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弓箭文化与西迁历史——新疆锡伯族的文化符号传播与形象建构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94548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9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弓箭文化与西迁历史——新疆锡伯族的文化符号传播与形象建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弓箭文化与西迁历史——新疆锡伯族的文化符号传播与形象建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弓箭文化与西迁历史——新疆锡伯族的文化符号传播与形象建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孟涵(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240)一、研究概述(一)民族文化符号与民族形象建构民族文化这一复杂整体经过历史长河流动而凝结于一个民族的社会群体中。这个社会群体也是爱尔兰社会学家安德森所说的“想象的共同体”,其中的成员绝大多数原本是分散的、没有联系的,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是他们通过各种媒介“想象”出来的,多种多样的本民族文化符号就是其中一种媒介。陶喜红和李婷婷给民族形象下了定义:“所谓民族形象,是指某一民族共同体在国际社会或国内外民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它是民族共同体在历史上所形成的内在本性和所坚守的价值观念,是内在本质形象和外在客观形象的结合。”对自身文化具有高度积极认同感与

2、自豪感的族群更愿意展示出自己的民族身份,从而使民族形象得到建构和传播,民族文化得以弘扬。民族文化符号的建构与积极认同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民族形象。安德森所代表的“建构主义”认为,民族这个“想象的共同体”是被建构出来的。形象建构的基础在于符号的互动,民族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依赖文化符号的表述。民族文化符系统塑造了民族统一前提下的民族文化认同,可以通过一些文化符号的定位与传播技巧从而合理消除其他民族的误解甚至对立,有利于实现多族群的合作与融合。(二)锡伯族文化符号与民族形象相关研究目前锡伯族不足二十万人口,族群主要分布在中国两个区域,一个是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另一个是东北的辽宁、吉林等省份

3、。锡伯族文化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比如,饮食方面就有东北的酸汤子、苏叶饽饽、鞑子饭、铜火锅,新疆的血拌肉、花花菜、“萨萨罕”等。锡伯民族自古以来就擅长游牧、狩猎、渔猎,因此大多族人都是骑马的好手,具备高超的骑射本领。骑射文化传承至今,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扬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因此,锡伯族的服饰也考虑了骑马的便利性和地域气候的因素,以长袍马褂为主。在民间文化方面,锡伯族的民间传说、民歌、民间故事等生动反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西迁历史。东布尔民族乐器及贝伦舞是能歌善舞的锡伯族最具传统特色的符号。在节日文化方面,锡伯族在传统节日中有自己的独特习俗,还有抹黑节、西迁节等自己特有的民族节日,其中西迁节于 20

4、06 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时代的发展,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已经淡化了摘要锡伯族的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但目前存在文化形象淡化且传播不足等问题。对此,应深入研究新疆锡伯族的文化内涵,加强文化符号传播与形象建构,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从锡伯族弓箭文化和西迁戍边历史文化这两个具有一定关联的文化符号入手,深度挖掘其价值,以期提升锡伯族形象积极建构的有效性。关键词锡伯族;弓箭文化;形象建构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7959(2023)17-0031-03作者简介:孟涵(1999-),女,汉族,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传播。弓箭文化与西迁历

5、史新疆锡伯族的文化符号传播与形象建构研究新研究312023 年第 17 期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曾有着西迁壮举的“骑射民族”也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也逐渐失传。因此,本文研究主要聚集在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的锡伯族。尽管民族人数不多,但是他们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而且文化多样性强、历史源远流长。因该民族的文化形象有所弱化且传播不足,为了新时代多民族认同的建立和中华民族形象的传播,需要重视锡伯族文化符号对民族形象建构的重要作用,使锡伯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二、弓箭文化与西迁文化符号在民族形象建构中的运用民族形象的成功建构取决于民族文化符号的认同与传播。因此,民族文化符号的选取,一方面是

6、要积极且有效地体现民族形象,另一方面是要获得多民族认同即引起多民族甚至国外受众的共鸣。(一)弓箭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1.建构英勇无畏的“骑射民族”形象锡伯族自古以渔猎与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主,精通骑马射箭。锡伯族人将弓箭作为神圣的民族象征和战胜困难的精神动力,能征善战是这个民族的本色。另外,渔猎、耕种、狩猎多种生产方式让这个民族对环境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这也是清朝选择东北的锡伯族官兵进行西迁的原因。在人们纪念祖先西迁壮举与戍边功绩的西迁节上,族人们也会展开骑马和射箭比赛。结合这一北方民族英勇保卫西北边疆的事迹,使弓箭这一文化视觉符号成为“骑射民族”形象建构的重要部分。现代的锡伯族仍将射箭作为日

7、常体育活动,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还是中国著名的“箭乡”。自 20世纪 70 年代锡伯族人成立射箭队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众多射箭项目的人才,运动员在国内外大大小小的赛事中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更加巩固和宣传了其“骑射民族”形象,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认同感。2.专注平和的哲学与精神射箭也是一种修身养性、追求内心平和的运动,与中国禅宗文化、传统的处世哲学不谋而合。在中国传统射箭活动中,人们通过“内观志正”修炼心境,以“心志平和”作为修行目标。“内观”即专注自身,反求诸己,感受当下的从容与大智慧。而锡伯族的弓箭文化中又多了一份“会挽雕弓如满月”的豪放和英雄情怀,体现了坚毅而专注的民族性格。(二)西迁

