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为主料栽培巨大口蘑试验_杨天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1673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为主料栽培巨大口蘑试验_杨天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为主料栽培巨大口蘑试验_杨天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为主料栽培巨大口蘑试验_杨天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热带农业科技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2023,46(3):18-21,61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为主料栽培巨大口蘑试验杨天伟,刘静,高锋,何明霞,许欣景,方艺伟,张春霞*(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云南景洪 666100)摘要摘要: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栽培的生物学转化率较低,收菇后的废菌渣中余留了大量营养物质。为充分利用其废菌渣中的营养成分,减少资源浪费,研究采用不同比例暗褐网柄牛肝菌菌渣为主料栽培巨大口蘑。结果显示,采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为主料栽培的巨大口蘑长势良好,菌丝生长速度在 6.490.339.650.52 mm/d,鲜菇产量 2

2、63.8712.93401.336.10 g/袋,生物学转化率达到 57.36%87.25%,表明巨大口蘑可以充分利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中的营养物质。建议栽培巨大口蘑时,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用量控制在 90%以内,并加强出菇管理。关键词关键词:暗褐网柄牛肝菌;巨大口蘑;资源利用;废菌渣中图分类号:S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50X(2023)03-0018-04Experiment on CultivationExperiment on CultivationTricholoma giganteumTricholoma giganteumwithwithPhlebopus p

3、ortentosusPhlebopus portentosusWasteWasteResidue as Main MaterialResidue as Main MaterialYANG Tianwei,LIU Jing,GAO Feng,HE Mingxia,XU Xinjing,FANG Yiwei,ZHANG Chunxia*Yunnan Institute of Tropical Crops,Jinghong 666100,ChinaAbstract:Abstract:The biological conversion rate of artificial cultivation of

4、Phlebopus portentosuswas low,so a large amount of nu-trients remained in the waste residue after harvest.In order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nutrients and reduce the waste of re-sources.In this study,different proportions ofP.portentosusresidue were used to cultivateTricholoma giganteum.The re-sults sh

5、ow that,T.giganteus was cultivated withP.portentosusresidue as the main material grew well,the myceliumgrowth rate ranged from 6.49 0.33 mm/d to 9.65 0.52 mm/d,the yield of fresh mushroom ranged from 263.87 12.93g/bag to 401.33 6.10 g/bag,and the biological conversion rate reached 57.36%87.25%,which

6、 indicated thatT.gigante-usc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nutrients in the waste residue ofP.portentosus.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mount ofP.portento-suswaste residue should be controlled within 90%and the management of mushroom emergence should be strengthened.Key wordsKey words:Phlebopus portentosus;T

7、richoloma giganteus;resource Utilization;mushroom waste收稿日期:2023-02-21基金项目: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青年人才成长基金项目(QNCZ202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707);云南省热带作物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RF2022-15)作者简介:杨天伟(1989),男,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E-mail:通讯作者:张春霞(1981),女,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食用菌资源利用及栽培技术研究。E-mail:DOI:10.16005/ki.tast.2023.03.004暗 褐 网 柄 牛 肝

8、菌 Phlebopus portentosus(Berk.&Broome.)Boedijn是世界上第一个能够进行菇房人工栽培的牛肝菌类食用菌,目前已实现工厂化周年栽培生产及经济林下仿生栽培1-3。暗褐网柄牛肝菌菌肉肥厚、味道鲜美、口感脆嫩,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及多种矿质元素,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4。为满足市场需求,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规模不断扩大,收菇后的废菌渣数量也随之增加。暗褐网柄牛肝菌为“贵族”食用菌,对栽培生产的养分需求较高,其栽培基质由木屑和锯末60%、谷粒 30%、土壤 10%构成5。然而,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在生长过程中不能分泌降解木质素所需的漆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

9、酶等,仅能分泌少量降解纤维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酶;基因组学研究也发现,暗褐网柄牛肝菌缺乏或只含有少量降解木质素和纤维素的调控基因5-6。前期课题组分析了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杨天伟等: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为主料栽培巨大口蘑试验2023,46(3)基质在出菇前后的营养成分变化情况,发现出菇前后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与原材料相比,出菇后栽培基质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只减少了 0.55%和 0.34%,表明暗褐网柄牛肝菌对纤维素、木质素的利用率极低7。可见,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中还存在大量富含纤维素、木质素的营养物质未被利用,其再利用值得深入研究。巨大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M

10、assee)又名大白口蘑、金福菇、络巴伊菌、大树菇、白松茸等,是珍稀美味食用菌之一8-9,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玉溪市,广西南宁市,海南省海口市和福建省福州市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属于高温型真菌,其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 2830,最适出菇温度为 2632 10-11。巨大口蘑口感鲜美,甜而不腻,极具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已在中国、日本、韩国等有小规模栽培生产,人工栽培一般以木屑、稻草、玉米芯、甘蔗渣等作为主要原料12-14。本研究根据巨大口蘑人工栽培的营养需求,探索以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为主料(占栽培料的 70%以上),加入少量麸皮、锯末等原料来栽培巨大口蘑,充分

