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下列语句与“此制”相符合的是 A三代用人,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2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
2、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3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 B“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 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 4抗战时期,八路军发动了一场重大的战役,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蒋介石专门发来贺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据此,你认为此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5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 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B
3、. 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C. 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D. 削弱清朝军队的战斗力 6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设厂开矿、修建铁路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7“土匪军阀,为虎作伥M帝国主义,以枭以张M本军兴师,救国救民M总理遗命,炳若日星”此处兴师 A完成了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81912年1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
4、纲,规定临时大总统“有宣战、媾和缔结条约”“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设立中央临时裁判所”等权力。据此推断,修正“组织大纲”意在 A迅速稳定国内局势 B创建责任内阁制 C制约袁世凯专权 D贯彻主权在民原则 9“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材料强调() A.必须继续革命,推翻清朝封建帝制 B.政治革命的彻底性和长期性 C.要从思想上肃清旧的封建思想 D.要用马克思主义彻底改造中国的旧思想 102015年12月25日,台
5、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候选人首场政见发表会在台北登场,两岸议题是三位候选人争锋焦点之一。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谈及两岸关系时强调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发展两岸合作。“九二共识”指的是 A和平统一祖国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两岸交流与合作 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11有学者对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每年数百个讨论的议题进行统计发现,涉及中国或中共的议题,19451948年每年只有45个,而1949年便陡然增加到70个。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政局变化 B冷战重心东移 C朝鲜半岛分裂 D意识形态相同 12“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
6、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材料是哪一政治文献对中国国家性质的表述?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13最能说明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事件是() A. 新中国成立 B. 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 中日邦交正常化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4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A尼克松访华 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C“乒乓外交” D中国重返联合国 15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打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我们实行的主要政策是( )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和平共
7、处五项原则 16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里写道:(梭伦把)法律颁写在木板上,竖立在巴西勒斯柱廊里,所有人都发誓恪守它们,9名执政官还要在那块石头跟前起誓,如果他们僭越了某条法律,他们将献塑一座金像。这一记载说明梭伦为雅典执政官时 A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处处维护平民的利益 C使雅典成为了民主国家 D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 17谢冬慧在罗马法的借鉴价值中指出,公元12世纪始,罗马法又为时人所发掘、整理和研究,再现昔日的辉煌,史称“罗马法复兴”。由于特殊的历史需要,罗马法覆而不灭。导致罗马法复兴的“特殊的历史需要”主要是指() A建立人文主义世界观 B复兴古典文化以促进思想的解放 C实现代议制民主政治
8、D调整商品经济发展下的种种矛盾 18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在政治领域对西方社会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A自由传统 B民主政治 C法律建设 D国家统一 19“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A权利法案 B共产党宣言 C法国民法典 D独立宣言 20有学者认为:“新德意志帝国树立之政治制度表面上帝国政治受国民代表之支配,但实际上,则制宪者之设计至巧,将实权保留于上流阶层,而拥戴一个独裁君主。”该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 A.共和派和保皇派势力相当 B.政治权力由帝国议会掌控 C.民主立宪是
9、虚,君主专制是实 D.容克贵族占主导,资产阶级次之21列宁说:“俾斯麦按照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里的“进步事业”是指() A. 政治体制的改革 B. 工商业的发展 C. 代议制的确立 D. 德意志的统一 2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第一国际的成立 C巴黎公社诞生 D资本论的发表 23有一图是上海造币厂制作的卡尔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纪念章的背面。图案是一位妇女张开双臂护佑着一堵墙边的殉难者,这堵墙是某一次革命终结的地方。这堵具有特殊意义的殉难之墙位于() A英国伦敦 B法国巴黎 C德国柏林 D俄国莫斯科 24“从前我在法国接触了社会主义各种思想流派,深深
10、为社会主义理想所吸引。今天这个理想居然在一个大国内开始实现了,心中感到无限兴奋和鼓舞。”上述认识的历史背景是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法国巴黎公社起义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中国民主革命胜利 25法理德扎卡瑞亚在后美国时代一书中认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之为群雄竞起的时代。”“群雄竞起”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权力真空 B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扩张 C美国失去对全球事务的主导作用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6下图是一幅关于冷战的讽刺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对这幅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 B两极格局承认不同社
11、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 C美苏两极处于相对均势及“核恐怖平衡”状态 D两极格局孕育着多极化趋势 27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A.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欧洲统一进程的加快 D.美苏两国的冷战对峙 28北魏迁都洛阳后,对洛阳加以扩建,东西20里,南北15里。城内有大市、小市、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根据所学判断,正确的是() A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B城市管理为唐宋所仿效 C有利于城市商业有序发展 D推动了商业市镇的兴起 29汉武帝实行盐铁(,即管),结果“盐
12、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i(农具)啖(淡)食。”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 战乱不息,破坏社会经济 B. 土地兼并,导致民生困苦 C. 盐铁官营,影响社会民生 D. 重农抑商,违背历史潮流 30明朝中后期,在著名的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利用积累的资金,购买几张至几十张织机,开设机房手工工场,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属于()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重农抑商下的商品经济的发展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D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31下图内容是著名学者虞和平对某一事件的评价,这一事件应该是() A洋务
