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2∕T 4483.1-2023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第1部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江苏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302418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PDF 页数:48 大小:77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2∕T 4483.1-2023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第1部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江苏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DB32∕T 4483.1-2023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第1部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江苏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DB32∕T 4483.1-2023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第1部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江苏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DB32∕T 4483.1-2023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第1部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江苏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DB32∕T 4483.1-2023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第1部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江苏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7,+,0).“两客一危”道路运输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 第 1部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prevention mechanism for road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 of“tourist chartered buses,liner buses and dangerous goods transport vehicles”Part 1: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safety production risk management system

2、2023-06-26 发布2023-06-26 实施CCS A 01DB32/T 4483.12023ICS 03.100.70DB32/T 4483.12023前言引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原则与要求25 风险辨识36 风险评估47 风险管控68 重大风险管控与登记79 持续改进8附录 A(资料性)“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示例9附录 B(资料性)“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风险管控示例27参考文献44目 次DB32/T 4483.1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

3、定起草。本文件是 DB/T 4483 “两客一危”道路运输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 的第 1 部分。DB/T 4483 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 1 部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第 2 部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宿迁市交通运输局、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慧廷、顾敏、黄峰、龚晨、张浩宇、卢宗元、严涛、陈一骏、熊琴、谷慎昌、张香英、王荪卉、魏振营。DB32/T 4483.12023引言“两客一危”道路运输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导致群死群伤,

4、需要持续加大对其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力度,从而全面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两客一危”道路运输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 旨在规范和指导“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开展风险全面辨识和分级管控以及隐患排查和治理,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和隐患,拟由 2 部分组成。第 1 部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目的在于规范和指导“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等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工作。第 2 部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目的在于规范和指导“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DB32/T 4483.12023“两客一危”道路运输双重预防机制建

5、设指南 第 1部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1 范围本文件给出了“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与要求以及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和持续改进等的建议和指导。本文件适用于规范和指导江苏省“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等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工作,县际包车客运、县内包车客运、三类以下客运班线等相关经营者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3694风

6、险管理术语GB/T 24353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3 术语和定义GB/T 23694、GB/T 24353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风险 risk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注 1:影响指偏离预期,可以是正面的和/或负面的。注 2:目标可以是不同方面(如:生命财产安全、环境保护、社会影响等)和层面(如:战略、组织范围、项目、产品和过程)的目标。来源:GB/T 236942013,2.1,有修改3.2 风险管理 risk management在风险方面,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来源:GB/T 236942013,3.13.3 风险辨识 risk identification发

7、现、确认和描述风险的过程。注:风险辨识包括风险原因和潜在后果的辨识。1DB32/T 4483.120233.4 致险因素 risk factor促使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或增加其发生的可能性,或扩大其损失程度,或增大其不良社会影响的潜在原因或条件。注:重点关注人、设施设备、环境和管理方面影响安全生产的各项因素。3.5 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将风险辨识的结果按照风险评估标准进行评估,以确定风险和(或)其量的大小、级别,以及是否可接受或可容许。3.6 风险等级 level of risk单一风险或组合风险的大小,以后果和可能性的组合来表达。来源:GB/T 236942013,4.6.

8、1.83.7 可能性 likelihood某件事发生的概率。来源:GB/T 243532022,3.73.8 后果 consequence某件事对目标影响的结果。注 1:一个事件可以产生一系列的后果。注 2:后果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不确定的;对目标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来源:GB/T 243532022,3.63.9 风险管控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应对风险的措施。注:管控包括应对风险的任何流程、策略、设施设备、操作或其他行动。来源:GB/T 236942013,4.8.1.1,有修改3.10 风险降低 risk r

9、eduction减少风险的消极后果、降低其发生概率或二者兼有的行为。3.11 两客一危 tourist chartered buses,liner buses and dangerous goods transport江苏省内依法取得道路运输证的省市际包车客运、三类以上班线客运和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车辆。4 基本原则与要求4.1 总体原则“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在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时,需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运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风险清单制定工作计划,统一部署,系统推进。2DB32/T 4483.120234.2 责任分工4.2.1“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严格落

