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银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模版.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2873341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模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银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模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银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模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银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模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银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模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银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真实、全面、及时反映银行非信贷资产风险状况,规范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操作与管理,建立风险识别预警和风险抵补机制,提高非信贷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银行非信贷资产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 非信贷资产的风险分类是指按照资产的风险状况及预计损失程度将非信贷资产划分为不同风险类别的过程。第三条 本实施细则的分类对象是资产负债表中除信贷资产以外的各类资产。根据风险和损失程度的不同,划分为安全性和风险性两类。其中:安全性非信贷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及

2、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非信贷资产项目。风险性非信贷资产主要包括存放同业、拆放同业款项、投资及证券、抵债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非信贷资产项目。第四条 分类目的(一)促进我行树立审慎经营、风险管理的理念。(二)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非信贷资产质量,充分揭示非信贷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三)发现和分析非信贷资产使用、管理、监控、催收、处置等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加强对非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提高非信贷资产质量。(四)为判断非信贷资产减值准备充足性提供依据,建立科学合理的非信贷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制度。(五)为计量、监测资本充足率,评价经营管理能力提供依据。第五条 分类原则(一)风险原则

3、:风险分类应该以非信贷资产的内在风险为主要依据,以预计损失程度为分类标准。内在风险是指潜在的、尚未实现损失的可能性。(二)真实原则:广泛搜集非信贷资产的各类信息,严格按照分类标准、方法和程序进行分类,充分估计现实与潜在的风险状况,全面、真实反映非信贷资产的风险程度。(三)审慎原则:风险分类应对非信贷资产的风险分析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科学合理地划分风险类别。(四)动态原则:当出现有可能影响非信贷资产安全的因素时,应及时、准确的对相关资产的风险程度进行重新认定。第二章 风险分类的核心定义和方法第六条 非信贷资产按其风险程度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合称为

4、非信贷不良资产。分类标准的核心定义是:正常类:资产未出现减值迹象,资金能够正常回收,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资产及收益会发生损失。其基本特征为“一切正常”。关注类:资产未发生减值,但存在一些可能造成资产及收益损失的不利因素。其基本特征为“潜在缺陷”。次级类:资产已出现显著减值迹象,即使采取各种可能措施,资产仍可能形成一定损失,但损失较小,预计损失率在30%以内。其基本特征为“缺陷明显,损失较小”。可疑类:资产已显著减值,即使采取措施,也肯定要形成较大损失,预计损失率为30%(含)-90%之间。其基本特征为“肯定损失,损失较大”。损失类: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资产仍然全部损失或只

5、能收回极少部分,预计损失率在90%(含)以上。其基本特征为“基本损失”。预计损失是指我行根据审慎性和客观性的原则,根据当前获得的全部信息对未来可能形成的损失进行的合理估计,不需要事实损失(指已发生且确定无法收回的损失)的形成。第七条 分类方法我行在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非信贷资产的形态、对象、权属、账龄等因素,对不同的非信贷资产相应使用风险分类法、账面价值法、可变现净值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和专家判定法等分类方法进行质量分类。(一)风险分类法。根据资产账龄、交易对手履行合同和债务偿还能力等进行质量分类的方法。主要适用于专项央行票据、同业债权、投资类资产、应收账款、

6、其他应收款项等。(二)账面价值法。根据资产的特性、合同及账面的价值,能直接确认有无损失或损失程度,将资产直接按照账面价值和损失程度进行质量分类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安全性非信贷资产和待处理财产损溢、历年亏损挂账等。(三)可变现净值法。以风险性非信贷资产账面价值,扣除其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后的差额部分,作为预计损失的质量分类方法。可变现净值是指以资产预计售价减去预计相关处置税费后的金额。预计损失计算: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可(已)变现净值;预计损失率(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 100%。主要适用于待处理抵债资产、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等。(四)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根据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

7、的原则,估算投资损失的质量分类方法。预计损失计算: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公允价值;预计损失率(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100%。主要适用于投资类资产等。(五)专家判定法。以风险性非信贷资产实际情况为基础,经专家组综合判研确定预计损失的质量分类方法。主要适用于资产情况复杂、资料不全、信息有限,不能使用上述分类方法确认损失的资产。专家组可由行内专业人员组成,也可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和有关专家组成。第三章 风险分类标准第八条 现金类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属于安全性非信贷资产范畴。(一)一般直接认定为正常类。(二)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的损失,按实际损失认定。第九条 存放同业采用风险分类法。

