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音乐舞蹈I69川东北地区巴山背二歌的音乐特征及审美价值汤佳利新疆艺术学院【摘要】巴山背二歌是巴山地区的一种山歌,属高腔山歌。在交通便利、科技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背二哥这种人力劳动已逐渐消失,而巴山背二歌的音乐也面临着“失传”风险。本文主要对巴山地区的民歌进行概述,然后对巴山背二歌的旋律特征进行描写,最后从巴山背二歌的审美价值入手,强调巴山背二歌的重要性。【关键词】背二哥山歌四川民歌非物质文化旋律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8-3 3 5 9(2 0 2 4)0 1-0 0 6 9-0 6巴山背二歌是巴山地区一种非常具有特色的山歌,“背二哥”本是巴山地区的人民背着背
2、架子,着打杵子,运输货物的男丁们,现在所指的是在运输货物中巴山背二哥在路途上为了缓解疲惫所唱的一种山歌。“背二哥”历史悠久,从现存于陕西省长安县兴教寺慈恩塔院内一块石碑上的一幅玄奘取经图可以推断出,当时玄类背经书所用的运输工具与今天巴山背二哥所用的“背架”一模一样,故早在唐朝时期背二哥就已存在。一、巴山民歌概述大巴山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区,西起嘉陵江谷,东至湖北武当山,大巴山脉自西北大巴山向东南,包括摩天岭、米仓山和武当山等,海拔2 0 0 0 一2 5 0 0 米,有古冰川的遗迹。由坚硬的结晶灰岩构成高山峻岭,喀斯特地貌发育。山体长期受河流强烈的切割,多峡谷,谷坡摘自大巴山地势地貌。陡峭。该
3、地地形复杂、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但该地因多山脉而空旷,适合山歌创作。(一)巴山背二哥的含义巴山地区的民歌种类丰富,演唱形式多样,无论是它的歌词还是曲调都极具当地文化风格。而巴山地区的民歌在巴山人民的生活劳作中逐渐形成,可分为“歌”“神歌”“背二歌”三类。巴山地区的民歌有号子、山歌、小调、风俗歌曲四类,号子有“打石号子”“打夯号子”等;小调有宣汉的茶园么姑娘等;风俗歌曲主要是婚嫁歌曲和丧葬歌曲,因各地的方言、习俗、生活环境不同而有区别。大巴山位于山区地带,在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历史时期,生活在大巴山深处的百姓想要与外界取得联系,赚取钱财,以补贴家用,就只能通过家里的男性依靠人力,通过制作的背架子将
4、货物运输出去,进而获得收人,而当时主要运输的货物是以茶叶为主,5 0 斤一包的70茶叶,往往每个背二哥背上都要背2 0 0 斤的茶叶。背二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生存条件下产生的,已有3 0 0 0 多年的历史。巴山背二歌属于山歌中的“高腔山歌”一类,“背二哥”产生于大巴山、米仓山南麓地区,其中“背二哥”又称“背老二”。由于大巴山地形复杂、道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人们只能通过双腿步行,穿梭于各个山峰之中,背着货物去另一个地方进行交易。本地人就把从事这种货物运输的人力劳动称为“背二哥”,背二哥一般是一个村子组织大家一同出行的一种集体劳动,大家身上背着二架子(背货物的一种背运工具),承载着所要运输的物品
5、;手上拿着打杵子(一种“丁”字形的木棍),背二哥走累的就可以借助打杵子的力量,撑着打子减轻负担,而在山路中还可能会碰到野兽出没,这时也可以借助打杵子将野兽赶跑。“巴山背二歌”是背二哥在背运货物的途中休息时所唱的歌曲,由于运输的路途很长,背二哥们为了缓解疲倦,打起精神继续赶路,就用简朴的方言唱起山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文化艺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光添彩。(二)生存现状巴山背二歌的历史古老而悠长,它发源于大巴山地区,蕴含着大巴山人民的生存方式、文化底蕴、思维方式,以及精神价值等,为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增添色彩。巴山背二歌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大巴山地区独有的音乐特点和时代记
