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旅融合何以促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 基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评选的准自然实验钟漪萍(宜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 宜春 3 3 6 0 0 0)摘 要:基于2 0 0 52 0 2 0年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及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农旅融合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示范县显著促进了小城镇高质量发展。(2)示范县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随区域经济环境、县离地级市距离、现有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异质性。(3)劳动力转移与资本积累在示范县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文章从加大示范县的评选力度、各级政府差异化施策
2、、疏通劳动力市场和资本积累的传导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启示。关键词:农旅融合;示范县;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多期双重差分法;中介效应模型中图分类号:F 3 2 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1 3 8 0 X(2 0 2 4)0 2 0 0 4 1 1 1O n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 T o u r i s m P r o m o t i o n o f 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S m a l l T o w n s:a Q
3、u a s i n a t u r a l E x p e r i m e n t B a s e d o n S e l e c t i o n o f N a t i o n a l L e i s u r e 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 R u r a l T o u r i s m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 C o u n t i e sZ HO N G Y i p i n g(S c h o o l o f E c o n o m i c s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Y i c h u n U n i
4、v e r s i t y,Y i c h u n 3 3 6 0 0 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B a s e d o n t h e c o u n t y p a n e l d a t a f r o m 2 0 0 5 t o 2 0 2 0,t h e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d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e f f e c t s a n d m e c h a-n i s m s o f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5、d t o u r i s m o n t h e 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s m a l l t o w n s b y u s i n g t h e m u l t i s t a g e d i f f e r e n c e d i f f e r e n c e m e t h o d a n d t h e m e d i a t i o n e f f e c t m o d e l.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1)D e m o n-s t r a t i o
6、 n c o u n t i e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p r o m o t e t h e 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s m a l l t o w n s.(2)T h e r o l e o f d e m o n s t r a-t i o n c o u n t i e s i n p r o m o t i n g 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s m a l l t o w n s a r e h e t e
7、r o g e n e o u s w i t h t h e r e g i o n a l e c o n o m i c e n v i r o n m e n t,t h e d i s t a n c e b e t w e e n c o u n t i e s a n d p r e f e c t u r e l e v e l c i t i e s,a n d t h e l e v e l o f 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m e n t o f e x i s t i n g s m a l l t o w n s.(3)L
8、 a b o r t r a n s f e r a n d c a p i t a l a c c u m u l a t i o n p l a y a p a r t i a l m e d i a t i n g r o l e i n t h e i m-p a c t o f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 c o u n t i e s o n t h e 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s m a l l t o w n s.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r e s u
