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酒店功能区域设计策略探析——以大同国际会展酒店为例_李曼.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4204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店功能区域设计策略探析——以大同国际会展酒店为例_李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酒店功能区域设计策略探析——以大同国际会展酒店为例_李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酒店功能区域设计策略探析——以大同国际会展酒店为例_李曼.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建设科技 79交 流 平 台1 项目概况大同国际会展中心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御东新区行政文化中心内,北临景观绿化,东临文瀛湖畔,南邻天泰街,西邻太和路。场地南北长约336m,东西长约584m,总建设用地面积194788平方米。项目由展览中心,会议中心,酒店三个子项组成,展览中心位于场地西侧,酒店位于东北侧,会议中心位于东南侧,三座建筑雄居于此,中间形成宏大的迎宾性主广场(见图1)。其中大同会展酒店地上建筑面积为37966,地下为三子项共用,建筑面积为33202。地上8层,由东向西层层递退,地下1层,最高点42.5m。大同古称“云中郡”和“凤凰城”。大同国际会展酒店以“云飞凤舞”为立意,设计取意“石

2、窟意向、塞酒店功能区域设计策略探析以大同国际会展酒店为例李曼(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4)摘要 酒店建筑是一种客观大于主观、理性多于感性、经济效应高于文化属性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建筑,其设计范畴在不断深化与扩大中。本文以大同国际会展酒店工程为例,从技术层面探讨了酒店内部的功能设计,包括公共区域、客房区域和后勤区域,总结出不同的设计手法和策略,为同类工程项目提供借鉴。关键词 功能规划;交通流线;面积配比Analysis on the Design Strategy of Hotel Functional AreaTaking Datong International Conventi

3、on and Exhibition Hotel as ExampleLi Man(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Ltd.,Beijing,100044)Abstract:Hotel architecture is a special type of architecture that is more objective than subjective,more rational than perceptual,and has higher economic effects than cultural attributes.Its design

4、 scope is also constantly deepening and expanding.Taking the project of Datong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Hotel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unctional design of the hotel interior from the technical level,including the public area,guest room area,and logistics area,and summar

5、izes different design methods and strategies,which could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similar projects.Keywords:functional planning,transportation flow,proportion of area外岩层”,建筑造型借鉴了大同“云冈石窟”的造型特点,吸纳了大同地质岩层的肌理特色,抽象出稳重大气、灵动飘逸的塞外建筑意向,体现出独特的地域性和文化性。建筑立面采用金属装饰板,从地面卷起,斜起成为立面,一直卷曲与屋顶连为一体(见图2)。酒店从东到西层层退台,东侧竖直卷曲

6、,根据斜率自然形成一个倾角,西侧在端头处自然弯曲形成建筑雨棚,整体化的屋面由三层流线型形体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完整纯粹。体量高低错落,光影舞动,形成各自的屋顶院落平台,成为有趣的休憩空间,玻璃幕墙的竖向纹理似文瀛湖湖水涟漪。高大的雨篷、错落连贯的形体、熙攘的人群;城市与公园的通道、灰空间的光影、不经意的对景,完成一幅壮美画卷。DOI:10.16116/ki.jskj.2023.07.02080 建设科技交流平台图1 大同国际会展中心鸟瞰效果图图2 大同国际会展酒店人视图2 工程特色本工程属于城市商务会议酒店,星级标准为四星级。处于城市中心边缘,占地面积较大,有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具备较大规模

7、商务人群的承接能力。本酒店与地块内的展览中心,会议中心发生联动效应,主要服务于来本地参会人群,同时也服务于城市商务和度假的客户。从建筑设计上来说,也不是城市集约型高塔型,也不同于处于自然地貌之中的小型精品酒店,而是在城市新区核心地带辅助会议展览为主,兼顾商务度假之用。3 功能探析本工程首层设置酒店大堂、大堂吧、VIP休息室、服务台、行包房、厨房、洗碗间等。酒店大堂双侧设置直通二层的自动扶梯,电梯厅,餐厅等均对称布置,由东向西形成酒店大堂-休息厅-西入口大厅的空间轴线。主入口位于东侧,主要服务于住宿人群。次入口位于西侧,服务于参加会议或者活动的人群。北侧入口以后勤区域入口为主,包括员工入口,货运