10、实风险管理主体责任,结合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实际需求,以及机构设置情况,细化落实各岗位风险管理责任。4.2.2“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主要负责人是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风险管理工作全面负责。主要职责包括:根据法律法规组织制定并实施风险管理制度,组织实施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培训教育;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风险辨识评估管控责任制,明确涉及各部门、各岗位的风险管控职责;监督落实风险管控措施,保证风险辨识评估管控相关经费投入,督促开展风险管控检查工作,并定期开展重大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等。4.2.3“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安全管理部门对本单位的风险管理工作具体负责,主要职责包括:组

11、织开展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组织拟订风险管理制度,组织拟订并落实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教育和培训计划,组织拟订风险辨识评估管控经费使用计划并监督实施,执行风险管控监督检查,监督落实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等。4.2.4“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机务管理、运输管理、财务管理、监控管理等部门以及驾驶员、押运员与装卸员等人员对本单位的风险管控具体负责,实施具体风险管控,职责包括:落实风险管理制度,落实风险管控要求,主动辨识、上报风险,开展风险管控工作以及风险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工作,参加风险管控教育和培训,定期或不定期通报风险管控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4.3 管理制度“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建立健全风险

12、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控、风险告知、教育培训、档案管理、考核奖惩等内容,建立全员风险管控岗位责任制。针对重大风险,建立重大风险管理制度。4.4 全员培训“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使所有岗位人员了解本岗位风险类别、风险辨识、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结果、风险管控措施。4.5 信息化管理鼓励“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建立信息化系统,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工作,在信息化系统中及时如实记录有关情况,并积极对接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信息化系统。5 风险辨识5.1 风险辨识基本要求5.1.1“两客一危”道路运

13、输经营者应基于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安全专业知识及经验等进行风险辨识,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示例见附录 A。5.1.2 风险辨识分为全面辨识和专项辨识。全面辨识是“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为全面掌握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全面、系统地对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开展的风险辨识;专项辨识是“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为及时掌握本单位重点业务、工作环节或重点部位、管理对象的安全生产风险,对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部分领域开展的安全生产风险辨识。5.1.3 全面辨识应每年不少于 1 次,专项辨识应在生产经营环节或其要素发生重大变化或管理部门有特3DB32/T 4483.12023殊要求时及时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结

14、束后应形成风险清单。5.2 明确风险辨识范围风险辨识范围应根据生产经营活动实际情况、不同业务范围风险事件发生的独立性,以及历史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研究确定。风险辨识应全面覆盖与“两客一危”道路运输密切相关的所有场所、部位、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5.3 划分作业单元“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按照风险管理“独立性”的原则,根据业务范围、生产区域、管理单元、作业环节、流程工艺等实际情况进行作业单元划分,并建立作业单元清单,如驾驶作业(含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装卸作业、调度作业等,“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5.4 确定风险事件5.4.1“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针对不同作业

15、单元,结合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实际,综合考虑“两客一危”道路运输行业历史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研究确定各作业单元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风险事件可根据GB 6441 确定,也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补充。5.4.2 风险事件主要包括: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车辆的不安全状态、行车(停车)环境不佳、管理存在的缺陷等导致的交通事故、车辆伤害、火灾爆炸等。5.5 分析致险因素“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根据确定的风险事件类型,分析事发原因及事故后果,结合本单位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实际,进行致险因素分析,一般包括以下方面:a)人的因素:包括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从业人员麻痹大意、心存侥幸、逞强、急躁、逆反等异常心理;从业人