9、 l t s o f e m p i r-i c a l a n a l y s i s,t h e p a p e r p u t f o r w a r d p o l i c y i n s p i r a t i o n f r o m t h r e e a s p e c t s:i n c r e a s i n g t h e s e l e c t i o n o f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 c o u n t i e s,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 p o l i c i e s o f g o v e r n m e
10、 n t s a t a l l l e v e l s,d r e d g i n g t h e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m e c h a n i s m o f l a b o r m a r-k e t a n d c a p i t a l a c c u m u l a t i o n.K e y w o r d s: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 t o u r i s m;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 c o u n t y;h i g h q
11、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s m a l l t o w n s;m u l t i s t a g e d i f f e r e n c e d i f f e r e n c e m e t h o d;m e d i a t i o n e f f e c t m o d e l14第4 6卷 第2期2 0 2 4年2月 宜春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i c h u n U n i v e r s i t y V o l.4 6,N o.2M a r.2 0 2 4 收稿日期:2 0 2 3 0 9 2 1基金项
12、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乡村振兴视阈下数字赋能农村人力资本质量提升:测度、作用机制与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 J 2 2 1 0 8)。作者简介:钟漪萍(1 9 7 5),女,江西万载人,宜春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农业经济。长期以来,我国采取城市主导农村和工业主导农业的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水平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空前的进步,但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却一直较为缓慢,农村发展面临严峻的问题与挑战,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表现突出。在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九大创新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
13、主要抓手,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行动纲领,同时,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 0 1 8-2 0 2 2年)指出“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强我国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乡村产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措施。新华网发布的 中国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报告(2 0 2 2)结果也表明,2 0 2 0年全国乡村休闲旅游接待
14、游客2 6亿人次,营业收入6 0 0 0亿元,吸纳就业1 1 0 0万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旅融合已经成为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农村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乡村振兴在具体实施中要从新型城镇化战略出发,1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促进一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2农旅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选择路径,但农旅融合在带动城市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入农村过程中,是否能有效促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农旅融合又是通过何种渠道、机制引导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农旅融合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是否具有区域经济环境、县离地级市距离、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水平异质性?基于此,本文以2 0
15、0 52 0 2 0年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识别示范县评选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采用分组回归、分位数回归探讨了示范县入选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作用,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示范县入选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本文的边际贡献:一是学界鲜有关于农旅融合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研究,本文尝试以示范县评选为准自然试验,检验农旅融合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丰富已有的农旅融合研究;二是本文对农旅融合促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机理进行解读,拓展了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一、文献回顾与评述小城镇是连接大城市和农村的枢纽,34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5推进中国式现代
