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PLC控制新版系统硬件设计.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954705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LC控制新版系统硬件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PLC控制新版系统硬件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设计以PLC为关键控制系统,要考虑: 1、设备正常运行; 2、合理、有效资金投入; 3、在满足可靠性和经济性前提下,含有一定优异性,能依据生产工艺改变扩展部分功效。 一、控制系统设计步骤 1、分析被控对象、明确控制要求 2、制订电气控制方案 3、确定输入/输出设备及信号特点 4、选择可编程控制器 5、分配输入/输出点地址 6、设计电气线路 7、设计控制程序 8、调试(包含模拟调试和联机调试) 9、技术文件整理 1)分析被控对象并提出控制要求 具体分析被控对象工艺过程及工作特点,了解被控对象机、电、液之间配合,提出被控对象对PLC控制系统控制要求,确定控制方案,确定设计任务书。 2)确定输入/输出设备 依据系统控制要求,确定系统所需全部输入设备(如:按纽、位置开关、转换开关及多种传感器等)和输出设备(如:接触器、电磁阀、信号指示灯及其它实施器等),从而确定和PLC相关输入/输出设备,以确定PLCI/O点数。 3)选择PLC PLC选择包含对PLC机型、容量、I/O模块、电源等选择。 4)分配I/O点并设计PLC外围硬件线路 分配I/O点:画出PLCI/O点和输入/输出设备连接图或对应关系表。 PLC外围硬件线路:画出系统其它部分电气线路图,包含主电路和未进入PLC控制电路等。 由PLCI/O连接图和PLC外围电气线路图组成系统电气原理图。到此为止系统硬件电气线路已经确定。 5)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1)控制程序;2)初始化程序;3)检测、故障诊疗和显示等程序;4)保护和连锁程序。 模拟调试:依据产生现场信号方法不一样,模拟调试有硬件模拟法和软件模拟法两种形式。 6)硬件实施 设计控制柜和操作台等部分电器部署图及安装接线图; 设计系统各部分之间电气互连图; 依据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接线,并进行具体检验。 因为程序设计和硬件实施可同时进行,所以PLC控制系统设计周期可大大缩短。 7)联机调试 联机调试是将经过模拟调试程序深入进行在线统调。联机调试过程应循序渐进,从PLC只连接输入设备、再连接输出设备、再接上实际负载等逐步进行调试。如不符合要求,则对硬件和程序作调整。通常只需修改部份程序即可。 全部调试完成后,交付试运行。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假如工作正常、程序不需要修改,应将程序固化到EPROM中,以防程序丢失。 8)整理和编写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包含设计说明书、硬件原理图、安装接线图、电气元件明细表、PLC程序和使用说明书等。 二、可编程控制器选择 伴随PLC技术发展,PLC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不一样型号PLC,其结构形式、性能、容量、指令系统、编程方法、价格等也各有不一样,适用场所也各有侧重。 所以,合理选择PLC,对于提升PLC控制系统技术经济指标有着关键意义。 PLC选择关键应从PLC机型、容量、I/O模块、电源模块、特殊功效模块、通信联网能力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1可编程控制器机型选择 PLC机型选择基础标准是在满足功效要求及确保可靠、维护方便前提下,努力争取最好性能价格比。选择时关键考虑以下几点: 1)合理结构型式 PLC关键有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结构型式。 2)安装方法选择 安装方法有集中式、远程I/O式和多台PLC联网分布式。 3)对应功效要求 4)响应速度要求 5)系统可靠性要求 对可靠性要求很高系统,应考虑是否采取冗余系统或热备用系统 6)机型尽可能统一 便于备品备件采购和管理;有利于技术力量培训和技术水平提升,外部设备通用,资源可共享,易于联网通信。 