16、员因疲劳、疾病等身体状况不佳;驾驶员未落实行车操作规程,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疏于观察四周;安全与应急技能不足等;b)设施设备因素:包括车辆及其附属设施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运输危险货物自身的危险特性等;c)环境因素:包括道路条件不良、天气条件不良、进出站(场)场地条件不良、停车场地条件不良、装卸货场地条件不良等;d)管理因素:包括安全责任不到位;安全投入不到位;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管理不到位;应急救援不到位等。6 风险评估6.1 风险评估指标6.1.1 概述“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风险等级主要由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后果严重程度(C)决定。6.1.2 可能性指标可能性统一划分为五个级别,分

17、别是:极高、高、中等、低、极低,可能性(L)的判断标准及取值见表 1。4DB32/T 4483.12023表 1可能性(L)的判断标准可能性级别极高高中等低极低a 可能性指标取值为区间内的整数或最多精确到一位小数;区间符号“”包括“等于”,“()”不包括“等于”,如:(0,1表示 0取值1。判定标准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控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控系统),或过去曾经发生过多起类似事故或事件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

18、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事故或事件有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较高。不太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可能性描述完全可以预料,本行业经常发生本行业相当可能发生本行业不经常发生本行业不大可能发生本行业极不可能发生取值区间a(9,10(6,9(3,6(1,3(0,16.1.3 后果严重程度指标后果严重程度统一划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特别严重、严重、较严重、不严重,后果严重程度(C)判断标准及取值见表 2。针对不同作业单元,分析风险事件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最大

19、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环境污染、社会影响,综合参考历史上类似事件后果损失,根据后果严重程度判断标准,进行后果严重程度指标评分。表 2后果严重程度(C)的判断标准判断项目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环境污染社会影响一般严重取值 1死亡3人,或重伤10人经济损失1 000万元涉及范围较小,一般群体性影响,需紧急转移安置人数100人少数媒体、负面影响报道或评论较严重取值 23人死亡10人,或10人重伤50人1 000万经济损失5 000万元涉及范围较大,区域正常经济、社会活动受影响,100人需紧急转移安置人数500人市级主流媒体、负面影响报道或评论严重取值 510人死亡30人,或50人重伤100人5 000万经济

20、损失1亿元涉及范围很大,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500 人1 000人人民日报、新华社、电视台等国内主流媒体负面影响报道或评论5DB32/T 4483.120236.2 风险等级评估标准6.2.1 安全生产风险等级(D)由高到低统一划分为四级:重大、较大、一般、较小。6.2.2 风险等级(D)大小由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后果严重程度(C)两个指标决定,D=LC。风险等级(D)分值及对应的风险等级见表 3。表 3风险等级(D)取值区间表风险等级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较小风险a 可能性指标取值为区间内的整数或最多精确到一位小数;区间符号“”包括“等于”,“()”不包括“等于”,如:(0,1表

21、示 0取值1。风险描述高度危险,需要极其重视较为危险,需要加以重视一般危险,需要整改较小危险,可以优化取值区间a(55,100(20,55(5,20(0,56.3 风险等级的调整与变更6.3.1 风险管理对象初评为“重大风险”后,针对不可接受风险,“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及时通过人、财、物、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以降低风险等级,经重新评估后可变更风险等级。针对因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无法降低的“重大风险”,应积极加强风险管控。6.3.2 当发现新的致险因素出现,或已有主要致险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发生风险事件可能性或后果严重程度显著变化时,应及时开展风险再评估,并变更风险等级。7 风险管控7.1 风

22、险管控基本要求7.1.1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等级越高管控层级越高,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应同时负责管控的原则,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7.1.2“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根据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结合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风险的管控层级,可分为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岗位级等,也可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对风险管控层级进行增加或合并,具体如下:a)重大风险,公司级进行管控,应立即增加、调整管控措施并有效落实,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或可容许程度,相关过程应建立记录文件;如不能立即增加、调整管控措施,或管控措施不能有效落实,应立即停止相关生产作业