8、入口,行包入口。由于一层厨房餐厅上方有客房区卫生间,为防止产生渗漏污染,故局部设置设备转换层。二层主要分为两个区域,一是公共活动空间,一是客房区。其中客房区与公共空间有0.9m的高差,南北两侧各设置进入客房区的前厅,通过踏步和坡道,到达客房区。公共区域围绕通高的酒店大堂展开,设置健身房,娱乐室,电梯厅。通过共享前厅,可进入室外庭院,庭院与共享前厅被通透玻璃幕墙分隔,室内外融为一体。公共区域东南侧设置空中连廊通向会议二层。三层至八层全部为客房区。根据层层退台的外形设计,每上一层都比下一层减少两跨的客房(见图3)。客房双面布置,南北两翼的电梯厅,楼梯间,设备机房,均对称布置。转角处布置电梯厅,空调

9、机房等辅助空间,减少客房对视问题。为避免长走廊带来的压抑感,3-4层,6-7层转角处设计成通高空间。东侧端部为豪华套间,其他区域为标准客房。图3 大同国际会展中心轴测图4 设计策略(1)公共区设计。大同酒店的公共区域以大堂为中心,前台接待,大堂吧,餐厅,宴会厅等围绕大堂组织分布,大堂承担了最核心功能。集中对称的布局方式减少了客人获得需求的移动距离。在公共空间的布局与功能配置上,从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出发,探究用户行为,并定制出不同氛围和不同尺度的空间来满足使用者基本行为,另外再通过趣味空间的植入来激发,碰撞出使用者的随机行为。在设计之初,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依次解决到店宾客的五个从基本到高阶

10、的需求:客人快速办理入住的生理需求,创造静谧环境和归属感的安全需求,丰富多元的空间体验带来的社交需求,酒店营造的私密性以及宾至如归的尊重需求,专属私人空间的自我实现需求。入口:酒店入口既是建筑主体的开始,亦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在本项目中,主入口位于东侧,正门上方外立面金属幕墙自然垂落并水平延伸出去,形成高12.5m,出挑10m的钢结构雨棚,雨棚下面自然形成落客区,满足客人集散,行李搬运等功能性要求,同时与建筑造型相协调,起到空间引导作用。雨篷下面为高大通透的玻璃幕墙,从外面便能一览酒店大堂的气派,建建设科技 81交 流 平 台筑手法一气呵成,彰显星级酒店的恢弘气魄。同时,玻璃材质有效提升视觉

11、渗透性,减少大型体量带给顾客的对立感。大堂区:大堂是接待宾客的第一个建筑空间,也是使宾客首先对酒店产生直观感受的地方。本工程舍有414间客房,大堂面积570,大堂吧 320,按照四星级酒店标准配比。从东侧转门进入,是一个矩形大厅,两侧对称布置扶梯直通二层。对景为通高水幕,上方有玻璃采光天窗。二层设挑台,增加旅客停留空间和视线交汇的几率。大堂明朗而气派,给客户第一良好视觉。其中,前台服务区位于北侧,服务台长16.8m,设置在一进大堂便能识别处,前方提供4m净宽空间供客人等候。南侧为商务中心,贴近外立面有自然采光,独立分区避免流线交叉。考虑到客人在办理完手续能尽快到达自己的客房,大堂近前台处南北两

12、侧分别设置客梯厅,客梯厅在开口处避开了与大堂对视,与其他功能有机联系的同时,也保持自己相对的独立性和私密性。大堂后侧设有大堂吧,采用水幕与大堂空间隔离,既保证了使用空间的独立性又兼具与环境的渗透关系。设计中考虑到大堂吧为客人临时休憩区,提供冷餐和茶点,故区内不单独设置厨房,与宴会区共用厨房。本工程中利用两层通高的空间以及二层挑台使大堂变成立体系统中视线的对话场所,趣味油然而生。中庭屋顶透光顶棚为酒店营造一个舒适的导向空间。旅客可通过采光天窗从时间和空间多个维度感知环境的变化,宛如一个室内的城市广场,承载人们休憩交流等活动。大堂空间拥有舒适的宽高比,面宽16.8m,进深33.6m,高12.5m,