2、指令系统选择 1)总指令数 2)指令种类 3)表示方法 4)编程工具 3、I/O模块选择 3.1 开关量输入模块选择 1)输入信号类型及电压等级 有直流输入、交流输入和交流/直流输入三种类型。选择时关键依据现场输入信号和周围环境原因等。 直流输入模块延迟时间较短,还能够直接和靠近开关、光电开关等电子输入设备连接; 交流输入模块可靠性好,适合于有油雾、粉尘恶劣环境。 开关量输入模块电压等级有:直流5V、12V、24V、48V、60V等;交流110V、220V等。 选择时关键依据现场输入设备和输入模块之间距离来考虑。 通常5V、12V、24V用于传输距离较近场所,如5V输入模块最远不得超出10米。距离较远应选择输入电压等级较高。 2)输入接线方法 关键有汇点式和分组式两种接线方法 3)注意同时接通输入点数量 对于选择高密度输入模块(如30点、40点等),应考虑该模块同时接通点数通常不要超出输入点数60%。 4)输入门槛电平 门槛电平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强,传输距离也越远,具体可参阅PLC说明书。 3.2 开关量输出模块选择 1)输出方法 开关量输出模块有继电器输出、晶闸管输出和晶体管输出三种方法: 继电器输出:价格廉价,能够驱动交、直流负载,适用电压大小范围较宽、导通压降小,承受瞬时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较强,但动作速度较慢(驱动感性负载时,触点动作频率不超出1HZ)、寿命较短、可靠性较差,只能适适用于不频繁通断场所。 对于频繁通断负载,应该选择晶闸管输出或晶体管输出,它们属于无触点元件。但晶闸管输出只能用于交流负载,而晶体管输出只能用于直流负载。 2)输出接线方法 开关量输出模块关键有分组式和分隔式两种接线方法 3)驱动能力 应依据实际输出设备电流大小来选择输出模块输出电流。假如实际输出设备电流较大,输出模块无法直接驱动,可增加中间放大步骤。 4)注意同时接通输出点数量 同时接通输出设备累计电流值必需小于公共端所许可经过电流值。 通常来讲,同时接通点数不要超出同一公共端输出点数60% 5)输出最大电流和负载类型、环境温度等原因相关 和不一样负载类型亲密相关,尤其是输出最大电流。晶闸管最大输出电流随环境温度升高会降低,在实际使用中也应注意。 3.3模拟量I/O模块选择 模拟量输入(A/D)模块是将现场由传感器检测而产生连续模拟量信号转换成PLC内部可接收数字量; 模拟量输出(D/A)模块是将PLC内部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信号输出。 经典模拟量I/O模块量程为-10V~+10V、0~+10V、4~20mA等,可依据实际需要选择,同时还应考虑其分辨率和转换精度等原因。 部分PLC制造厂家还提供特殊模拟量输入模块,可用来直接接收低电平信号(如RTD、热电偶等信号)。 3.4 特殊功效模块选择 PLC厂家相继推出了部分含有特殊功效I/O模块,有还推出了自带CPU智能型I/O模块,如高速计数器、凸轮模拟器、位置控制模块、PID控制模块、通信模块等。 3.5 电源模块及其它外设选择 1)电源模块选择 电源模块选择仅对于模块式结构PLC而言,对于整体式PLC不存在电源选择。 电源模块选择关键考虑电源输出额定电流和电源输入电压。 2)编程器选择 3)写入器选择 为了预防因为干扰或锂电池电压不足等原因破坏RAM中用户程序,可选择EPROM写入器,经过它将用户程序固化在EPROM中。有些PLC或其编程器本身就含有EPROM 写入功效。 4、PLC容量选择 4.1 I/O点数选择 (1)在满足控制要求前提下努力争取使用I/O点最少。 (2)需要加上10%~15%裕量。 存放容量选择 存放容量大小不仅和PLC系统功效相关,还和功效实现方法、程序编写水平相关。一个有经验程序员和一个初学者,在完成同一复杂功效时,其程序量可能相差25%之多。 在I/O点数确定基础上,按下式估算存放容量后,再加20%~30%裕量。 存放容量(字节)=开关量I/O点数×10 + 模拟量I/O通道数×100 存放容量选择同时,注意对存放器类型选择。 5、其它选择 (1)性价比 (2)系列产品 (3)售后服务 5.2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1、系统设计总体方案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机型性能指标和多种功效模块选择对于控制系统设计是很关键问题 1)PLC控制系统类型 可分为集中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控制系统。 