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心会而神通——“不知道”语言与思维教学举隅.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44210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会而神通——“不知道”语言与思维教学举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会而神通——“不知道”语言与思维教学举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会而神通——“不知道”语言与思维教学举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言/语文教学与研究/2 0 2 4/0 2/12 7心会而神通一“不知道”语言与思维教学举隅唐庆华唐庆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美术学校教师。摘要:阅读文本中常有一些语言看似很平常,但其实很有张力,含有独特的意蕴,具有无限的生命力。这不仅是文本语言的“应有之义”,可能也正是文本阅读教学的价值所在。我们要有敏锐的语感意识,善于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适度分析、挖掘和细致品味、瑞摩,把握话外之音、言外之意,做到心领神会,意明语达,让阅读生命在课堂中蓬勃。本文以许多文本中经常出现的“不知道”一词教学为例,从意蕴、情态和构思三个方面,探讨了语言与思维教学的具体问题及其意义。关键词:“不知道”;语言与思维;

2、教学意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认为,写诗作文要能够“有意而言”“言”要能够“出于其意”,否则就可能“言有浮于其意,而意有不尽于言”(策略一)。清代文学巨匠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回中,则借警幻之口,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唯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他们的话揭示了语言与思维的一对矛盾一一“意”与“言”。就文本理解而言,学生要能够将文本语言之“意”从“心会”转为“口传”,由“神通”而能“语达”。这需要教师立足文本语言,调动学生思维,通过对语义细致而精确的分析,实现对文本意义全面而透辟的解读。“不知道”看似平常普通的一个词语,在许多文本中都有出现,有的意思浅豁,易于理解,但有的却极具张力,要从不同侧

3、面引导学生探寻其深层意蕴及其丰富的表现力,感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下面仅举数例,作简要论述。一、探究“不知道”的意蕴有的文本中,“不知道”出现多次,需要启发学生细致思考,深入探究其内在意蕴。如杨振宁邓稼先的第五部分有三处“不知道”(“不知):1.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2.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3.“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登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

4、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第1处:“不知道”是对邓稼先的一种瑞测,却自然让人联想到唐代李华笔下的古战场空旷无边、荒?恶劣、阴森可怖、神秘莫测、查无人迹,这正是邓稼先工作环境的特点,让人想到邓稼先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感受。尽管邓稼先所从事的是科学研究,但其行为与奋战疆场的将士一样,哪怕马革裹尸,也义无反顾,一128/2024/02/语文教学与研究/语言往无前。需要引导学生探究的是,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并非只是对环境的染,更重要的是表现邓稼先不被艰难困苦所吓倒的勇气、精神与意志,那份决绝与信心。说“不知道”,虽然是某种事实,但其实是“知道”的,因为作者了解他的生平经历

5、、为人品格、理想情操、品质意志。第2 处:作者继续用测的方式对邓稼先的心理情绪进行描写,折射其心灵中柔软的一面:许许多多的优秀儿女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民族的振兴强大,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甚至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美好生命,邓稼先怎么会不伤心、不痛心?但男儿有泪不轻弹,对逝去的战友最好的回报,就是研究的成功,就是胜利的时刻。邓稼先深知这一点,杨振宁也很理解他的心情,这样的理解是基于对邓稼先的充分了解和认识。表面上说“也不知道”,其实是“也知道”。第3处:与前两处相区别的是,在“不知”的前面,作者设想了三种情形:用物理直觉“粗估”参数,用数学见地筹划计算,用胆识和判断决定方案,前两种情形侧重于准

6、备,而第三种情形则是实施。相对于准备来说,实施是最艰难的,所以前两者需要的是科学素养,后者需要的是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同为科学家,作者是“知道”这一点的,正因为知道,所以他才会对其予以突出。这样写的目的是赞扬邓稼先极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决断和担当的品质。这样的体味和瑞摩,学生不仅可以读出语言的表层意义,而且可以触摸到其深层血脉,品味语言的同时,也丰富了思维。有时,语言的意蕴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还原”“再现”的方式得以显现出来。我们来看杨绛老王中的几处“不知”:1.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2.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

7、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面对好心人老王生病吃药,作者连用两个“不知”这是确实的,但这样的“不知”难道只是在陈述某种事实?如果停留于此,我们可能无法感受作者的真实内心。还原和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一位生活在时代苦难中的知识分子,在遭遇丈夫“一条腿走不得路了”的残酷打击之下,哪还有心思与精力去关心他人呢?这是一个绝望者的呻吟,也是一个苦难者的愤激之词。生活的苦难,前途的渺茫,内心的煎熬,亲人遭受的迫害,身处绝境的人,竟然还能得到一个“不幸者”老王的关照,送来香油和鸡蛋,而且是在老王生命即将结束前的“馈赠”,这仿佛黑暗中的夜行者看到一