8、根据存放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状况以及我行对款项的所有权是否受到限制,确定风险类别。存在以下情况之一,应视风险程度进行分类:(一)到期不能正常支取逾期1至90天的,至少划分为关注类;逾期91至180天的,至少划分为次级类;逾期180天以上的,至少划分为可疑类。(二)存放款项的金融机构已依法宣告破产、关闭,造成所有权悬空或无法落实,经清算和依法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划分为损失类。第十条 拆放同业款项采用风险分类法进行质量分类。(一)可根据拆放同业资金逾期时间,结合交易对手的风险状况,合理划分风险类别。拆出资金逾期1至90天的,至少划分为关注类;逾期91至180天的,至少划分为次级类;逾期180天以上的

9、,至少划分为可疑类。(二)以下项目预计损失率按照余额的100%计算,划分为损失类:1.借款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经依法追偿后无法收回的拆借资金。2.违规拆放的款项,经依法追偿仍无法收回的部分。第十一条 应收账款主要包括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采用风险分类法进行质量分类。原则上不高于相对应的主债权五级分类情况。对个人贷款产生的应收利息、诉讼费及相关非信贷资产,在分类时直接按类别打包批量处理,不再按户逐笔认定。第十二条 投资及证券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收投资款,主要按照风险分类法和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进行分类。(一)长期股权投资1.对于可以获得该企业股权

10、公允市场价格的,可参考该市场公允价格计算预计损失率。公允价格的确定原则为:如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其公允价格,如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该资产的公允价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 预计损失率(账面投资额公允市场价格(单价)我行持股数)/账面投资额100%对于无法获得该企业股权市场公允价格的,如果企业财务报表经审计可认为是真实可信的,依据每股净资产计算预计损失率。预计损失率(账面投资额-企业每股净资产我行持股数)/账面投资额100%同时,结合被投资单位财务状况、市场价格、债权产权是否明晰以及影响被投资单位的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区域风险

11、、自然社会等因素分析,整体评价其风险状况和预计损失程度,合理划分风险类别。正常类:公允价值高于投资的账面价值,没有影响股权投资的不利因素。关注类:公允价值虽高于投资的账面价值,但估计存在影响股权投资的不利因素。次级类:公允价值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股权投资存在一定风险,预计损失率在30%(含)以内。可疑类:公允价值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股权投资存在较大风险,预计损失率在30%-90%(含)以内。损失类:公允价值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股权投资肯定损失,预计损失率在90%以上。2.对于无法获得股权市场公允价值的,如果企业财务报表经审计可认为是真实可信的,依据每股净资产计算预计损失率。预计损失率=(投资的

12、账面价值 - 每股净资产本机构持股数)/投资的账面价值 100%同时,结合被投资单位财务状况、债权产权是否明晰以及影响被投资单位的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自然社会等因素分析,整体评价其风险状况和预计损失程度,合理划分风险类别。正常类:持股净资产总数高于投资的账面价值,没有影响股权投资的不利因素。关注类:持股净资产总数虽高于投资的账面价值,但估计存在影响股权投资的不利因素。次级类:持股净资产总数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单位经营出现不畅;或有违规行为;股权投资存在一定风险,预计损失30%(含)以内。可疑类:持股净资产总数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单位出现经营危机或有重大违规问题,监管当局已

13、对其发出警示或整改通知;被投资单位已被宣告破产、接管、撤销,或停止经营、名存实亡,进入清算程序;股权投资存在较大风险,预计损失30%-90%(含)以内。损失类:持股净资产总数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股权投资肯定损失,预计损失90%以上。3.对于无市场公允价格且无法保证企业财务报表可信度的,至少划分为次级类;被投资企业连续半年以上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无法及时获得有关经营信息的,至少划分为可疑类。尚在脱钩处置过程中的自办实体投资或持股实体股权,至少划分为可疑类。以下项目预计损失率按照余额的100%计算,划分为损失类:(l)被投资单位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并终止法人资格,经清算和追偿后仍无法收回

14、的股权。(2)被投资企业或被持股企业亏损严重,虽未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但已完全停止经营活动,或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终止法人资格,即使采取破产清算等法律手段,资产或权益事实上也会形成的损失。(3)被投资企业通过拍卖、出售、协议转让等形式处置后变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4)被投资单位列入人民银行清理范围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最终需由我行弥补损失的部分。(5)已采取法律诉讼手段,但被投资企业或被持股企业仍无法偿还投资而形成的损失。(6)转让、出售股权后形成的账面投资损失。(二)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根据分类时点公允价值计算预计损失率进行分类

