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文献计量的监管科技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96193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文献计量的监管科技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文献计量的监管科技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文献计量的监管科技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部金融 2023年第8期基于文献计量的监管科技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尤瀚晨张品一(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192)摘要:近年来金融科技借助数字化浪潮,开辟了金融业发展的全新模式,与此同时,以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支撑的监管科技弥补了原有监管方式的不足,在防范化解新型金融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界对监管科技的研究愈发关注。基于此,以2012-2022年发表的有关监管科技的中文高质量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对监管科技研究进展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国内作者合作网格与机构合作网格、当前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提出未来监管科技的研究的建议与展望。关键词:监管科技;CiteSpace;

2、研究热点;文献计量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0017-2023(8)-0078-06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目标。由此可见我国新发展阶段之下的金融监管改革的必要性,推动新型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成为新目标。与此同时,监管科技的出现为监管体系注入科技因素,提高了监管效能,监管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成为中国金融监管的新模式。从字面上看,“监管科技”是行政监管和科技的结合,目前主要是指金融领域中监管与科技的紧密结合。其主要特点是利用新技术,更加高效地防范和化解传统风险和与科技融合后暴露的新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的安全稳定

3、,在新金融监管领域应用需求十分广泛。基于此,本文系统分析了国内监管科技研究现状,为监管科技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本脉络,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展望监管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二、监管科技的概念界定监管科技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于2015年提出,并被认为是“金融科技子集”;而英国政府科学办公室(GOS)将其定义为“可用于监管或被监管所使用的科技”。国际金融协会(IIF)给出的解释是“使用新技术以高效解决监管和合规障碍”。国内对监管科技的需求领域十分广阔,政策上受到了大力支持,201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委员会,将强化监管科技的应用作为丰富金融监管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

4、学术研究也开始有了深入探讨。针对其概念内涵,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给出解释。杜宁、沈筱彦、王一鹤(2017)将监管科技定义为是“辅助被监管机构提升合规效率和降低合规成本,同时辅助监管机构提升风险监测识别效率和降低监管工作量的技术应用解决方案的统称”。杨东(2018)从广义和狭义上对监管科技进行区分:狭义的监管科技仅仅指金融机构内部的合规程序通过使用科技的辅助手段变得更加有效和高效。广义的Regtech还包括为了与金融行业的电子化发展同步,监管机构对技术创新加以利用。胡滨(2019)认为监管科技广泛运用是金融科技监管的发展趋势,我国监管部门亟需跟随金融科技的发展步伐,通过整合人力、物力、财力来引

5、进收稿日期:2023-08作者简介:尤瀚晨(2000-),男,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张品一(1987-),女,汉族,湖北荆门人,博士,副教授,现供职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基金项目:“十四五”期间北京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21JJB006)。注:本文为作者观点,文责自负。金融实务78DOI:10.16395/ki.61-1462/f.2023.08.007西部金融 2023年第8期大量的技术人员和设备,建立健全监管科技系统,实现监管能力升级。夏诗园、汤柳(2020)提出监管科技的本质是通过使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用比传统手段更为高效和低廉的成本来不断满足金

6、融机构的监管和合规性要求,即“用技术实施监管”。综上所述,随着监管科技的发展,学者们对该新技术领域应用的认识逐步深入,但目前在监管科技的定义与内涵上尚未得出一致性结论,本文通过对“监管科技”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研究现状,归纳领域热点与前沿,为后续学者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一)数据来源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文献检索平台(CNKI),文献检索主题为“监管科技”,数据操作时间为2022年11月12日,通过高级检索的方式,期刊范围限定为SCI、CSSCI和北大核心,时间上限定为2012-2022年,对会议、访谈及无明确作者的文献等无效数据进行筛选后得到了330条文献作为