8、丝荧光,波浪里的一根救命稻草。此时,作者说“不知为什么”,其实是对老王无尽的感激,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谢意。作者的内心其实是“知道”的,这一曲笔也为文末表达“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暗布棋子,意蕴其中。很明显,引导学生从“不知”中还原与再现出特定的情境,可以体会到文章意脉曲折、意蕴无穷的艺术笔法。二、体会“不知道”的情态有的情况下,“不知道”所传递出来的是作者的情感态度,可以借助于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比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这样说:“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语言/语文教学与研究/2 0 2 4/0 2/12 9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

9、觉。”这里的“不知道”以及所带出的话语,属于插叙,它巧妙地交待了“我”在特殊心理情绪、生活状态背景下所不知道的事件一一母亲的重病。那么朗读“不知道”这几句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才能读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呢?无疑,要朗读好这样的语句,需要联系上下文,对特定的语境和语义有具体的理解。身患绝症的母亲,一直在关心照料着病中的儿子。面对儿子的“暴怒无常”,却表现出极度的隐忍与宽容。一方面密切关注儿子的一举一动,生怕他做出傻事,耐心劝导儿子面对挫折要“好好儿地活”;另一方面,则是动员儿子到外面走走,去欣赏春天的桃花,秋天的菊花,去感受自然的美好,生命的灿烂母亲一直在用“美”的东西改变着“我”狂躁不安的内心

10、世界。而“我”却不知母亲已经病到了那步田地。特别是末尾那一句“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中的“睡不了”,不是“睡不着”,而是说母亲病得在床上连躺着睡觉都不可能了,病痛对母亲的折磨可想而知。可就是那样的情境下,母亲仍然关心着“我”,在“我”面前从不吐露一点自己的病情,一直以积极乐观、坚韧顽强的精神意志对“我”寄予希望、施加影响。所以,读“不知道”时,应该引导学生用深沉悠长且上扬的语调来诵读,读出“我”内心的忏悔、自责与深深的愧疚。有时,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内容,调动学生的思想情绪,使其认识更加深入,以便学生能够朗读得更加到位,比如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有这样两处表述:1.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

11、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2.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阿长是“我”家的女佣,也是陪伴“我”长大的保姆,可普通得好像连姓名都没有,“我”从小也就跟在大人后面叫她“阿长”。这也许是客观事实,但这样的事实却是经过作者思想过滤过的,虽然时过境迁,幼小聪明伶俐的“我”总不至于连她的名字甚至姓氏也不知道吧。可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而且前后反复说呢?这样的表述到底传递了

12、怎样的情感?怎样读才能把这样的情感传递出来呢?其实,教师如果在此处适当补充一些材料,让学生从鲁迅祝福中祥林嫂、孔乙已中孔乙已、阿Q正传中阿Q等人物的名字中,体悟到生活在社会底层中人们的悲苦命运和卑贱地位,学生自然能够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对社会现实有更加全面而又深入的认识。再联系邹韬奋回忆我的母亲的开头:“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从这些伤感、悲哀、深沉乃至痛彻心腑的叙述中,学生不难读出其中的同情悲、愤郁不平,更有惭作疚与深深怀念。所以,在诵读时,他们就懂得用低沉舒缓且沉郁的语气语调,读出“我”对长妈妈无尽的思念、由衷的感佩和深深的尊敬。有时,“不知道”

13、还可以折射出作者的某种态度乃至精神品质,需要引导学生予以一定的关注。如杨利伟太空一日中有这样的话:“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130/2024/02/语文教学与研究/语言从航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不知道那些是什么,我认为也许是灰尘,高空可能并不那么纯净,会有一些杂质,也可能是太空垃圾。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楚那到底是些什么。”从这一“不知道”,我们又可以引导学生读出什么来呢?中华民族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太空一日,他看到了什么?这是人们极为关注的,也是想探寻明白的。但正如他所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

14、是严谨。”杨利伟用严谨的态度、直白的语言,告诉人们“不知道”的一些现象。“不知道”与“无法捕捉回来”“至今还没弄清楚”等表述彼此呼应,鲜明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虽然其中也有“也许”“可能”“也可能”等表示猜测意味的词语,但那是作为一名航天员的职责所在:针对不明物体,描绘猜测,有助于科学家去研判,进而为后续探索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读该文段所在部分接下来的文字,其实杨利伟并没有满足于此,还把自己的“不知道”,向俄罗斯航天员请教,并主动把别人也许不愿意说的一些偶发情况告诉“神六”“神七”航天员,这更难能可贵,显示出了他的责任担当:主动积极的探索宇宙奥秘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