16、化。小城镇概念最早由费孝通正式提出,并探讨了发展小城镇的三种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三角模式,提出的小城镇理论本质是“工农相辅,城乡一体”。6学者们主要从三个视角探讨小城镇发展的影响因素。一是小城镇产业发展的视角。如D o n a l d-s o n e t a l.通过案例分析说明旅游可以促进小城镇发展;7王琴梅、方妮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研究生态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8王绍琛、周飞舟认为小城镇发展需建立在城乡融合基础上,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1 1二是小城镇自身发展因素方面。小城镇内部建构问题是其发展的关键;1 2刘修岩等、蔡绍洪等从就地城镇化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研究小城镇发
17、展问题;1 31 4T r i p a t h i认为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气候影响小城镇发展水平。1 5三是外部力量推动,如国家政策方面。魏冶等提出行政力、市场力、外向力与内源力四种力共同发力推进城镇化的政策建议;1 6梁琦等从优化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角度分析中国城镇化发展;1 7汪增洋、张学良认为不同类型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不同,小城镇发展应根据小城镇离中心城市距离不同差异化施策。2学界对农旅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农旅融合发展水平的因素进行了较为广泛研究,2 02 4探讨了影响森林总体休闲旅游资源空间集聚的因素。2 5乡村旅游通过挖掘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中美学价值,增强了农户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
18、,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2 62 8并能扩大非农就业人数,增加农业产值。2 93 0森林旅游在挖掘森林资源多功能性基础上,促进了区域文化建设。3 1乡村旅游可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增长,确保当地人的就业,改善他们的福利,最关键的是对山区来说,解决了紧迫的人口问题,如:村庄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年轻人向城市地区迁移等。3 2此外,W a n g e t a l.结合大数据技术构建了一个乡村信息系统,找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制约因素。3 3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协同互动刺激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3 4示范县评选是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刺激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学界对示范县评选做了以下探讨:第一,示范县的空间特征分析
19、。如张广海、孟禺分析了示范县的空间分布特征;3 5王明康、王诚庆在测度示范县休闲农业效率的基础上,展开了对其24第2期 宜春学院学报 第4 6卷空间演化特征的研究。3 6第二,示范县评选的作用。胡平波、钟漪萍以示范县表征农旅融合水平,实证检验了其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3 7钟漪萍等采用类似的方法构建农旅融合变量,实证检验了其对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减缓农村贫困的作用;3 83 9李彬彬等检验了示范县评选对县农业经济的促进功效;4 0黄细嘉等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准自然实验,发现其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4 1梳理上述文献发现,学界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及外部力量推动等视角探讨了小城镇发
20、展的影响因素。有关农旅融合发展水平测度,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休闲农业对经济、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以及政府引导的示范县评选对农业经济及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已被证实。但是现有研究仍存在两点不足:第一,从研究方法看,主要从理论上分析小城镇发展的影响因素,鲜有定量研究乡村旅游业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第二,从研究机制来看,忽视了示范县评选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缺少示范县主要通过何种渠道促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这一关键问题的探讨。实际上,农旅融合能够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并打通城乡要素流通渠道,进而促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拟采用2 0 0 5 2 0 2 0年县级面板数据,以示范县评选
21、为准自然实验,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示范县评选促进劳动力转移与资本积累,进而推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二、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根据文献回顾与评述可知,鲜有探究示范县评选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本文基于2 0 1 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与集聚经济理论的核心观点构建示范县评选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构架,并建立实证模型。(一)政策背景和理论假说本部分在阐述示范县评选政策背景的基础上,解析其对小城镇高质量的作用机理。1.示范县评选的政策背景。中国有超2 8 0 0个行政县,是连接大城市和农村的枢纽,其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主导农村和工业主导