15、。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时,一般可划分为正常类。若公允价值呈不利变动趋势,可划分为关注类。预计损失率在30(含)以内的,可划分为次级类。对已关闭、破产的金融机构或企业发行的债券,预计损失率在30%90(含)之间的,划分为可疑类。预计损失率90%以上的,划分为损失类。(三)持有至到期投资按照风险分类法进行质量分类。1.国债、央行票据、政府机构及政策性金融债一般直接划分为正常类;2.其他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投资,应根据债券存续期、发行人信用前景和信用等级等,按照风险分类法进行质量分类。分类时可将专业评级机构的债券评级作为重要参考因素。正常类:债券处于存续期内,评级高于BBB,或债券发行人经营正常,没有

16、足够理由怀疑债券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关注类:债券评级高于BB,或债券发行人有能力偿还债券本息,但存在对偿还债券本息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以及没有债券评级的中央企业债券。次级类:债券处于存续期内,但债券评级低于B,或债券发行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以及没有债券评级的地方企业债券;或债券本金、分期付息债券欠息均逾期30天(含)以上。可疑类:债券到期后未能得到足额偿付,或者债券虽然处于存续期内,但已经宣布违约;或债券本金、分期付息债券欠息均逾期30天以上至2年(含)以内。损失类:债券融资方已经破产或虽未破产但已经关门停业的,且没有债券偿还能力以及融资行为存在严重法律瑕疵的债券投资;或由于债券发行人

17、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且债券投资款项逾期2年以上,确认无法收回。(四)应收投资款项结合被投资单位财务状况、债权产权是否明晰以及影响被投资单位的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自然社会等因素分析,以及定期减值测试情况,整体评价其风险状况和预计损失程度,合理划分风险类别。第十三条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采用风险分类法,根据回购主体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减值测试结果等进行分类。(1)买入返售资产以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作为质押券,且被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冻结的,原则上分为正常类。(2)买入返售资产已出现逾期的,至少分为次级类。(3)买入返售证券属无券买卖或买空卖空,或交易对手存在挪用回购资金从事非法活动等违规行

18、为的,至少分为可疑类。(4)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债权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的,分为损失类。第十四条 抵债资产抵债资产的分类主要运用可变现净值法,并考虑资产状况、处置变现难易程度、可收回价值与账面价值对比情况等因素,逐笔确定预计损失,进行质量分类。所有抵债资产在处置前应至少划分为关注类。分类标准为:关注类:能在市场上随时变现,且市场价值或评估价值扣除各项处置税费后不低于其账面价值。次级类:市场变现能力一般,公允价值或评估价值扣除各项处置税费后低于其账面价值,一旦变现将造成一定损失,但损失较小,预计损失率小于30%。可疑类:变现能力差,产权未过户,存在严重法律瑕疵

19、,或严重毁损、贬值,变现后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预计损失率为30%(含)90%。损失类:难以变现且使用价值很低,存在严重法律瑕疵,或严重毁损、贬值,预计资产将全部损失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资金,预计损失率在90%(含)以上。未在有关规定时间内处置的抵债资产,至少应下调一级。第十五条 固定资产采用可变现净值法。只针对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确定是否存在价值变动迹象,按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与可变现净值(扣除预计处置税费)的差额,计算预计损失率,合理确定其风险形态。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可变现净值预计损失率(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100%(一)正常类:正常使用的固定资产,无产权争议。关注类

20、:房产类固定资产暂无产权证、土地证,其他资产暂无所有权证,但无产权争议或闲置时间在6个月至1年以内,评估价不低于账面价值的固定资产。次级类:存在产权争议或闲置时间在1年以上的固定资产,预计损失率在30%(含)以内。可疑类:评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预计损失率在30%90%(含)以内的固定资产。损失类:二年以上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使用,且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已被淘汰或即将淘汰,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严重毁损、有账无实、存在法律瑕疵无法变现的固定资产;预计损失率在90%以上的固定资产。(二)存在以下情况的固定资产的预计损失率按照余额的100%计算,划分为损失类:l.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

21、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2.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的固定资产;3.已遭毁损,以至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4.其他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我行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第十六条 在建工程按照专家判定法进行分类。正常类:法律手续齐全、运行规范、正常建设。关注类:非正常原因停建3个月(含)。次级类:非正常原因停建3至6个月(含)。可疑类:非正常原因停建6个月至1年(含)。损失类:非正常原因停建1年。被查出有严重违规问题的在建工程、存在各类法律纠纷的在建工程,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风险类别,但至少应划分为次级类。第十七条 固定资产清理(一)采用可变现净值法合理估计资产的

