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4福建漳州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有解析.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808235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福建漳州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有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4福建漳州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有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4福建漳州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有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4福建漳州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有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4福建漳州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有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4福建漳州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有解析)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拄杖无时夜扣门。(陆游游山西村) (2)雁阵惊寒, 。 (王勃滕王阁序) (3)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4)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5)萧关逢候骑, 。(王维使至塞上) (6)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小题。 饮泉亭记 明刘基 昔司马氏有廉臣焉,曰吴君隐之,出刺广州,过贪泉而饮之,赋诗曰:“

2、古人云此水,一歃杯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其后隐之,卒以廉终其身,而后世之称廉者,亦必曰“吴刺史”焉。有元宪副吴君为广西时,名其亭曰“饮泉”,慕刺史也,而宪副之廉,卒与刺史相先后。 至正十四年,宪副之孙以时,以故征士京兆杜君伯原所书“饮泉亭”三字,征予言。予旧见昔人论刺史饮泉事,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夫君子以身立教,有可以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皆当见而为之,又何可病而讥之哉? 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争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向使有泉焉,曰饮之者死,我乃奋其不畏之气,冒而饮之,死非我能夺也,而容有死之理而强饮焉,是矫也,是无益而

3、沽名也,则君子病而不为之矣。大丈夫之心,仁以充之,礼以立之,驱之以刀剑而不为不义屈,临之以汤火而不为不义动,夫岂一勺之水所能幻移哉? 人之好利与好名,皆蛊于物者也,有一焉,则其守不固,而物得以移之矣。若刺史,吾知其决非矫以沽名者也,惟其知道,明而自信,笃也,故饮之以示人,使人知贪廉之由乎内,而不假乎外,使外好名而内贪浊者,不得以藉口而分其罪。夫是之谓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真足以启愚而立懦,其功不在伯夷、叔齐下矣。 番禺在岭峤外,去天子最远,故吏于其地者,得以逞其贪,贪相承习为故,民无所归咎,而以泉当之,怨而激者之云也。刺史此行,非惟峤外之民始获沾天子之惠,而泉亦得以雪其冤。夫民,天民

4、也,泉,天物也,一刺史得其人,而民与物皆受其赐。呜呼,伟哉!以时尚气节,敢直言,见贪夫疾之如仇,故凡有禄位者,多不与相得。予甚敬其有祖风也,是为记。 (选自诚愈伯文集,有改动) 【注】 司马氏:代指西晋。征士:不赴朝廷征聘之士。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卒与利史相先后卒:最终 B夫岂一勺之水所能幻移哉 幻:惑乱 C而不假乎外 假:借助 D贪相承习为故 故:缘故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赞扬吴刺史的一组是 (3分)() 其后隐之,卒以廉终其身而容有死之理而强饮焉有一焉,则其守不固明而自信,笃也非惟峤外之民始获沾天子之惠,而泉亦得以雪其冤敢直言,见贪夫疾之如仇

5、 A B C D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概述吴刺史饮贪泉、赋诗,廉洁终老,宪副吴君用“饮泉”给亭命名等事情,为下文议论张本。 B第二段中作者批评一些人对吴刺史饮贪泉事的非议,认为君子树立廉洁的榜样,有利于匡正世风。 C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吴刺史冒死饮泉,具有无所畏惧的勇气,是大丈夫之所为,值得世人学习。 D末段指出以“贪”给泉水命名的原因,表达了百姓对贪官污吏的憎恨;并照应上文,点明写这篇记的缘由。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3分) 译文:_ (2)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3分)

6、译文:_(三)、诗歌鉴赏(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张谓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1)颔联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2)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试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A.“梅表姐,虽然环境的关系很大,但环境也是人造的。我们又何尝不可以改变环境?人无论如何应该跟环境奋斗。能够征服环境,就可以把幸福给自己争回来。”

