课后体育服务的内涵 2.1“体教融合”的内涵“体教融合”是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创新产物,是青少年学生体育教育的强化版“体教结合”,是学校体育实现育人目标的助推器。作为落实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新途径,为学校教育和体育活动开展,提供了共生融合的重要指
3、导。“体教融合”学校体育教育视角,要求一线体育教师从问题出发,充分认识“体教融合”重要性,积极实施“体教融合”教育,有效达成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和助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双目标。因此,体教融合是指竞技体育培养体系和教育培养体系的互生共融,把体育活动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教融合”的内涵和意义丰富,本文所指的是学校体育视域下的体教融合,主要指向体育教学、阳光大课间、课外体育、业余训练和运动竞赛等一体化内容,有效满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教育需要。同时,“体教融合”提出了学校体育发展新模式,构建了学校体育体系制度,为学校体育长足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2.2 课后体育服务课后体育服务是“双减”政
4、策催生的新概念,符合新时代教育需求和学生核心素养教育要求。课后体育服务是指学生课余在学校的活动和课后学生在学校的体育活动,旨在规范中小学学校课后体育教育,形成学生体育教育的规范化服务和管理。“体教融合”理念下,学校是实施体育教育的主体,学校要统筹各项体育活动保障不同学段学生参与,构建学生特色体育项目。社区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资源,要积极开展“校社”联合的体育活动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家长是实施体育教育重要辅助,要积极监督、检查与配合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满足学生多元化体育活动需求。3、开展“体教融合”学生课后体育服务的积极效益 丰富多元的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措施。因此,开展体育课后服务意义
5、重大。3.1 全面推进核心素养教育全面推进核心素养教育和促进学生发展成长,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要求。“体教融合”下的学生课后体育服务,有效规范了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把知识学习、技能掌握和体质锻炼有机结合,实现了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创新能力、精神培养和习惯养成的多维教育目标,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教融合”创新了课后体育服务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构建了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后延时服务活动体系,有机与学校艺体活动衔接,形成了发现和培养体育种子的新范式,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体育教学 Physical education81December 2023积极发展。3.2 构建家校协同育人体系学
6、生教育的主体是家庭和学校,这也是教育学生的主要阵地。学生教育和发展是系统工程,家校两主体的协同参与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优方式。“体教融合”下的学生体育课后服务,学校是活动和教育主体,政府统一购买,学生自愿选择和家校协同参与,有效解决了家校对学生的管控压力,切实减少了家庭教育支出,增加了教师课后服务补贴,提高了教师课后服务积极性,创造家校协同育人新契机,平衡了家校教育矛盾。同时,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活动,搭建了学生体育潜能开发平台,促进了学生体育特长发展,发挥了体育育人独特作用,形成了学校课后服务亮色。3.3 切实减轻家庭教育负担教育焦虑是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都存有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
7、观念,无形中迫使家庭增加教育支出,致使家庭负担增重。“双减”政策让课后服务应运而生,有效缓解了家庭教育困境。“双减”政策保障了课后延时服务有效开展,政府提供资金保障,学校提供师资场地,切实减轻了家庭教育焦虑和家庭负担,促使学生享有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体教融合”下的学生课后体育服务聚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体育人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和成长,让体育运动走进家庭延伸校外。学生在家中和家长开展家庭运动,实现了锻炼身体素质、增强亲子关系和促进家庭和谐的一箭三雕,发展了家庭特色体育技能。3.4 减负增效落实“双减”目标“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减轻学生减负,缓解和消除家长教育焦虑也是重点。家长的错误教育理念是造成学
