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笔记一、 概率的基础知识(一)事件及其概率 1、掌握随机现象与事件的概念(1)在一定条件下,并不总是出现相同结果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特点:1)随机现象的结果至少有两个; 2)至于那一个出现,事先并不知道。 只有一个结果的现象称为确定现象。认识一个随机现象首先要罗列出它的一切可能发生的基本结果。这里的基本结果称为样本点,随机现象一切可能的样本点的全体称为这个随机现象的样本空间(常记为)。(2) 随机现象的某些样本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随机事件,简称事件。2.随机事件的关系:(1);包含 (2)互不相容:在一个随机想象中有两个事件A与B,若时间A与B没有相同的样本点,则称
2、A与B互不相容。(3)相等:在一个随机现象中有两个事件A与B,若事件A与B含有相同的样本点,则称A与B相等,记为A=B。 2、熟悉事件运算:1.对立事件 2.事件的并 3.事件的交 3、掌握概率的统计定义及其性质1)与事件A有关的随机现象是允许大量重复实验的;2)若在n次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kn次,则事件A发生的频率为:fn(A)= kn/n=事件A发生的次数/重复试验次数3)fn(A)将会随着重复试验次数不断增加而趋于稳定,这个频率的稳定值就是事件A的概率。实际中一般用重复次数n较大时的频率去近似概率。 4、熟悉事件的独立性及其性质:6条性质3)对于任何事件的概率的范围是:4)若事件A与B
3、互不相容,则A与B的并的概率等于各事件概率之和,即:P(AUB)=P(A)+P(B)6):若事件A与B(即其中一个事件发生不影响另个时间的发生),则A与B的交事件的概率为 P(AB)=P(A)P(B)(一) 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1 随机变量(二) 二项分布概率函数:(1)重复进行n次随机试验。(2)n次试验间相互独立,即每一次试验结果不对其他次试验结果产生影响。(3)每次试验仅有两个可能结果,称为“成功”与“失败”。(4)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均为P,失败的概率均为1P。(三)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二、 统计的基本概念(一) 样本与统计量1、 掌握总体、个体、样本及统计计量的概念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
4、为总体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个成员为个体样本: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为样本。统计量:不含未知参数的样本函数称为统计量。常用统计量:1.用来描述样本中心位置(样本中位数,样本均值) 2.用来描述样本的分散程度。(样本极差,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直方图选组组数选用表样本量n推荐组数k50-1006-10101-2507-12250以上10-20直方图有两种:频数直方图与频率直方图(二) 参数估计对总体来说,总有:1.样本是总体均值u的无偏估计,因为2.样本方差s2是总体方差 的无偏估计3.样本标准差s不是总体标准差的无偏估计,所以是有偏估计(三)正态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1、 熟悉正态概率纸的使
5、用1) .检验一组数据(即样本)是否来自正态分布。22).在确认样本来自正态分布后,可在正态概率纸上作出正态均值和正态标准差。3).在确认样本来自非正态分布后,可对数据作变换后再正态概率纸上描点,若诸点近似在一条直线附近,则可认为变换后的数据来自正态总体。三、 回归分析(一) 散布图及相关系数1、 掌握散布图的概念和做法X,y描点(二) 相关系数定义、计算及其检验2、 掌握相应不同相关系数散布图的类型r=0时,也可能两个变量间有某种特殊的曲线关系(三)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1、 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计算一条直线一定通过(0,a)(x,y)均值2点2、 熟悉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在预测中的应用第二章 常
6、用统计技术一、 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一)抽样检验 1、掌握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抽样检验是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地从一批产品或一个生产过程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的检验。其目的在于判定一批产品或一个过程是否可以被接收。 2、熟悉抽样检验的特点和分类抽样检验特点:检验对象是一批产品,根据抽样结果应用统计原理推广产品批的接收与否。不过经检验的接收批中仍可能包含不合格品,不接收批中当然也包含合格品。A.按检验特性值的属性可将抽养检验分为: (1)计件抽样检验(根据被检验样本中的不合格产品数,推断整批产品的接收与否)1) 计数抽样检验 (2)计点抽样检验(根据被检验样本中的产品包含的不合格数,推断
7、整批产品的接收与否)2) 计量抽样检验 是通过测量被检样本中的产品质量特性的具体数值并与标准进行比较,进而推断整批产品的接收与否。B.按抽样的次数也即抽取样本的个数(不是指抽取的单位产品个数,即样本量)1) 一次抽样检验2) 二次抽样检验3) 多次抽样检验4) 序贯抽样检验(不限制抽样次数)3、掌握单位产品、(检验)批、批质量、批量、批接收性的概念与定义A单位产品:为实施抽样检验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产品单位。B检验批:指提交进行检验的一批产品,也是作为检验对象而汇集起来的一批产品。同型号,同等级和同种类(尺寸,特性,成分的等),根据成产方式或组批方式的不同,检验批又分成孤立批和连续批。C批量:检