15、无私的品性,让人赞叹。这样的文字如果轻易放过去或被忽略,就太可惜了。不难想象,学生在阅读、瑞摩这些文字时,自然会有自己的阅读发现,对航天员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担当也就不会直接下断语、贴标签,而显得具体明了、有理有据。三、把握“不知道”的构思在有的文本中,“不知道”还能够在结构上起到承接、串联、转折等作用,通过品味,可以把握行文构思的巧妙和表述的精当。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

16、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学生在梳理文脉时,都能抓住这段文字中的“不知道”和“无从知道”,认识其在行文中所起的过渡作用。但是作者是怎样过渡的呢?学生并不完全清楚。我们可以采用比较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一一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一一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通过这样的比较瑞摩,学生不难了解,家里人送“我”去私塾读书,“我”可能确实“不知道”,也“无从知道”,所以就难免有一些疑问,并作了种种猜测。其实在“我”的内心又是“知道”的: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增加了大人的工作负担;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引起了与邻家的纠

17、纷;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让家人担惊受怕从这些猜测的背后,我们既可以看到一位活泼、顽皮的童年鲁迅的形象,又可以直接感受到他对昔日百草园生活的无限怀念和不舍,还能够体会到他对未来生活的隐隐担忧:离开百草园已经失去自由了,去全城中“最严厉”的书塾读书,必然要接受“最严厉”的教育,就更加让人有几分恐惧。这既是对百草园快乐无忧生活的回顾、总结与概括,/语言/语文教学与研究/2 0 2 4/0 2/13 1也使思路自然过渡到对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回忆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味由“不知道”和“无从知道”所串起的三个“也许是”,就可以把握其行文活泼飘逸的特点,体会作者语言的灵活、运思的匠心。再如贾平凹一颗小

18、桃树的开头:“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是我太爱怜它吗?是我爱怜得无所谓了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怪缘故儿,只是常常自个儿忏悔,自个儿安慰,说:“我是该给它写点什么了呢。”我们常常跟学生说文章要“开门见山”,可是贾平凹却用“不知道”岩开一笔,这是为什么呢?从上下文看,说“我也不知道”,与“什么怪缘故儿”一样,属于虚写,其实“我”是“知道”的:“我”对小桃树的深情,对小桃树的同情、爱怜,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自我、对生活的“悔”与“安慰”。这是全文的引子,暗示小桃树与“我”的不解之缘,它在“我”生活中不同寻常的意义。所以,开篇看似闲笔,其实别具匠心,写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奠定

19、情感基调,这是在为全文张力,在自然引领下文的同时,也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当然,我们还可以走得更远一些,让学生围绕“不知道”进一步用个性化的“言传”,呈现属于自己的“意会”。比如在邓稼先学习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如果我们在“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的后面加上“不知道稼先是否同意”可以吗?请说说你的理由。这一设计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能够认识引用儿歌在行文上的作用。加上这一句,可以使这部分内容全面贯通起来,对邓稼先的瑞测可以一以贯之,行文结构合理,表达也顺畅。这样写,其实是引导学生能够把邓稼先所从事的

20、科学事业与民族的强盛紧密联系起来,认识到个体与民族、国家、历史和未来的关系,振兴中华,百年圆梦,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理想。值得庆幸的是,杨振宁父亲所期盼的景象,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了现实,这都是因为有邓稼先这样的民族精英的艰苦付出、无私奉献。从篇章结构上看,儿歌的出现与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前后呼应,也与第二部分“两弹元勋”紧密相连,把邓稼先的努力与奉献置于宏大的历史叙事之中。由此,学生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邓稼先肯定会同意这样的安排,因为它既是多少代中国人的集体写照,也是他用行动和精神写就的杰出篇章。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阅读都是语境阅读,对语言的理解尤其如此。课堂中,我们要启发和

21、引导学生关注诸如“不知道”这样的语言,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特定的语境之中,让他们能够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风的姿态(钱钟书语),在动态变化中体会、摩和品咂语言,把握其话外之音、言外之意,做到心领而神会,意明而语达。只有透过语言所呈现的事实,挖掘与把握背后的事实,并将它们进行比照,才能准确把握文本所传递的意义与价值。毫无疑问,学生的思维一旦得到激活,就能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充实到每一个可能包孕意蕴的语言中,也就能够无限延长文本的生命,并拥有属于自已的阅读发现,听到每一个阅读生命拔节的声音。【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 0 2 1年度课题“依托助读系统优化义务阶段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2021/02/510)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