7、样本,文献以Refworks的格式导出,并对数据进行格式化转化处理,筛重后得到324篇文献样本。(二)研究方法CiteSpace是基于Java语言开发设计的一款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用于绘制科学图谱来对学科领域前沿性研究热点进行追踪与分析,描述和推测特定领域的发展方向。本文选用CiteSpace5.8.R1版本,以中国知网收录的2012-2022年收录的“监管科技”主题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当前研究的发文状况、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等获取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针对国内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推测监管科技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国内监管科技方面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四、监管科技研究现状分析(一

8、)时间分布特征分析检索时间范围是“2012-2022年”,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段发文数量的分布,可以更好地了解近10年间国内学者对监管科技的关注形势。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我国监管科技研究年度发文情况进行纵截面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图12012-2022年监管科技相关研究发文量以监管科技研究发文量的变化趋势为阶段划分点,将我国监管科技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2012-2016年,相关研究发文量呈少量的零星分布的态势,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我国的金融监管尚处于滞后状态,金融危机之后,宏观层面的系统性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微观层面来看,采取的审慎监管会导致合规成本的上升,交易成本随

9、之提高,新型监管的出现成为大势所趋。2.2016-2020年,国家开始拓展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致力于推动国家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学者关注度不断增强,对于监管科技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呈大幅增长态势,研究内容集中在监管挑战与对策分析,在2020年达到峰值,核心发文量多达85篇。3.2020-2022年,随着金融业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范围的拓宽与使用频率的提高,金融业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监管方和银行等机构面临严峻挑战,学界的研究逐渐从理论研究转向如数字金融、消费金融、监管沙盒等具体产业或者技术的实践应用,监管科技领域发文量呈现下降趋势。金融实务79西部金融

10、2023年第8期图2监管科技领域作者分析可视化结果图(二)研究学者分析在CiteSpace中,选择“Author”节点类型,基于文献数据生成得到监管科技研究领域的作者指标知识图谱,节点大小显示了发文的数量,节点间的连线显示了作者之间的协作关系,连线的粗细程度代表了作者之间合作的密切程度。图2共包含187个节点,74条连线,表示着我国187位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187个节点分布相对分散,但该领域也形成了一些小型团队研究,已逐渐形成几大共现作者系列,如发文量相对较多的杨东、黄尹旭;巴曙松、朱元倩、熊邦娟等。针对该领域文献作者分布规律的分析有助于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和进程,借助普莱斯定

11、律计算核心作者发文量计算公式:M=0.749Nmax其中,N为作者发文量,最大值为12,计算出M=2.75,取邻近最大整数为3。为了解清楚该领域核心作者的发文情况和研究方向,故将发文量前十名的作者进行排列,就发表的文章数量而言,核心作者共有9人,发表学术论文50篇,占相关文献总数的15.43%,占比低于核心作者发表文章数量的标准,表明目前的监管科技领域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体,核心作者的数量需要进一步增加,高质量产出效应还需提升。表1发文量位列前十的核心作者作者杨东程雪军巴曙松朱元倩黄震周全安佰万张永亮唐峰汤柳发文量12886433332起始年份20172020202020202018201920

12、20201720202020研究领域金融科技;监管科技;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监管科技;金融监管;金融监管;监管科技;风险管理;金融监管;监管科技;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监管科技;互联网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金融排斥;金融科技;金融科技;监管科技;保险科技;金融科技;监管科技;监管模式;金融科技;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国际金融;从表1来看,当前领域研究的核心学者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金融科技、监管科技、金融监管等,说明目前监管科技研究领域前沿的热点主题更偏向于金融科技、监管科技及风险方面的协同关系,此外,对系统性风险及互联网金融的内容研究也相对较多,成为学界研究的新的热点方向。

13、(三)发文机构分析在CiteSpace中,选择“Institution”节点类型,根据所收集的文献数据信息,生成得到监管科技研究领域的机构合作网格图。如图3所示,其中网络节点数量为166个,连线数量83条。金融实务80西部金融 2023年第8期该领域当中发文量最多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从总体上来看主要发文机构是高校,其次是科研机构及银行。从合作关系上来看,发文数量较多的学校之间以及与科研机构间的合作较少。从发文机构的地区分布来看,监管科技相关研究机构主要分布于北京、上海、武汉等金融行业相对发达的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城市金融行业相对更加完善,政策发布执行效率相对更高,为监管科技的发展