8、验批中单位产品的数量,常用N表示。不合格 是指单位产品的任何一个质量特性不满足规范要求。不合格品 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不合格的单位产品。F批质量:指单个提交检验批产品的质量,通常用P表示。计量检验衡量批质量的方法: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G;过程平均:表示的是在稳定的加工过程中一系列批的平均不合格频率,而不是某个交检批的质量H接受质量限AQL;是允许的生产过程平均(不合格品频率)的最大值J极限质量LQ;不应接受的批质量水平(不合格品率)的最小值。接受概率及抽检特性(OC曲线)不同形状的OC曲线,其对批质量的判别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可用OC曲线比较方案的优劣。 2、掌握生产方风险、使用方风险、接收
9、质量限AQL、极限质量LQ的基本概念二、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及GB/T 2828.1的使用1、 掌握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的适用范围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 是根据过去的检验情况,按一套规则随时调整检验的严格程度,从而改变也即调整抽样方案。(是一个抽样体系) 主要适用于连续批检验。2、 掌握一次与二次抽样方案的判断程序3、 掌握过程平均级接收质量限AQL的基本概念接收质量限(AQL)是当一个连续批被提交验收抽样时,可允许的最差过程平均质量水平。4、 掌握计数调整型抽样标准GB/T 2828.1的使用程序三部分:正文,主表和辅助图表接受质量限AQL的确定1. 检产品特性的重要程度2. 产品用途3. 检验的
10、经济性4. 同行业生产的实际特点样本的抽取1.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数法)2 分层抽样3 等距抽样1)连续5批或不到5批中就有2批不接收,则从下批起转到加严检验;2)进行加严检验时,如果5批初次检验接受,则从下批起恢复正常检验;3)从正常检验到放宽检验;4)从放宽检验到正常检验;5)暂停检验(加严检验开始,累计5批加严检验不接收时,应停止抽样检验)。 5、掌握GB/T 2828.1的转移规则 6、熟悉检验水平及其确定方法 7、熟悉检验批的组成:投产批,销售批,运输批 9、熟悉AQL的确定方法 10、了解交检批的处理方法:使用方有权不接受样本中发现的任何不合格品,生产方必须对这些不合格品加以
11、修理或用合格品替代不接受的产品批可以降级,报废或对整批进行筛选。三、 孤立批计数抽样检验及GB/T 2828.2的使用1、 掌握孤立批的概念孤立批 是指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批,包括新产品试制,单批生产以及对生产过程质量还不够了解的产品批。2、 熟悉使用GB/T 2828.2的检验程序孤立批抽样检验方案:1) 规定单位产品需检验的质量特性,并规定不合格的分类;2)根据产品批的来源选择合适的抽样模式;3)规定检查方案所需的要素,检查抽样方案。一、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知识1、 掌握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统计过程控制(SPC):是应用统计方法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和监控,建立并保持过程处
12、于可接受的并且稳定的水平,从而保证产品与服务符合规定要求的一种质量管理技术。休哈特 1931年加工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2、 了解统计过程控制的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工序)对产品质量进行实时的监控与评估。是一种预防性的方法。二、常规控制图1、 掌握控制图的基本原理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监察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2、 掌握统计控制状态的基本概念1) 统计控制状态,也称稳态,即过程中只有偶因而无异因产生的变异状态。3) SPC(统计过程控制)就是以统计控制状态(稳态)作为基准的。控制图原理的两种解释 1.小概率事件在一次实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
13、若发生即判断异常 2.控制图的实质是区分偶然因素与异常两类因素。3、 熟悉常规控制图的作用:及时告警4、 类别和用途:全过程的预防。5、 熟悉3原则6、 掌握X-R控制图、X-Rs控制图和p控制图的使用方法 计量控制图 常规控制图 计数控制图三、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1.熟悉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的区别;目的不同 点出界就判异1、 熟悉判异准则 界内点排列不随机判异准则6:连续5点种的4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C区以外准则8:连续8点落在中心线两侧且无一在C区内四、过程能力分析 1、掌握过程能力的分析过程能力:是指过程加工方面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的。过程能力决定于质量因素而与公
14、差无关。 而生产能力则指加工数量方面的能力。在评估过程能力之前,首先必须将过程调整到稳态,并且当所使用的控制图已经判稳,反映出过程处于稳态,然后才能开始对过程能力进行评估。2、 掌握过程能力指数Cp与Cpk的概念两者比较:“质量能力”,“管理能力”两者综合的结果3、 掌握过程改进策略过程改进策略包括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即判稳)和评价过程能力两个环节。常规用控制图控制象限的公式一、质量改进的基本知识(一)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意义 1、掌握质量改进的概念质量改进 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它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具体地讲,质量改进就是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产品、过程或体系满足质量要求
