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明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历史试题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土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国家与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D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2、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商”姓来源于 A所任官职名 B所在地方的地名 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3、左传昭公七年记
2、载,西周时期“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这一材料说明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等级关系明确而严格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D血缘与政治关系结合4、“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尊祖敬宗是宗法制的重要内容,其对今天的影响表现在 A规范宗教仪式 B传承中华传统 C禁锢人们思想 D阻碍社会进步5、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种设计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和谐对称 B中央集权 C皇权至上 D江山统一6、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
3、,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 “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由此可见这主要说明了A中央集权 B规范法度 C君权神授 D皇帝独尊7、“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 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8、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叉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求其宁息”而采取的措施是 A南征岭南 B推行郡县制 C北击匈奴 D修筑长
4、城9、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A B C D10、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11、西汉时期,汉武帝为限制宰相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是A组建“中朝” B设立政事堂 C增设参知政事 D设置门下省12、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
5、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由此可见东汉末年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B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 C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强化D皇权专制遭遇前所未有挑战13、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中书门下14、由下表可见,汉代察举制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官僚子弟富豪平民贫民696615787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沿袭了皇位世袭制1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
6、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16、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是皇权逐渐削弱 相权逐渐加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缓和 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逐渐加强17、“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这是古代某位皇帝所下诏书内容,下列措施属于该皇帝采取的是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 C为办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 D设内阁作为侍从顾问机构18、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
7、地毗邻。如此安排的主要原因是军机处官员能更好地照顾皇帝的生活起居 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受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较高A B C D19、形成于秦代的以避君讳为核心的避讳制度,至唐宋而臻于完备,至清代达到了极点。这一过程本质上体现了 A礼乐制度日益完备 B社会风尚的不断进步 C儒家思想地位巩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20、清朝在东北、西北、西南的边疆地区广泛建立了台站、卡伦、哨所、塘汛,派兵驻守, 并以驿站连接,形成遍布边疆的交通网络。其深远意义是 A这些地区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有效管理 B推动了“改土归流” C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第卷二、非选择题
8、(本大题共3小题,共 3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材料二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2分)(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2分)(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两种
9、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当时各有何积极作用?(6分)22、山东是我国经济和文化大省,历史悠久。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史上的山东行政图 图一 图二 图三材料二 据文献记载:鲁、齐等诸侯在其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役的独立性。秦代官吏必须经过国家委任才能就职;官吏调任时,不得带随员;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违者要依法治罪。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二、图三反映的山东大地出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图一、图二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在地方权限上有何不同?(4分)(3)材料一中哪两幅图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指出两者共同
10、的深远影响(4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图
11、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的朝代,图二所示的唐朝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2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该制度的主要特点,并根据其运作程序概括这一制度的作用。(4分)(3)军机处设置于清朝哪一皇帝时期?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4分)三明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ADABCDBBC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BAADABD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0分)21、(1)分封制
12、。(2分)(2)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2分)(3)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2分)积极作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4分 )22、(1)图二:秦朝的郡县制;图三:元朝的行省制。(各1分)权限的不同:在分封制下,地方享有较大的独立性;(2分)而郡县制下的官员由国家任免,绝对服从中央(2分)。图二和图三反映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2分)深远影响:在郡县制和行省制下,中央都对地方实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2分)23、(1)秦朝(1分)。三省六部制(1分)。(2)特点:相权三分、集体议政、职责分明、互相制约。(2分)作用:三省相互牵制、相权被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三省分工明确又密切配合,提高了办事效率;宰相集体议政、皇权受到一定制约,有利于防止决策失误;形成完备而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2分,任答一点均可得分)(3)雍正(1分)主要职能: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按皇帝意旨拟写诏令,传达给中央和地方各部门。(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