13、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32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9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弊。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金融业形势发生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33.郑观应在商务叹中写道:“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贾。总办商董举自官,不依商律由商举。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华商因此不及人,为丛驱爵成怨府。”郑观应感叹的是 A股份经营弊端丛生 B政府大力干预
14、经济 C民族工业艰难发展 D外商挤压民族主义 34针对下表情况,建国初我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 人均产量(1950年) 中国 美国 印度 钢产量 237kg 5383kg 4kg 发电量 276kwh 2949kwh 109kwh A实行三大改造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开展大跃进运动 35邓小平说:“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下列最符合邓小平讲话精神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对外开放方针的确定 C“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D九年制义务教
15、育的实行 36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增速趋势示意图。下列有关解读正确的是() A.总体上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 B.1958年后基本实现工业化 C.20世纪60年代农业反超工业 D.国家方针政策影响经济发展 37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D文学革命的影响38世界上消失的语言中有一半是在1500年至2000年间退出历史舞台的。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外来语言的入侵与破坏 B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建立 C西
16、方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D不同地区的孤立被打破 3915701780年期间,西方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表(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 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 40有学者试图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探究,选出以下几个话题 1坚持“自由主义市场原则”,反对国家干预 2无产阶级提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 3改良社会主义提出在不改变现有制度的前提下,由国家实时一定的福利制度安排该学者探究的主题是 A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 B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 C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 D各国政治体制的演变 二、连线题(将题号对应的答案涂到答题卡上。每小题3分,
17、共12分。) 新中国外交经历了曲折漫长的过程,请将不同时期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连线。 41. 50年代 A.“一条线,一大片” 42. 60年代 B.“一边倒” 43. 70年代 C.“全方位无敌国外交” 44. 80年代以后 D.“两只拳头打人” 三、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3分,共12分。) 45.( )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46.(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模仿美国,实行总统共和制,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 47.(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核武器不仅威胁着象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威胁着美国和
18、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因此,美苏在处理相互关系时,往往表现出坚忍和理性。古巴导弹危机最能反映这一国际关系的特点。 48.( )鸦片战争后,一家英国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 四、材料题(选出正确的答案组合,并将其填涂到答题卡上。)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49.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19、,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6分) 答: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政府奖励生育;社会福利完善;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A. B. C. D.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x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实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50.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
20、者缓解人口压力等等主张。(6分) 答:措施: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超生罚款;向国外移民。 A. B. C. D. 高一历史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理解。A项是世袭制,B是西汉时期采取的察举制,C项是九品中正制,D项是科举制,所以本题答案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2D 【解析】 试题分析:从题干的材料看从周天子开始历代皇帝、皇后都重视这一仪式,说明统治阶级对农业的重视,重视的原因是农业是古代社会主体经济;周代制度后世基本被废除,A不选;古代制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变化非常大,B
21、不选;重农抑商是从战国时期开始的,C不选;故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特点古代的农业地位 3D 【解析】 试题分析:礼乐制度到了春秋时期就已经是礼崩乐坏了,不能说是对后世影响深远,故A项错误;封建指的是分封制,到了春秋战国基本崩溃,逐渐被中央集权制度取代,故B项错误;世卿世禄制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阶层的变动,新兴地主阶级冲击原有的世卿世禄制,基本上退出历史舞台,故C项错误;西周时期并没有现代民族国家的概念,士大夫思想中是家国天下的观念,这种思想下,任何出现在中央王朝视野中的民族部落政权都要臣服于中央王朝,臣服于天子脚下,虽然在具体管理上奉行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但是
22、中央集权的思想源头已经开始了,故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国家观念 4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八路军发动了一场重大的战役,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百团大战的影响。故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百团大战 5C 【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畅销英国,而英国的工业品在中国却没有市场,在当时的中英贸易中在正常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A、B、D三项是走
23、私鸦片产生的影响,而非目的,本题应选C项。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鸦片战争 6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后果是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双半社会,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A项和D项是鸦片战争的结果,B项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抗争八国联军侵华 7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民大革命的影响。由材料信息“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可知这是国民大革命的誓师词,国民大