7、 这是觉慧说的话,他还劝梅表姐多看书,他以为新书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家) B梅去世后,觉慧在向她的灵柩告别时,悲哀地说:“我恨不能把你从棺材里拉出来,让你睁开眼睛看个明白:你是怎样给人杀死的!”(家) C“双桥王国”的幻想破灭后,吴荪甫看到了孙吉人写的一份“草案”,产生了如下憧憬:“高大的烟囱如林,在吐着黑烟;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子夜) D诗人甘果瓦为爱斯美拉达美丽的舞姿所倾倒,专门为她创作了一首诗,诗中写道:“美就是完整,美就是全能,美是唯一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巴黎圣母院) E葛朗台本是一个箍桶匠,又是种植庄稼的能手,因此他对每年的木桶需要量了如指掌。做交易时,他还善于讨

8、价还价,假装耳聋,把对方弄得晕头转向。依靠这样的手段,他最终成为镇上的首富。(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操仰面笑曰:“误中匹夫之计,吾必当报之!”郭嘉曰:“计可速发。”操曰:“今只将计就计。” 曹操在攻打濮阳城时中了谁的计策?曹操是如何“将计就计”的?请简述。 (2)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宝玉道:“相貌倒还是一样的只是言谈间看起来并不知道什么,不过也是个禄蠹。” 宝钗道:“你又编派人家了怎么就见得也是个禄蠹呢? 贾宝玉在评价谁?贾宝玉在见到他前后心情有什么变化?宝钗得知后有何反应? 答第( )题:(二

9、)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孟子离娄下) 注中:合乎中道的人。养:教育,熏陶。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意为贤能的人如果不教育、熏陶不贤能的人,那么他们就违背了中道,有伤德行,与不贤能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l)请概括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 2分) 答: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

10、)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2题。 警惕名校农村学子锐减 周继坚 据报道,在中国农业大学今年的大一新生中,农村户籍生源10年来首次跌破三成,仅占28.26%。如此低的比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农村教育的忧虑。近年来,重点大学农村生源的减少是整体趋势。统计显示,上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县级中学生比例占到50%左右,而今年只有七分之一;北大的农村学生比例从过去的30%左右降到了近年来的10%到15%。 在教育发展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和均衡,既是众多教育界专家学者的一致呼吁,也是教育管理部门多年来矢志不渝的目标。从现实的国情看,我国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农村人口比重仍然很大。相比于城

11、市,农村学生的数量占多数,从教育公平和均衡的角度讲,在高校中农村学生的比重应该大于城市。然而,现实中不仅农村学生在高校中所占比例很低,而且似乎逐年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高校扩招让上大学变得容易。然而,对广大农村学子来说,能够吸吮到这一“雨露”的人却越来越少。有人把大学里农村学子的减少归结为城市化进程,有的归因于农村孩子的基础教育底子整体不如城市。然而,这些原因只是在解释表象,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以去年全国高考为例,农村孩子占考生总数的62%,可见农村孩子仍然是应考的多数。就学生个人基础素质来说,城市孩子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兴趣特长,但农村孩子也有更多的参加劳动实践的经验,决不能说会弹琴的城市孩子

12、的素质就一定高过放过牛的农村孩子。 大学里农村学子的减少,根本上暴露的还是长期以来普遍存在且已饱受诟病的教育均衡问题。除了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外,近年来推出的校长推介制、高校自主招生、名校联合招考等教育改革举措中,农村孩子显然都不占优势。首先从家庭经济条件和教育环境来看,农村孩子主要靠课堂上有限的教育资源,不像城市孩子那样可以享有丰富的各类课外辅导和培训资源;其次,自主招生和校长推荐制等举措也主要面向少数优质示范高中,农村孩子事实上很难进入这些重点中学。 重点大学中农村学子的减少是一个警示信号,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育天平的倾斜度。在城市和重点中学较多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情势下,农村学子在高考竞争中先

13、输掉了一大截。再加上以成绩衡量政绩的功利思维,又加剧了地方对学校投入和学生选拔的人为扭曲。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高考,招生考试越来越像程序化的“掐尖机器”。结果,农村孩子不断被重点中学、重点班级边缘化,考取重点大学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丧失,导致农村孩子上升空间日益狭窄。要看到,长此以往,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不利于社会良性发展的新隐忧,那就是阶层固化。 (选自2011年08月26日光明日报) 10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教育均衡的角度来看,农村人口比重仍然很大,在高校中农村学生的比重应该要大于城市学生。 B城市孩子有这样那样的兴趣特长,农