22、可变现净值(扣除预计处置税费)计算预计损失率。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可(已)变现净值预计损失率(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100%处置程序尚未开始或在处置程序中的固定资产,如果对资产有公允合理的评估,应以评估值为基础,合理确定可变现净值;在无评估报告或无法保证评估报告可信度的情况下,可比照同类资产的市场价值合理预计可变现净值的资产,按照公式计算预计损失率:不能合理预计可变现净值的,按上一年度已处置同类资产的平均损失率计算确认。(二)以下项目预计损失率按照余额的100计算,划分为损失类:1.已被淘汰或即将淘汰,没有转让价值的专用设备。2.严重毁损、有账无物、存在严重法律瑕疵无法变现的资产。3.

23、固定资产清理中属以前年度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净损失未及时列入当期损益的。第十八条 无形资产采取可变现净值法进行分类。(一)实际受益期(指资产已使用年限与预计继续正常使用的年限之和)不小于规定摊销期的、且预计可收回金额不小于账面价值的,划为正常类。(二)实际受益期小于规定摊销期的,按预计损失率确定风险类别。预计损失率(1-实际受益期/规定摊销期)100%无形资产中土地使用权以目前的重置价值作为可变现净值,确定预计损失率。预计损失率(资产账面价值-可变现净值)/资产账面价值100%同时结合是否出现下列情况,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整体评价其风险状况和预计损失程度,合理划分风险类别:l.该无形资产已

24、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便其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响。2.该无形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下跌,在剩余摊销年限内预期不会恢复。3.其他足以表明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已超过可收回金额的情形。(三)以下项目预计损失率按照余额的100%计算,划分为损失类:1.该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且已不能为我行带来经济利益。2.该无形资产不再受法律的保护,且不能为我行带来经济利益。第十九条 递延资产(一)实际受益期不小于规定摊销期的,原则上划为正常类。(二)递延资产中因不符合财务制度而无法正常摊销的部分,至少划分为可疑类。第二十条 其他应收款采用风险分类法进行质量分类。(一)原则上账龄应做为分类的重要因

25、素予以考虑。分类对象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待结案诉讼费账龄在3个月以内(含)账龄在3个月至1年(含)账龄在1年至2年(含)账龄在2年以上案件挂账账龄在1年以内(含)账龄在1年至2年(含)账龄在2年以上其他账龄在3个月以内(含)账龄在3个月至6个月(含)账龄在6个月至1年(含)账龄在1年至2年(含)账龄在2年以上(二)以下项目预计损失率按照余额100%计算,划分为损失类:1.因突发事故、意外事故或不可抗力造成的,扣除保险赔偿后仍不能弥补的其他应收款损失;2.待处理结算损失、待处理出纳短款、取款机短款及信用卡单边账,已追究了过失人的责任并进行了相应追偿,仍不足弥补的损失部分。(三)待处理案

26、件纠纷垫款:根据案件的侦办周期、垫款时间及追索对象的还款能力,合理划分风险类别。对存在以下情况的待处理案件纠纷垫款资产,预计损失率按照余额100%计算,划分为损失类:1.各单位与单位内外的自然人及单位外部的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案件已经仲裁机构仲裁或经司法机关裁判生效、并已完成向有关债务人或责任人的债务追索,尚不能弥补的案件损失;2.各类刑事案件在司法机关侦查追赃或相应的民事审判终结以后,尚不能弥补的损失;3.在单位内劳动争议纠纷中被裁判承担付款责任而形成的案件损失。(四)诉讼费垫款科目:案件终结前,根据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周期、垫款时间及被诉讼人的还款能力,合理划分风险类别。 对

27、存在以下情况的预计损失率按照余额的100%计算,划分为损失类:对由于债务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并终止法人资格,或虽未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但已完全停止经营活动,或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终止法人资格,我行最终无法收回应由债务人承担的诉讼费用。第二十一条 待处理财产损溢按照账面价值法,依据待处理财产损溢账面反映的金额,损失部分直接划为损失类,盈余部分最多划为关注类。第二十二条 待摊费用(一)实际受益期不小于规定摊销期的,原则上划为正常类;(二)待摊费用资产中因不符合财务制度而无法正常摊销的部分,至少划分为可疑类。第二十三条 待处理房改资产按照财政部关于金融企业住房制度