6、忆,是巴山人民的智慧结晶,深受巴山劳动人民的喜爱。1.巴山背二歌的传唱量在降低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交通越来越便利,巴山的背二哥作为一种人力劳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被便利的交通运输工具所取代,从而取代了流传多年的背二哥这种人力劳动。巴山背二歌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山歌,其并没有被ARTEVALUATION12024年第1 期1人所熟知。因此,从背二歌音乐来看,背二歌的传唱人数是比较少的,这对于巴山背二歌特有的音乐文化传承,以及他们独有的文化发展就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于这种现状,应该加大人们对于巴山背二歌音乐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巴山背二歌。2.地形因素限制巴山背二歌的发展秦汉时期,巴山地区的祖
7、先们背着沉重的货物穿行于米仓山古道,路途的艰险困苦对身体和精神都是极大的考验,为了提神打气,祖先们在大巴山中第一次唱响巴山背二歌。历经无数岁月之后,这些山歌代代相传,沿袭至今。传承巴山背二歌需要有熟悉的人、熟悉的环境,以及熟悉的生活方式,而巴山背二歌只能在山林的滋养下它的歌曲和演唱方式才不会变质。在传承巴山背二歌的道路上总是不会那么顺利,很多会唱巴山背二歌的老人年龄都越来越大,之后行动也会不方便,加上现在年轻人大多居住在城镇地区,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年轻人在农村居住,巴山背二歌很少有人唱,对于巴山背二歌的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当年会唱背二歌的青年们逐渐老去,而后辈们都到城镇上居住,传唱千年的背二歌
8、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随着人们生存环境的变化、生活劳动方式的变迁、流行文化的冲击,巴山背二歌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受到破坏,许多特色山歌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巴山背二歌传唱于大巴山地区,人口较少,山路崎呕,而接触巴山背二歌这种山歌的又是当地人,这就限制了巴山背二歌的发展。3.当地学校教学开展得较少对于巴山背二歌的学习,大巴山附近高校之中基本没有涉及,只是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有一些学生知道巴山背二歌,并且会唱一两首,这就说明巴山背二歌的知名度还是不够的,人们对于它的重视程度比较欠缺。1音乐舞蹈1 7 1二、巴山背二歌的音乐特征简朴的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结合,且附点音符的使用带动音乐情绪,使音乐
9、在简单的节奏节拍中显得不那巴山背二歌音乐是指“背二哥”在行走途中即兴创么单调。作的歌曲,在音乐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音乐特点总体来说,巴山背二歌的节奏节拍都非常自由,而主要体现在节奏节拍、音阶调式、曲式结构、装饰音等歌唱部分大都是弱起,在歌唱者的实际演唱中音乐节奏方面。即兴性很强,可由歌者随意发挥。(一)节奏节拍(二)曲式结构巴山背二歌的节奏节拍较为自由,这也是山歌音乐巴山背二歌的音乐简单明了,曲式结构清晰,音乐形式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特征,以背起背子难上坡情绪起伏较小。下面笔者将从乐段结构、乐句结构、前为例。该歌曲节拍有3/8 拍、4/8 拍、5/8 拍三种拍子,后加腔三个方面对其音乐曲式结构
10、进行分析。这类节拍的音乐大多节奏感不强,律动感不强,其节拍1.乐段结构特点的形成都不是出于特殊节拍律感,而是由于句读处长音巴山背二歌的乐段结构特点是各乐段之间的结构关的缩短或者延长造成的,这样节拍的形成也符合背二哥系比较明晰,形式较为简单,且音乐材料较为统一。乐们在路途中休息时放松的心情。背二哥们随心所欲地唱段结构为对应性的上下二句体结构,除此之外,我国南着山歌,缓解疲劳。该首歌曲的节奏也较为简单,多为方地区还有很多对应性山歌,如拴住太阳好干活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如谱例1。救命恩人共产党等。谱例1:2.乐句结构特点背起背子难上坡巴山背二歌乐句结构变化较为丰富,第一,由于音词曲作者:侠名打谱:
11、汤佳利中速,节拍较自由(驰)我打一(院)(吧)我何从(院)有个(购我)快乐(哦)处(哟数哦)(我)8(购(哟谱例1 中还存在倚音,使音乐更有活力,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受口语化影响,更能体现出山歌的音乐特点。在该音乐的第1 小节和最后1 小节都出现了上滑音,这样的唱法使音乐朴实、流畅,更加体现了背二哥们歌唱时的自然、放松。自由延长音的使用有拉长气息的感觉,也可以是一句结束的一种停顿,体现出背二哥在路途中对心情的一种抒发。除了以上节拍,巴山背二歌的节拍还以2/4 拍的规整节拍居多,节奏动机比较短小又单纯,是极为明晰、谱例来源于达县(今达州市),由汤佳利打谱。乐抒咏而引起的乐句结构变化。歌曲中的自由
12、延长音处常常就是明显的句读标志,任歌者自由发挥,所以在巴桦来(购我)唱个(哦)多快(刚)难上(刚)歌(哟奴哦)(我)(吨吧)山背二歌的音乐中,音乐抒咏常常影响着乐节划分。第二,由于歌词增多,导致乐句结构划分出现变化。歌词的增多或减少都会引起唱腔的增多或减少,从而影响乐句的结构变化。3.前后加腔巴山背二歌的音乐中,在乐段的开始和结尾处都有呼号性的歌腔。巴山背二歌往往都是以“吨嘿”开始的,以“吨嘿”结束,这些歌腔都是帮助情感表达,抒发了背二哥背着货物徒步的艰辛,缓解疲惫。(三)调式特点从所收集的民歌发现,巴山背二歌中的音乐大多为民族调式中的五声徽调式,徽调式的音程关系为:小三律起伏较大,音域也很宽
13、广,音程多为级进关系,但也72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二度。调式中主要以宫音和商音为主,充分体现了民歌特色。这种调式是巴山背二歌中大调式的声韵旋律线条,其特点是朴实自然、明亮轻快,多适用于表现欢愉、轻快的情感,也体现了背二哥在行走途中苦中作乐,塑造了他们朴实的劳动者形象。在音程方面,音程多为小三度,听上去有平和、安详的色彩,大三度音程也会让人联想到快乐。其次为大二度,多为级进,由两个半音构成,给人一种平凡的感觉。巴山背二歌的音乐中,跳进音程多为四度音程,这类声音也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声音频率之一,所以会让人产生安心的感觉。而四度以上的跳进音程却很少出现,这也符合背二哥们在山路上行走途中长时
14、间超负荷的呼吸急促,与急于发泄疲惫情绪有着密切关系。笔者对打一杆来唱个歌和弯弯背架两头啄两首巴山背二歌的音程进行对比,如表1:表1 音程对比表打一杆来唱个歌弯弯背架两头啄小二度0大二度14小二度0大二度16小三度0大三度3小三度9大三度1纯四度2巴山背二歌的音乐大都是抒唱型的,因为其腔幅最宽广,节奏也最为自由,曲调中的自由延长音也用得最多。并且在曲调中具有特殊意义,表现手法也多样。巴山背二歌的曲调中对情感的抒发能力也比较强,从侧面体现出巴山背二哥的情绪,有烦闷苦恼的,也有对生活充满希望的,都承载着背二哥们的思想情感。这种曲调类型的山歌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山歌体裁的音乐特征,也是山歌体裁中最常见的一
15、种曲调。背二哥的曲调和节奏一般都很规整,旋律简单,并且大多旋律都重复使用,具有说唱性。在曲调之间还伴有说唱形式,例如巴山背二歌艺术祥堂ARTEVALUATION12024年第1 期1中说唱的部分,“爬到坡坡上哎,稳起!累了一杆烟哪,扎起!渴了喝二两哦,喝起!先爬老鹰岩耶,跟倒!又过青石岗哎,抽起!春来去成都哎,耍起!秋后上北京,讴起!擦倒悬崖走啊,町倒”该部分是附和型的,由一人领唱,众人附和,且以方言的形式对话,把背二哥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歌词中“先爬老鹰岩,又过青石岗,春来去成都,秋后上北京”,体现了背二哥的行进道路,也体现了背二哥们根据季节的不同而去不同城市进行交易,也从侧面反映了背二哥
16、行走路途的遥远。“擦倒悬崖走,爬到坡坡上,累了一杆烟,渴了喝二两”,体现了背二哥路途的危险,山路崎岖,背二哥们苦中作乐的无奈心情。巴山背二歌多为上下两个乐句的单段体,其唱腔高亢悠扬、流畅宽广,前有吆喝“耶”,后有甩腔“一嘿”,可穿云钻雾,声震云霄。前起的吆喝是背二哥歇气时,将货物撑在丁字拐上轻松后发出的感叹,以及即将开始的准备;后头的甩腔是背二哥歇气结束时拿起丁字拐继续前行的咏叹和准备。巴山背二歌当中的旋律音调与当地的方言音调相关联,也与当时背二哥的心情相关联。巴山背二歌音乐旋纯四度0有跳进的音程关系,音区较高,从侧面描绘出巴山道路,音乐的旋律也好似大巴山道路崎岖的形态。由于巴山的地势非常险峻