14、村孩子只有参加劳动实践的经验,二者存在着素质上的差距。 C在目前的形势下,重点大学中农村学子的减少以及成为一个警示的信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育天平的倾斜度。 D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丧失,导致农村孩子上升空间日益狭窄,这成为社会新隐忧。 11开头第一段所引用的数据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12文中“饱受诟病的教育均衡问题”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15 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一15 题。 地 窖 (法)塞斯勃隆 国

15、王陛下颁布了一道诏令,宣称他将每月一次亲临一个臣民的家,并在那里进餐。朝廷的反对派就立刻散布舆论,说这种做法是“收买人心”。国王无论干什么,反对派准会发表点攻击性的评论,把国王贬得一钱不值,什么“好大喜功”啊,“怯懦无能”啊,等等,不一而足,向来如此。这回,国王去臣民家里进餐一事,他们只报以耸耸肩膀,鄙夷地斥之为“收买人心”。哪知,这次他们可错怪了国王。因为国王的这项决定,看来事体不大,却有深刻的用意。国王向来研究历史,深知曾有许多王朝由于不懂得跟人民保持接触的重要性,不察民情,进而失掉民望,最后归于灭亡。而国王本人,自从登基以来,已觉察到显赫的王权在他跟臣民之间正在垒起一堵无形的墙壁,而且越

16、垒越高,根本用不着设岗戍卫,却比王宫的高墙更加难以逾越。而今国王就是想打破这种局面,方法虽然天真一些,却是体面的。 总之,陛下的主意已定:每月都要到他治下的百姓家里进餐一次。内阁的好几位大臣为此很不高兴,警察总长尤为惶恐。他对付街头群众集会、防范爆炸暗杀事件之类是装备有余的,而对付一家一户、日常生活诸环节的问题,例如菜里放毒等,却毫无经验。其他大臣害怕的却是另一回事:过去,他们是国王得到消息的唯一来源,现在如果陛下忽然发现大臣们自己原来一无所知,而他们却一直在谎称民意,那可如何是好!那些高官显贵、朝廷的在野派、新闻界、各种工会无不声称自己是代表民意的,可是当人民真有机会开口说话的时候,他们又惊

17、恐万状。谢天谢地! 好在老百姓早已丧失了讲话的可能,甚至失掉了讲话的兴趣,可是谁又能保证在家庭场合的饭桌上 国王陛下对受到的款待和吃的饭菜都非常满意。在豪华的王宫里,有一道菜是国王不好意思点的,那就是布纪侬风味牛肉。但是这个普通的家庭主妇怎么就偏偏猜到了国王想吃这个菜呢?她又怎么知道国王一直盼着能大杯痛饮都兰纳的葡萄酒? 国王陛下询问了五个孩子的情况:名字叫什么,学习怎么样,身体有没有病等,然后,他很不自然地笑笑,试探着说道:“咱们来谈点儿政治吧!” “谈这个有什么用,”孩子们的父亲说道,“俺倒不是恭维您,我们在这玩艺儿上想的跟您一样。俺常叨咕不信您问孩子的妈,俺说,俺要是个当官儿的,想办的事

18、也不是别的,就是现在他们办的那些。”他的妻子表示同意,但又有点难为情地补充说:最好能改动一下学校放假的日期。 国王听了大为高兴,说:“这正是最近教育大臣向我提出的建议。年轻人,你们呢?没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要说一说吗?太太,能不能给我再来点儿布纪侬牛肉?” “要说的事倒没有,”大孩子的话音渐渐平稳起来,“但是关于服兵役,我有个请求。” 他所提的问题,同样是在内阁会议上有人提出过的。这时候,孩子们的胆子越来越大了,每个人都提了一条建议,每条建议都是同样年龄的孩子所感兴趣的改革,而且这些建议几乎全都是在朝里议而未决的问题,其中有几个,恰恰是国王本人在内阁会议上一直持反对意见的。这时,他嘴里不说,心里暗