28、改革若干财务问题的规定(财金200128号)执行。1.已批准为损失但尚未消化的房改损失,预计损失率按照余额的100%计算,划分为损失类。2.待处理房改资产中若存在在建职工住房工程的,应按照账面余额扣除售房收入后的剩余部分全额计为损失。3.因政策性因素,在获得政府补偿后未弥补的损失部分,全额计为损失。第二十四条 存在违规使用会计科目的项目,至少划分为次级类;未准确核算的项目,原则上至少划分为关注类;由于分类所需的资料不全,导致风险分类难以准确判断的项目,至少划分为关注类;由外部监管或内部审计查出有严重违规问题的科目资产,至少划分为次级类。第四章 操作程序第二十五条 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过程分为初分

29、、审核及认定、审批三个环节。按照银行非信贷资产管理办法规定流程及职责分工,涉及非信贷资产的各部门、各分支行负责初分,总行计划财务部负责审核和认定,总行主管计划财务工作的行领导负责审批,报总行风险管理部备案。第二十六条 初分1.核对会计核算科目。初分人员对会计核算科目的核对要做到准确无误,即各类非信贷资产的账账、账表、账款、账实、账据、内外账务均要相符。2.收集整理资料。初分人员按风险分类要求,收集完善分类信息资料,做好档案资料的整理和分类准备工作。(一)背景材料。主要包括:该资产的形成过程及现状的说明;非信贷资产交易对手的基本信息、财务状况、履约意愿等,对我行资产有重大不利影响的各种因素;非信

30、贷资产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以往资产处置、变现损失率等;非信贷资产有关操作管理情况。(二)附件材料,是指该项资产所涉及有关资料的复印件,主要包括:1.主要法律文书。2.原始凭证和原始记录。3.司法部门或相关政府部门的文件。4.我行已有的调查分析报告等。(三)提出初分意见。根据基本资料、分类理由和依据,提出初分意见,填写银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表(见附表)。对划分为损失类的,除上述非信贷资产基本资料外,还需要有交易对手的以下证明文件之一:l.破产、关闭、解散类:交易对手和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的证明及相关材料;县级及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注销证明。2.死亡失踪类:交易对手死亡或失踪的

31、证明。3.灾害事故类:交易对手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的证明;保险赔偿证明。4.注销、吊销类:县级及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注销、吊销证明。5.触犯刑律类:法院裁定证明。6.强制执行类:强制执行证明和法院裁定证明。 7.或有资产垫款类:垫款证明和其他相关证明。8.投资类:被投资企业破产、关闭、解散的证明;县级及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注销证明。9.抵债资产类:抵债资产接收、定价证明。10.国务院及监管部门特批类:国务院及监管部门批准文件。上述证明文件必须是司法部门或政府部门的正式公文、合同等具备法律效力的文件,或有关部门提供的外部证明材料。第二十七条 审核及认定(一)审核初分结果。总行

32、计划财务部对各单位上报的初分资料进行分析,重点是审核资料完整性、程序合规性、分类理由的充分性和计算的准确性。(二)实地核查。根据初分情况选择重点项目进行实地核查,对初分结果不准确或有疑问的,要逐笔实地进行核实,并形成风险分类核查报告。(三)认定分类结果。在银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表上签署审核意见,对初分结果有异议的风险分类进行调整,说明调整理由。第二十八条 审批对非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结果由总行主管计划财务工作的行领导负责审批。第二十九条 备案总行计划财务部将分类认定的结果、非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汇总表及相关资料连同抽查报告一并上报总行风险管理部。第五章 管理与考核第三十条 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至少应

33、半年进行一次。第三十一条 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是全行非信贷业务管理及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各单位(部门)负责人要对分类工作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负责。第三十二条 分类后的非信贷资产,要根据其风险状况及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化解风险,降低损失。(一)正常类:要注意加强风险预警,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疑因素。(二)关注类:要密切跟踪可能造成损失的潜在不利因素的变化情况,分析评价其对资产安全的影响。(三)次级类:要针对已存在造成损失的不利因素,加大清收处置力度,确保诉讼时效的有效性,密切注意交易对手及资产情况的变化,必要时采取特别处置措施。(四)可疑类:要密切关注已存在造成损失的重大不利因素,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进行清收,最大限度减少资产损失。(五)损失类:对经认定已造成的损失,要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第三十三条 各单位要加强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档案管理。各单位要按照档案管理规定,根据非信贷资产的项目性质及风险分类的不同处理方式,将基本资料、认定表等有关资料装订成册,并按有关规定归档、保管、调阅。第三十四条 计划财务部应根据我行非信贷资产的风险状况,结合我行的盈利能力,提出具体的减值准备计提计划,促使我行非信贷不良资产拨备的足额计提,有效降低我行的经营风险。第六章 附 则第三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由总行计划财务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金融保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