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女高音与交响乐队《梦之歌》的融合与统一.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88489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高音与交响乐队《梦之歌》的融合与统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女高音与交响乐队《梦之歌》的融合与统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女高音与交响乐队《梦之歌》的融合与统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年第2 期音乐剑作113女高音与交响乐队梦之歌的融合与统一项尚摘要:张千一为女高音与交响乐队而作的梦之歌,体现出传统音乐语言和现代音乐元素的融合,浪漫主义思维与现代创作技法的统一。作品中“憧憬的梦”“青春的梦”“壮丽的梦”三个音乐主题以多样的形式呈现,与人民大众一致追求的“中国梦”相呼应。作曲家通过精湛的构思巧妙地将时代精神与爱国情怀融入作品,使得梦之歌被公认为是一部根植于中华民族且具有时代性、世界性的优秀音乐作品。关键词:梦之歌;张千一;用音乐编织中国梦;传统和现代融合;思维与技法统一2023年9 月2 1 日,为女高音与交响乐队而作的作品梦之歌亮相上海当代音乐节交响声乐作品音乐会,

2、由歌唱家张文沁与指挥家张诚杰携宁波交响乐团共同演绎。节目演出后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作曲家本人与表演艺术家共同在舞台上向观众们鞠致谢,现场掌声雷动,欢呼如潮,为演出之盛景再添光辉。作为此次音乐会的开场曲目,作品以动人的旋律与真挚的感情打动了现场的千余名观众,歌唱家张文沁美轮美免的歌声迅速拉近了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如此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的作品,让大家在陶醉之余不禁感慨,梦之歌不仅是整场音乐会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一部激荡人心、引发深思的艺术佳作。作为当代极具影响力的作曲家,张千一创作的音乐作品数量众多且精益求精,体裁广泛,题材多样,在确保大众喜爱的同时不失其卓越的艺术性。诚如李吉提教授所言,张千一的

3、创作“热衷于表现中国历史文化和今天中国人心态,并将交响音乐和现代音乐技术融于一体”。他的音乐在传统与现代交汇的文化语境中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千一风格”。梦之歌(女高音与交响乐队)创作于2 0 1 8 年,它不仅可以作为一部独立的声乐作品,还被作曲家作为其2 0 1 9 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创作的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的第六乐章。套曲我的祖国先后在欧洲和国内多个城市巡演近百场,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并荣获多个奖项。该作品还作为张千一音乐创作的代表作品亮相“龙声华韵交响作品音乐会”(演唱:张妮)。梦之歌使用现代的创作技法表现“梦”的音乐主题,通过磅的气势、浪漫的抒咏表达对伟大祖国的崇敬和对美

4、好未来的憧憬,兼具音乐旋律的线条美感与语言抒述的浪漫姿态,与新时代的人们所追求的美好愿景十分契合。女高音与交响乐队梦之歌体现出传统音乐语言和现代音乐元素的融合,浪漫主义思维与现代创作技法的统一。为一一张千一李吉提:游走在现实与梦想之间2020年第1 期。根据创作构思,作曲家将梦之歌作为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的第六乐章大地之歌。一“龙声华韵张千一作品专场音乐会”述评,人民音乐1142024年第2 期音乐刷作一、传统音乐语言和现代音乐元素的融合(一)传统的曲式结构梦之歌的结构为复三部曲式,由首部、中部、再现部三个主体结构及引子、尾声等附属结构组成。主体部分对应了三个小标题:首部为“憧憬的梦/优美如歌

5、”,中部为“青春的梦充满活力”,再现部为“壮丽的梦灿烂辉煌”。图1 梦之歌曲式结构图引子小节数1-18乐段乐句小节4545444544434446446444544444435调性F首部19-50ABb1cl dl cld1aaFCFGFF中部51-82CDfflflflabalb1c dc!&2eeDD再现部83-131A1B1gPBFFCFGFF尾声132-142A2bab11DDFEF引子(第1-1 8 小节)由Andantino(小行板)的速度引人,作者标注为“柔美如梦的引子”。引子可分为四个乐句,在主调F大调上呈现:第一乐句由温暖柔美的弦乐起始,旋律整体呈下行趋势,穿插下五度、上四度

6、的跳进进行,女高音声部在第三拍进人,颤音式花腔在恬谧平和的伴奏中脱颖而出,充满安谧与激昂的矛盾冲突;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合头换尾,女高音八度大跳的旋律增加了情绪张力;第三乐句前乐节使用了拱形音乐材料,配合力度的渐强渐弱构成了饱满的弧形旋律线条,后乐节截取为半弧形旋律线条;第四乐句高八度重复了拱形音乐材料,同时加人第二乐句的音乐素材进行扩充。引子预示了之后主体乐思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具有导人功能。首部(第1 9-5 0 小节)是一个由A、B两个乐段组成的单二部曲式。A乐段(第1 9-3 5 小节)由a、b、a 、b(4+4+4+5)四个乐句组成,女高音声部为主旋律声部:A乐句在主调F大调主和弦上展