19、记着,准备予以重新考虑。这是个好心眼儿的国王。 半夜十一点,国王和老百姓分别了,彼此都感到十分满意。一直在简陋的屋门外,焦急地等候着的三位大臣和警察总长从国王的脸上看出了这一点。 一位大臣说,“我们冒昧地给这户人家带来了一些礼品,请陛下俯允!”“这个主意不错,”国王说,“如果以我本人的名义来送,倒可能引起误解。明天见吧,先生们,我真的非常高兴!” 四位大臣向国王行礼告别,然后他们进了屋,向出场的七个演员付了预定的酬金。正当他们要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脚底下似乎有些什么响动。 “哎呀,”警察总长大声喊叫,“我差点儿把他们忘了(原来,三个半钟头以来,这所房子真正的主人一家一直被关在地窖里,悄悄地呆着

20、,感到时间太漫长了)。我希望还能剩下点儿布纪侬牛肉给他们” (选自微型小说鉴赏辞典,蔡若明译,有删节) 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国王计划每月到百姓家进餐一次,是希望借此接触人民,消除与臣民间的隔阂。 B内阁几位大臣担心老百姓在家宴上向国王反映真实情况,不希望国王去百姓家进餐。C在进餐过程中,主人家提出的种种建议恰巧是国王先前内心赞同并且希望付诸实践的。 D国王担心被反对派斥为“收买人心”,不愿以个人名义送礼物给款待自己的这户人家。 E小说中人物对话语言得体,符合各自身份。“布纪侬风味牛肉”多次出现,起到了线索作用。 14在小说中,“国王”这一

21、人物形象具有哪些主要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15这篇小说题目“地窖”有哪两个层面的含义?小说主要表现了什么主旨?(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访蚁族作者廉思 却咏梅 “蚁族”群体多为“80后”,接受过高等教育,处境却如卑微的蚂蚁,群居在城市的边缘。 记者:“蚁族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廉思:研究发现,大城市均有大规模的“蚁族”存在。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大都倾向于留在城市,加剧了大城市的磁体效应。2002年,有关部门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允许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学毕业生,其户口两年内 可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这就为“蚁族”的产生提供了依据。同时,随着我国首批扩招大学生进入社会,

22、逐年增加的毕业生与下岗再就业职工和民工潮汇聚成就业洪峰,造成我国就业压力空前增大。这也必然要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让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入普通劳动者的行列,但是很多学生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转变。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市场需求情况并没有及时成为专业设置、招生人数划定的风向标。 记者:有读者反映,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是艰苦奋斗出来的,“蚁族”并不值得同情或怜悯。你怎么看? 廉思:“蚁族现象”也确实反映了我国社会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蚁族”绝大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是名副其实的“穷二代”。他们勤奋苦读考上大学,背负着家庭很高的期望,但是目睹同学中“ 富二代”、

23、“权二代”毕业后轻易获得好职位、买房买车,自己却从村到村(从农村到聚居村),求职艰难,他们对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的感受跟其他群体是不一样的。如果这样一群“精英候选人”无法参与社会,或者社会使他们“走投无路”,让他们以年轻脆弱的心灵和一无所有的经济能力裸露于经济危机之下,必将对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记者:通过你的研究,“蚁族”现在的思想状况是什么样子? 廉思:中国社会存在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的传统观念,很多乡村出来的大学生自身还承载着父母的厚望、家族的“面子”。所以也会有类似“宁要北上广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想法,迫使他们选择留下来做“蚁族”。“蚁族”普遍认为,在大城市生活会更

24、有利于自己的人生发展。他们急切盼望以积极的思路有序地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剩下的问题就是研究怎么解决、采取什么政策、条件和进程。 记者:最后,请你对“蚁族”们说些心里话。 廉思:我要为“蚁族”鼓掌,“蚁族”并不是失败者,只是尚未成功。放平心态,坚信自己的选择,通过不懈的努力,“蚁族”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选自2010年2月25日中国教育报) 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蚁族现象”在各大城市都有存在,它反映出了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果不认真审慎地对待这一现象,将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创建。 B“蚁族”群体特点鲜明,他们年轻,坚忍,个人条件较欠缺,来自较