11、利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营养成分,提高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基质的总体生物学转化率,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产生更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锯末、麸皮、甘蔗渣、玉米面、石灰等。供试菌株为通过菌种分离筛选出的野生巨大口蘑优良菌株,编号为 j003,保存于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植物保护与微生物利用研究中心。1.2 方法1.2.1 菌种制作菌种扩繁培养基为马铃薯 200 g、葡萄糖 20g、蛋白胨 2 g、硫酸镁 1 g、磷酸二氢钾 1 g、琼脂18 g、水 1 000 mL。先将马铃薯切薄片,煮沸 10min 后用 3 层纱布过滤,取汁并定容到 1 000 mL

12、,加入其余材料混合均匀,分装到试管中,经高温高压灭菌后摆成斜面,冷却备用。巨大口蘑 j003菌株通过转管扩繁后得到大量试管菌种。液体菌种培养基为马铃薯 200 g、玉米粉 5 g、葡萄糖 20 g、蛋白胨 2 g、硫酸镁 1 g、磷酸二氢钾1 g、水 1 000 mL。先将马铃薯和玉米粉混合煮沸10 min,用 3 层纱布过滤,取汁并定容到 1 000 mL,加入其余药品混合均匀,分装到 500 mL 三角瓶,每瓶装 250 mL,高温高压灭菌 30 min,冷却备用。将巨大口蘑试管菌种转接到液体培养基中,每瓶接入 6 块约 5 cm2的菌种块,置于 150 r/min 的摇床,28避光培养

13、67 d,得到巨大口蘑液体菌种。1.2.2 废菌包预处理用脱袋、粉碎一体机将采菇后被杂菌感染或因长势不良被淘汰的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包(去除塑料菌袋)粉碎成小块,粉碎后的菌渣堆放好后淋上适量的水,覆盖薄膜和遮阳网进行发酵,每隔 7 d 翻堆一次,连续发酵 1 个月。通过高温发酵,杀死部分细菌及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体。1.2.3 栽培基质配制及栽培种制作采用不同比例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原材料的方式制作巨大口蘑栽培菌包,其中原材料由锯 末(45%)、木 屑(30%)、麸 皮(15%)、豆 粕(5%)、玉米面(3%)、蔗糖(1%)、石灰(1%)混合均匀而成。分别按表 1 的比例称取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

14、和原材料,将二者混合均匀,加水使培养料含水量达到 60%65%,装袋制成巨大口蘑的栽培菌包。每个处理制作 20 个菌包,装袋后置于121 高温高压灭菌锅中灭菌 2 h,冷却备用。1.2.4 接种将巨大口蘑液体菌种接入栽培菌袋,每袋接 表 1 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及原材料用量比例%处理 栽培基质 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 原材料 1 7 0 3 0 2 7 5 2 5 3 8 0 2 0 4 8 5 1 5 5 9 0 1 0 6 9 5 5 7 1 0 0 0 8(C K)0 1 0 0 19热带农业科技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2023,Vo

15、l.46,No.3种约 10 mL,接种后置于 28 培养房中暗光培养,观察记录不同处理巨大口蘑的菌丝生长速度、菌丝满袋时间。1.2.5 覆土当巨大口蘑菌丝长满菌袋,其表面出现淡黄色液体时,菌丝进入生理成熟期,可进行覆土出菇。每个处理挖一条长宽约 1.2 m1.0 m,深度约 20 cm 的畦,脱袋后的菌棒直立摆放在畦床内,菌棒之间相隔 810 cm,空隙用土壤填充,并在表面覆上 45 cm 土壤。覆土后注意通风,适时喷水,保持土壤湿润。1.2.6 出菇管理及采收待土壤表面出现大量白色菌丝后,调节水、气,促使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减少喷水,增加通风,刺激菌丝倒伏、扭结。待原基形成后增加适

16、当光照,增加空气湿度,避免直接向原基喷水。当原基长到 3 cm 左右,适当增加喷水量。根据巨大口蘑菌柄长度及菌盖大小,在菌盖尚未平展时及时采收。记录每种处理巨大口蘑的鲜菇产量,计算生物学转化率,生物学转化率=鲜菇重栽培基质干重100%。2 结果与分析2.1 废菌渣用量对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 2)表明,以不同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为主料培养巨大口蘑,菌丝均能正常生长,菌丝洁白、生长整齐。70%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30%原材料(处理 1),巨大口蘑的菌丝生长速度为(9.650.52)mm/d,35 d 长满菌袋,与对照相比未达到显著差异。随着废菌渣用量增加,菌丝生长速度逐渐降低,当废菌渣用量