14、提供更有利的资源条件。未来该领域实力较强的高校应该多加强同相关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该领域的理论前沿发展。此外要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理论交流与技术推广,推动其他地区的理论研究与行业发展。图3监管科技领域机构分析可视化结果图五、国内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分析(一)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分析在CiteSpace中,选择“Keyword”节点类型,对采集的文献样本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其中高频关键词的频次及中心度统计如表2所示。中心度代表关键词在研究中的重要程度,中心度越高则说明该关键词节点在领域内处于中心地位。表2监管科技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关键词金融科技监管科技金融监管监管沙盒区块链金融创新人工智

15、能大数据频次182148734635331715中心度0.620.560.140.070.10.060.060.02借助CiteSpace将研究主题相近的关键词聚为一类,总体上看研究热点大致包含五个大类,分别是金融监管创新、监管科技、区块链技术、合规成本和风险防范。将相关研究热点聚类规纳如下:1.金融监管模式的创新。金融监管模式是指一系列共同的监管模式、时间、规则和标准。随着金融科技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金融业也成为科技创新驱动的重要行业,金融监管面临不断变化将成为一种常态,金融监管范式应在监管理念、监管体制、规则制定、规则实施等方面作出转变。学者在结合英国监管实践的基础上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金

16、融监管机构会紧跟技术发展趋势,以监管科技维护金融科技市场稳定。2.监管科技的理论研究。国内的理论研究不仅从起源到分析监管科技的概念,从技术层面推出其功能,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三个阶段的划分,有学者将其定义为简化和改进监管流程的技术解决方案,指出其是从金融实务81西部金融 2023年第8期微观组织的风险管理到宏观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通力合作。也有学者认为监管科技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并且得益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监管合规化、数据质量与网络安全性、不能适应监管的要求和变化等挑战。3.以区块链为代表的底层技术研究。区块链技术具有防篡改、可靠性强、与智能合约结合可自动执行等优势,已经在支

17、付、证券结算、数字资产交易等传统金融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应大力发展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的监管科技,在提高审慎监管能力的同时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区块链产品,逐步提高区块链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4.金融合规成本。根据学者的研究推测,监管科技和金融合规应用将逐步扩展,流程上将涵盖金融监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并在某些领域的产品开发和应用上呈现出相互融合态势,通过采用技术手段满足降低合规成本的要求。除此之外,监管科技合规应用建立在被动合规的基础上,金融机构通过建立合规平台,以满足监管法规和准则的要求,实现繁杂的监管报表报送、重复性的报表数据自动化核验等目标,在确保合规化的同时降低人工合规成本。5

18、.金融风险防范。国内金融风险防范的研究更加注重体系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在风险风范工作中需要重点推进金融风险处置的常态化、机制化和规范化,以确保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持续发挥关键功能,通过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工作以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金融体系抵御风险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筑牢守住金融安全防线底线。(二)研究热点演进图谱分析借助CiteSpace的Burst detection功能,对采集的文献样本进行关键词突现分析,根据生成的图谱能够直观地看到不同时期受关注的主题、以及强度最高、突现时间最长的关键词,可以准确地把握当前我国监管科技的研究前沿以及其演进趋势,对未来国内监管科技的

19、发展方向与未来提供进一步的探索与预测。图4监管科技领域突现词统计图从图4关键词突现图来看,“合规成本”及“合规监管”在本文所检索的文献样本中首次突现的年份是2017年,并持续到2018年,说明监管科技在发展过程初期关注点在于合规成本和合规监管上。此外“监管模式”在2017-2019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2018年的突现词是“金融稳定”,2020年至今研究热点开始向消费金融侧重。六、研究结论及展望(一)研究结论从多元、分时、动态视角对国内监管科技的研究情况进行文献挖掘、可视化分析和归纳总结,分析目前研究发文现状、研究趋势及热点,为我国监管科技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从发文量来