25、落后地区,群居城市边缘,但仍积极融入自己所处的城市。 C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将大学生视为“天之骄子”,使许多大学生不能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而改变自我的定位,奋斗目标的预设不切实际。 D大量民工涌入、大批下岗职工再就业,增大了“蚁族”生存的竞争压力,“蚁族”绝大多数是“穷二代”,他们无法获得“富二代”那样的家庭帮助。 E. “蚁族”群体的存在必将对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构成潜在威胁,因此“蚁族”并不值得同情或怜悯。 14结合文本,概括“蚁族”现象产生的原因。(4分)15结合全文,谈一谈对待“蚁族”应持怎样的态度。(6分)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6、)(3分) 大学里农村学子的减少,根本上 的还是长期以来普遍存在且已 的教育均衡问题。除了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外,近年来推出的校长 制、高校自主招生、名校联合招考等教育改革举措中,农村孩子显然都不占优势。 A. 显露 饱受批评 推介 B. 暴露 饱受诟病 推介 C. 显露 饱受诟病 推选 D. 暴露 饱受批评 推选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日前,武汉科技大学汉字书写测试结果公布,30%学生不及格。以前,写字是读书人的“门面”,读书而写不好字,那可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步入键盘社会以后,写字真的“没用”了吗?不!端正、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具备熟

27、练的写字态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其实,汉字中 ( yn)含着很多美学道理,要领会这些道理,必须多加练习;而领会了这些,不仅能把字写好,还能 ,有助于理解和发现其他方面的美。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答: 。 (2)根据上下文意思,在第句空格处填上一个成语。 答: 。 (3)第句有一处语病,请加以改正。 答:将 修改为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洪培欣语文网 广东惠州救助站致信市民勿施舍乞讨者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惠州市救助管理站当地网站发帖致市民的一封信,呼吁市民主动劝导流浪、乞讨者到救助站求助,不要向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施舍钱物。

28、 信中介绍,惠州是一座历史名城,然而,在街头随处可见的流浪乞讨现象与城市形象很不和谐。只要市民不直接施舍街头流浪乞讨者,街头的流浪乞讨现象将大大减少,这将净化惠州市的市容市貌,改善市容环境,惠州也将更加美丽。 你如何看待救助站致信市民呼吁不要施舍乞讨者?请简要陈述理由。(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生

29、命非常短暂,不仅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草丛中。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2014届漳州五中高三年语文参考答案 1.(1) 从今若许闲乘月 (2)声断衡阳之浦 (3)同是天涯沦落人 (4)梧桐更兼细雨 (5)都护在燕然 (6)以中有足乐者 2D解析 故:惯例,老例。 3B解析 与吴刺史无关;是作者对于“人之好名与好利”的议论;是对吴以时品行的赞扬。 4C解析 “吴刺史冒死饮泉”于文无据,原文中有“向使有泉焉,曰饮之者死”一句,其中“向使”意为“假如”,可见“冒死饮泉”

30、并非真事,而且也不是“吴刺史”所为。 5(1)有人指责他矫情(或“故作姿态”“掩饰真心”),很不认为他的行为是对的。 (本句中,句意理解的难点在于确定句中的主语“或”指的是谁,由前一句的句意可知,“或”指的是“昔人”,即“刺史饮泉事”的人。其他的语言得分点有:“病”译为“批评,指责”,“然”译为“正确的”) (2)人心的贪婪与清廉,是从自己内心产生的,难道是身外之物(或“外在的事物”)所能改变的吗? (本句的得分点有:“自”译为“从”,“作”译为“兴起,产生”,“易”译为“改变”) 【参考译文】 从前西晋有一个廉洁的官员,名叫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经过贪泉(在那里)饮水,赋诗说:“古人说此水,

31、饮一杯值千金。如果让伯夷、叔齐来饮,应当是始终不变心的。”后来吴隐之最终以其廉洁自律而终其一生,后人称道廉洁之士时,也一定会称(他)为“吴刺史”。元代宪副吴君在广西任职时,把(贪泉边)的亭子命名为“饮泉”,是钦慕吴刺史(的缘故),而宪副的廉洁,最终可与吴刺史相提并论。 至正十四年,宪副的孙子吴以时,拿着以前的征士京兆杜伯原所写的“饮泉亭”三个字,来征求我的意见(向我求取文章)。我过去见过前人谈论吴刺史饮泉的事,有人指责他矫情(或“故作姿态”“掩饰真心”),很是不认为他的行为是对的。君子用自身的行为来树立榜样,能用来培植正道,遏制邪说,匡正人心,弘扬公道的,(大家)都应当看到并且学习这些,又怎么