8、生负担增加的祸首,特别是安排学生校外补习课程,更造成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怪圈,严重影响学生健康和身心发展。“体教融合”下的学生课后体育服务实施,让学生在特定活动阶段参与运动,享受运动乐趣增强身体素质。同时,体育课后服务有效减少了学生校外补习,真正达成了学生减负目的,切实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4、开展“体教融合”学生课后体育服务的现状与问题落实“双减”政策学生课后体育服务,是推行“体教融合”的新举措,作为创新性教育理念,学生课后体育服务的实施和开展仍面临诸多问题,教师要准确理解体教融合内涵,剖析现状和正视问题,将有助于更好推行“双减”政策落实和课后服务开展。4.1 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在
9、国家政策的有效干预下,中小学学校体育建设和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体育教育的地位得到积极提升,但应试教育理念依然盛行,对“双减”政策落实和课后体育服务开展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考试和升学仍然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重点,成绩依然是衡量学校教育成效的关键指标,文化课学习依旧是家校社的重点关注。因此,学习成绩第一体育锻炼第二的教育理念仍是主流盛行。开展“体教融合”下的学生课后体育服务受到诸多制约,文化课学习和体育锻炼矛盾重重。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应试教育影响根深蒂固,升学压力成为推行课后体育服务的重要障碍。4.2 缺乏以体育人意识和行为“体教融合”是创新性教育理念,符合新时代教育和核心素养培
10、养要求。体教融合教育理念侧重育人,但当前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不容乐观。学校体育教育仍是传统的竞技运动思路,体育课程教育突出考试项目训练,严重缺失育人意识与行为。同时,体育教师育人意识与行为不足,致使学校体育缺失育人教育内容,课后体育服务也很难走出传统体育教育的限制。因此,开展“体教融合”的学生课后体育服务,体育教师首先要学习育人知识、理念、方法与策略,有助于体育学科落实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教育目标。4.3 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困难“体教融合”强调多元共治,有效弥补体育教育不足,盘活课外体育活动,恢复学校体育活力,优化学校体育。当前的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面临诸多问题,活动场地和时间缺少保障,体育教师缺少
11、组织精力和组织时间,缺少激励性机制等,致使课外体育活动只能被动开展。传统体育活动低水平重复开展,体育教学实效严重缩水,学校体育很难提升层次。同时,学校与体育教师注重关注体育荣誉,导致学校体育不能惠及全体学生,学生很难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4.4 体育师资观念传统落后体育教师是学校课后体育服务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参与者和实施者。体育教师的理念是课后体育服务开展和成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学校课后体育服务开展要深化体教融合,积极提升教师以体育人理念,走出学校体育教育的传统认知,深刻理解新时期学校体育的内涵,凸显体教融合理念引领,积极有效开展课后体育服务,努力提升课后服务实效。4.5 师资供需结构不平衡
12、甘肃省靖远师范附属学校教育集团率先作为我县体育课后服务开展试点。开展过程中发现,学校体育教师数量无法满足学生课后服务需求,导致体育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困难,限制了整体课后服务有效开展。体育课后服务活动潜存健康风险,由于参与主体多元容易出现权责划分不明现象。家庭、学校和政府作为课后体育服务的共同参与主体,要积极预防安全风险,增强课后服务活动意义。同时,服务监管不足和评价体系存缺,也是影响课后体育服务活动开展的消极因素。教师是体育课后服务的服务主体和监管主体,缺乏评价体系很难保障服务质量,难以促进体育课后服务健康发展。4.6 体育教学资源缺乏体育教学资源是课后体育服务开展的重要基础和载体,体育教学 P
13、hysical education82December 2023主要包括师资资源和设备资源等。当前的学校体育研究重在设备资源开发和使用、课程内容改造和创新,淡化对学校体育师资的研究关注。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和队伍建设制度缺乏是不争的事实,体育教师数量缺乏且分配不合理,专业类体育师资力量更是短缺不足,体育教师专业化培训机会较少,严重制约着教师成长和校园体育发展。因此,师资力量不足限制可学校课后体育服务内容和形式。同时,缺少经费保障也是课后体育服务活动开展的制约因素。4.7 服务评价制度不完善课后体育服务评价机制与服务质量是正相关。部分中小学课后体育服务强制教师参加,并纳入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变相打击