7、开,停在属调C大调的属和弦,主题动机1 由四音列级进下行紧接三度小跳进构成,一拍一音的安排使旋律悠长绵远、沉静和缓,但旋律平稳下行后突然提高八度,上扬的旋律推动音乐情绪逐渐高涨;b乐句由a乐句向上平行五度模进而来,但旋律走向与之相反,由高音区回落至中低音区,调性由C大调开始,后又回到F大调的属和弦;a乐句是a乐句的变化重复,结尾音升高半音促使调性由F大调转向G大调;b乐句为b乐句的变化重复,句尾延长了高音时值并加人了新的收束性旋律,调性由G大调回归F大调并完满终止。B乐段(第3 6-5 0 小节)由c、d、c 、d (4+4+4+3)四个乐句组成,调性为F大调。女高音与乐队开始呈现出“势均力敌

8、”的状态,新主题出现并在各个声部来回转换,密集节奏的使用与旋律起伏的增大,都预示着音乐情绪的转变:c乐句中新动机2 由回音向下六度大跳加同音反复组成,首先由弦乐声部奏出,女高音以快速的三连音节奏型,火箭似的上行音阶加人新主题与之相呼应,进一步将旋律推向高潮;d乐句音乐材料为动机1 的变奏,第41小节为烘托女高音自由的情绪抒发,弦乐声部与木管声部短暂停留在重属和弦后休止,突然的“留白”给听众无限的遐想空间;c乐句各个声部采用复调的形式相互呼应;d乐句2024年第2 期音乐刷作115为d乐句的缩减,F大调重属和弦并未解决到属和弦而是停留在D大调的属准备,为中部D大调的出现做出预示,中部(第5 1-

9、8 2 小节)是一个由C、D 两个乐段组成的单二部曲式。中部与首部形成强烈的对比,具有较强的紧张度与动力性,体现在速度加快、力度增强、织体密集、新主题出现、女高音与乐队音色变化等方面。C乐段(第5 1-5 8 小节)由e、e 两个乐句组成的4+4方整的收拢性平行乐段,调性为D大调,速度变化为Moderato。女高音华丽生动的花腔旋律依然衍生自首部温暖吟唱的主题,伴奏转变为轻快俏皮的琶音伴奏织体,为音乐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与色彩。e乐句采用了相同的音乐材料,但结尾加人了新的乐思“附点节奏”,提示了即将出现的新主题。D乐段(第5 9-8 2 小节)由f、f、f、f、g(4+6+4+4+6)五个乐句组成

10、,调性为*B大调。D乐段动机3 由主题动机1 和主题动机2 的音乐素材裁截发展而来,回音环绕式动机与八度大跳动机,以两小节为单位在各个声部重复出现,活跃且富有弹性的附点节奏赋予旋律更加鲜明的性格。f、f、f、f 乐句均是动机3 的重复与变奏,主题在女高音声部、弦乐组、木管组交替出现,音色音响各具特色。g乐句速度自由,女高音在极高音区的华彩与高低音区的快速转换,用华丽炫技性的花腔与乐队的协奏相抗衡,给予听众强烈的满足感。女高音最后五拍的长音把中部与再现部连接在一起,在弦乐声部微弱的震音中实现D大调向F大调的过渡,展开性乐思最终回归到再现前的属准备位置,造成对再现的期待感。再现部(第8 3-1 3

11、 1 小节)为首部的变化再现,结构规模扩大,扩充为Al、B1、A,三个乐段组成的再现单三部曲式。和声的动荡、织体的加厚、节奏律动的加快、力度的增长,不仅保持了中部情感发展的延续性与逻辑性,也与首部在情绪上形成对比。A,乐段(第8 3-9 9小节)调性回归到主调F大调,乐队以恢弘的气势演奏主题旋律,女高音以复调的形式与之附和,两条旋律线时而重叠、时而交织、时而疏离。B,乐段(第1 0 0-1 1 5 小节)主题动机2回归并在各个声部来回转换,调性开始为F大调后转人D大调,乐段末尾乐队与女高音同时渐强,将音乐情绪持续烘托。A,乐段(第1 1 6-1 3 1 小节)调性意外的转人 D大调,乐队与女高