8、戍边历史与中华民族精神1.彰显爱国、爱家的民族形象在 18 世纪中叶,新疆伊犁地区处于土地荒芜、边防空虚的困境。当时清廷刚刚平定了准噶尔叛乱,于是派遣驻守在辽宁地区的部分锡伯族官兵到新疆伊犁地区驻防。在修渠屯田的同时,锡伯族为守卫西北边防做出了伟大功绩。为了纪念这一壮举,缅怀在西迁中牺牲的同胞,锡伯族人民创立了西迁节,彰显出爱国、爱家的民族形象,这也和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视故乡与家庭的理念不谋而合。这样的共同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多民族与锡伯族的互动交流,进一步强化了锡伯族的文化渗透力与形象感知度。2.传扬坚韧自信、勇于开拓的民族精神锡伯族西迁戍边有军垦属性,并带着戍守边疆、保家卫国的任务。2019 年

9、 9 月 27 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锡伯族万里戍边这一历史事件,并肯定了其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培育的重要作用。锡伯族爱国、爱家的民族性格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核心,坚韧自信、勇于开拓的锡伯族精神为中国各民族共同建设的精神家园添砖加瓦。同时,建构“开放、包容、平等、团结,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促进团结”的民族精神也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3.为传播相关文化艺术与深化民族认同提供符号意义西迁的锡伯族史诗为族群的其他文化艺术提供了灵感源泉,如西迁背景锡伯族戏曲“汗都春”的发展演变、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纪念西迁壮举的“西迁节”、民间以西迁为主题的诗歌创作等。锡伯族诗

10、人管兴才创作了以西迁为主题的西迁之歌,诗句“带上故乡的南瓜种子吧”等体现了西迁中锡伯族对传统饮食文化的保存和对家乡的眷恋情感。新疆锡伯族对本民族特色文化符号的良好保存和发展使民族形象更具识别度,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其丰富多样且独特悠久的文化艺术极具传承价值。三、锡伯族文化传播和民族形象建构的困境(一)文化符号的误读传播过程中,符号的意义接收可能与原有意义存在差异,导致受众在解读符号的“所指”部分可能存在误读甚至对立。根据现代符号学理论,符号的特点包括多变性、便捷性、任意性、模糊性、抽象性等。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对符号意义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32导致误解。锡

11、伯族长期分居新疆、东北两地,与其他地区交流有限,即使新疆锡伯族在文化、语言、习俗等方面仍然保存完好,但其文化出现了传播的闭塞。首先是环境封闭,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地理环境相对闭塞,天然的地理屏障阻隔了与周边民族的过多往来。其次是生产多样,锡伯民族自古以来就擅长狩猎、渔猎等,具有强大的生存能力,这也让该民族可以在不与其他民族贸易往来的情况下实现自给自足。最后是新疆锡伯族最初聚居的军垦属性使其减少了与周边民族的接触。因此多民族之间的区域距离以及文化距离造成了一部分不通的意义空间。(二)民族文化和民族形象传播力度欠佳民族形象建构面临障碍的首要原因是传播力度不足,效果不佳。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更倾向于

12、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但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对锡伯族的文化缺乏关注,直接影响了锡伯族文化符号的传播,不利于多民族文化认同的形成。锡伯族的形象特征是多维一体的,需要定位更加清晰和精准。形象定位太过模糊,形象的建构就难以成功。当下提起锡伯族,受众更多想到的是神秘感,与想要传达的民族形象相差甚远。因此,准确定位与拓宽传播渠道十分必要。四、建构主义视域下文化符号的传播策略(一)民族形象的清晰定位锡伯族与其他民族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文化差异,他们在锡伯语之外还精通汉语、维吾尔语、满语等,语言差异不大,而且多民族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华夏土地,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渊源和文化环境。因此,在定位清晰的前提下,锡伯族独具特色

13、的文化符号传播必定能够得到各民族的认同。民族形象定位同时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可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二)提升全媒体传播能力民族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全媒体传播能力的提升。为了建构积极的民族形象,相关传播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民族知识储备和媒介素养。传播者也是符号互动中的参与者,需要选取更具代表性且积极的文化符号,让受众更感兴趣,提升锡伯族文化的吸引力。主流媒体应带头引导人们关注锡伯民族文化,并进行相关宣传。媒体对丁真(藏族歌手,四川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大使)的大力宣传让藏族人民形象更加丰满,其他少数民族也需要媒体的流量扶持,并积极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技术,以新形式吸引受众,提高全媒体维度中锡伯族文化

14、的传播能力。另外,针对不同地区、年龄层的受众,应当采取不同的传播技巧,面向国内外受众也应采取差异化的传播方式。向外传播阻碍更强、难度更大,更需要提升全媒体的传播力。在传播形式上可以更加多元化,除了纪录片、短视频、音乐剧等视觉化的传播方式,还可以通过 VR、AR、IP 文创产品、直播形式挖掘有深度的媒介体验。(三)打造文化视觉符号为基础的 IP 文创产品文创产品的大规模输出也能推动价值观的传播,优秀的文创产品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锡伯族文创产品的打造也同样能够推动民族价值观的传播,IP 文创产品也体现了民族优秀文化符号的价值,收获的是多民族对民族形象的认知建构与认同形成。从弓箭文化和西迁戍边历史

15、出发,可以将弓箭、箭身花纹、西迁诗歌等作为锡伯族的文化符号,打造一系列文创产品,扩大民族影响力。五、结语为了成功建构并深化锡伯族的民族形象,民族文化符号的认同与传播是重要切入点,弓箭文化和西迁文化符号体现着锡伯族英勇、爱国的“骑射民族”形象,在民族精神和传统哲学意义的传播中也发挥着独特作用。通过对民族形象的清晰定位,提升全媒体传播力度以及开发民族文创产品等方式,锡伯族文化传播的困境将得以有效缓解,从而在互联网新时代焕发新生。参考文献1陶喜红,李婷婷.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当代传播,2013(05).2艾清.牛录新疆锡伯族族群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3李忠,石文典.当代民族认同研究述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4戴国斌.武术的文化生产D.上海体育学院,2005.(责任编辑杨斐)新研究33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