22、农业的发展战略导致当前小城镇发展面临的困局。如何通过农村产业融合推动产业兴旺,促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是亟待解决问题。当前,农业产出占国民经济总产出的比重下降,农业的主导地位已丧失,出现农业产出小部门化趋势,就农业抓农业已无法挽救农业的凋落。但农业具有多功能性,除具有生产功能外,还具有生态与文化功能,普通的农业生产只单纯利用农业的生产功能,未能充分体现农业的生态和文化特性,农旅融合能够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延长农业产业链。为拓宽农业多功能性、调整农业结构,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开展了示范县创建活动。通过开展示范县创建活动,探索农旅融合的发展规律,培育出一批生态环境优、产业优势大、发展势头好
23、、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县引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此项活动从2 0 1 0年开始,每年创建一次,截至2 0 1 7年共创建了3 8 8个示范县(区)。2.理论假说。根据2 0 1 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可知,要素合理配置与积累是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文献综述部分基于产业发展视角分析小城镇发展问题,其本质亦是以优化要素配置,积累资本为路径促进小城镇高发展。受“城市优先发展”战略的影响,我国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单向流入城市,农村生产要素稀缺。城乡劳动力、资本等要素错配,4 24 4加之地方政府的非农生产要素配置倾向加速了城
24、乡二元经济结构,4 5农村资源利用率低下,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但城市资本等生产要素难以流入农村。改变乡村传统的生产模式,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要素配置,方能实现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农旅融合以农业为依托,融合乡村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多功能性。农旅融合的发展使得与此相关联的农产品加工业、餐饮、住宿等二三产业得以兴起与集聚,进而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变迁。发展农旅融合能够打破农村土地、劳动力要素流通不通畅的僵局,引导农村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并带动城市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入农村,实现资源合理配置。3 8消费者的需求拉力与农旅融合供给者的供给推力共同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农旅
25、融合深入地方的农业生态资源丰富,能够把中心城市居民对休闲农业需求和农户对生态旅游的供给有效衔接起来。农旅融合深入地方通常更多游客青睐,同时农户为满足游客对吃、住、行需求,会在农旅融合深入地方形成相对集中的服务供给,产生聚集经济效应。聚集经济的虹吸效应必然吸引更多农旅融合要素投入与更多游客集聚,使得资源进一步优化,成本更加节约,资本积累增多。此外,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易受游客青睐,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住34第2期 钟漪萍:农旅融合何以促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 基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评选的准自然实验 第4 6卷宿、餐饮、交通等设施是衡量旅游业供给水平的重要指标。4 6发
26、展农旅融合需要良好的住宿、餐饮、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农旅融合势必倒逼小城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影响小城镇高质量发展,1 4小城镇内部建构问题是小城镇发展的关键。综上分析可知,农旅融合深入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变迁,优化要素配置,实现资本积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而能够促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示范县是农旅融合深入发展的典范。据此提出假设H 1。H 1:示范县能够促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旅游主体、距离、旅游基础条件影响农旅融合,进而影响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基于本文研究的样本,可能存在以下方面异质性:(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旅融合受制于旅游主体的需求,发展农旅融合地区的游客以当地地级市居民为主。经济
27、发展水平高的地级市,农旅融合需求旺盛,有助于农旅融合深入,进而促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反之经济欠发达地级市,农旅融合需求不足,不利于农旅融合深入,进而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弱。(2)县离地级市的距离。首先,距离影响旅游者出游目的地,4 7农旅融合的旅游主体主要来源于地级市居民,示范县离地级市越近越易受旅游者青睐;反之示范县离地级市越远越易形成影响游客需求的阻碍因素。其次,距离市中心越远的小城镇产城融合水平较低,进而影响小城镇高质量发展。2(3)小城镇现有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4 8小城镇现有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较好,为农旅融合深入带来