17、达到 95%时,菌丝生长速度为(6.830.74)mm/d,需要 41 d长满菌袋;完全用废菌渣培养巨大口蘑的生长速度最低,仅为(6.490.33)mm/d,需要 43 d 长满菌袋,显 著 慢 于 对 照 和 废 菌 渣 用 量 较 少(70%80%)的处理(P0.05)。图 1 巨大口蘑原基和幼菇生长情况 图 2 成熟的巨大口蘑子实体 表 2 废菌渣用量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处理 长势 形态 生长速度/m m d-1 满袋时间/d 1 +菌丝浓密、洁白、粗壮,生长均匀 9.6 5 0.5 2 a b 3 5 2 +菌丝浓密、洁白、粗壮,生长整齐 8.5 1 0.7 1 b c 3 6

18、3 +菌丝浓密、白色、生长均匀 8.4 9 0.2 7 b c 3 6 4 +菌丝浓密、洁白、粗壮,生长均匀 7.3 2 0.8 4 c d 3 7 5 +菌丝浓密、洁白、粗壮,生长整齐 7.1 4 0.2 0 c d 3 7 6 +菌丝浓密、洁白,生长整齐 6.8 3 0.7 4 d 4 1 7 +菌丝洁白,生长均匀 6.4 9 0.3 3 d 4 3 8(C K)+菌丝浓密、洁白、粗壮,生长整齐 1 0.1 1 0.3 7 a 3 2 注:“+”表示菌丝长势较强;同一列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 5),下同。2.2 出菇情况覆土约 26 d 后,覆土层表面出现大量原基和幼菇(图

19、1),约 33 d 后,子实体成熟(图 2),需及时采收。不同比例的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原材料栽培巨大口蘑均能出菇,菌包覆土后出菇率为 100%。然而子实体生长阶段,因受高温天气及20杨天伟等: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为主料栽培巨大口蘑试验2023,46(3)虫害影响,少量巨大口蘑原基出现枯死或子实体被蜗牛、蛞蝓危害的现象(图 3),影响巨大口蘑的最终产量。2.3 产量及生物学转化率由表 3 可知,采用不同比例的暗褐网柄牛肝菌 废 菌 渣 为 主 料 栽 培 巨 大 口 蘑 的 平 均 产 量 为263.8712.93401.336.10 g/袋,生物学转化率在57.36%87.25%;采用原材

20、料栽培巨大口蘑(对照)的 产 量 和 生 物 学 转 化 率 分 别 为(410.967.42)g/袋和 89.34%。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为主料栽培的巨大口蘑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在成本及资源高效利用方面,以废菌渣为主料栽培巨大口蘑具有明显的优势。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用量达到 95%时(处理 6),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最低,这与栽培过程中遭遇恶劣气候环境造成部分原基枯死有一定关系。3 结论与讨论本研究采用不同比例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原材料的方式成功栽培出巨大口蘑,菌丝生长速度为 6.490.339.650.52 mm/d,鲜菇产量为263.8712.93401.336.10 g/

21、袋,生物学转化率为57.36%87.25%,表明巨大口蘑可以充分利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中的营养物质,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已实现工厂化周年栽培,每天产生的菌渣数量庞大2,而暗褐网柄牛肝菌的生物学转化率低,收菇后的废菌渣中余留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许欣景等15发现,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作为有机肥能够有效促进蔬菜生长,增加蔬菜产量。采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为主料栽培的巨大口蘑的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虽略低于采用原材料栽培的对照组,但成本投入低,实现了农业废弃资源再次利用,对产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巨大口蘑栽培生产中,应综合考虑菌种培养周期、鲜菇产量及生物学转化率,建议将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

22、渣用量控制在 90%以内,这样可以保证菌丝生长速度快、生物学转化率高,栽培效益好。同时需注意,巨大口蘑为高温型食用菌,在西双版纳的适宜栽培时期为 410 月,这期间高温多雨,出菇管理十分重要。尤其是原基分化到幼菇生长阶段,既要保证土壤湿润,有散射光,又要避免雨水冲刷和阳光直射;水分过量、温度过高及阳光直射都会影响到原基生长,甚至造成原基死亡,最终影响鲜菇产量及品质。另外,蜗牛、蛞蝓、白蚁等昆虫危害是影响巨大口蘑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原因,其中蜗牛、蛞蝓会啃食出菇后的子实体,白蚁危害土壤中的菌棒,影响菌丝生长及出菇。因此,人工栽培巨大口蘑建议选择大棚设施或菇房栽培。参考文献:1 JI KP,CAO Y

