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近代仿宋字体起源及字形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04638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仿宋字体起源及字形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近代仿宋字体起源及字形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近代仿宋字体起源及字形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传媒论道67一、何为仿宋字体仿宋字体,是 20 世纪初新旧印刷技术交替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印刷字体。仿宋字体融合了楷体和宋体两种字体的字形、笔画和笔势特征,字体雅致美观,笔画纤细均衡,横画略带右上斜势,起笔处有斜势棱角,弯部有棱角分明的字肩,字形挺拔清秀。其与楷体、宋体、黑体并称为“汉字四大印刷字体”,在中文字体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论仿宋字体名字由来,实为明代雕版“仿”“宋刻本”字体,形成“仿宋刻本”。雕版印书至宋而大盛。宋代刻本多由擅于书法的人誊写上版,将唐代诸位大家的字体应用于刻书,以颜、欧、柳等大家笔法为主。明高濂遵生八笺如是描述:“纸坚刻软,字画如写。”明代嘉靖(1522-1566)至万历

2、(1573-1620)时期,受李梦阳等七子进行的文学复古运动影响,无论是官雕还是私刻,其刻书风格都开始推崇宋版遗风,全面仿宋。但以宋代楷体为基础进行雕版刻制过程中,为提高刻写效率,刻工进行了适当改进,尽量减少奏刀次数、变曲线为直线、变复杂为简单。在刻本字体由楷体逐渐转为有规律性雕刻风格的宋体字过程中,形成了既具有印刷字体的规范性,又具有楷体古雅风韵的仿宋字体。清朝末年及民国时期,又重新掀起了仿宋本复古潮流,民国的印刷业从业者在技术与思潮的推动下,再以宋刻本字体为参考对象,设计成字形更加规范的近代仿宋字体。仿宋字体是一种有意识、自觉的创制,也是对我国宋代以来书法、印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近代仿宋字

3、体起源及字形分析谭 昕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摘 要仿宋字体作为汉字四大印刷字体之一,在中文字体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丁氏兄弟所创制的“聚珍仿宋”被认为是最早出现的仿宋印刷字体本文从印刷技术与印刷产业的发展、仿宋本复古潮流、爱国主义风潮三大因素出发,全面地分析了仿宋字体出现的历史原因,梳理了民国时期仿宋字体的发展脉络,并从设计学角度对代表性仿宋字体字形进行了比较分析。关键词印刷技术;仿宋字体;聚珍仿宋;仿宋本传媒论道68二、仿宋字体创立的历史原因仿宋字体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产物,下文对其创立原因逐一进行分析探讨。1.印刷技术与印刷产业的发展历史上,字体的创新往往与印

4、刷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例如宋体的发展和明朝时印刷业的蓬勃发展息息相关。民国时期,印刷技术和印刷产业得到空前发展,推动了仿宋字体的出现。由于汉字字体繁多,传统木活字印刷制作不易、投资较大,同时又受制于材质问题木印刷不能长期重复使用,以及对排字工人文化素养有一定要求等诸多问题,木活字印刷在实际应用中受到较大限制。而雕版印刷相对制作难度与成本较低,一直是中国古代主流的印刷技术。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入侵给我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与此同时,也打破了清朝政府长期以来的“闭关锁国”。1842 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第二条中写道:“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

5、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英国传教士开始在相关沿海口岸进行传教活动,同时在传教过程中将当时较为先进的铅活字印刷技术带入我国。“铅石印法,初不必逊于木刻,至于省工省费,则又远过之”,铅活字使用周期长,不但适用于大量印刷,更具有使用范围广、效率高、长期成本低等显著优势。1859 年,上海美华书馆聘请 William Gamble 创制 1-7 号七种大小的“明体(宋体)”铅活字,不仅减少了镌刻工时,而且刻字精美,还能刻写小号字。丁善之在考工八咏中所述的“聚珍仿宋”创制过程,与此种方式极为相似。1883 年,日本筑地活版所在上海开办了“修文印

6、书局”分店,出售各类用于印刷的活字字模。1900 年,我国商务印书馆收购修文印书局,获得其先进的印刷机器及技术,“卒以一万元代价归商务收买,计有大小各号印刷机,二、三、四、五、六号铜模以及其他机件工具铅字材料等”,帮助商务印书馆在上海的出版界独占鳌头。先进印刷技术的传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印刷业的繁荣发展,也为仿宋字体的创制提供了技术保障。从中国的印刷产业发展来看,杭州自宋代起一直是我国的传统刻书业中心。而在近代,上海得益于通商口岸开放、商业环境较为稳定,逐渐取代杭州,成为近代中国印刷产业的中心。朱庆馀诗集,南宋,临安府陈宅经籍铺刊本昭明文选,明嘉靖,楚藩(崇本书院)刻本越绝书,民国,中华书局