12、音齐奏主旋律,将浓烈的情感逐层染放大,饱满的情感张力推动着音乐走向高潮,将深沉热烈的爱国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尾声(第1 3 2-1 42 小节)沿用了主题动机1 的音乐材料,分别在各声部模进出现,调性开始为 E大调最后转回主调F大调。音乐从高潮亢奋的情绪中突然沉静下来,回归最初的温暖静谧,音乐在女高音梦幻般的歌声中飘向遥远的天际。(二)现代的音乐元素1.主题动机贯穿梦之歌是以单主题的不断变奏为音乐陈述手段,主题动机贯穿全曲。三个主体部分音乐材料相互渗透,又突出了不同的个性特征,具有极高的结构凝聚力。“情感张力”与“结构逻辑”的完美融合,使整个作品达到高度的统一。整首作品具有三个代表性的动机:首

13、部的主题动机1 和主题动机2 与中部的主题动机3。主题动机1 四音列级进下行紧接三度小跳进,一拍一音的安排使旋律悠长绵远,但在平1162024年第2 期音乐作稳的下行音阶后突然提高八度,大跳动机也使音乐材料具有发展性。谱例1主题动机1下行四音列八度大跳三度小跳首部B乐段中动机2 由下回音向下六度大跳加同音反复组成,音乐材料也是从动机1 中变化而来。回音式谱例2主题动机2大跳梦之歌同音反复中部D乐段中动机3 由主题动机1 和主题动机2 的音乐素材裁截发展而来,回音环绕式动机与八度大跳动机,活跃且富有弹性的附点节奏赋予旋律更加鲜明的性格,与首部形成强大跳与下行音阶结合烈的对比。谱例3主题动机3回音

14、动机附点节奏加入整首作品中级进下行四音列与八度大跳两个标志性的核心动机材料贯穿于全曲各乐部主题,经过对主题材料的不同处理使音乐织体形态、情绪产生变化,各乐部主题具有同构异态的特点,多样的陈述方式给予主题动机无限的发展空间。2.节奏发展脉络梦之歌有女高音声部与乐队声部两条不同的节奏发展脉络。女高音声部整体呈现出完整的先减后增的发展脉络:首部A、B两乐段的节奏音型由四分音符开始向八分音符的三连音音型作节奏时值的递减;中部C、D 乐段由十六分音符开始向附点十六分音符继续作节奏时值的递减,音乐在整体速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音符时值的缩小达到速度加快的效果;再现部音符时值的变长,节奏时值逐渐递增。乐队声部节

15、奏发展脉络呈现两次阶段性递减过程:第一阶段节奏音型由引子四分音符、首部八分音符、中部C乐段八分音符三连音与十六分音符、D乐段附点十六分音符与三十二分音符,作长线条的节奏时值递减;第二阶段再现部开始由八分音符三连音、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六连音、三十二分音符再次作节奏时值的递减,把音乐推向高潮。图2 梦之歌节奏发展脉络图首部中部再现部女高音声部递减乐队声部递减!递增1递减后突然递增2024年第2 期音乐剑作117首部到中部女高音声部与乐队声部节奏时值同时递减,推动音乐的向前发展,再现部开始乐队声部递减与女高音声部递增之间的矛盾,节奏对位的纵横交错促使再现部形成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女高音声部与乐队

16、声部两条节奏发展脉络的配合与对抗,也是推动音乐作品内部结构发展的动力之一。3.速度力度布局梦之歌的速度布局与再现三部曲式结构原则相吻合,整体呈现出“慢一快一慢”的三部性布局。乐曲首部A、B两个乐段都使用了小行板(=6 8)的速度,形成了宁静悠扬的开端。中部C乐段速度加快到中板(J=76),与首部A、B两个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再现部回归到小行板(=6 8)的速度,高潮部分A2乐段速度减缓至=6 2,最终乐曲在缓慢的速度(J=60)上收尾。图3 梦之歌的速度布局引子首部J=68慢中部J=76烟再现部尾声J=68J=62J=60慢整首乐曲的力度变化幅度较大,其变化的范围为:Pp-线条。引子首部至中部

17、结束呈现第一个波浪线,由P渐强至f后回到的力度,再现部至尾声呈现出第二条波浪线,比第一条力度变化范围更大,由mp渐强至f最高点后戛然而止,尾声部分由mf减弱至pp整曲结束。f,力度布局呈现出双波浪的表1 梦之歌的力度布局引子力度PAmfBCDmfA1mpB1A2fmf-pp尾声乐曲每一乐段之间的力度呈现出延续性,并没有明显的力度对比,也维持了听觉效果上的和谐性,只有在最后的高潮乐段A2与尾声的连接中使用了强烈的力度对比,增加了音乐的戏剧性色彩,使听众意犹未尽,作品更显韵味深长。4.调性的布局从整体来看,梦之歌呈现出多种类型的调性布局,包括五度、三度与二度的转调模式。全曲以F大调为核心开展,调性

