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_苏国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223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_苏国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_苏国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_苏国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47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苏国晖9(1.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房山 102488)摘 要: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的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这一思想成了中国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指导原则。21世纪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在改革的进程中,面对经济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开创性地实施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实践和理论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国实践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渊源和基础,深刻理解、延伸拓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具备重大

2、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关键词: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047(2023)02-0047-04 DOI:10.3969/j.issn.1672-1047.2023.02.10 收稿日期:2023-03-01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广东地区高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GXJK559);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21GYB189)。作者简介:苏国晖,男,广东揭阳人,副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博

3、士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建立在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前提条件下,科学分析人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如何改造主观世界,并实现自我全面发展,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问题始终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个人与社会、历史与现实关系的重要基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国教育界沿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道路,积极探索实践,逐步建立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广泛共识。在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前提下,通过学校的系统教育培养,实现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现已成为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在

4、此基础上,教育战线立足中国国情,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大背景下,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并取得系列成果,其中包括在教育史上,开创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创性地将创新思维训练和创业实践训练融合为一种教育模式,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端于 21 世纪初,主要任务是培养具备基本创业知识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培养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创业素质、创新精神,更为深远的意义是面向各类人群,按类别分阶段实施创新能力培养、创业素质训练。面向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将需要更多的创新性人才,更需要释放社会创新活力,深刻分析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

5、想中的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内涵,具有重要价值。一、基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教育理论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第一次社会分工的形成导致了人片面发展,只有完成了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189,马克思首次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此之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 资本论等重要文章和著作,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阐述。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分析,历史辩证的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

6、理论学说建立、发展和成熟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通过专著或者专题文章单独阐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但他们在指导工人阶级运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都是把“人”的发展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甚至也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首创,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创立过程中,通过批判和继承前人的理论成果,洞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认为现实的人的能力提升、个性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他们科学地揭示了人全面发展的内涵,更是明确提出了“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530,他们将人的发展放到在社会发展规律中去考察,放到人Vol.25 No.2

7、Apr.2023第 25 卷第 2 期 2023 年 4 月 黄 冈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Huanggang Polytechnic 48 的实践过程中去考察。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成为中国教育理论基础,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人才培养实践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中蕴含的教育思想包括了以下方面:(一)全面发展是每个人的职责使命 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3195。虽然马克思反复强调,认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了客观的社会条件对人的发展的根本影响,但是在人的发展问题上,首先要靠人自身主动实现。从人的全面发

8、展的过程和各要素中,个人能力的发展是最关键的,因为人类改造自然界、参与社会分工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于人的自身的能力。当然,人的能力素质养成发展是立体多面的,而最重要的是智力提升和体力发展,在实际生产活动中,人的素质能力、个性禀赋又进一步具体化为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认知能力、思维创造能力等因素。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我们把劳动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4530,每个人的能力素质,通过劳动生产不断获得提升,劳动生产作为有目的的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活动,是将人类和动物根本区别开来的对象性活动。就此而言,人的全面发展也依赖

9、于人类各种生产实践的开展,通过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达到生产实践活动的全面展开,而非动物仅仅重复机械、固定的动作。所以人的全面发展,自然地就包含生理条件、心理素质的提升,只有实现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个人自身的身体条件和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尽可能解放人的劳动技能技巧、劳动意愿,人类才有可能不断生产满足自身需求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人类为了生存生活必须通过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改造社会和自然,在此过程中,实现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并在此过程中满足人类自身的生存需要、达到人的全面发展。(二)全面发展首先体现为个性的自由发展 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使不同的人形成了不一样的禀赋个

10、性,体现为各不相同的主体性。人与人之间天生的能力素质差异并不大,现实社会中大量的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并不是社会分工的依据,实际上是分工造成的,“是分工的结果”4145。社会分工给人造成的个体差别,远比人与人之间先天原始差别要大得多。马克思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随着脑、体劳动差别的消除,社会成员都将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所有人的个性特点将得到全面、充分发展。不同人的性格、兴趣、爱好、思想、情感等方面都是互不相同的。马克思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人,是具备自主个性、独立人格、独特能力的人,是真正实现了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自主的创造性,避免重复单一的发展方式,要

11、追求自己个性、独立人格、独特能力的形成。可以说,个性的自由充分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本内涵,综合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三)全面发展体现为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 在现实人类社会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提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5295,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的水平,与个人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据的关系地位是紧密相关的。社会关系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各个阶段,人从事的所有对象性活动,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都是按照一定的社会关系组织开展的,这些社会关系伴随人类社会的始终,也伴随个人生命的始终。也就是说,人只有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才能参与社会分工,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

12、种社会关系中,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类也必须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实现人与人的交流、物与物的交换,由个人的片面转向社会的全面,在融入一定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摆脱个人的局限,实现与外界和他人的交流交换,真正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获得自身的发展,也从自己的角度构建和维护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改造和改变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正如马克思说:“一定的社会关系同麻布、亚麻等一样,也是人们生产出来的”641。随着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范围逐步扩大,生产实践范围的不断延伸,人际关系日益紧密,人的社会性逐步通过社会关系体现出来;一个人要获得生存,必须依赖其他人,逐步变得离不开社会,从而形成紧密的相互依赖