13、营造开敞大气的空间感受。而大堂吧等以停留休闲为主要服务区的层高为8m,以营造亲切安全的空间体验。餐饮区:在大同国际会展酒店工程中,酒店大堂南侧设全日餐厅,北侧设中餐厅,两餐厅全部对外有独立出入口,临街道面设落地窗,景观视野良好,使得中庭与街道的视线南北贯穿。临街道界面可设置室外就餐区,与室内就餐区联动。餐厅西侧便是洗碗间和储碟间,与厨房区紧密相连。整体餐饮区设计位于轴线两翼,分区合理,流线简洁明朗。中餐厅虽然设置30和50两种不同规模包间,但数量较少,种类单一,对于商务宴请,团建等不同客群需求不能全面满足。此外,餐厅只有全日餐厅和中餐厅,对于日益追求品质追求不同体验客人来说,缺乏特色餐厅等异化

14、空间的植入。宴会区:大同酒店工程拥有2个680宴会厅,每个宴会厅可接待540人。宴会厅内设置柔性隔断,方便满足不同规模的使用人群,相邻宴会厅可分可和,极大提高使用的灵活性。在设计之初,结合建筑造型并兼顾结构选型合理性,将大宴会厅设置于平面布局东侧仅一层层高的位置,层高做到Xm,室内可做成无柱空间避免结构转换,并且有独立对外出口,既避免了人流交叉,又便于大量人流快速疏散,可谓一举两得。西侧主入口共设五扇大门可同时打开,满足各界政要同时抵达的需求。两宴会厅之间设置长32m,宽6m的休息厅,上有近200采光天窗,打破一般酒店宴会厅封闭纯室内的刻板印象。休息厅位于整体平面布局的中轴线上,左侧承接宴会厅

15、的西侧门厅,右侧是酒店大堂空间的延续,自然连接两区域。宴会厅南北两侧设置后勤走廊,分别连接中餐与西餐厨房,流线巧妙而隐蔽。宴会空间的设计延续整体工程的恢宏大气,设计流线简洁,功能分区明确,不足之处在于,对于新时代人们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酒店会承接婚宴活动,那么如果能在大宴会厅相邻设置增设新娘房,化妆间,以及贵宾休息室,将会扩展酒店未来的使用范围。康体娱乐区:本工程康体娱乐区设置于二层,包括健身区和娱乐区,围绕酒店大堂中庭布置。由于业主对于项目面积和经费限制,取消了原本设在同层的游泳区。康体区独立于会议区,餐饮区,且集中式布置,兼具管理和使用需求。流线设计上十分巧妙,三条不同流线清晰展开

16、:住宿客人可通过垂直交通核到达二层过厅进入健身区域;会议人群可通过南侧与会议中心架空连廊进入娱乐区;外来旅客可通过酒店大堂一层自动扶梯直接进入娱乐区。由于业主对于业态定位不明朗,故施工图阶段只划分了大空间预留的水电条件,内部未作分割。共享前厅处于东西轴线上一个高潮节点,对内与中庭空间互相渗透,对外将室外庭院景观纳入空间。室外庭院区可承接各项活动,同时为高层客房区提供视觉观赏点。(2)客房区设计。客房部分:本工程2-8层为客房层,共计414间自然间,379间钥匙间,38间套房。客房区面积共21640,占比总面积60%.层高3.9m,面宽4m,进深8.6m,82 建设科技交流平台标准间净面积35m