7、出版图1 宋刻本、明仿宋刻本、民国仿宋刻本传媒论道69先进印刷技术最先登陆上海,近代活字铸字机、印刷机都最早出现在上海,最新的字体、版式设计也最先在上海出现。与军阀混战的其他地区相比,上海作为通商口岸,社会治安较为良好,更加利于长回报周期的产业发展。因此,中国的大型印刷机构多集中在上海,包括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同文书局等。此外,在 1880 年至 1920 年间,上海还涌现了包括文明书局、大东书局、世界书局等近百家中小型印刷机构。随之而来的则是印刷机构之间竞争的加剧,各印刷机构通过插图设计、标题美术字设计、改进印刷字体等方式提升竞争力。相比于从日本引进的字形结构较为松散、笔形设计不考究的宋体

8、,重新选择一款吸引眼球的字体无疑是更好的选择,仿宋字体和黑体这两种新的印刷字体也就随之出现了。2.仿宋本复古潮流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复古思潮是现代仿宋字体出现的另一原因。自雕版印刷兴起以来,“刻本”逐渐取代“手抄本”。古籍版本学专家胡应麟先生曾经提及“雕版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清末至民国时期,宋代刻本由于其形式、内容精良,在文人间备受推崇,但当时北宋刻本几乎完全佚失、南宋刻本非常稀缺,宋刻本书籍价格堪以黄金作价。在书籍刻印方面不但掀起了一场仿宋代刻本的潮流,甚至出现了许多伪造宋本的行为。这股仿宋代刻本的风潮影响一直延续到了民国时期。民国出版机构以争取读书人的认可为目的,争相模仿

9、宋刻本字体进行书籍出版。1915 年,商务印书馆聘请陶子麟创制了“古体活字”,此款字体采用照相方法,本质是复刻。在商务印书馆研发仿宋字体的同时,杭州丁氏兄弟也在1916 年推出了一款仿宋代刻本的字体“聚珍仿宋”,这款字体被公认为是仿宋字体的起源。部分研究学者认为,聚珍仿宋是以南宋临安(杭州)陈氏书棚本雕版为设计基础,其创制并非简单复刻与模仿,而是加入了丁氏兄弟对宋体的借鉴、对字体设计的理解,字体结构更为严谨、形成独特的雅致之美,是后人对前人字体设计的传承与发展。聚珍仿宋设计精良,受到读者喜爱,被使用于大量的书籍、期刊与广告、出版、印刷之中,在民国掀起了一场仿宋字体的风潮,各印刷出版机构都竞相刻

10、制仿宋活字。较为典型的有商务印书馆“仿古活字”字模、上海华丰印刷铸字所“真宋”字模、上海求古斋书局“摹宋”字模等。3.爱国主义风潮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落后、民众盲目,众多爱国志士产生了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想法。陆费逵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大些。”丁善之曾提道:“坊间所用铅字,多系来自日本,转制以成肤廓之宋体。”当时的印刷机构普遍使用日本秀英舍的秀英体和东京筑地活版制造所的筑地体,以及在这两款字体基础上创制的“肤廓体”。这些字模平直方正,受西方英文字体

11、影响较大,缺乏楷书风骨。甲午海战之后,我国民众反日情绪高涨,知识分子意识到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在爱国精神的引导下,为改变日本字体占据中国印刷业的情况,各印刷机构竞相研刻属于我国的印刷字体。丁氏兄弟在这种爱国主义风潮的影响下创制了聚珍仿宋,并创办聚珍仿宋印书局。“聚珍仿宋”传入日本后大受欢迎,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起了很好的推广作用。三、民国时期的仿宋字体发展民国时期,上海作为我国的出版印刷业中心,印刷出版产业空前繁荣,各印刷出版机构不断推出新的字模,这也使得 20 世纪的 20 年代至 40 年代成为我国字体设计最为辉煌的阶段。仿宋字体以聚珍仿宋为标志形成于民国初期,并在民国印刷机构的竞争中得到空前

12、的发展。在聚珍仿宋创制之前,商务印书馆作为民国时期最大的民办出版机构,已经开始了对仿宋字模的创制尝试,于 1915 年聘请陶子麟采用照相方法在铅字坯上直接镌刻,根据玉篇字体,传媒论道70制作了一号、三号“古体活字”,这款字体本质上只是复刻,不能真正称为仿宋字体,同时也未获得大众认可。随后,商务印书馆和丁氏兄弟进行了短暂的合作,使用聚珍仿宋印制了大观录 居易堂集三本古籍,但最终因丁辅之拒绝删去“聚珍”二字,双方合作破裂。最后,为了与聚珍仿宋抗衡,在 1919 年聘请了韩佑之先生以宋元精刻本为范本,刻制“仿古活字”,有初号至 7 号的方体和 1 号至 5 号的长体两种,用于古籍和诗词的排版,部分字