32、可以指责并讥讽他呢? 一个人的寿命长短是上天决定的,不是可以凭借人力争取就能得到的,然而做恶事或善事,却是由自己决定的,人心的贪婪与清廉,是从自己内心产生的,难道是身外之物(或“外在的事物”)所能改变的吗?假如那里有(一口)泉水,说是喝了的人会死,我却奋发那种无所畏惧的勇气,冒死饮用,死亡不是我能决定的,而怀抱必死的念头去勉强饮用,这就是矫情,这是没有好处的,是沽名钓誉,那么君子就会指责并且不去做这样的事。大丈夫的心胸,要用仁义充实,要用礼仪确立,用刀剑逼迫却不被不义之行所屈服,面对如汤似火一样的险境而不被不义之行所撼动,那难道是一勺水所能惑乱和改变的吗? 人们喜好名利,都是被外物所蛊惑,(好

33、名与好利)只要有一样,那么(他)的操守就不能稳固,因而外物就能够改变他了。像吴刺史这样的人,我知道他绝不是矫情的来沽名钓誉的人,只因为他深知道义,明智而自信,忠心实意,所以(他)饮了泉水来昭示世人,让人们知道贪婪与廉洁都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借助外物的(力量的),让那些表面上追求名声然而内心贪婪污浊的人,不能用借口来减轻自己的罪过。这就是所说的扶植正道,遏制邪说,匡正人心,弘扬公道,真的是能够使愚顽的人开启心智,使懦弱的人变得自立,他的功绩不在伯夷、叔齐之下啊。 番禺在岭峤之外,距离天子最远,所以在当地做官的人,能够放纵贪婪之心,贪婪互相沿袭,成为惯例,百姓没有可以归罪的对象,于是让泉水承担(这

34、个罪名),(喝了贪泉的水的人会变贪)这是怨恨激愤的人的说法。吴刺史这种行为,不只是使岭外的百姓开始蒙受天子的恩惠,而且也让泉水得以洗清它的冤屈。百姓,是上天的子民,泉水,是苍天的赐物,一个刺史的职位如果能有合适的人(来担任),那么百姓与万物都蒙受他的恩赐。啊,真是伟大啊!吴以时崇尚高尚的气节,敢于直言,看见贪婪之人嫉恨如仇人,所以凡是有俸禄爵位的人,大多不能与他相互投合。我很是敬重他有祖辈的风范,因此写了这篇记。 6. (1)“万里梦”,点空间,魂飞万里,极言家乡之遥远,此为虚写;(1分)“五更愁”,点时间,整夜为愁思所缠绕,极言客居他乡时乡愁之深,此为实写。(1分)这样,将诗人对故乡的满腔思

35、念之情表达得生动、形象、感人。(1分) (2)诗人以问句作结,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1分)渴望与朋友在京城相聚,(1分)自己的愿望难以实现的无奈等复杂的情感。(1分) 7、(5分)BD ( B、不是妹妹,是女儿;结果倾家荡产。D 却主动提出帮她找弗比斯;他冷静地骗她说“我没有找着他”,受到她的责怪。) 8.(1)(1)陈宫(“吕布”亦可)。(1分)“将计就计”的过程:陈宫让城中富户田氏密报曹操说吕布不在城内,让曹操连夜进兵,田氏为内应,诱他中计,曹操中计后侥幸逃脱。(2分)回寨后诈言自己被火烧死,引吕布来攻,设伏兵于马陵山,大败吕布。(2分) (2)甄宝玉(1分)。见他之前,贾宝

