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以《离骚》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54734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以《离骚》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以《离骚》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4 2024年第3期语 文 论 坛诗词鉴赏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以离骚为例高 璞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要求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在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思维,促进学生发展理性思维。关键词:古诗文;阅读教学;激发思维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要求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因此,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理有据地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思维,促进学生发展理性思维1。

2、一、小组研读,提炼有价值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发现并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是提高理性思维能力的前提2。离骚熔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于一炉,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成就,鲁迅赞之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这样的千古绝唱,理应让学生理解透彻。然而,学生难以全面把握此诗。对此,若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将有助于学生把握屈原精神的内核。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教师可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让全班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研读交流,筛选出值得研究的三个问题。1.离骚的创作背景是屈原被疏远时,还是被流放后?2.离骚 中的“香草

3、美人”是屈原的独创吗?3.在珍视生命的当下,为什么还要向怀石投江的屈原学习?这三个问题,分别从“创作背景”“文学意向”“屈原精神的时代意义”角度提出来的,有梯度与深度。了解创作背景后,才能了解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内在需要和心理驱力。“香草美人”是屈原开创的一套完整的浪漫主义体系,寄托了屈原对崇高人格的追求,是我国文学长河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提出是否为屈原独创这一问题,关乎创作理论,表明学生有探求未知的意识,想“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第三个问题已跳出离骚文本,涉及生命追问、时代价值等诸多方面,具有古为今用的现实性与深刻性,值得深究。二、拓展阅读,多维互动解决问题如何解决以上三个问题呢?教师可以

4、通过引导学生开展拓展阅读来解决。1.群文阅读,了解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离骚的写作背景时,可以进行群文阅读,阅读跟屈原相关的一组文章: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屈原列传 和 离骚 全诗。学生很快从前两篇文章中找到:“屈原放逐,著离骚”“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于是,有学生断定离骚写作于屈原被流放后。可有学生说,屈原列传中为楚怀王制定法令的屈原,遭到同僚上官大夫毁谤,怀王疏远了屈原,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应写作于被疏远后。2024年3期.indd 742024/3/2 21:29:19中 旬 刊2024年第3期 75 语文论坛诗词鉴赏这三篇文章都出自司马迁之手,为什么司马迁对同一问题

5、的表达自相矛盾呢?一学生提出:可从离骚中寻找答案。于是,大家认真阅读离骚,很快找到了答案。“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意味着屈原是自动远离的。随即,又有学生提出诗中有“济沅湘以南征兮”一句,证明离骚为屈原“被放”后所作。此时,老师跟学生一起分析,离骚后半部分是屈原想象中的云游,“济沅湘以南征兮”是想象非事实。这就可以确认,离骚创作于被疏远后。那么,怎么理解司马迁的矛盾表达呢?经过激烈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为了突出屈原遭困厄的程度,司马迁有意将离骚的创作背景写成屈原被流放后。学生们终于明白,文学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的真实源自历史真实,因情感表达的需要,抒情性强的文章,有时不完全照搬历

6、史事实。2.放眼文学史,探究“香草美人”的前世今生学生发现,诗中出现的香草种类繁多,有“兰、蕙、芰荷、杜衡”等四十余种。这些“香草”,寄寓着屈原独特的心理,是“志洁”的象征。学生还发现,离骚中的美人是屈原自指,也喻君王。诗中屈原四次追求“美人”,实则是将君王喻为神话中的“美人”(神女),“求女”即求君。求女情节,以男方变卦、失约喻指楚王疑忌贤臣、对屈原不能始终信任的事实,表达屈原渴望求得贤明君主支持的强烈愿望。那么,“香草美人”的意象灵感来自哪里呢?让学生读 诗经 系列篇章:蒹葭 芣苢 静女氓 有女同车。读着读着,学生明白了,诗经中描写了香草、美人,并将香草美人结合在一起。屈原受诗经启发,以楚

7、文化为底蕴,把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楚地民俗风情,全都摄入离骚之中,将最美好、最崇高的形象,用芬芳的香草或美人来代替象征,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因“香草美人”而形成的浪漫主义文学风格。再读东汉诗 涉江采芙蓉、曹植的 洛神赋、陈子昂的感遇、苏轼的蝶恋花春景、曹雪芹的红楼梦片段学生感到“香草美人”赢得了后世文人的追捧,装点了唐诗宋词与明清小说。3.联系新时代价值理念,体悟屈原精神的内核语文教学强调古为今用,阅读古诗文,还要读出其时代价值。立足于珍爱生命的新时代,屈原投江自尽的行为,不正与我们这个时代所倡导的生命至上的理念相违背吗?分析探讨后,学生们领悟到:要学习的不是屈原抱石投江的行为,而是这一行为后折

8、射的精神。屈原投江,不是因自己被疏远、遭流放的个人委屈,而是他对楚国的深深爱恋。他与楚王同宗,在他眼里,楚国就是他的家,爱家就是爱国,爱国就是爱家。为了他的家与国,他竭尽衷心,为楚王出谋划策,畅言美政。楚王被蒙蔽时,他将生死置之度外,直言劝谏。他忠于君主,却不是以君主意志为转移的愚忠。他疾恶如仇,揭露鞭挞小人,却不带个人恩怨。他关怀民生,同情民众苦难。他不惧杀身之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是他的誓言,是他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是光明和正义的外显。所以,屈原投江,彰显了他热爱祖国、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人格精神,这一精神是中华民族极力推崇的理想范式。“屈原精神”绵延了 2000 多年,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屈原精神”将永远激励中华儿女砥砺前行!参考文献:1黄晓红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教学研究,2021(13):214-2152 李春梅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由 采薇 教学引发的思考 J 中小学教育,2020(24):42-45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2024年3期.indd 752024/3/2 21:29: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