23、活动;b)较大风险,部门级进行管控,应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c)一般风险,班组级进行管控,需要控制整改;d)较小风险,岗位级进行管控。7.1.3“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建立风险动态监控机制,按要求进行监测、评估、预警,及时掌握风险的状态和变化趋势。6DB32/T 4483.120237.2 风险管控措施7.2.1 管控措施制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管理实际,在风险辨识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管控措施应规定到每个作业单元和每个岗位。7.2.2 管控措施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按照岗位进行分类,将风险管控措施拆分为各岗位的检查清单。“

24、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风险管控表见附录 B。采取日常检查、综合检查、季节性检查、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7.3 风险告知“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将重大风险的名称、位置、危险特性、影响范围、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及后果、管控措施和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告知本单位从业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到位。7.4 档案管理“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管理制度、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估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重大风险信息登记表等。8 重大风险管控

25、与登记8.1 重大风险管控8.1.1“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对重大风险制定动态监测计划,定期更新监测数据或状态,每月不少于 1 次,并单独建档。8.1.2 档案应准确记录重大风险地理位置、危险特性、影响范围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后果等基础数据和信息。8.1.3“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建立重大风险基础信息清单、责任分工清单、防控措施清单、监测监控清单和应急处置等五个清单,对进入重大风险影响区域的本单位从业人员组织开展安全防范、应急逃生避险和应急处置等相关培训和演练。8.1.4 重大风险确定后按年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风险管控措施进行评估改进,年度评估报告应在次年1 个月内通过信息化系统或书面

26、向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送。8.1.5“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在重大风险所在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标明重大风险危险特性、可能发生的事件后果、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8.2 重大风险登记8.2.1“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将本单位重大风险有关信息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登记。登记信息应及时、准确、真实。重大风险登记分为初次、定期和动态三种方式。初次登记,应在评估确定重大风险后 5 个工作日内填报。定期登记,采取季度和年度登记,季度登记截止时间为每季度结束后次月 10 日;年度登记时间为自然年,截止时间为次年 1 月 30 日。生产经营单位发现重大风险的致险因素超出管控范围,或出现

27、新的致险因素,导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概率显著增加或预估后果加重时,应在 5 个工作日内动态填报相关异常信息。7DB32/T 4483.120238.2.2 重大风险登记主要内容包括:a)基本信息:包括重大风险名称、类型、主要致险因素、评估报告,单位名称、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b)管控信息:包括管控措施(含应急措施)和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及影响范围与后果等信息;c)预警信息:包括预警事件类型、级别,可能影响区域范围、持续时间、发布(报送)范围,应对措施等;d)事故信息:包括重大风险管控失效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名称、类型、级别、发生时间、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损失、应急处置情况、调查处理报告等;e)填报

28、单位、人员、时间,以及需填报的其他信息。c)、d)可在预警或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登记或报备。8.2.3 重大风险经评估确定等级降低或解除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在 5 个工作日内通过信息化系统予以销号。8.2.4 重大风险管控失效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结束后,应在 15 个工作日内对相关工作进行评估总结,明确改进措施,评估总结应向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送。9 持续改进9.1 评估9.1.1“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对年度风险管控工作至少进行 1 次全面评估,将风险管控工作的情况纳入安全生产考核。9.1.2 根据年度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情况,在已有基础上,对发生变化的风险和新增

29、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级管控。9.1.3 依据风险管控的结果,对等级发生变化的风险重新评估等级,调整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9.1.4 在安全生产工作计划中,对上述持续改进工作内容提出具体要求。9.2 更新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措施策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可主动根据以下情况的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进行风险分析,更新风险信息:a)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b)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风险的再评估;c)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d)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调整;e)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开线路、新增车辆/装置/设施以