13、样如图 2 所示。商务印书馆使用相关仿宋字模印制了 三余札记(1928 年),其印制发行的东方杂志从 1922年 19 卷 13 期也开始使用仿宋活字。此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诗史 复兴常识教科书等书籍中,也都使用了仿宋活字。聚珍仿宋字体由丁氏兄弟于 1916 年创制。他们和商务印书馆合作使用聚珍仿宋印制了三本古籍,还创建了聚珍仿宋书局,印制了丁立诚小槐簃吟稿、丁善之丁子居剩草、丁立中八千卷楼书目等书籍,此外还使用聚珍仿宋印制了简帖、名片。1919 年,中华书局已确定兼并丁氏的聚珍仿宋印书局,1920 年 6 月聚珍仿宋印书局被中华书局收购,1921 年正式订立合同并入中华书局,中华书局成立

14、了聚珍仿宋印刷部,邀请使用聚珍仿宋字体出版了大量书籍、期刊与广告,部分字样如图 3 所示。其中,在古籍印刷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四部备要丛书,除扉页标题采用书法体外,全部采用聚珍仿宋排印(个别影印),同时,为加强印象,四部备要的广告也采用聚珍仿宋印刷。此外,中华书局还印制了聚珍仿宋版与聚珍仿宋洋装版二十四史、聚珍仿宋版袖珍古书读本、聚珍仿宋版袖珍古今读本等丛书以及数十种聚珍仿宋版的单行本书籍。此外,民国时期的其他中小型民办印书机构,如大东书局、世界书局、贵阳文通书局等也在仿宋字体的风潮下推出了一系列用仿宋体印制的书籍期刊。由于财力、物力的差距,只有少部分书局自己创制字模,大多向专门的字模厂直接购买

15、。由于历史资料的佚失,大多已不可考证。目前有据可循的有:1927 至 1934 年间,上海华丰印刷铸字所聘请朱义葆刻制 1 至 6 号及小 4 号七种长形、方形“真宋”字模各一副,部分字样见图 4 所示。1929 至 1930 年间,上海求古斋书局聘请庄有仁、周利生刻制 1 至 6 号方体“摹宋”,后又增刻“长摹宋”一副,部分字样如图 5所示。1932 年,百宋铸字厂聘请韩佑之、邹振培刻制“南宋”“北宋”字模 10,部分字样见图 6 所示。1935 年,竹图6百宋铸字厂“南宋”字样图2商务印书馆“仿古活字”字样图3中华书局“聚珍仿宋”字样图4华丰印刷铸字所“真宋”字样图5求古斋书局“摹宋”字样

16、传媒论道71天新宋铜模铸字所聘请姚竹天刻制“新宋”。另外,世界书局聘请沈知方制作了“仿古字”和 4 号仿宋注音连接字。根据孙明元先生所做的不完全统计,仅在 20 世纪初期至 20 世纪 40 年代就有至少 14 种仿宋字体问世,这些活字多以宋元刻本为基础进行制作。四、近代仿宋字体字形分析以商务印书馆仿宋活字、中华书局“聚珍仿宋”以及华丰印刷铸字所的“真宋”为例,对我国民国时期仿宋字体进行字形分析。三种字样的横画斜度比较:三种字样的笔画粗细都较为匀称,商务印书局和华丰印刷铸字所的仿宋字体的横画斜式明显小于聚珍仿宋(见图 7)。民国时期,书籍排版逐渐从纵向转变为横向。仿宋字体具有横画上扬的特点,以

17、聚珍仿宋为例,在竖向排版方式时并不存在重心偏移感与文字跳跃感,反而由于其上扬的横画特征,形成了特有的张力和版面活跃度。但在其横排之后,横画的斜式让整行文字具有明显的右上趋势,给人重心不稳的感觉,同时文字阅读时具有一定跳跃性,容易形成视觉疲劳,不利于长期阅读。所以,商务印书馆的仿古活字、华丰真宋等为了适应横向排版方式,都适度减缓横画斜度。仿古活字和真宋都在“古”上做足了功夫。民国表情一书中提到,仿古活字以商务印书馆馆藏宋元精品古籍为范,并对俗书讹字咸加审察、厘正而制成,并不刻意强调字体的瘦长清秀,而更看重于古朴庄重。华丰印刷铸字所各种中文铅字样本(1935 年 1 月刊印)中的拓制真宋字之经过记