36、玉对他一直是心生向往的(1分),见面后,因不投机于甄宝玉所谈仕途经济、显身扬名之言,觉得烦闷之极(1分)。宝钗得知后,也用“做一个男人原该要立身扬名的”等话劝他(1分),宝玉听后,更为不悦,旧病又被勾起,几天后,饭食不进、人事不省(1分)。 9(1)要推己及人(或:要行恕道)。(2分,意思对即可) (2)【要点】孔子的话的侧重点是,推己及人是行仁的方法。孟子的话的侧重点是,贤能的人很有必要教育、熏陶不贤能的人(或:教育、熏陶不贤能的人,是贤能的人的道德责任)。(4分,各2分,意思对即可) 孔子说:“作为仁人,自己想要立身,就要帮助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凡事都能从切近的生活中

37、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啊。” 孟子说:“合乎中道的人要教育、熏陶不合乎中道的人,有才能的人要教育、熏陶没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们都乐于有贤能的父亲和兄长。如果合乎中道的人鄙弃不合乎中道的人,有才能的人鄙弃没有才能的人,那么贤能的人与不贤能的人之间的距离,就近得不能用寸来度量了。” 10.解析B项,“二者存在着素质上的差距”的说法曲解文意。答案B 11.答案反映农村学生在当今高校招生中的具体情况,暴露了教育失衡问题,为全文的议论提供了依据。(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12.答案教育资源城乡有别;近年来推出的教育改革举措更不利于农村学子。 (甲)13.答案:C E(选对一项得2

38、分。主人家提出的种种建议,“其中有几个,恰恰是国王本人在内阁会议上一直持反对意见的”。“布纪侬风味牛肉”并未串联情节或隐藏主旨,不足以看作线索。) 14.答案:勤政爱民,求真务实,尊重民意(善于听取意见);(2分)想深入民间了解民意可最终仍不免被蒙蔽欺骗。(2分)(意思对即可) 15.答案:小说题目“地窖”首先是实指房屋主人家地底下的一个地下室或地洞,小说中警察总长将主人一家关在地窖里;(2分)隐喻底层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被官员们所掩盖、国王受到了蒙蔽的事实。(2分)小说讽刺了欺上压下、弄虚作假的官员,表达了对丧失话语权的弱小老百姓的同情。(2) (乙)13 B E“个人条件较欠缺”不够准确,第一

39、节能看到“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来自较落后地区”表述不准确,过于绝对化了,文中表述为“蚁族绝大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 14(1)传统思想观念、家庭的期望迫使大学生选择留在大城市;(2)大城市的人生发展机会吸引大学生留下来;(3)我国就业政策的调整为“蚁族”的产生提供了依据;(4)我国就业压力空前增大;(5)大学生择业观的相对滞后,没能顺应社会现实的转变。6)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相脱节。(意对即可) 15(1)对“蚁族”无法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表示同情;(2)对“蚁族”给社会和谐与稳定构成潜在威胁表示隐忧;(3)对“蚁族”不能正确定位自己作为“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表示批评;(4)对“蚁族”

40、的选择与努力表示鼓励。 16.B 17. (3分)(l)蕴(2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 ) “具备熟练的写字态度”改为“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 18.示例一: 施舍乞讨者会纵容不劳而获现象,救助站可有效解决流浪者困境。首先,我国已有比较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对于那些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应由政府出面救助,提供合情、合理、合法、安全和及时有效的帮助;其次,能够避免不劳而获者乞讨骗钱,这种利用人的同情心来骗钱的手段,既违背了社会公德,助长了不劳而获的社会风气,又是对人们助人为乐精神的一种亵渎。 示例二:城市救助制度尚不完善,市民仍应对流浪乞讨人员伸出援手。 “乐善好施”不仅是我们传统美德,更是社会的

41、一种和谐。每个人都有落魄的时候,相信没有人愿意大白天跪在路边乞讨,乞讨者在用年龄、身体和背景证明他们的确需要帮助。口袋里的硬币容易掉,你直接施舍给那些穷人比“希望工程”来得实在。总之,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啊。 19.作文 蜗牛从开始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到最终死在草丛中,这只是材料的表明现象,只有发掘出造成蜗牛悲剧的原因才能把握这则材料的主旨。分析材料不难看出,造成蜗牛悲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不愿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材料的主旨,由此可以找出许多立意,如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等。20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