17、2,套房面积80m2和100m2。客房层的设计依托于建筑造型,面向东瀛从最高大的一层湖层层跌落,每层设置室外平台。U型布局将光线与景观引入建筑,西侧与展览中心形成对话,东侧将湖光山影尽收眼底。层层跌落的形态柔化了庞大的建筑体量,营造出逐步蔓延的景观层次。项目虽定义为城市商务酒店,但却让客人体验到度假酒店的慢时光。在布局上,走廊居中,双侧为客房,每层均在电梯厅附近设置通高共享空间,为客人社交或独处提供场所,将单方向空间延伸至多方向,打破了线性布局的单调性。转角景观最佳位置设置套房,10m面宽落地窗一览东湖美景。近交通核无障碍电梯厅处设置无障碍客房。在室外平台上,客人流线是具有延展性的,行走间充满

18、未被明确定义功能的异质空间,正是这样空间的存在,才让这座酒店不仅仅是居住的机器,更是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养心场所。屋顶上格栅在内的“半透明”表皮,使景观经由建筑的檐下空间渗透到建筑的室内中,提供了人与景观之间另外一种视角。在本项目施工图开展之际,设计师应业主要求,客房卫生间按照1:1配置卫浴三件套和四件套,因此根据卫生间布局和尺度做了不同套型,设备管井也没有按照标准化处理。但是后期室内团队介入,业主需求变化,导致施工图客房设计的颠覆性修改,这需要设计师在开始阶段结合结构和造价诸多因素综合考虑,最大化预留设备条件以及后期改造的可能性。室内团队的滞后性等场外因素是设计师不可控的,酒店最终整体效果的实

19、现,依赖所有设计团队共同协作,不断反复调整与完善。后场部分:在设计之初,设计师遵循现代建筑大师路易斯康的理论,服务区通往被服务区路线可达而隐秘,并不影响其他空间的表达。故设计为服务人员设置专属交通核,服务人员通过单独服务梯到达各客房,近交通核处设置布草间,消毒间以及员工卫生间,最大化避免了对客人生活的打扰。从流线上,营造了客人和后勤人员的双重私密性。5 结语酒店建筑是一种客观大于主观、理性多于感性,经济效应高于文化属性的一种特殊建筑,其设计范畴亦在不断深化与扩大中。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的参与性尤为重要,建筑师的宏观掌控对于酒店的策划、经营起到极具关键性的成败作用,并从专业角度上将设计理念贯彻于酒

20、店设计的方方面面,并扮演与室内、景观、酒店管理等其他专业协调设计的重要角色。其中功能布局和流线规划是建筑师最可以掌控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本文通过大同国际会展酒店实际工程,对酒店的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和剖析,归纳提炼出相关设计策略,为实际工程提出指导。参考文献1 张一莉,建筑师技术手册,2017.3.2 陈静雅,高级商务酒店特色客房设计研究,学位论文,2012.3 王龙,酒店综合体建筑设计策略研究_以禹洲城市广场2_B综合楼为例,福建建筑,2022.4 黄露,多层级的空间交响_坎达拉玛酒店与碧水酒店“服务与被服务”空间关系探究,建筑学报,2021.5 陈剑秋,酒店建筑设计导则,2016.生率,同时,还

21、需进行暖通系统设计方法和暖通设备的优化,减少振动和噪声问题的发生,从而提升整体的设计效果和水平。参考文献1 成素娟.建筑暖通设计中噪声与振动的通病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11):18-19.2 潘建新.建筑暖通设计中噪声与振动通病的防治研究J.建筑与装饰,2020,11(9):21-23.3 高峰,徐长全.建筑暖通设计中关于噪声与振动等通病的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20,23(33):75-89.4 宋兰兰.建筑暖通设计中噪声与振动通病的防治探究J.江西建材,2020,13(8):64-65.5 范文斌.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噪声与振动的通病分析J.砖瓦世界,2020,35(4):101-112.6 袁刚.建筑暖通设计中噪声与振动通病的防治J.区域治理,2020,33(41):190-199.7 王春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噪声与振动的通病分析J.科学与财富,2020,24(21):215-223.8 林富平.建筑暖通设计中噪声与振动通病的防治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20,15(33):104-105.(上接78页)CC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