17、,且当地多雨水,交通工具都很难行进,虽然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有马车,但在那么婉蜓崎岖的山路上,马儿发挥不了它的优势,所以也只能由背二哥步行才能运输货物。背二哥所背的货物极重,一旦前行就不能回头,并且稍不留神甚至都有掉下山岩等危险。背二哥们都是以集体出行的方式运输货物,因为在大山深处必定会有野兽的出没,集体出行还能抵御野兽威胁。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巴山背二歌通常以一领众和的演唱方式进行,也有合唱的形式,并且生活的生动展现。巴山背二哥音乐中的歌词没有特定的1音乐舞蹈1 7 3巴山背二歌的这些演唱形式为当代山歌的多样化演唱提波音通过与其上方或者下方二度辅助音相结合而成,供了借鉴基础。波音在歌曲中相对于
18、滑音来说是比较跳跃的,在山歌作(四)装饰音的使用品中的应用相对于倚音和滑音来说比较少,如上谱例2巴山背二歌的音乐旋律中装饰音的使用很频繁,大背子难背奈不何中,第4 小节中波音的出现是对第3都是色彩装饰音,且多为倚音,在巴山背二歌的音乐小节衬词的一种延续。按照波音的演唱方法,此处应该中,倚音主要分为长倚音和短倚音,而短倚音又可以划演唱为“C、D、C、B”,这四个音彼此之间连接紧密,分为单倚音、副倚音、前倚音和后倚音四种类型。在巴其中C、B两个音之间呈相邻小二度关系,这样使得旋律山背二歌的演唱中,短倚音所占时值是非常短的,甚至色彩性更强,更能体现出背二哥在路途中的不同心情。是不占时值,演唱速度也是
19、十分快速。虽说巴山背二歌的音乐是由背二哥们即兴演唱,但是作品中的倚音并非演唱者随意添加,而是需要根据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而定。滑音是滑动在低音和高音的一种装饰性的演唱方式,滑音也是最能体现歌曲风格的一种装饰音,滑音的使用会使音乐更加连贯。在巴山背二歌中,上滑音使用的频率更高,可以充分体现歌曲的情感。背子难背奈不何是巴山背二哥音乐中的一首,背子难背奈不何的第一个下滑音出现于第2 小节的末尾处,所对应的歌词是“哟”,这是歌曲中的衬词,也是一个语气词,通常出现在句末。第二个滑音出现于第6 小节的末尾处,歌词对应的是“”,属于当地方言,也相当于一种语气助词。第三个下滑音出现在第8 小节的第一拍结束处
20、,对应的歌词也是“”。下滑音的使用充分体现出背夫歇气时演唱的语气,也较为直接地表达了背夫心情,如谱例2。谱例2:中速(个)全(吧)该谱例出自巫溪县,由汤佳利打谱。三、巴山背二歌的审美价值(一)情感真实从情感方面来讲,巴山背二歌的词曲大多数是由背二哥即兴创作、口头流传,是背二哥们的真情流露,歌曲具有实用性,有解除疲劳、鼓舞干劲、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背二哥们一上路就至少十多公里,路途中难免疲乏,而唱些歌曲能让背二哥们消除烦闷、愉悦心情。巴山背二歌产生于民间,是人民群众通过口头创作而即兴演唱的作品。他们用民歌的形式,描绘着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像这样“原生态”的音乐创作,更加真实地记载了“背二哥”的
21、生活,无论内容还是思想感情,都是非常真实且没有丝毫掩盖的,都是人民群众的所见所闻所感。(二)语言简朴大巴山附近的民歌语言简洁质朴,通俗易唱,符合生活特点,更能体现背二哥们的精神,是背二哥们日常背子难背奈不何调曲作者:名打谐:汤佳利米)内涵,只是口语化的一种情感表达。例如弯弯背架两(哦)()头啄:“弯弯儿背架儿两头啄,单边棒儿我贤友儿手中拿”,这里的歌词就以口语化的歌词歌唱,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很清楚就能猜到背二哥的心情,也能感受到巴74艺术评堂ARTEVALUATION12024年第1 期1山路途的艰辛。巴山背二歌作为四川民歌,和所有的民歌一样具有艺术特征。这种“原生态”的歌曲表现方式直接反映