30、及其他变更情况等,适时开展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8DB32/T 4483.12023附录A(资料性)“两客一危”道路运输经营者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示例表 A.1、表 A.2分别给出了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者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示例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示例。表 A.1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者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示例123驾驶作业出车前驾驶员情绪上岗驾驶员生理状况不佳驾驶员检查车辆操作错误1)疲劳、药物不良反应、吸食毒品、疾病等引起生理异常;2)隔夜酒或酒后上岗;3)疲劳驾驶;4)基础疾病1)性格急躁、易怒、冒险;2)娱乐过度、精神状态不佳;3)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或困难1)驾驶员安全意识不

31、强;2)驾驶员安全法律法规意识淡薄;3)驾驶员连续作业,疲劳驾驶工作环境不良工作环境不良1)驾 驶 员 管 理 不 到位,出车前未对驾驶员 进 行 询 问 交 流 观察和安全嘱咐;2)运 输 任 务 安 排 不合理;3)未开展行前测评1)驾 驶 员 管 理 不 到位,出车前未对驾驶员 进 行 询 问 交 流 观察和安全嘱咐;2)运 输 任 务 安 排 不合理;3)未 对 驾 驶 员 定 期体检;4)未开展行前测评安 全 教 育 培 训 不到位序号作业单元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致险因素人的因素设施设备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风险评估发生可能性 L严重程度C风险程度D管控层级9DB32/T 4483.1

32、202345驾驶作业行车中对行驶线路不熟悉驾驶员突发性疾病(心脏病、脑出血等)工作环境不良1)未 对 行 驶 线 路 进行风险辨识、评估或对线路风险辨识、评估不足;2)未 对 驾 驶 员 进 行线路风险情况告知;3)省 际 包 车 行 驶 线路不固定,驾驶员不熟悉路况1)驾 驶 员 管 理 不 到位,未定期组织驾驶员进行体检,出车前未 对 驾 驶 员 进 行 询问 交 流 观 察 和 安 全嘱咐;2)未 对 驾 驶 员 定 期体检;3)未开展行前测评出车前表 A.1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者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示例(续)序号作业单元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致险因素人的因素设施设备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风险评

33、估发生可能性 L严重程度C风险程度D管控层级10DB32/T 4483.120236驾驶员违规驾驶1)开带病车和未检验车上路行驶;2)驾驶员未按规定线路行驶;3)驾驶员违法停车、站外带客;4)驾车时单手握方向盘,边听电话边开车、边抽烟边开车等习惯性违章行为;5)开车抽烟、闲谈、饮食等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6)超速、违反交通信号灯、占道行驶、逆向行驶、随意变更车道、强超强会、不按规定通过铁路道口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1)驾驶员安全意识不强;2)驾驶员安全法律法规意识淡薄;3)盲目自信、麻痹大意、心存侥幸、逞强、急躁、逆反等异常心理;4)未落实行车操作规程;5)监控人员失察、失职,未及时发现和纠正

34、驾驶员有关违法违规行为1)制动疲软,制动力小;2)车辆悬架,减 震 系 统 缺陷;3)车 速 表 故障;4)轮胎磨损严重、有裂纹或扎入杂物;5)车辆轮胎选配不符合技术要求,两侧花纹不一;6)发动机故障1)车辆管理不到位,车辆未进行安检,未按 时 进 行 一、二 级维护;2)驾 驶 员 从 业 行 为定 期 考 核 缺 失 或 落实不到位,未定期对驾驶员进行考核,违章 违 法 得 不 到 有 效控 制,安 全 没 有 激励性;3)驾 驶 员 安 全 教 育培训不到位;4)省 际 包 车 未 备 案或 未 按 包 车 牌 备 案事项运行;5)动 态 监 控 管 理 不到位驾驶作业行车中表 A.1道