15、的能力,使质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新的高度。 2、熟悉质量改进的意义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1)定义的区别质量改进 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它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质量控制 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它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质量控制是消除偶发性问题,是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即质量维持;而质量改进是消除系统性问题,对现有的质量水平在控制的基础上加以提高,使质量达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2) 实现手段的区别质量改进是通过不断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来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是产品质量不断提高;3) 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日常的检验,实验,调整和配备必要的资源,使产品质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如果没有稳定的质量控制,质量改
16、进的效果也无法保持。(二)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 1、掌握PDCA循环的概念与内容PDCA循环休哈特提出,也称戴明环是由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4个要素构成的一种循环的持续改进的工作方法。 2、熟悉PDCA循环的特点1) 完整的循环2) 逐步上升的循环3) 大环套小环(三)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 1、掌握质量改进的步骤质量改进的步骤为:1) 选择课题。质量(Quality)、成本(Cost)、交货期(Delivery)、安全(Safely)、激励(Motivation)、环境(Environment)六个方面,亦称QCDSME。2) 掌握现状。人(Man)、机(M
17、achine)、料(Material)、法(Method)、测(Measurement)、环(Environment)等(简称5M1E)3) 分析问题原因。4) 拟定对策并实施。5) 确认效果。6) 防止在发生和标准化。5W1H Water(做什么)Why(为什么做)WHo(谁做)Where(在哪里做)When(何时做)How (如何做) 7) 总结。 2、熟悉质量改进的内容(四) 了解质量改进的组织(五)熟悉质量改进的基本途径二、质量改进的工具(一) 因果图1、 熟悉因果图的作用因果图 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日本 石川馨提出 又称石川图)
18、作用:1) 分析因果关系2) 表达因果关系3) 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问题解决。2、 掌握绘制因果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二) 排列图 1、熟悉排列图的概念和种类 2、掌握排列图的作图步骤(三) 直方图1、熟悉直方图的概念:宽度表示数据的间隔,高度表示在给定间隔内数据的数目,变化的数据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2、掌握频数和频率直方图的作图步骤收集数据,数据个数一般为50个以上,最少不得少于30个3、 熟悉常见(频率)直方图的类型及其特征横坐标表示质量特性,纵坐标为频数(或频率)(四) 调查表1、 熟悉调查表的作用:一:收集数据比较容易;二:数据使用,处理起来比较方便。2、 了解调查表的
19、种类:1.工序分布调查表 2.不合格项调查表 3.不合格位置调查表 4.不合格原因调查表。(五) 分层法1、 掌握分层的原则:根据产生的特征将数据划分成若干组的方法。2、 熟悉分层的方法:人,机,料,法,环。(六) 散布图(参见回归部分):分析研究两个相应变量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可以利用回归分析实现该目的)(七) 控制图(参见统计过程控制部分):控制图可以帮助选题,支持选题和设定目标三、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一) QC小组的概念与特点1、 掌握QC小组的概念与特点QC小组 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
20、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QC小组是员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QC小组的特点1) 明显的自主性。2) 广泛的群众性。3) 高度的民主性。4) 严密的科学性。2、 了解QC小组的分类按照QC小组活动的课题与参加的人员的特点,可以将QC小组分为:1) 现场型2) 攻关型3) 管理型4) 服务型3、 了解QC小组活动的宗旨1) 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键)2) 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3) 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5S ” 整理 、整顿 清扫、 清洁 素养(自律) 五个方面的工作。(二) QC小组活动的过程 1、掌握QC小组活动的程序1) 组成小组:组长由小组成员自己选举,也可轮流担当,不能由上级指定,组员控制在10名以内2) 选题:尽量选身边的问题,选简单的问题,选组员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班组的选题要协调好,可以遵循企业方针和质量方针选题。 前3为:效率,成本,质量。3) QC小组内部的例会4) QC小组选题的登记5) 课题完成:可以按照PDCA总结6) 成果发表:强调的是重在参与,重在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