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残障人群导视系统设计的应用性.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96014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残障人群导视系统设计的应用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残障人群导视系统设计的应用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残障人群导视系统设计的应用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传媒论道65残障人群导视系统设计的应用性刘士杰 辽宁师范大学导视系统设计目的是以提供空间资讯为基础,指导人们认识、利用空间。该系统通过为人们传递空间资讯,由此形成了一个空间活动路径。而导视系统,也就是建立在导视标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体系统,是一种辅助人在特定空间内完成各种行为活动的整体系统。所以,导视系统中传递讯息的方法一定是完备而不断进化的。因为空间的各种特性决定了颜色和形状的排列方式,以此为前提,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空间信息,引导行人的方向。残障人群的导视系统设计,旨在打造使残障人群能够自主地完成日常生活任务的导视体系。无障碍导视系统设计让残障人群能够享有更公平、更自然和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其供给

2、意义不但能使他们轻轻松松地踏出家门,随意穿行于城市道路上,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减少心中的恐慌,因身体上的残缺而带来的自卑感,可以使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一、受众群体的界定及需求分析残障人群对导视系统设计有着不同的需求,通过对受众群体的界定来达到针对性的设计。在本文中对于受众群体的界定有视觉障碍人群、肢体障碍人群、智能障碍人群三种。残障人群的导视系统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找到目的地。人性化的导视系统提高了残障人群对城市的认同感以及本身的责任感,使其实现最基础的要求后,能够勇敢地寻求自身人生价值,投身社会工作,为社会的建设奉献出自身的一份力量,实现一种良性的循环。1.视觉障碍人群

3、视觉障碍根据不同的分类与分级可以划分为视力残疾与色觉异常,而色觉异常又根据对色彩的敏感程度划分为色弱与色盲。在国家残疾人残疾分类和摘 要设计是为人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工具,通过对导视系统设计的研究与分析,关注残障人群在实际生活中的需求,用体验设计、交互设计等设计方式体现社会生活中的人文关怀,希望帮助残障人群导视系统设计的发展。并且可以在之后不断的探究中使其他弱势群体从中受益。关键词残障人群;导视系统;无障碍设计;设计需求传媒论道66分级的标准中,有关视觉残疾的基本概念是:因为某种原因,而导致眼睛无法矫正或者眼睛视野功能逐步减退,甚至影响到了自身的日常工作或者社会活动。所谓视障最通常情形是眼球逐渐无

4、法适应光线的波动,甚至眼球对光线十分敏感等等。会导致视野功能障碍的原因则大致上包括:天生、疾病、外界影响等,而导致视觉残疾最主要的因素有白内障、黑色素病变、视网膜疾病、屈光不良、青光眼等这五种情形。但在这其中很多人可以进行独立生活、工作。随着人类年龄的逐渐增长,人的眼睛性能也会逐步下降,老年人眼睛下降最为突出的即是“老花眼”。色觉异常分为色弱与色盲两种。色弱则属于轻度色觉异常,在辨别色彩的能力上较低,比正常人群的辨色能力差一些。视觉器官老化导致老年人的视野黄变,指老人在观测到的视野范围内所有的人事物,及其所观测到的颜色都会产生发黄改变。色盲根据能否正常观察到色彩的程度划分为红色盲、绿色盲、蓝黄

5、色盲以及全色盲。全色盲则惧怕灯光,喜爱黑暗的环境。色盲具有先天与后天,具有遗传性,后天的则是由于各类疾病所导致的,也被称之为短时间色盲。视觉障碍人群由于其本身视力水平与普通人相比较差,造成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严重受损,影响了其社会心理特征的形成。视觉障碍群体在自身发展经历中一旦失去父母或其他的特殊照顾,大概率会发生下列三种情况,失去相应的活动领域及各种不同概念,失去顺畅行为,失去对周围环境的控制和自身环境的联系。这三个层面都说明视觉障碍群体由于其视觉功能障碍所受到的巨大影响。在设计针对视觉障碍人群的导视系统时,要照顾到该信息接收人群的愉悦感,还要考虑其实际应用价值。2.智能障碍人群智能障碍是指在智

6、力层面有缺失或异常的人群,意思是指智力指数低于 70 分的人群,同时还伴随着适应能力的缺失或异常。根据病理与病情发展的不同可以划分为非进行性智能障碍和进行性智能障碍。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中规定:正常人群的智商呈常态曲线分布,大多数人的智力指数在85至115之间,而智力指数在70以下的被称为智能异常,大于130的则被称为天才。智能障碍也根据自身的严重程度划分为以下等级:智力指数在 20 以下的为极重度患者,智力指数在 20 到 34 之间的为重度患者,而智力指数在 35 到 49 之间的则为轻度患者。在导视系统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语言或者比较抽象的符号,对于不识文字或者智商指标不超过这一阶段的

7、人来说,是无法进行理解的。而一些不识字的成年人和一些年龄偏小的儿童也属于研究对象,所以智能障碍人群的划分也指一些智力未达到一定程度,未接受过教育的人群。智能障碍人群与一般成年人的认知能力不同,由于其智力与生活经验的受限,在理解与推理其完整的导视系统上比较容易发生异议,错误地接收标识信息,甚至无法理解其标识的含义。在设计面向智能障碍人群的导视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到其由于认知能力受限,对文本信息的认知比较吃力,而对颜色和图像获取信息却比较敏锐,智能障碍群体更多的是根据心理上的需求和感觉上的刺激来实现捕获信息的。3.肢体障碍人群肢体残废是指人的四肢的疾病或是缺失,手脚躯干麻痹、发生畸形,并因此造成了人