23、,ZHANG CX,et alCultivation ofPhlebo-pus portentosusin southern China Mycological Prog-ress,2011,10(3):293-3002 曹旸,纪光燕,罗顺珍,等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驯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菌物学报,2021,40(12):3064-30803 刘静,何明霞,王文兵,等暗褐网柄牛肝菌仿生栽培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2017,30(5):1176-1182(下转第61页)表 3 巨大口蘑的产量及生物学效率 处理 平均产量/g 袋-1 生物学转化率/%1 3 8 1.1 4 7.8 2 b c 8 2.8

24、6 2 4 0 1.3 3 6.1 0 a b 8 7.2 5 3 3 3 5.7 1 4.4 6 e 7 2.9 8 4 3 6 7.0 5 9.5 8 c d 7 9.7 9 5 3 4 6.2 8 3.9 5 d e 7 5.2 8 6 2 6 3.8 7 1 2.9 3 f 5 7.3 6 7 2 7 9.1 5 1 0.2 7 f 6 0.6 8 8(C K)4 1 0.9 6 7.4 2 a 8 9.3 4 注:栽培基质平均干重为 4 6 0 g。图 3 高温天气及昆虫危害的巨大口蘑子实体 212023,46(3)田大翠等:6 种薰衣草在深圳地区的引种栽培表现带种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5、,表现出分枝数极多、花穗多而密、花色亮丽、长势迅速等特点,是该地区打造薰衣草花海的必选品种14。深圳也有与长江流域类似的高温高湿季节,本试验特意引种了狭叶薰衣草,但经过 1 年多的种植,狭叶薰衣草在深圳无法正常完成一个生命周期,即使是当年较低温度时引进的大苗也未能见到开花,这可能是跟日照时间或者强度有关系,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试验观察。参考文献:1黄珊珊,廖景平狭叶薰衣草与羽叶薰衣草核型分析 园艺学报,2007,34(3):735-7382张吉通薰衣草的特征及栽培管理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2003(6):113陈和平,周贺新,贺瑞振,等薰衣草的研究进展 农垦医学,2005,27(2):142-14

26、54徐慧,刘宝勇,周俐,等羽叶薰衣草在武汉地区的栽培繁殖及应用研究 中国园艺文摘,2012,28(9):114-1155侯宇龙,李美桦,蔡丸子花园里的普罗旺斯如何打造一座薰衣草花园 园林,2011(8):73-756胡星麟薰衣草精油品质评价及杂花薰衣草精油蒸馏残渣化学成分的研究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7蔡永智,郝晓云,王力,等中国薰衣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北方园艺,2020(12):142-1478杨林,张正伟,莫东发不同栽培基质对盆栽大甜薰衣草生长的影响 北方园艺,2010(1):114-1169蒋兴旺,李继红,杨国辉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两种薰衣草短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7、2018,33(3):56-6010廖祯妮不同地区薰衣草引种与耐湿热研究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11张燕青,魏云华,林清薰衣草的栽培及应用 现代园艺,2011(13):31,3312黄韬大连地区薰衣草栽培与繁殖技术 新农业,2014(3):44-4513冯美,武海赤霉素对法国薰衣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种子,2009,28(11):102-10314周坤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香草园及薰衣草节运营模式初探 园林,2017(8):30-33(上接第21页)4 张春霞,何明霞,刘静,等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半人工与野生子实体营养成分对比 西南农业学报,2014,6:2497-25005 张春霞,

28、王云,何明霞,等神奇美味的黑牛肝菌暗褐网柄牛肝菌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8:1-1346 WAN JN,LI Y,GUO T,et alWhole-genome and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ofPhlebopus portentosus reveals itsassociated ectomycorrhizal niche and conserved pathwaysinvolved in fruiting body development Frontiers inMicrobiology,2021,9(12):1-167 杨天伟,许欣景,何明霞,等暗褐网

29、柄牛肝菌废菌包栽培腐生食用菌研究 中国食用菌,2021,40(10):40-44,488 黄年来适合热带地区栽培的珍稀菇:巨大口蘑 食用菌,2001,23(5):12-139 张婷,王元忠,李杰庆,等大白口蘑研究进展 中国食用菌,2013,32(4):4-710 肖兴,陈春兰,陈清乐,等培养基和温度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2009(4):215-21611 刘鸿高,王元忠云南大白口蘑子实体人工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6):411-41212 王元忠,汤洪敏,虞泓,等巨大口蘑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 食用菌学报,2005(2):24-2613 莫美华,高亿波,马紫英,等薇甘菊栽培的巨大口蘑营养成分研究 现代食品科技,2018,34(1):239-244,22014 李涛,刘鸿高,王元忠巨大口蘑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食用菌,2005,24(6):27,3015 许欣景,高锋,何明霞,等暗褐网柄牛肝菌菌渣对青菜生长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技,2017,40(3):34-35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