18、变化以近关系转调为主,在统一中取得变化:首部与再现部中均出现向属方向的转调,并迅速回归主调,调性的变化范围不大,体现出调性的稳定性;中部作为动力性发展最集中、最强烈的部分,F大调D大调B大调的调性安排突出了三度调的关系,加强了段落间的调性对比,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除了平稳的调性过渡之外,在音乐进行过程中多次使用向原调高半音调或低半音调方向的突然转调,如首部的F大调大调、再现部高潮乐段的D大调D大调。尾声部分调性并没有直接回归主调F大调,而是先回到F大调的高半音调 E大调,在 E大调上复述主题后向上二度模进直接转回主调F大调。上下二度的远关系转调增强了音乐的色彩性与戏剧性,音乐旋律的半音模进导致

19、的调性发展,在转调的瞬间给予听众崭新的音乐感受,也使音乐情绪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虽然离调、转调造成音乐暂时的动荡感,但总体上仍不离开中心调性F大调的强力控制。1182024年第2 期音乐剑作持续音的使用也充分体现了音乐调性的明确:引子部分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同奏主持续音,起到了明确调性的作用;尾声部分开始时低音提琴演奏 E大调主持续音,既丰富了音响也增加了紧张度,调性回归后由中提琴演奏主调F大调的主属五度双音持续,使全曲调性得以统一,首尾遥相呼应。谱例4梦之歌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声部第1-9 小节VioloncelloDouble Bass谱例5 梦之歌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声部第1 3 4-1 4

20、2 小节div.VaVe.unis.Db,5.和弦与和声梦之歌的和弦形态与和声进行均运用了浪漫主义时期的创作技法,运用传统功能和声,使用传统的三度叠置自然音和弦,保留了以T、S、D 功能骨架与主属之间的和声进行,音乐效果纯净明朗。同时也在功能和声的基础上兼具了色彩多样化,使用大量副和弦进行和声功能的替代、延伸与交替,运用了丰富的经过性、辅助性和声语汇,色彩性音级如vI级和弦的加人更加丰富了和声色彩。乐曲不同段落之间均使用了属准备的调性过渡,具有模糊调性的倾向。三个主体部分的结尾均停在下一段落调性的属准备位置,构成了开放性结构:首部结尾F大调重属和弦并未解决到属和弦而是停留在D大调的属准备上;中

21、部结尾弦乐声部微弱的震音中D大调向F大调进行过渡,回归到再现前的属准备位置一量一一再现部结尾音乐在最激昂处戛然而止,停在主调F大调的属准备位置。这样的开放结构造成和声不稳定性的贯穿发展,段落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音乐情绪也在延绵的旋律中逐渐积累升华,体现了多元化的浪漫主义风格。pizz.PP二、浪漫主义思维与现代创作技法的统一(一)“声乐器乐化”的使用梦之歌作为为女高音与交响乐队而作的管弦乐作品,富有创意地将女高音的“无词”咏唱融人音乐结构中。通过女高音高难度的声乐技巧,声乐的器乐化使用,使音乐突破了歌词的限制,延伸了音乐情感的抽象表达。女高音并没有具体的语言内容表达,而是采用了似乎没有实际表达

22、含义的元音“啊”贯穿全曲。无词的演唱无法依靠语言表达情感,而是通过语气的抑扬顿挫展现不同的情绪,这2024年第2 期音乐剑作119极大地考验了歌唱家对音色的掌控以及对气息的把握,抽象的情感表达也体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无词”咏唱强调了声乐的器乐化使用,使用人声模拟器乐的音色展现音乐作品的结构以及乐队与人声音响共振的效果关系,加强了女高音声部与器乐伴奏声部之间的融合,在音乐创作中独具一格。作品中采用大量的花腔演唱技法,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作品第3-4小节、第8-9 小节女高音首次出现时,就以高音区颤音式与八度大跳打破宁静,也奠定了全曲的基调。谱例6 梦之歌第1-9 小节柔美如梦的引子Andan