2)系统运行方法 四种:自动、半自动、单步、手动方法。 3)系统停止方法 正常停止、临时停止、紧急停止三种。 2、系统硬件设计依据 系统硬件设计必需依据控制对象要求决定,包含控制对象工艺要求、设备情况、控制功效、I/O点数和种类,以组成比较优异控制系统。 3、系统硬件设计文件 1)系统硬件配置图 系统硬件配置图完整地给出整个系统硬件组成,包含:系统组成等级、系统联网情况、网上PLC站数、每个PLC站上CPU单元和扩展单元组成情况、每个PLC中各模块组成情况。 2)模块统计表 便于了解整个系统硬件设备情况和硬件设备投资计算,包含:模块名称、模块类型、模块订货号、所需模块个数等。 3)I/O地址分配表 4)I/O硬件接线图 5.3 PLC输入/输出电路设计 1、 输入电路设计 1)依据输入信号类型合理选择输入模块 2)输入元件接线方法 3)降低输入点方法 PLC在实际应用中常碰到这么两个问题: (1)PLCI/O点数不够,需要扩展,然而增加I/O点数将提升成本; (2)是已选定PLC可扩展I/O点数有限,无法再增加。 在满足系统控制要求前提下,合理使用I/O点数,尽可能降低所需I/O点数是很有意义。 降低输入点数方法: 分组输入 矩阵输入 1)矩阵输入方法需要硬件和软件相配合来完成 2)因为矩阵输入输入信号为一系列断续脉冲信号。 3)应确保输入信号宽度要大于Y0、Y1、Y2轮番导通一遍时间 组合输入 对于不会同时接通输入信号,可采取组合编码方法输入。 输入设备多功效化 比如 合并输入 将一些功效相同开关量输入设备合并输入。假如是多个常闭触点,则串联输入;假如是多个常开触点,则并联输入。 一些输入设备可不进PLC 有些输入信号功效简单、 包含面很窄,有时就没有必需 作为PLC输入,将它们放在 外部电路中一样能够满足要求。 2输出电路设计 1)依据负载类型确定输出方法 2)输出负载接线方法 3)选择输出电流、电压 输出模块额定输出电流、电压必需大于所需求电流和电压。 4)输出电路保护 在输出负载回路加装熔断器,进行短路保护。 5)降低输出点方法 降低输出点数方法 分组输出 当两组输出设备或负载不会同时工作,可经过外部转换开关或经过受PLC控制电器触点进行切换,所以PLC每个输出点能够控制两个不一样时工作负载。 矩阵输出 注意:采取矩阵输出时,必需要将同一时间段接通负载安排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中,不然无法控制。 并联输出 注意PLC输出点同时驱动多个负载时,应考虑PLC输出点驱动能力是否足够。 输出设备多功效化 利用PLC逻辑处理功效,一个输出设备可实现多个用途。 一些输出设备可不进PLC 系统中一些相对独立、比较简单控制部分,可直接采取PLC外部硬件电路实现控制。 注意问题 以上部分常见降低I/0点数方法,仅供参考,实际应用中应该依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同时应该注意不要过份去降低PLCI/0点数,而使外部附加电路变得复杂,从而影响系统可靠性。 5.4 系统供电及接地设计 一、系统供电设计 系统供电设计是指PLC所需电源系统设计,包含供电系统通常性保护方法、PLC电源模块选择和经典供电系统设计。 1、供电系统保护方法 PLC通常使用工频电,电网冲击、频率波动直接影响到实时控制系统精度和可靠性,所以,为提升系统可靠性和抗干扰性能,在PLC供电系统中通常可采取隔离变压器、交流稳压器、UPS电源、晶体管开关电源等。 2、电源模块选择 PLCCPU所需工作电源通常是5V直流电源,通常编程接口和通信模块需5.2V和24V直流电源,由PLC本身电源模块供给。所以要考虑电源模块输入电压、输出功率、接线、扩展单元电源等问题。 3、供电系统设计 经典动力部分、PLC供电及I/O电源要分别供电。 二、接地设计 1、接地要求 (1)接地电阻要在要求范围内。 (2)要确保足够机械强度。 (3)要进行防腐处理。 (4)PLC控制系统要单独设计接地。 2、接地种类 大致有六种地线:数字地、模拟地、信号地、交流地、直流地、屏蔽地。 3、接地处理方法 (1)通常情况,高频电路应就近多点接地,低频电路应一点接地。 (2)交流地和信号地不能共用。 (3)浮地和接地不一样 (4)模拟地和屏蔽地接线。 PLC通常最好单独接地,也能够采取公共接地,但严禁使用串联接地方法 。 PLC接地线应尽可能短,使接地点尽可能靠近PLC。同时,接地电阻要小于4Ω,接地线截面应大于2mm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