35、路旅客运输经营者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示例(续)序号作业单元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致险因素人的因素设施设备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风险评估发生可能性 L严重程度C风险程度D管控层级11DB32/T 4483.120237驾驶员驾驶车辆操作错误1)在湿滑的路面上紧急制动,或车辆侧滑时紧急制动,急打转向盘,造成车辆失控;2)车辆连续上下坡转弯,频繁制动,导致制动失效;3)车辆上下坡,使发动机温度过高,或换挡不当,引起发动机熄火或溜车;4)会车、变更车辆、转弯、倒车、掉头或周边地形复杂、交通情况混乱时未仔细观察周围车辆和行人导致碰撞;5)超车碰撞和侧滑;6)会车时忽略视线盲区;7)行车速度快,制动停车距离长

36、,未保持安全车距;8)有紧急情况时,错把加速踏板当制动踏板;9)转弯时,未注意车辆内外轮差;10)分道口行驶路线选择错误;11)控制不合适,车辆驶出路外;12)长时间高速行驶,驾驶员极易疲劳,车辆性能也易发生变化;13)未查清水深浅即涉水行驶,使车辆熄火、电气设备受潮,电车电池浸水;14)车辆被尖锐物扎破、爆胎、发动机损坏、制动失效等情况未及时察觉或应急处置不当;15)会车时开远光灯,引发其他车辆驾驶员产生炫目导致碰撞;16)视线受影响时或发生其他突发情况时应急处置不当导致碰撞1)驾驶员驾驶技能不足;2)驾驶员疏于观察四周;3)路上的其他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差道路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1)经过山区道

37、路、高速公路、施工道路、临时修建道路、交叉路口、隧道、桥涵、城乡接合部路段、学校道路、景区道路、路障、冰雪路面、涉水路面、凹凸路面等道路条件不良;2)夜间、雨天、雪天、大雾天气、高温天气、台风等天气条件不良1)安 全 教 育 培 训 不到位;2)未 对 行 驶 线 路 进行风险辨识、评估或对线路风险辨识、评估不足;3)未 对 驾 驶 员 进 行线路风险情况告知;4)未 根 据 天 气 预 报情况合理安排出车;5)未 制 定 恶 劣 天 气应急预案;6)动 态 监 控 管 理 不到位驾驶作业行车中表 A.1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者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示例(续)序号作业单元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致险因素人的

38、因素设施设备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风险评估发生可能性 L严重程度C风险程度D管控层级12DB32/T 4483.120238910进出站场地不良导致车辆伤害等停车场地不良导致车辆伤害等车辆结构存在风险1)车辆转弯、倒车、停车、超车等占用多车道,发生撞车事故;2)车辆侧翻;3)遇软路肩、危桥、压垮道路设施;4)驾驶员看不到盲区内行人、其他机动车等,在行驶或停车、倒车时引起事故1)车体体积庞大(车身较长、较宽、较高),满载总质量较大;2)车身存在视觉盲区1)进出站通道狭窄;2)进出站通道路面不平1)停车场地条件不良;2)停车场所狭窄;3)场地安全通道缺陷进出站路线不合理运 行 线 路 安 排 不合

39、理驾驶作业行车中表 A.1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者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示例(续)序号作业单元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致险因素人的因素设施设备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风险评估发生可能性 L严重程度C风险程度D管控层级13DB32/T 4483.1202311车辆技术状况不良1)车辆制动劣化或失效;2)转向不良或失效;3)前照灯损坏、照明受到影响,夜间时驾驶员无法观察路况,危及车辆、行人安全;4)转向灯不亮,转向意图不能传达等,危及车辆、行人安全;5)危险报警闪光灯损坏;6)车辆在横向坡道行驶,或进行超车、转弯等操作时,发生侧滑或侧翻事故;7)车辆减震系统缺陷导致车辆进入坑洼路面时,颠簸严重,使驾驶员感觉不适或