24、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故选B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 8A 【解析】 试题分析:赋予总统“有宣战、媾和缔结条约”“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设立中央临时裁判所”等权利,有利于迅速稳定国内局势,故A项正确;题干中只提到总统的权力,并未提到内阁,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的是加强总统权力,这不利于制约袁世凯权力,故C项错误;题干并未体现主权在民原则,故D项错误。 9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新文化运动,题眼是“帝制时代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帝制,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论及的是思想上的
25、肃清,不是政治革命,故B项错误;材料“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的信息说明要维护辛亥革命成果,必须肃清旧有专制思想,故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是在十月革命后,故D项错误。 10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九二共识”指的就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所以答案选B。中共主张和平统一祖国,加强两岸交流与合作,但不承诺放弃武力;阻碍祖国统一的两大因素是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九二共识” 11A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对时间的认识“1949年”
26、。这一年,中国三大战役结束,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新政协召开,建立了新中国。中国的政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应选A。B说法错误;早在1945年,朝鲜半岛就已分裂,故排除C;D不是主要因素。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民主革命的胜利影响 12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描述可知这时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没提到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应该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所以本题选B项。A项不是工人阶级领导的,C项、D项应该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外交中国人民政治协
27、商会议共同纲领 13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所以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4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再认再现的能力。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B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外交关系的突破中美关系的缓和 15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所谓“一边倒”就是新中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以此打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所以答案选A。
28、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边倒” 16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雅典的法律,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内容“所有人都发誓恪守它们”、“如果他们僭越了某条法律,他们将献塑一座金像”说明古代雅典奉行法律至上,所以D符合题意;虽然法律至上,但不一定人人平等,所以排除A。题干中没有体现维护平民利益的内容,排除B;古代雅典是奴隶主专政的国家,不是民主国家,排除C。故选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的法律 17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律,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伴随着罗马国
29、家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矛盾重重,在此背景之下罗马法不断完善和发展而出现昔日辉煌,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人文主义世界观,排除A项;借助复兴古罗马文化促进思想解放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民主政治,排除C项。 18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在政治领域对西方社会发展最大的贡献是民主政治。故选B。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影响 19B 【解析】 试题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就是材料内容中的“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共产党宣言是资本主
30、义发展必然产物,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斗争的产物,B项符合题意,正确;ACD三项均排除。故选B。 20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题眼是“实权保留于上流阶层,而拥戴一个独裁君主”。德意志政体中体现出保皇派处于上风,故A项错误;德意志政治权力由皇帝掌控,故B项错误;德意志政体表面上是君主立宪制,实质是用议会粉饰门面的君主专制,故C项正确;“容克贵族占主导,资产阶级次之”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D项错误。 21D 【解析】 试题分析:俾斯麦代表普鲁士容克贵族(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当时针对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他竭力主张以强权和武力统一德国。后来他依靠其“铁血政策
31、”,先后发动了对丹麦的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这符合国家统一的历史潮流,促进了德国的发展和进步。为此列宁指出:“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因此最佳答案是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张德国 22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再认再现的能力。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故选A项。 考点: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23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巴黎公社的认识,从“纪念章的背面图案是一位妇女张开双臂护佑着一堵墙
32、边的殉难者,这堵墙是一次革命终结的地方”判断是巴黎公社,根据所学知识,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1871年武装工人举行了武装起义,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后来,公社战士为了保护巴黎公社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大批公社战士倒在血泊中,被称为“五月流血周”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因此本题选B。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巴黎墙 24C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对十月革命的认识。依据所学,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C符合题意。A标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是由理论到实践,D要晚于十月革命。所
33、以应选C。 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俄国十月革命意义 25D 【解析】 试题分析: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本题考查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群雄竞起”,说明一些国家的国际地位增加,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战后出现了美苏两极对峙的局面,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日本、中国、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与崛起,世界局势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1991年苏联解析后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超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因此A、C说法错误,B与本题无关,只有D项符合材料反映的主题。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多极化趋势 【名师点睛】20世纪世