8、体活动机制不同程度上的功能缺失,甚至完全丧失。肢体残疾主要包括:上肢或下肢因其外伤、病变,先天性的残疾和因其外部伤害,疾病或发育上的不正常导致的畸形和机能上的功能障碍;以及脊椎因其外部受伤、疾病和发育上的功能所导致的躯干或四肢功能障碍等。以上通过对肢体残疾的具体部位和机能失常的严重程度总体考察,并以机能异常程度为主来界定了肢体残疾的不同等级。肢体障碍人群除了肢体上的残疾之外还包括暂时性的肢体障碍,暂时性的肢体受伤且可以痊愈的健全人,以及在身体机能上有所下降或因其他慢性病造成行动有所不便的老年人。肢体障碍人群出行的困难在于公共场所与地平面之间的高度落差。由于现阶段的公共空间传媒论道67中无障碍设

9、施相对来说没有完善,造成肢体障碍人群在缺乏亲人的陪同下,无法开展过多的外出活动。在设计针对肢体障碍人群的导视系统时要考虑到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施的位置,让其在出行时可以更好地寻找到适合自己行走的路线。还要考虑其情感上的落差感,在进行导视系统设计时融入情感,让肢体障碍人群增加出门的信心与兴趣。二、基于受众群体的导视系统设计1.多维度的导视系统设计在实现对残障人士导视系统设计的进一步完善中,必须从不同的各个层面考虑,确保反映出导视系统的使用价值。调查显示,残障人群中视力受限者的占比较大,因此需要在导视系统设计时考虑到这一层次,保障视障人群的出行顺畅。在对视障人群的导视系统设计上要做好多维度的设计,通

10、过多角度的渗透,使视障人群体验到无处不在的便利。上文已经提到将视障人群界定为视力残疾和色觉异常,根据针对视觉残障人群的导视系统设计,在大型公共场所,要进行设置盲文导视。同时在楼梯或扶手上,也设有盲文,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解决视觉残疾群体出行上便捷度的问题。针对色觉异常人群则需要在色彩的运用上进行针对性设计,运用国际色彩学的知识,结合出行需求进行导视系统设计。在进行导视系统设计时,由于不同国家有着自身特定的需求,所以对导视系统进行标识设计统一化的理念认识,已是普遍现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语言全球化也就成为导视系统方案设计的重点。这就可以打破语言国界,实现无障碍交流。因此不同语种的人群,就算处于完

11、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也都可以实现无障碍沟通。在世界经济的影响与带动下,对视觉、听觉、触觉等进行更高层次的设计,将会形成现代导视系统设计的新潮流,如此才可以使现代导视系统的功能更合理地进行。导视系统设计高质量的发展,不仅可以为一般人群提供更优质的出行保障,也为残障人群提供顺畅的出行服务。2.运用特殊材料的导视系统设计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导视系统的设计材料也在不断创新,层出不穷。运用特殊材料的导视系统设计不断进行着创新的尝试,以提高目标受众群体的情感感受,并适应残障人群的独特需要。运用特殊材料加入导视系统设计,可以间接地为针对残障人群设计的导视系统提供更新的思路。当导视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导视系统如

12、果想良好地表现出效果,就不要只依托于图像来完成,而需要结合形状和颜色等任何能够叠加在导视系统上的技术,这样才能实现对视觉信号的正确传递,也同时提高功能上的发挥。针对残障人群的导视系统设计,结合不同残障人群的需求将不同形式的特殊材料融合于导视系统设计上。例如视觉障碍人群在视觉上有所缺陷,可以在公共空间中安装语音识别或者在一些商场增设一些服务型的机器人,引导视觉障碍人群安全顺利地抵达指定的地点。日本早年间曾将商场广告显示屏的数字音频、视频信号和随画面变化的香味发生装置结合起来,当显示屏播放图像和声音时,香气装置也会根据显示器的画面变化散发出不同的香味,而这样的设计针对视觉障碍人群在视觉上的缺陷,通

13、过香味来传达出信息,为导视系统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也为残障人群的导视系统设计与特殊材料的结合提供了方法。3.情感融入导视系统设计在进行残障人群的导视系统设计工作时,把情感赋予在导视系统中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设计工作也就更需要兼顾其服务性,情感在服务性设计中往往是第一的,在技术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导视系统设计工作需要从多方面充分考虑残障人群的实际需要,并融合情感要素。例如智能障碍群体因为认知理解能力的限制,导致其无法对大量的资讯做出有效的整合,也会导致资讯的杂乱以及传达错误。所以,在进行导视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类人群的视觉习惯,不传媒论道68要仅靠个人经验设计,还要有相应的人文关怀。例如肢体

14、残障人群由于视力正常,在色彩与图形的接受方面与健全人群没有不同。所以在设计面向肢体残疾人群的导视系统中,更多的是兼顾到情感方面的关怀,使导视系统的应用方式与功能具有人情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导视系统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而残障人群的导视系统设计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无论如何,残障人群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都不可能像健全人群那样便利与自如,因此,在给予更多的社会福利的同时,更要重视与之有关的设计,而导视系统则是残障人群在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隐形工具。残障人群导视系统的设计是为了减少残障人群在生活中所面临的障碍,尽可能地做到无障碍,为残障人群提供无障碍出行服务,保障残障人群能够进行正常的出行,这是导视系统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责任编辑:牧鑫)参考文献:1敬丽媛.视觉传达因素在城市视觉导向设计中的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10.2德菲希尔,德莫伊泽.无障碍建筑设计手册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日田中直人,保志场国夫著,陈浩,陈燕译.无障碍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4章莉莉.导向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5李翔.残障人士导视系统设计的应用性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6禹玲玲.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发布J.中国残疾人,201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