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047530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律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武店中心小学 朱守丽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5455页。内容简析: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运算律的有关知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这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乘法分配率奠定了基础。本课时是该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从实际问题引入,通过交流出现的两种算法,把两个式子写成一个等式,通过比较,发现等号两边算式之间的联系,接着让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概括它们蕴含的共同规律,并用字母式子表示,从而发现和理解乘法分配律。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体会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的严谨

2、与简洁;通过计算说理,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借助已有经验和具体运算,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中初步学会用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数学方法学习知识,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一、 引入1.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1)(34+6)9 310+107(2)125698 25654 【设计意图:为本节课学习埋下伏笔】 在学生口答(2)讲到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的基础

3、上导入:“以前我们学习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应用它们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乘法的另一个运算定律。”【设计意图:这样安排为本节课学习打下基础】二、展开1.激情导入师:我们班有5个同学就要去参加“无锡市少儿书法大赛”了,书法组的张老师准备为他们每人买一套漂亮的服装,来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你们愿意做回小会计帮老师算一算需要花多少钱吗?(课件出示商店场景)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2.探究新知,掌握规律(1)教师提问: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提供的信息,你

4、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买夹克衫用去多少元?买裤子用去多少元?买5套衣服一共用去多少元?夹克衫比裤子贵多少元?)【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选择买5套衣服一共多少元? (其他一步计算的问题随机口答解决)师: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要求出“买5套衣服一共多少元”需要哪些条件呢?你们可以帮助郑老师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吗?下面请你们自己列式解答, 然后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每一步都表示什么意思(3)学生列式解答,完成后汇报解法和想法。A: 655+455 B: (65+45)5 =325+225 =1105 =550(元) =550

5、(元) 师:第一种方法是先求什么的?再求什么的?(先求5件夹克衫要多少钱,再求5条裤子要多少钱,然后把两次的结果合在一起。)第二种方法是先求什么的?再求什么的?(先求一套衣服要多少钱,再求出5套衣服要多少钱。)师: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你又什么发现?(随机评价“原来变和不变可以如此和谐的溶于一道算式中”)师:结合实际你能说说为什么左边的算式会和右边的算式相等吗?(小组轻轻的讨论)(4)这两个算式能写成等式吗?为什么?学生回答:(要使学生认识到:两个算式算出的得数都表示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的钱,应该相等;两个算式都等于550,所以这两个算式相等。)课件出示:(65+45)5=(65)(5)+(4

6、5)(5)【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交流,通过合作发现知识规律,并进行归纳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探究品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举例探究师:像这样的情况,是偶然巧合还是有其中的规律呢?你能举出几道像这样的算式来验证一下吗?学生举例,算出得数,如果相等,用等式表示出每组算式的相等关系。【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探究,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计算规律,再让学生自己列算式,进一步进行验证,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自己写,自己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挑选几组板书:(35+65)123512+6512 (23+27)7=237+277(56+14)50=5650+1450

7、 (28+2)16=2816+2164.体验感悟(1)师:大家举了很多例子,能说得完吗?看来情况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巧合,而是有其中内在的规律的,小声地读一读这些算式,看看这中间隐藏着什么规律呢?请在小组里讨论交流。谁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规律?(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2)小组讨论交流:有的可能用文字表示:(甲数+乙数)丙数=甲数丙数+乙数丙数;也有的可能画图表示:(+)=+;还可能用语言表述: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然后再相加【设计意图: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探究的规律表达出来,体验发现知识的快乐,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功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全班交流时,要

8、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把规律表达清楚。结论: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把两个积相加(注:多找几个学生回答)(3)如果我们用字母来表示,这个等式怎么写?结合文字说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a+b)c=ac+bc ,也可以写成c(a+b)= ca + cb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分配律的算理,使得抽象的运算定律不再难理解其实学生很早以前就接触过分配律,在观察、比较中感知分配律的外在变化规律,最后通过举例验证从乘法的意义角度进一步理解算理,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 】5.同桌对口令(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一生说出一边的算式,另一生说出另一边边相应的算式)【设计意图:这样的练

9、习形式旨在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新知,学生乐于参与。针对分配律的左右算式的变化规律设计的练习,强化对规律“外形”的感知掌握】三、小结 四、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42+35)2=42+35 2712+4312=(27+) 1526+1514= () 72(30+6)=【设计意图:深入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通过填空练习,使学生熟练运用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从左到右和从右到左两种形式,使学生都能顺利变化,做完填空后让学生试着再进一步口算结果,让学生发现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为下面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作好铺垫。】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横着

10、看,在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后面画“”(28+16)7 287+167 1539+4539 (15+45)39 74(20+1) 7420+74 4050+5090 40(50+90) 学生自己判断?师:你是怎样判断的?你能说说第三组两道算式为什么是相等的吗?(把74看成741)第四组的两道算式为什么不相等。怎样改一下能使它们相等?3.完成想想做做第三题,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形菜地(如下图)的周长,并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这个设计是检测学生本节课学习的掌握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插漏补缺。】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重点提示学生第2题 483-453可以写成

11、(48-35)3把分配律中的加法类推到减法。第3题是开放题,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设计意图: 练习设计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形式活泼,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这些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改善学习方式。5.总结收获板书设计:乘法分配率A: 655+455 B: (65+45)5 =325+225 =1105 =550(元) =550(元)(ab)c=acbc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理解了乘法分配率,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会利用乘法分配率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有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计算比较粗心,需要加强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