28、便利,进而促使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据此,提出假设H 2。H 2:由于区域经济环境、距离和小城镇现有高质量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引致示范县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存在异质性。根据农旅融合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直接作用机理可知,农旅融合通过两个渠道影响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第一,增加资本积累。资本积累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发展农旅融合能够增加资本积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发展农旅融合能够引进更多外来资本;二是发展农旅融合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第二,转移农村劳动力,优化要素配置。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农旅融合通过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据此,提出
29、假设H 3。H 3:示范县通过增加资本积累,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示范县是农旅融合典范,能较好代表乡村旅游发展水平,3 7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构建示范县促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图1 理论分析框架(二)研究方法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框架及研究假设,为进一步验证示范县评选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构建相应面板模型。考虑到示范县评选存在时间上的差异,本文将采用多期双重差分进行检验。1.基准模型。在构建基准模型前,先采用V I F方差膨胀因子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此外因随机效应面板模型要求扰动项与解释变量完全不相关,对经济类数据而言难以满足,按照学术界共识,
30、直接使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且因研究数据是短面板,不需进行平稳性检验。为识别示范县评选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构建如下多期双重差分模型:l nyi t=0+1s h i f a ni t+2l nc o n t r o li t+i+t+i t(1)式(1)中,下标i和t分别代表县和年。因变量yi t是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水平;核心变量s h i f a ni t是虚拟变量,若i县在t年已入选示范县则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其系数1度量了示范县评选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净影响;c o n t r o li t是影响小城镇高质量发展且随i和t变动的控制变量的对数值;i代表县固定效应,控制了影响小城镇高
31、质量发展但不随时间变化的个体因素;t代表时期效应,控制了影响小城镇高质量发展随时间变化的时间因素。为减缓变量的异质性影响,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取对数处理。2.影响机制模型。为了探究示范县评选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借鉴温忠麟等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4 9在(1)式的基础上,构建如下检验模型:l nMi t=0+1s h i f a ni t+2l nc o n t r o li t+i+t+i t(2)l nyi t=0+1s h i f a ni t+2Mi t+3l nc o n t r o li t+44第2期 宜春学院学报 第4 6卷i+t+i t(3)式(2)、式(3)中,M为中
32、介变量,分别代表资本积累(a s s e t)和二三产业人数变动(l a b o r);示范县评选的总效应为1,中介效应为12。在1显著的基础上,如果1和2均显著且1显著,说明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如果1和2均显著但1不显著,说明存在完全中介效应。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本文以示范县评选作为研究主体,对所选变量进行解释说明后,将变量分为因变量、核心变量、控制变量和其他变量,并进行了基本的描述性分析。(一)数据来源示范县评选从2 0 1 0年开始,为精准识别农旅融合与小城镇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及两者是否具有较稳定的因果关系,本文采用2 0 0 5 2 0 2 0年中国各县的数据,构建非平衡面板
33、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示范县数据来自各市政府网站,其他数据均来自知网的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和E P S数据库。(二)变量选取1.因变量。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实质是产城融合,5 0产城融合是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旨在用产城融合测度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借鉴汪增洋等2的研究成果,采用“产城互动”“产人互动”“城人互动”三个指标,利用熵权法计算得到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水平。2.核心变量。示范县评选从2 0 1 0年开始,每年有若干县入选,本文根据i县在t年是否已入选示范县进行赋值,若i县在t年已入选示范县则赋值为1,反之赋值为0。3.控制变量。借鉴已有研究,4 0,5 1本文
34、选取以下控制变量: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小城镇高质量发展,采用地级市实际人均生产总值(p g d p)反映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县居民实际储蓄存款余额与县实际生产总值之比衡量储蓄率(s a v)的影响;县实际公共财政支出与县实际生产总值的比值(g e-c o n)代表县级政府干预经济程度;县实际公共财政支出与县实际公共财政收入的比值(g f i n c)表征地方政府财政依赖程度。4.其他变量。根据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p g d p)、县与地级市最短地理距离(d i s t)变量值大小进行分组,检验示范县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选取县固定资产投资存量5 2代表资本积累(a s s e t)、县