18、载,真宋在创制时,收集了各种宋精椠本,“择其字体秀美清丽者,依原体摄影,用电镀方法制成阴文铜版,再以铜板浇铸个别活字”。不过,根据孙明元先生的研究,这里所谓的“宋原版”大概率并非原版,而是以清代仿宋体为蓝本。聚珍仿宋则获其神而不求其形,并非简单复刻,而是广纳善本书室和古刻本之长而合之。根据三种字样的笔画转折形态比较,可以发现聚珍仿宋和真宋的笔画转折较为明显,聚珍仿宋的转折处有明显的方形装饰角,更具刻刀韵味,而仿古活字转折处的笔画形态更近似于楷体(见图 8)。这三种字样都是通过开发古典字体参照宋刻本创制,较好地传承了刻本字体的古朴与个性,保留了较强的书法韵味。但是,从印刷字体的规范性要求来看,三

19、种字样的视觉大小(见图 9)和重心(见图 10)都存在一定问题。仿古活字的视觉大小差异性最大,仿古活字的“以”字见小,“间”字见大,整体视觉统一性较弱。聚珍仿宋和真宋视觉大小相对一致,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两种字样都存在“发”字略大,图8三种字样的笔画转折形态比较图11三种字样的个别字样比较图7三种字样的横画斜度比较图9三种字样的视觉大小比较图10三种字样的横排重心比较传媒论道72“有”字略小的问题。“仿古活字”字样横排重心起伏变化较大,重心问题也最为明显,聚珍仿宋和真宋字样相对较好,但也略微起伏。具体查看个别字样细节,可以发现三种字样的间架结构都还不严谨(见图 11)。仿古活字的问题最大,“地”

20、字左高右低,左右结构重心不在同一水平线;“在”和“方”字的下半部结构过于靠下,导致字体结构松散,重心下移;“已”字下半部过大,字体重心过高。聚珍仿宋的“发”字短撇过于外放,使其和“丿”形成的内白面积横向上略大,而“又”字部分内白又略小,使字体重心不稳,略向左边倾倒;“此”字左高右低,“后”字的“口”字略为靠下,结构较为松散;“方”字撇的起笔过高,使整字有倾斜感。真宋的“发”字短撇略长,形成竖向内白过大问题;“明”字整体视觉略小,“法”字左高右低,“去”字重心过于靠下;“和”字也是整体见小,部分笔画粗细和其他字体相比略细,同时也存在左高右低的重心不统一问题。尽管三款字样都极力复刻宋刻本古雅之美,

21、但受印刷技术限制,字体规范性、重心、排版也存在一定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激光照排、计算机字库等技术的发展,印刷字体的字形得到进一步规范。目前,仿宋字体正式被列入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作为正文字体被广泛应用于党政机关文件中。结语仿宋字体在民国的兴盛与发展,与印刷技术及产业的发展、仿宋本复古潮流、爱国主义风潮这三者密不可分。仿宋字体的开发体现了字体开发领域前驱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体现了汉字设计的创新与尝试,对于中国字体设计和印刷业发展有着重要贡献。但同样需要指出的是,仿宋字体横竖笔画粗细一致导致其字重单调,横画斜式不利于横向快速阅读,这些仿宋字体字形特征导致的问题也影

22、响到现代仿宋字体的应用。尽管仿宋字体是公文标准字体,但在以屏幕显示为主导的数字化时代,仿宋在正文阅读、标题设计等领域均缺乏竞争力。从目前国内主要字库公司的字体种类调研来看,仿宋字体类别也较少,精细程度也较低。如何能打破束缚,发挥其古雅之美,展现仿宋字体设计特色,是现代仿宋字体设计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责任编辑:翁婷皓)参考文献:1李明君.中国美术字史图说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2王汉章.刊印总述A.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M.中华书局,1957.3郑逸梅.郑逸梅美文类编:前尘旧梦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9.4谭昕.大雅之成仿宋字体的演变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

23、015.5谭昕.浅析印刷技术与印刷产业发展对“聚珍仿宋”字体产生的影响J.金田,2014(10).6张树栋,庞多益,郑如斯等.中华印刷通史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9.7陆费逵.书业商会二十周年纪念册 序A.吕达.陆费逵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张静庐.中国出版史料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7.9孙明远.商务印书馆的金属活字字体开发活动及其历史贡献J.新西部(理论版),2016(07).10罗树宝.印刷字体史话(十)近代印刷术传入及初期铅活字字体J.印刷杂志,2004(05).11孙明元.聚珍仿宋体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12肖伊绯.民国表情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3俞佳迪.聚珍仿宋体设计版本考证与补遗D.中国美术学院,2017.本文系2020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仿宋字体演变发展的设计学实证研究”,编号:XSP20YBC413;系2019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现代屏显媒介下的仿宋字体设计研究”,编号:19C03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