20、看,国内对监管科技的研究经历了从理论萌芽到热点爆发的阶段,目前已经进入深入研究的阶段,随着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这一主题发文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一主题仍然是未来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2.从发文作者与研究机构来看,当前我国监管科技研究领域尚未形成集中化的合作群体,高校与研究所之间的合作较少,存在小范围的高产作者合作现象,并且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3.从热点主题与前沿演进来看,早期起步阶段的研究重点主要侧重于监管科技的产生背景、基本特性以及其与金融科技等新金融业态的关系上。中期发展阶段则将关注点转移到监管挑战与对策分析以及监管科技在合规成本与合规监管的应用上,聚焦于中国国内

21、的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一阶段的研究主要聚金融实务82西部金融 2023年第8期焦于监管科技在消费金融等领域中的应用,利用新技术将其功能拓展到新形势下的金融风险的预测与监管。(二)研究展望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揭示了国内监管科技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脉络,分析了国内监管科技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也显示出国内理论研究存在合作不够,核心作者较少,高质量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的问题。未来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应该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研究。1.加强监管主体协同与合作。从现有研究来看,监管科技领域的合作相对分散,理论研究集中在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与金融监管部门及金融机构等主体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未来应

22、当加强监管部门与高校和社会的合作、高校间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基于监管科技建立协同监管机制,让多方面迸发出更多的活力与产出,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监管科技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应用。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金融服务逐渐从线下拓展到线上,给金融消费者带来了巨大便利,然而,有关金融公司运用技术手段对个人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加工造成信息泄露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信息泄露的风险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金融消费者消费的心理负担,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伴随数字化浪潮的推进,需要运用监管科技为金融消费者构建快捷、完善且安全的监管体系,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同时提供更加高效的技术支撑,实行“包容性监管”

23、和“分级监管”。3.监管科技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现有研究大多在理论层面对监管科技的概念内涵以及作用机制、技术创新等方面展开,鲜有文献探究监管科技与各省市的金融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机制。监管科技是与金融科技发展相匹配的新型金融监管手段,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探索,目前许多省市仍在试点阶段,未来可以深入研究监管科技的应用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选取相关指标进行量化,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探究监管科技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从实践层面有助于推广动态化监管的方式,提高各个地区的金融效率。总体来看,监管科技是在时代背景之下金融监管与科技创新的产物,目前该领域的相关研究仍然存在很多空缺的地

24、方,有关监管科技与金融科技的概念尚无定论,对新时代下金融科技的发展对监管科技的影响等相关研究较少,仍需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参考文献 1 何海锋,银丹妮,刘元兴.监管科技(Suptech):内涵、运用与发展趋势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8,(10):65-79.2 杜宁,孟庆顺,沈筱彦.监管科技发展现状及实施J.中国金融,2017,(19):71-73.3 杨东.监管科技:金融科技的监管挑战与维度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18,(5):69-91+205-206.4 胡滨.金融科技监管的挑战与趋势J.中国金融,2019,(6):83-85.5 夏诗园,汤柳.监管科技的理论框架与完善路径研究J.西南金融,2020,(11):86-96.6 周仲飞,李敬伟.金融科技背景下金融监管范式的转变J.法学研究.2018,(5):3-19.7 黄子龙,和军.金融科技监管范式转变及中国选择英国监管实践及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20,(6):166-171.8 董贞良,谢宗晓,安佰万.监管科技发展现状及其研究趋势J.管理现代化,2020,(3):1-3.9 牟思思,张赶.监管科技发展趋势与挑战J.中国金融,2022,(16):63-64.10吴桐,李铭.区块链金融监管与治理新维度J.财经科学,2019,(11):1-11.责任编辑、校对:王博金融实务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