35、二三产业人数变动代表劳动力转移(l a b o r),探讨示范县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三)描述性统计表1显示了主要变量的均值、方差、最小值、最大值及样本数等结果。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变量在不同县域间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小城镇高质量发展(y)的均值为0.0 0 2 0,最大值为0.0 0 6 0,最小值为0.0 0 1 0,方差为0.0 0 1 0,这表明我国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水平差距较大,且不同县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变量s h i f a n是哑变量,最大值为1(评为示范县),最小值为0(未评为示范县),均值为0.0 4 3 1,方差为0.2 0 4 2,说明示范县的评选
36、在我国不同县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资本积累(a s s e t)的均值为2 4 4 2 2 7 1.5 5 2 0万元,方差为3 6 7 4 5 1 6.0 5 5 0;二、三产业人数变动(l a b o r)的均值为2 0 2 7.6 5 5 0,方差为2 9 7 6 9.5 4 2 0。这两个变量的方差较大,说明不同县域间的资本积累和二、三产业人数变动具有较大的差异,存在一定的失衡问题。由于描述性分析结果难以分辨示范县评选是否增加资本积累及农业劳动力转移,进而促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因此,下一步通过实证加以检验。表1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变变量量名名变变量量定定义义均均值值方方差差最最小小值
37、值最最大大值值样样本本数数y小城镇高质量0.0 0 2 00.0 0 1 00.0 0 1 00.0 0 6 01 5 1 1 0s h i f a n哑变量,评为示范县之前为0,之后为10.0 4 3 10.2 0 4 20.0 0 0 01.0 0 0 02 6 9 6 2p g d p地级市实际人均生产总值(元)2 1 6 9 8.7 9 8 09 6 9 3.1 5 5 08 0 7 0.1 4 3 04 6 2 3 9.2 1 9 02 6 9 0 0g e c o n县级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0.2 4 2 00.1 6 3 00.0 7 4 00.9 2 2 02 6 8 4 2s
38、a v储蓄率的影响0.6 2 3 00.1 9 6 00.2 9 6 01.0 6 7 02 6 7 4 3g f i n c地方政府财政依赖程度5.7 7 3 01 4.7 5 7 00.0 0 0 02 0 3 9.2 1 7 03 3 6 1 8a s s e t资本积累(万元)2 4 4 2 2 7 1.5 5 2 03 6 7 4 5 1 6.0 5 5 00.0 0 0 04 3 2 5 3 1 1 2.0 0 0 03 3 0 6 8l a b o r二、三产业人数变动(人)2 0 2 7.6 5 5 02 9 7 6 9.5 4 2 01 3 0 6 8 5 0.0 0 0 0
39、 1 2 8 6 1 1 0.0 0 0 02 5 1 7 0d i s t县与地级市最短地理距离(公里)4 9 4 8 0.6 5 0 04 7 3 7 5.9 1 2 00.0 0 0 03 9 2 0 1 2.0 0 0 03 3 7 0 0 四、经验性结果示范县的主要实证结果分为四部分:(1)使用多期D I D方法检验示范县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影响;(2)识别假定检验和稳健性检验;(3)讨论了示范县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4)探讨了示54第2期 钟漪萍:农旅融合何以促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 基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评选的准自然实验 第4 6卷范县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
40、(一)基准回归结果经计算方差膨胀因子V I F均值为2.3 1 2 4,最大值是3.2 3 3,小于经验值1 0,表明面板模型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表2汇报了示范县入选影响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基准回归结果。其中,第(1)列和第(3)列只控制县固定效应,第(1)列没有加入控制变量,第(3)列加入了控制变量。示范县系数均在2%以上,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表明示范县入选和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因果关系,即农旅融合促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第(2)列和第(4)列同时控制了时间、县固定效应,第(2)列没有加入控制变量,第(4)列加入了控制变量。实证结果方向仍与第(1)列和第(3)列一致,表明
41、示范县入选使处理组比对照组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提高了,即农旅融合促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效果显著,假设H 1得到验证。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基本符合预期: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系数(p g d p)为正,表明区域经济环境越好,对周边小城镇的带动作用越大,有利于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储蓄率(s a v)系数为负,说明过高的储蓄抑制了消费,不能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这从另一方面印证了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策略的合理性;县级政府干预经济程度(g e c o n)系数为负,说明过高的政府支出加重了当地的经济负担;政府财政依赖程度(g f i n c)的系数为负,表明采用增加政府支出并减少政府收入的方式不能推