34、界格局的演变: (1)四五十年代“两极”“冷战”格局形成。 (2)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动摇,出现多极化趋势。美苏争霸成为世界局势的最突出特点。 (3)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4)世界形势:两极格局逐渐解体,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但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特点。 26C 【解析】 试题解析:从漫画可知,它反映了美苏军事力量的均衡,因此都不敢于发动战争,故C正确。A中的“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从漫画中无法得出。BD也与题无关。 27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格局多极化,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所学,在20
35、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西欧、不结盟国家的崛起冲击了美苏两极,加速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不包括美苏对峙,符合题意的是D项。 考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8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描述的是北魏政府对洛阳城市规划和对商业的管理,这有利于城市商业的发展,符合题意的是C项,AB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商业市镇的兴起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 29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导致了百姓“土i(农具)啖(淡)食”,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30C 【解析】 试题分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存在雇佣关系,属
36、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故C项正确。 31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图片信息,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近(现)代化进程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符合题干图片信息“第一次”、“全面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特征的,只有C项符合题意,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领导发起的。此题易误选D,D项虽属资产阶级激进派领导,但属于思想解放运动,而且,也不符合题干图片信息“第一次”。AB两项表述明显不正确,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无关。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32D 【解析】 试题分析:由材料关键信息“外国丝市不
37、振,洋商不购”“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即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即中国已经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C两项明显属于无关项,排除;B项具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够成为题干“主要原因”。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33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采用官督商办的形式。企业总办由官府委派,“名为保商实剥商”,致使“华商因此不及人”,反映了民族工业发展艰难,故选C。A项
38、不符合史实,洋务企业不是股份制;B项中政府大力干预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材料体现的中国官府的挤压不是外商。 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企业 34B 【解析】 试题分析:三大改造是建国后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图表不符,故A项错误;从图表可知中国的人均钢产量和发电量低于美国和印度,反映出建国初期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故采取的相应措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故B项正确;“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应对美国资本主义阵营敌视中国的措施,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出现于1958年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建立时期,不是解决材料现象的相应措施,故D项错误。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
39、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35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可知,这反映了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统分结合,提倡个人利益,调动个人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符合这一特点,故A项正确。对外开放与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无关,故B项排除。“一国两制”属于国家统一的问题,故C项排除。九年制义务教育属于教育领域,故D项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6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大跃进”与“八字方针”,题眼是“19561964年
40、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增速趋势示意图”。依据数轴所反映的信息来看,19581960年农业和工业比例失调,所以二者协调发展的说法是错误的,故A项错误;1958年是“大跃进”时期,炼钢的质量没有保障,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并非是真正的工业化,故B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农业增速超过工业,但并不能说明农业反超工业,故C项错误;20世纪5060年代,国家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的发展由国家统一管理,因此深受国家方针政策的影响,故D项正确。 37D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提到了白话文,而我们通过所学知道,大规模的应用白话文是在新文化运动开始后,胡适提倡白话文,这是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一个方面。新文化运动
41、开始的时间是1915年,而题中所给的时间均早于1915,从这个角度分析应该没有D项文学革命的影响,故选D。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报刊业 【名师点睛】那么前三个选项为什么正确:A民族危机的困境:发生变化的时间是从1900年,正值帝国主义侵华加剧,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民族危机加深,促使人们更加关心民族事务、国家大事,白话报纸适应了普通民众阅读的需求,所以呈增加趋势。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人们关心国事,说明民众觉醒,而维新思想恰好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维新期间,为了宣传维新思想,创办了很多报纸,起到了宣传和启蒙作用。C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也是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提高了民
42、族民主意识,关心国事。 38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荷兰和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展以及工业革命。依据材料中的时间“1500年”可判断世界上部分语言的消失是在新航路开辟时期,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部分语种如英语扩张的历程与英国的殖民扩张以及美国的崛起密切相连,A项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均排除。故选A。 39D 【解析】 试题分析:观察表格可知,甲乙两国均为西方殖民大国;乙国从16世纪到18世纪商业贸易量节节攀升,尤其是18世纪后半期大幅攀升,故乙国应该是英国;而甲国16、17世纪贸易量持续上涨,18世纪相对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故应属荷兰,故D项正确;葡萄牙、西班牙在此前已经衰落,故A、B、C三项错误。 40A 【解析】社会福利思想体现的是国家干预经济,社会福利思想缓和阶级矛盾,与上述话题有关,故A项正确;民族民主运动与材料(1)、(3)话题无关,故B项错误;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与材料(2)、(3)话题无关,故C项错误;各国政治体制的演变与上述话题无关,故D项错误。 41.B42.D43.A44.C 45.A46.B47.A48.B49.C50.D2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