23、tino(J=68)啊在之后的乐曲发展中,女高音器乐化的思维也发展得淋漓尽致。中部D乐段中女高音以快速的附点音符与八度大跳陈述主题,器乐伴奏声部紧跟其后复述女高音的旋律,两者呈现出高度的融合。谱例7梦之歌第5 9-6 2 小节啊=66活跃且富有弹性地mf整首作品女高音最具亮点的特色在中部结尾,有6 小节专属于女高音的炫技部分,横跨九度的大跳与六拍的长时值令听众为之惊叹。谱例8 梦之歌第7 7-8 2 小节60稍自由梦之歌是一部极具艺术价值的声乐协奏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令人惊叹的技术难度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它不仅成为歌唱家们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巅峰之作,更为乐队提出了更高的演奏要求。在这部作品

24、中,歌唱家需要在音域的极限中游刃有余,运用声音的变化、音色的变幻来展现音乐中的微妙细节,更需要在情感表达上达到极致,才能将主题“梦”的深邃内涵充分地演绎出来。乐队的演奏也需要与歌唱家极为默契的配合,从而使声乐与器乐的结合更加和谐统一,营造出美轮美免的音乐盛宴。“无词”的演唱形式无疑是对歌唱艺术的一种全新探索,它创造了一种微妙的相互磁场,使得作曲家、歌唱家与听众三者之间形成一种独特的默契。在这种关系中,作曲家可以更专注地表达抽象的情感和思想,使得音乐更富有深度和开放性,也为作品的解读赋予了更广泛的可能性。歌唱家与作曲家之间的默契是实现音乐意图的关键,这种演唱形式使得音乐的情感表达更加纯粹和真实。

25、无词音乐也为听众带来了全新的听觉体验,提供了更为自由的思考和联想空间。听众在聆听音乐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自主地理解和诠释音乐中的情1202024年第2 期音乐制作感,享受音乐带来的心灵共鸣。这三者的互动共同构建了一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音乐体验,无需借助具体的歌词内容,却能传达出深邃的意境之美。(二)浪漫主义思维的表达作曲家在梦之歌中设定了三个标题“憧憬的梦”“青春的梦”“壮丽的梦”,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听众体会标题与音乐之间的联系,体会音乐不同情绪的表达。“憧憬的梦”音乐旋律高低起伏、连绵不断,节奏整体平稳、舒缓流畅,并且加人空灵悦耳的竖琴加以点缀,音乐情绪温暖和煦、娓娓道来;“青春的梦

26、”具有较强的动力性,活跃且富有弹性的附点节奏赋予旋律更加俏皮的性格,音乐情绪生机盎然、朝气蓬勃;“壮丽的梦”节奏律动的加快、音乐力度的增长,不仅保持了情感发展的延续性与逻辑性,也与第一部分“憧憬的梦”在情绪上形成鲜明对比,饱满的情感张力推动音乐走向辉煌,高昂的旋律大气磅、一泻千里,把对我们伟大祖国的无限挚爱推向了最高潮。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该作品也延续了该时期注重主观情感表达的特征,乐队音响的处理追求色彩性,女高音声乐器乐化的使用加强了音乐旋律的抒情性。无论是乐曲开始时音阶式旋律呈现出细腻绵延的线性脉络,还是高潮部分极致震撼的华彩段落,音乐中强烈的抒情性不仅令人陶醉,更让听众

27、深切感受到作曲家对情感表达的真挚追求。梦之歌以浪漫主义的情怀来表达当代人的情感,追求真挚的情感表达,崇尚纯朴的感情表现,与“现代派”打破传统听觉习惯、追求新锐音响的音乐理念不同,兼顾了“艺术性”与“大众性”,能与听众产生高度的思想共鸣。习近平总书记2 0 1 2 年1 1 月2 9 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以“中国梦,复兴路”为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提出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人了时代精神,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这一宏伟目标凝聚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血和智慧,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

28、想提供了强大指引。张千一的梦之歌不仅是一部卓越的音乐艺术创作,更是对“中国梦”的崇高赞歌:“憧憬的梦”在旋律中展现如朝阳初升般的温暖,是对灿烂明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青春的梦”则以奋斗的节奏,奏响着年轻一代的心跳,是对勇毅前行勇气和辟厉奋发精神的真挚颂扬;“壮丽的梦”则描绘了国家富强的宏伟画卷,唤起每一位听众心中对民族复兴的自豪之情。“憧憬”“青春”“壮丽”一“中国梦”的音乐主题。作曲家张千一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感知人民群众的需求,精准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其精湛的音乐构思不仅是技术上的高度展示,更是对时代精神的准确诠释,将时代追求与爱国情怀融汇于他的音乐之中。因此我们可以说,为女高音与交响乐队而作的梦之歌,是一部真正根植于中华民族且具有时代性、世界性的优秀音乐作品。层层叠加的情感表达,鲜明且真挚地展现了项尚: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 0 2 3 级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明虹,博士,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副院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