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在植物传粉、种子传播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2.使学生形成爱护大自然,保护动物,认同各种动物都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
3.辨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生态平衡的定义及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2.理解动物如何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教学策略:
本节课让学生主动探究分析图文资料,从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高度,逐步认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通过学生以生态系统组成的作用为主题切入点进入学习探究情境。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系统资料片,激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
3.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分析、讨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关系,理解生态平衡概念、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4.利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图填图,观察制作小生态瓶实验,进一步加强理解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核心概念。
教学资源:影像资料,文字、图片、实物标本
教学方法:分层讨论探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媒体
教师
学生
一、引入
让我们每位同学都按分组主题走进自然界。
播放影像资料
大自然是美丽而神奇的,特别是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给自然界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也激发了同学们去
学生提出问题
二、主题
1、讨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关系
出示资料及讨论题
分组指导
阅读资料并完成学业记录相关部分
演示资料内容及讨论题
1、草、兔、狼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2、狼被大量捕杀后,兔和草的数量将发生什么变化?
3、生物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交流发言
2、理解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演示动物在生态平衡中作用示意图
引导分析鸟和害虫的数量比例,理解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辩证地认识人与动物的利害关系。
学生分析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原因并认识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学生分层回答,认识人类不能随意杀灭某种动物。
3、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置疑: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员能进行哪些生理活动?
学生讨论。
4、理解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屏幕出示物质循环图
评价、归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途径
u 植物利用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进行光合作用,在植物体内合成有机物。植物利用有机物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盐。
u 植物的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通过细菌、真菌的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完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u 动物直接、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有机物,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水。
u 动物的遗体、粪便通过细菌、真菌的分解,释放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u 动物使物质循环的途径增多,循环速度加快。
完成学业记录,理解动物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总结:动物增加了循环途径,加快了物质循环。
6、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播放录像:动物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学生自学
三、拓展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我们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部分作用,动物在自然界中的还有哪些作用呢?
学生讨论回答。
反馈小结
反馈:请谈谈我们最深刻的学习感受,或者结合本节内容说说对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策略。
教师归纳核心概念
学生思考回答。
板书设计:
第三章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二动物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三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课后记;
1对于教学重点,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从“资料分析”入手,先找出其中的食物链,不要怕浪费时间,找出食物链了,讨论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教学效果好。
2对于教学难点,动物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学生理解困难,少讨论,学生也很难讨论出什么结果,不如教师三分钟解释。就以教师讲解为主。
3学生没有练习册,书上习题少。所以教学中采用了导学案的方法。简单的填空题学生自学,自己动手自己动脑。经过教师讲解后,学生做有难度的选择题。反馈补充巩固知识。
4学生自律性差,学习习惯不好。所以小组讨论时间不宜过长,问题过多。给少时间讨论,一个一个问题进行讨论,讨论问题明确,时间短,及时归纳,不给学生说闲话的时间。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节课着重体现从生物圈的高度认识动物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本着动物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引导组织学生收集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主动探究,勤于思考的习惯,进一步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感受到动物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意识到人类对生物圈所应承担的责任及应当履行的义务,增强环保意识。
教材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师生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整合教学过程。本节课的学习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探究此内容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与生态平衡有关的知识,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优劣及对人类的影响有了较深刻的体验,学生学会和体验了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及方法,加之他们喜欢了解大自然、接触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从而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收集,再进一步为学生构建才艺展示的舞台,展开交流,拟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动物的行动计划,采用这种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符合八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
1. 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 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3. 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
教学重难点
1. 动物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 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板书设计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这是本节重点。细讲
1.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充分利用资料分析,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
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这是难点。少讨论,教师多讲。
三、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这部分简单,学生自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