13、的社会关系。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创新创业教育具备辩证统一的关系 充分激发和培养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改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创新型人才,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应有之义。人可以创造和使用工具,这种特性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即创造性,人类的生产劳动使人区别于动物,动物只能适应和遗传,重复同样的机械单一动作,而人可以通过对象性活动改造和创造第 2 期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第 25 卷 49 外界事物,这是人创造性的充分体现。人的发展水平高低正是通过自身所生产的劳动产品体现出来的,通过这种对象性的生产活动将劳动物化为劳动产品。不同产品的差异性体现着不同人劳动的独特性和创

14、造性,正是因为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驱动下开展劳动创造,对现实生产劳动条件、生产劳动工具的不断超越和突破,依靠这种创造性的人类活动,使人与动物的界限越来越不可跨越。人类独特的创造性成为衡量判断人的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总体来讲,人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具备辩证统一关系。(一)人的全面发展与创新教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方向不是单一和固定的,它指人的生理条件的提升和心理素质发展,是立体多维的,在于实现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更要看到,人的全面发展观点,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和内容,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相应变化,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我国现有的

15、大学生双创教育理论在目标上都是提倡通过生产实践,发挥人的创造性,推动人的素质能力充分发展和提升,实现健全人格的培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从而更好地满足人类自身需求,大学生“双创”教育的目标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辩证一致性。深刻认识大学生“双创”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目标上的一致性,对于主动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高等院校的“双创”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让中国高校得以构建起更加全面、科学的“双创”教育理论,使“双创”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马克思所提倡的人的全面发展,在于促进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主观能动性的全面发挥,从而更好地改造自然界

16、和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生产力、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又为人的全面充分发展打下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统一。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也在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充分自由发展,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带动形成全社会“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生动局面,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使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每个人得到更好的发展,个人价值得到更好地体现和实现。(二)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具有一致性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人发展实现过程实际上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在原始社会,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处于初级状态;人类社会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再到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将实现体力劳

17、动和脑力劳动差别消除的理想社会;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人发展的过程呈现逐步提高发展的特点。马克思根据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提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获得保证,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才成为可能。所以,我们也要意识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国家创新创业战略的提出、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均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开展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校内校外构建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育人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是前无古人的艰难探索,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分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规律,破除各种人

18、才培养的难题、瓶颈和发展壁垒,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才有可能取得育人成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具有实践性、前瞻性、持续性。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时代的烙印,创新创业教育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和目标也将不断提升和变化,创新创业教育也必将融入时代新要求,从而造就不同于以往时代、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创新型人才。(三)人的全面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方式具有一致性 马克思认为,人类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实践性活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强调了人的实践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的根本作用。无独有偶的是,正如中国传统文化中

19、的育人理念,认为“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缺一不可。人的生产实践一方面改变了人外部世界的关系,同时提高了人类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并且,人类依靠生产活动验证既有的知识,积累传承文化、道德、社会规范。所以,马克思提出“在生产的行为本身中生产者也改变着,历练出新的品质”7487。生产实践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显著实践性、实操性的特点是内在一致的。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在开展试验实验、模拟实训的过程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增强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水平;在学校的创业实践中学以致用,将“双创”的知识理论转化为创新创业实践,在实际的创业过程中运用和检验所掌握的知识和理论。实践是马克第

20、 2 期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第 25 卷 50 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基石,是中国教育理论界的对人才培养方式的共识,更加应该成为创新创业教育不可缺少的根本教育方式。只有推动劳动实践,结合生产实践,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得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取得实效,切实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和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三、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避免的思维定式 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双创”教育的部署和实施,是各级各类学校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创造性地运用。在分析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辩证统一的基础上,我们要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必须避免超越现阶段经济社会发

21、展水平,一刀切推动“双创”教育,要避免脱离实际而追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创新创业并非无所不能、无所不包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其目的固然在造就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向国家和社会输送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新人,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指人要成为样样精通的“超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提出“不是每个人都要具有拉斐尔那样的才能”4458。这里明确,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教育、训练而成为“拉斐尔”,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需要做的是构建符合人才发展特点、规律的培养模式、教育方式,促使其个性的充分发展、能力提升。正如韩愈在 马说 中分析的一样,我们培养“千里马”一定要“

22、策之以其道”“食之尽其材”。人的全面发展既不是社会中的每个人的能力都获得最大极限的提升,更不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能力都得到同样的发展,而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和限制,获得个人能力素质的自由发展,社会成员可以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个人意愿和自身条件,结合社会需求,自由充分地发展自己。所以,推动实施“双创”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根据经济、社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科学合理制定培养目标,避免“高大空”的教育模式,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培养效果。(二)创新创业教育要避免“商品拜物教”影响 马克思在描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商品拜物教时曾经提到:“私有财产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1189。在这里,

23、人对物的占有程度,成了人是否全面发展的标准,成了人的价值的判断标准。我国仍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化的因素仍然发挥重要作用,在一些人心目中,物质财富仍然是检验个人是否自由全面发展的标准。他们片面地认为人的价值是否得到实现的依据在于拥有的物质财富的程度,这是典型的“商品拜物教”。这个错误的认识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了严重的消极作用。马克思在年轻时期就提出“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840,这一崇高理想既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选择方向,也是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引领方向,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立志民族复兴大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必不可少的指导思想。虽然

24、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很大程度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创造价值、财富,但是有些学校、有些学生仅仅将经济价值作为创新创业是否成功的判断标准,更不明白自己是为了谁创造财富,这无疑是不妥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创新创业应该提倡学生树立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通过锐意创新、艰苦创业实现个人的发展,着眼于通过创新创业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动更多人就业,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和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责任编辑:蔡新职 第 2 期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第 25 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