40、引起撞击伤害;8)车速仪表盘故障导致驾驶员不能准确掌握行驶速度;9)车辆在行驶中附着力不够,制动距离延长造成事故;10)车辆轮胎选配不符合技术要求,两侧花纹不一,导致车辆爆胎、漏气,引起车辆失控;11)车辆抛锚、应急停车,影响其他车辆通行;12)后视镜损坏,驾驶员观察道路交通情况受到影响;13)刮水器失效,雨雪天刮水器无法使用,视线受影响;14)喇叭失效或喇叭不响,其他驾驶员或交通参与者听不到车辆靠近的信号;15)遮阳板掉落,驾驶员眼睛被太阳光直射,影响观察;16)制动防抱死系统等安全装置失效,车轮抱死,车辆侧滑;17)安全带损坏,车辆发生碰撞等事故时,无法束缚驾驶员,致使其受伤;18)保险杠

41、损坏,发生碰撞事故,无法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体;19)挡风玻璃损坏,影响驾驶员视野,使驾驶员受伤;20)车辆长距离运行,使用强度大,未及时检查维护出现故障驾驶员未做好对车辆的日常维护和检查1)制动疲软,制动力小,制动距离延长,不 能 及 时 制动;2)驾驶员无法控 制 车 辆 转向;3)照明、信号装置故障;4)车辆侧向稳定性差;5)车辆悬架,减 震 系 统 缺陷;6)车 速 表 故障;7)轮胎磨损严重、有裂纹或扎入杂物;8)车辆轮胎选配不符合技术要求,两侧花纹不一;9)发动机故障车辆管理不到位:1)车 辆 类 型 等 级 未达到相关标准;2)年 检 或 年 审 即 将逾期;3)未 检

42、测 车 辆 安 全技术状况驾驶作业行车中表 A.1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者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示例(续)序号作业单元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致险因素人的因素设施设备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风险评估发生可能性 L严重程度C风险程度D管控层级14DB32/T 4483.120231213附属设施设备不安全状态乘客行李、随车物品存在危险或摆放方式位置不合适1)动态监控系统及主动防控系统车载终端损坏、失效或使用不规范;2)灭火器、警告标志、安全锤、应急门开关等损毁或缺失,出现紧急情况,无法及时有效处理;3)排气管隔热和熄灭火星的装置不规范或失效;4)切断总电源装置不规范或失效;5)紧急切断阀不规范或失效(如有);6

43、)静电接地线失效;7)轮挡(停车楔)不规范或失效1)放 在 行 李 架 上 的 物 品 掉 落,砸 伤乘客;2)放置在椅子下的行李部分露出,绊倒乘客等;3)乘客携带三品(易燃品、易爆品和危险品)上车未被发现,易产生危险后果,引起燃烧或爆炸驾驶员未做好对车辆的日常维护和检查1)驾驶员或乘务员未对旅客放置在行李架上的物品进行检查;2)驾驶员或乘务员未检查旅客行李放置情况;3)乘客安全意识不强;4)乘 客 安 全 法 律 法 规 意 识淡薄1)动态监控装置、灭火器、警告标志、安全锤、应急门开关、排气管隔热和熄灭火星的装置等车辆附属设施设备存在故障企 业 设 施 设 备 管 理不到位,未定期对设施设备

44、进行维护,未及 时 更 新 不 符 合 安全要求的设施设备未 严 格“三 不 进 站”管理驾驶作业行车中表 A.1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者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示例(续)序号作业单元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致险因素人的因素设施设备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风险评估发生可能性 L严重程度C风险程度D管控层级15DB32/T 4483.120231415调度作业收车后人员管理1)未做到收车后检查车内是否有遗留危险品,未按规定关闭燃油燃气开关、关窗落锁导致火灾爆炸;2)未按要求停放车辆,堵塞消防通道导致发生火灾无法疏散车辆;3)收车后在不安全地点停车,未做好防护措施(如坡道停车、修车台停车、路边停车等)导致车辆伤害1