22、了“背二哥”的心情,巴山背二歌用最质朴的语言,塑造了“背二哥”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形象,将“背二哥”生产生活的场景、劳动过程用最简朴的语言直接表现出来。(三)愉悦听觉巴山背二歌的音乐旋律性强,音区宽广,演唱者采用假噪,给人以高亢明亮的感觉,在听觉上让人舒心愉悦。巴山背二歌是巴山人民在背运货物时用来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民歌体裁,它反映了该地区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其音乐的歌词内容也丰富多样,总结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描写背二哥日常生活的各种情节、对于背运货物时劳动情景的描绘、对当时社会不公平的种种控诉、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讴歌等。巴山背二歌的歌词质朴、内容丰富,歌词和曲调都具有即兴性,没有束缚,演唱者可根据自
23、己的心情随意发挥,想唱什么唱什么,看见什么唱什么,歌词通常和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生活环境,以及大巴山的自然现象紧密联系,从而引发唱者触景抒情。巴山背二歌的歌词并非出自文人墨客之手,行腔走韵也不是用工尺谱谱写出来的,大都是巴山人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音乐大多是半说半唱,歌词曲调都随意自然,背二哥们以风趣幽默的歌唱方式,融人生活。因此,在唱腔的使用、音量的调整、真假音的转换、音色的把控和情感表达方面,都需要根据其环境和歌词的特殊性进行适当演唱,从而使背二歌愉悦动听,让人难以忘怀。四、结语背二哥作为一种人力劳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巴山背二歌的音乐却是人间瑰宝,让人们感受到祖先曾经的生活方式,留下
24、了宝贵的音乐文化财富。在迅速发展的科技时代,许多优秀文化正在逐步消失,而巴山背二歌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逐渐消亡,自2 0 0 6 年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才受到许多专业人士的保护和研究。现在人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社会发展已经步人高速发展的阶段,巴山背二哥也渐渐不能适应人们的生活,被便利的交通工具取而代之,巴山背二歌音乐也渐渐淡出人们视野。因此,对于消失的巴山背二哥文化人们更加应该保护和重视。如今政府对于巴山背二歌音乐文化日渐重视,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很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为多层次、多渠道地保护巴山背二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参考文献:1杨丽蓉.论川东北地区“巴山背二歌 的艺术特
25、征与演唱特色 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 0 2 0 年2陈国志.川东北独特歌种“巴山背二歌 之“现状 梳理 大众文艺,2 0 1 3(1 4):5 6-5 7.3筝鸣.“巴山背二歌 的音乐美学特性探究 .音乐探索,2 0 0 8(01):10-12.4蒲文彬.浅析巴山民歌的风格特点 .戏剧之家,2 0 1 5(0 5):9 3.5黄凰.浅析在四川民歌演唱中融入方言的艺术魅力 J.戏剧之家,2 0 1 7(0 7):6 2-6 4.6何娜.析万源山歌“背二歌 的艺术特征及演唱特点 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 0 1 7 年.7王健涵.四川山歌的风格与特点 D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 0 1 9 年.8华明玲,刘玉蓉.四川汉族山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J.四川戏剧,2006(04):110-111.9姜元明.论川东北地区巴山背二歌的起源与发展 戏剧之家,2015(1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