42、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表2 基准回归结果(11)(22)(33)(44)s h i f a n0.0 2 3 1*0.0 1 1 3*0.0 2 4 5*0.0 1 3 2*(0.0 0 4 1)(0.0 0 4 0)(0.0 0 5 6)(0.0 0 6 2)l np g d p0.0 4 9 1*0.0 8 3 2*(0.0 0 3 1)(0.0 0 9 1)l ng e c o n0.0 5 8 9*0.0 3 6 1*(0.0 0 5 1)(0.0 0 5 6)l ns a v0.0 3 0 0*0.0 7 6 1*(0.0 0 5 6)(0.0 0 6 7)l ng f i n c_c
43、 o n s0.0 0 1 00.0 0 7 8*(0.0 0 0 3)(0.0 0 3 2)c o n s6.5 1 2 1*6.4 8 6 7*7.1 1 3 1*7.3 5 6 2*(0.0 0 1 0)(0.0 0 3 1)(0.0 3 8 9)(0.0 8 6 7)年份固定效应NOY E SNOY E S县固定效应Y E SY E SY E SY E SR20.9 8 5 10.9 8 5 20.9 8 9 20.9 8 9 1N1 5 1 1 01 5 1 1 01 0 2 3 91 0 2 3 9 注:*、*、*分别表示在1 0%、5%、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括号内是聚类到县级
44、层面的标准误。(二)识别假定检验通过前文的研究发现,示范县评选能够有效促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但是该结论还可能受到遗漏变量的影响,为了验证该结论的可靠性,需要进行识别检验。1.平行趋势检验。为了进一步检验事前的平行趋势,本文借鉴B e c k e t a l.(2 0 1 0)的研究框架,5 3采用事件分析法,研究示范县入选的动态效应。具体而言,将(1)式中的变量换成示范县入选前或评选后若干年的哑变量,其他变量不变,模型如下:l nyi t=0+js h i f a nji t+kl nc o n t r o li t+i+t+i t(4)图2 示范县评选的动态影响式(4)中,表示示范县入选提前
45、年,表示示范县入选推迟后年,表示示范县入选当年。本文将示64第2期 宜春学院学报 第4 6卷范县入选前8年作为基准组,图2汇报了参数的大小及对应的9 0%置信区间。观察图2的结果发现,示范县入选前系数估计值都不显著,即示范县入选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估计结果验证了平行趋势假设。示范县入选后数估计值在5年内都为正且通过了1 0%的显著性检验,5年后系数虽为正但不显著,这说明示范县入选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持续时间较长。2.安慰剂检验。为排除示范县入选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受其他非观测遗漏变量的影响,检验示范县入选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因果关系,把示范县入选的虚拟变量提前到第5年、
46、第4年、第3年、第2年和第1年,如果这些虚拟变量系数的符号与表2基准模型结果相同,则说明是其他因素促进了小城镇高质量发展。表3是安慰剂检验结果,其中第(1)(5)列分别表示将示范入选提前5 1年。由表3结果可知,虚拟变量系数估计值都不显著,表明示范县入选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未受其他非观测遗漏变量的影响。表3 安慰剂检验结果(11)(22)(33)(44)(55)f5s h i f a n0.0 0 8 9(0.0 0 7 8)f4s h i f a n0.0 1 3 1(0.0 0 8 1)f3s h i f a n0.0 1 2 9(0.0 1 0 2)f2s h i f a n0.0
47、1 2 1(0.0 1 1 2)f1s h i f a n0.0 1 5 3(0.0 1 1 1)l np g d p0.0 8 9 3*0.0 8 9 1*0.0 8 9 2*0.0 8 9 1*0.0 8 8 8*(0.0 1 7 1)(0.0 1 7 1)(0.0 1 7 3)(0.0 1 7 2)(0.0 1 6 9)l ng e c o n0.0 3 8 1*0.0 3 8 2*0.0 3 8 0*0.0 3 8 1*0.0 3 8 2*(0.0 1 2 1)(0.0 1 2 0)(0.0 1 2 2)(0.0 1 2 1)(0.0 1 1 9)l ns a v0.0 7 3 0*0
48、.0 7 3 1*0.0 7 4 1*0.0 7 3 8*0.0 7 3 9*(0.0 1 2 8)(0.0 1 2 9)(0.0 1 3 1)(0.0 1 3 0)(0.0 1 3 1)l ng f i n c0.0 0 7 8*0.0 0 8 1*0.0 0 8 2*0.0 0 8 1*0.0 0 8 0*(0.0 0 3 8)(0.0 0 4 0)(0.0 0 4 1)(0.0 0 4 1)(0.0 0 4 2)c o n s7.4 1 7 1*7.4 2 5 0*7.4 2 3 1*7.4 1 8 2*7.4 1 8 2*(0.1 5 1 0)(0.1 5 0 3)(0.1 5 0 2
49、)(0.1 5 0 3)(0.1 5 0 2)年份固定效应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县固定效应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R20.9 8 9 10.9 8 9 10.9 8 9 20.9 8 8 90.9 8 8 9N9 5 8 09 5 8 09 5 8 09 5 8 09 5 8 0 注:*、*、*分别表示在1 0%、5%、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括号内是聚类到县级层面的标准误。(三)其他稳健性检验为确保上述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分别做了倾向得分匹配(P S MD I D)、更改样本时期两种稳健性检验。(1)倾向得分匹配(P S MD I D)。分
50、别使用半径匹配、核匹配、近邻匹配三种P S MD I D方法,检验示范县入选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净影响,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结果发现,三种匹配方法结果与基准模型结论基本一致,由此可知示范县评选对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是稳健的。(2)更改样本时期。将样本改革前的周期缩短至2 0 0 8 2 0 1 7年,所得结果符号与基准模型一致。两种稳健性检验结果与前文基准模型结果基本一致,再次说明本文所得结果的稳健性。此外,逆向因果关系会影响上述结论,本文参考刘瑞明等的方法用示范县入选当年的时间虚拟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将上一年及前两年的县小城镇高质量指标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5 4结果发现变量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