14、教师参与服务自主积极性,完善中小学课后体育服务评价机制迫在眉睫,也是完善学校课后体育服务组织保障和提升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学生参与课后体育服务成效的反馈路径狭窄,体育教师主观反馈占据主要地位,很少有学生的参与反馈,更没有家校评价反馈。评价机制作为衡量服务成效标准,更是落实服务的指向标。不完善的服务评价体系很难监管学校课后体育活动实效,影响课后体育服务长效开展。4.8 课后体育服务组织形式单调当前的学校课后体育服务内容单调形式单一,无法有效满足学生活动参与需求。“体教融合”下的课后体育服务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要针对学生身心年龄特征开设活动。部分学校课后体育服务注重体
15、育知识与技能教学,忽略有效赛事机制构建,缺少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单一体育活动教学是当前课后体育服务的主要形式,缺乏校社协同和校际交流,促进学生体育能力提升成为空谈。因此,学校开展课后体育服务要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多元搭建活动通道和竞技平台,打破服务活动内容单点形式单一赛事缺乏局面。5、新时代开展“体教融合”学生课后体育服务的思考“体教融合”是新时代深化体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重要理念引领,也是新时期体育教育必须完成的任务。5.1 课后体育服务要融合地域资源形成特色课后体育服务是特色化校园体育建设的积极诉求。消解学校体育发展困境需要体教融合,也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青少年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特色路径
16、。因此,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要强化校园体育教育管理,这是开展“体教融合”学生课后体育服务的关键。教体监管部门要紧扣新时代教育命题,运用好政策法规持续推动学校体育深化发展,切实推进课后体育服务实施。要积极融合地域资源,探索课后服务实施的多元途径,形成校际特色的服务模式,有效提升服务活动效能。通过开展“体教融合”学生课后体育服务,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以课后体育服务为契机,推动校园体育纵深发展。把开展“体教融合”学生课后体育服务作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中心,真正达成“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和“以体育人”教育目标。5.2 课后体育服务要积极借鉴学习家庭、社区、学校和社会都要重视
17、青少年学生体育发展,要把学校体育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平台,积极构建新时代开展“体教融合”学生课后体育服务的实施路径。在课后体育服务推行过程中要借鉴吸收成功经验。学校要积极跟进,家校社要协同建立统一认识,关注、分析和解决问题,共同推动体教融合和课后服务。体育教师要积极关注青少年学生体育研究动态,根据学校自身发展需求吸收借鉴和学习经验,综合推动新时代“体教融合”学生课后体育服务的实施。5.3 课后体育服务要助力政策落地“双减”政策是顶层设计,为新时代开展“体教融合”学生课后体育服务提供了方向指引,也为推进学校体育发展和深化改革提供了政策借鉴。着眼新时期的青少年学生体育发展,体育人才培养、学校体育改革
18、和校园体育教育创新都是重要内容,要积极推进体教融合,统一体育教育培养目标和价值,依托课后体育服务促进政策落实,提升实施效果和质量。6、结语综上所述,“双减”政策要求借助课后服务质量优化有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增强学生体质素养。开展“体教融合”下的中小学生课后体育服务,挑战和机遇并存。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要强化监管,学校和社会要积极推动,家长和教师要积极配合,多元主体要共同参与和共治,重视体育课后服务和加大资金保障力度,丰富课后体育服务内容和组织形式,寻求多方支持和参与,构建体育层面的多元课后服务体系,助力“双减”政策有效落地生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参考文献:1张强峰,雷雨星,郭汝等.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实施困境与突破路径J.体育学刊,2022(05):1-6.2叶如.论学校体育视角下“体教融合”的内涵、问题与对策J.体育教学,2021(03):115-117.3王东.创新青少年“体+育”发展方式N.光明日报,2023年01月05日.课题项目:本文为白银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体教融合”理念下的中小学生课后体育服务实践行动研究(课题批准号:BY2023G224号)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