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提出合理的假设。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BC D2如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3(2010年高考山东卷)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4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
2、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A100只 B200只C300只 D400只5如图为鱼塘中鱼的数量增长曲线,为了使鱼塘的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应该做到适时捕捞。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超过T4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B超过T3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3K/4C超过T2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2D超过T1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46(2010年高考福建卷)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1)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_法。据表分析
3、,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型,在_(日期)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2)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_(增大、不变、减小)。1在一个面包上有一个霉菌,如果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其数量变化在一天内最可能的是()A“J”型曲线增长B“S”型曲线增长C“J”型或“S”型曲线增长D无规律增长2(2011年清华附中高二检测)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率逐步降低3在种群数量变化中,若增长率为0,以下哪种情况会出现()A种群增加,并出现激烈的
4、食物和栖息地的竞争B种群增加,寄生和捕食的情况增加C种群会因为有毒废物的沉积而减少D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4(2011年长沙雅礼中学高二检测)一个新物种进入某地后,对其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先呈“S”型增长,后呈“J”型增长B先呈“J”型增长,后呈“S”型增长C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会保持稳定D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5如图为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a为“J”型曲线,b为“S”型曲线阴影部分的个体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K值为环境容纳量ABC D6如果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只放在大
5、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饲料和水,则笼内鼠数量变化和饲养时间的关系应为图中哪条曲线()7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单位:只)年份种群数量捕捉标志数第二天重捕数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1970501971801972400197380019741500197515015013那么,1970年至1975年该鸟种群的增长曲线是()8太平洋一个小岛上的某野兔种群的数量变化如下表:年份(年)1920192519301935194019451950数量(百只)130200398990135012901190该种群变化率最大的时期为()A1925年19
6、30年 B1930年1935年C1940年1945年 D1945年1950年9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管号培养液体积(mL)105105起始酵母菌数(103个)105510A4支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B4支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C试管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不同D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开始下降10.(2010年高考浙江卷)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
7、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11下图所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增长曲线模式图:(1)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a曲线增长,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_和_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_,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不能按a曲线方式增长。(2)在一定环境中,除上述影响外,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
8、因素的限制。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是受_的影响。在与其他种群之间受限制的因素有_和_等。因此,种群数量按b曲线方式增长,种群数量最多达到K值为止,此时种群增长率为_。(3)此外,还有直接影响种群兴衰的两对变量是该种群的 _和_、_和_。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_而间接对种群动态变化起作用的。12某研究所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某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_,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2)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_时,原因是_。(3)该鱼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变化是_,主
9、要原因是_和_。13下列是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观察酵母菌种群的生长情况时,得出下表中的数据(在有氧情况下培养测得的酵母菌数)(106个/mL)。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培养时间(d)组别12345678A0.85.25.64.82.00.80.40.08B0.81.22.02.83.23.63.23.0C0.80.40.100000实验研究的三种条件如下:条件一:无菌水10 mL,加入干酵母液0.1 mL,环境温度28 。条件二:培养液10 mL,加入干酵母液0.1 mL,环境温度28 。条件三:培养液10 mL,加
10、入干酵母液0.1 mL,环境温度5 。(1)三种条件对应的组别编号依次是_。(2)请写出主要呼吸作用的反应式_。(3)上述三种条件的设置,可分别用来探究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如条件一与条件二组合可以探究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而条件二与条件三组合则可以用来探究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其中的条件二的设置在该实验中属于_。(4)本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_。每次取样前都应振荡试管,目的是使_,减少实验中计数误差。如果显微镜视野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当采取的
11、措施是_。 学生用书 P46P471-5BBCDC6答案:(1)样方“S”630(2)增大1-5ADDAD6-10DCBBA11答案:(1)生活资源(食物) 空间种内斗争(2)阳光、温度、水分捕食竞争零(3)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12答案:(1)“S”型N/2增长型(2)t1在t1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捕获该鱼获得的量最大且不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3)不增加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13答案:(1)C、A、B(2)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3)培养液、温度(及时间)培养液温度对照实验(4)取样调查法(显微计数法)试管中酵母菌分布均匀加定量无菌水(或定量培养液)稀释(“定量”可不要求)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