45、)两类人员未经交通主管部门考核合格;2)驾驶员资质不符合相关要求驾驶员安全意识不强,未严格按照指定区域规范停车1)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2)驾驶员安全意识不强;3)驾驶员安全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未 建 立 健 全 并 落 实企业安全检查、夜间巡查制度1)变 更 的 负 责 人 或新 进 的 安 全 管 理 人员 未 及 时 参 加 主 管部门考核;2)驾 驶 员 管 理 不 到位,未对驾驶员资质严格把控驾驶作业表 A.1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者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示例(续)序号作业单元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致险因素人的因素设施设备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风险评估发生可能性 L严重程度C风险

46、程度D管控层级16DB32/T 4483.120231617监控中心运行调度1)未按照规定建立监控平台,不能对车辆进行有效监控;2)未明确监控人员岗位职责;3)监控人员配备不符合要求,不懂监控、不能实时进行监控,不能发现和查纠驾驶员违法违章行为;4)未及时发现驾驶员违法违章行为,隐患不能及时消除1)运行计划不合理,驾驶员赶时间,抢速度;2)未对经营线路进行行车环境调查;3)不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告知,驾驶员不能掌握线路风险;4)人 员 车 辆 选 择 不 合 理,不 能 适 应 道 路 运 行要求;5)驾驶员配备不符合要求1)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2)违章操作、冒险心理违章操作、

47、冒险心理1)未按照相关标准建设、维护及管理监控平台;2)未 建 立 健 全 动 态监控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动态监控工作;3)监 控 人 员 配 备 不符合要求,未明确监控规范和要求、制定相关监控制度;4)监控不到位,未及时 提 醒 驾 驶 员 违 法违章行为车 辆 运 营 调 度 不合理调度作业表 A.1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者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示例(续)序号作业单元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致险因素人的因素设施设备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风险评估发生可能性 L严重程度C风险程度D管控层级17DB32/T 4483.12023表 A.2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示例123装卸作业驾驶作业驾押人

48、员装卸场地出车前1)驾押人员未认真执行停车装卸货准备工作;2)押运员未履行监督装卸货的职责;3)押运员未协助驾驶员将车停放在停车位装卸场地不良导致危货泄漏、车辆伤害、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驾驶员、押运员情绪上岗1)装卸货停车场所混乱;2)其他无关人员、车辆在场;3)违章存在点火源;4)场地安全通道缺陷1)安全意识不强;2)安全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违章操作、冒险心理1)有时性格急躁、易怒、冒险;2)娱乐过度、精神状态不佳;3)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或困难装卸场地不良工作环境不良对驾押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1)装卸场地管理不严格;2)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1)驾驶员管理不到位,出车前未对驾驶员进行询问交流观察和

49、安全嘱咐;2)运输任务安排不合理;3)未开展行前测评序号作业单元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致险因素人的因素设施设备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风险评估发生可能性 L严重程度C风险程度D管控层级18DB32/T 4483.12023456驾驶员、押运员生理状况不佳对行驶线路不熟悉检查车辆(罐体)不安全行为1)疲劳、药物不良反应、吸食毒品、疾病等引起生理异常;2)隔夜酒或酒后上岗;3)疲劳驾驶;4)基础疾病1)驾驶员检查车辆操作错误导致车辆伤害、灼烫、中毒和窒息;2)检查罐体操作错误导致高处坠落、中毒和窒息、灼烫1)驾驶员、押运员安全意识不强;2)驾驶员、押运员安全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液体危险品货物罐车罐体壁厚不达

50、标、未按要求配备安全附件工作环境不良,容易引起疲劳1)从业人员管理不到位,出车前未对其进行询问交流观察和安全嘱咐;2)运输任务安排不合理;3)未对驾驶员定期体检;4)未开展行前测评1)未对行驶线路进行风险辨识、评估或对行驶线路风险辨识、评估不足;2)未对驾驶员进行线路风险情况告知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驾驶作业出车前表 A.2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示例(续)序号作业单元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致险因素人的因素设施设备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风险评估发生可能性 L严重程度C风险程度D管控层级19DB32/T 4483.1202378行车中驾驶员突发疾病(心脏病、脑出血等)驾驶员违规驾驶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