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94承智班.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787339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94承智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94承智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94承智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94承智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94承智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9.4,承智班)一、选择题1钱穆先生在其中国文化导论中说:“封建社会是各有封疆的,各各关闭在各自的格子里面诸侯们各自涨破了他们的各自格子,郡县的新国家,便逐渐形成,其姿态与性质,与旧的封建国家决然不同。到战国时,七国乃至九个大强国,几乎全是郡县的新国家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分封的诸侯国是小国寡民B.战国产生了中央集权国家C.各国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D.郡县出现适应了争霸需要2“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诸侯绝对服从周王B.周王实际控制全国土地C.周王权力高度集中D.体现周王天

2、下共主地位3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中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关于这三回革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汉朝的革命打破了夏商周以来官僚政治的局面B.周朝的革命体现了族权和政权的结合C.辛亥革命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D.辛亥革命开启了进步的闸门,使反动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4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科学性错误的一项是( )A.浅议我国世袭制度的创立者黄帝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 隋唐三省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谈谈清雍正帝与军机处的设置5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唐国,成

3、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遂封叔虞于唐。此则故事反映出A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B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C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D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6左传隐公三年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偏重)于虢,郑伯(即郑庄公)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於郑,郑公子忽为质於周。”这一现象表明A宗法制度趋向瓦解 B礼乐制度得以强化C血缘纽带已被打破 D分封制度遭到挑战7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与清明节习俗相关联的制度

4、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 礼乐制 8“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材料中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天子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的反映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9刘邦因宠爱戚夫人而打算废太子,大臣叔孙通说:“秦以不早定扶苏,胡亥诈立,自使灭祀,此陛下亲见也。陛下必欲废嫡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这表明A.皇帝权威遭到臣下严重挑战B.秦朝灭亡在于不遵循宗法制C.嫡长子继承制利于统治稳定D.各派围绕太子展开利益争夺10“百姓”一词,辞海注释:“书尧典:章百姓,百姓昭明,孔传:百姓百官

5、,郑注:百姓,羣臣之父子兄弟。”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周语富辰曰:百姓兆民 ”材料中的“百姓”是指A奴隶主贵族 B战国的“平民”C封建地主阶级 D西周的“国人”11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 这可以说明嫡长子继承制在A夏朝已经萌芽 B商朝已经出现C西周正式确立 D春秋开始瓦解12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6、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13“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宗法制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权利的继承问题 B.强化中央政府权力C.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D.确保宗族内部稳定 14“宗法者,辨先祖宗庙昭穆亲疏之法也。”这说明“宗法”强调的是A政治隶属 B血缘等级 C尊奉服从 D分配继承

7、15西周平息以原殷商遗民为主的武庚叛乱后,周公把原商王畿的一部分封给原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让他建立了宋国统治殷商遗民。这个事件可以说明A分封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 B西周时期宗法制渐趋衰落C诸侯纷争有利于百家争鸣的出现 D周公畏惧商纣王的势力16杜佑在通典职官中说“夫立法作程,未有不弊之者,固在度其为患之长短耳。政在列国也,其初有维城磐石之固,其末有下堂中肩之辱。远则万国屠灭,近则鼎峙战争,所谓其患也长。”以下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A.分封制度初期利于国家安定 B.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没有弊端C.分封制度后期造成分裂动荡 D.应从长远角度考察制度得失17“若论三代之世,则封建好处,便是君民之情相

8、亲,可以久安而无患。”这一观点主要肯定了A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统治 B宗法血缘关系的纽带作用C郡县制有效加强中央集权 D三纲五常的封建教化作用 18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构建国家政治结构是政治史上的常见现象。下列制度或机构主要依据血缘关系而形成的有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 雅典四百人会议 美国联邦制 B C D19王国维殷商制度论中认为:“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度”。这实质上说明了( )A.商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性 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C.宗法制与礼制之间是因果关系 D.周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20有人在研究明朝皇帝系列表

9、时发现,部分明朝皇帝的名讳体现了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中五行相生说,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见下表) 皇帝称号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宪宗皇帝姓名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见深相互关系明太祖之子成祖之子仁宗之子宣宗之子英宗之子名中的偏旁木火土金水依据表中所列现象判断,其所隐含的思想有()祈盼专制政权的生生不息反映宗法血缘的代代相传表达分封制度的世世相袭显示“朱”姓大族的赫赫尊贵A.B. C.D.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不咸(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清代是中

10、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期伴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和政府首脑的地位空前加强。清朝皇帝都亲理朝政,这在历代最高统治者中也是少有的。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材料三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两种制度。(4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由西周至秦朝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变化的趋势。(2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清代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4分)(3)根据材料三,总结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

11、政的两种模式,并结合史实举例说明。(6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进的认识。(4分)22(26分)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所谓古代中国的“现代化”,就是指造就中华帝国的那套“理性设计”,主要包括郡县制、法典化控制以及文官制度等若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形态往后看,则春秋战国以至于帝国时代,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张树平“理性政治知识”与中国古代政治的“现代化”(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以郡县制为例概述从宗周时代到秦汉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并据此指出材料一中“现代化”的内涵。(8分)材料二:

12、宋太祖时,遇某官出缺,他叫宰相赵普拟名,赵普拟后交给太祖,恰好这人是太祖平时最讨厌的,他愤然说:“这人怎好用”,就把这名纸撕了,掷在地。赵普不做声,把地上废纸捡起来藏了。过一两天,太祖又要赵普拟,赵普早把前日捡起的破纸用浆糊黏贴了携带身边,即又把这纸送上。太祖诧问:“如何还是此人”,赵普答道,据某意见,暂时更无别人合适。太祖也悟了,点头说:“既如此,便照你意见用吧!”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君相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是否符合当时的真实情况。(6分)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 杨天石帝

13、制的终结(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革命党人为制约权力进行了哪些方面的设计?是否达到了其目的?(6分)材料四 国学大师钱穆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然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要实现中国的民主化,我们首先要认识和了解祖宗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智慧。在此基础上,再去认识西方的政治制度,将适合中国国情的部分移植过来。(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历程是如何印证材料四的观点的?(6分)参考答案1D 2D 3A 4A 5. DACB(得分依次为3,1,1,0)6D 7C 8D 9C 10A11B 12D 13D 14B 15A16

14、D 17A 18C 19B 20C21(1)制度:分封制、郡县制。(4分)趋势: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2分)(2)措施:皇帝亲理朝政;设立军机处。(4分)(3)模式:宰相相互牵制、监督;(1分)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互牵制、监督;宋朝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分,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在正式体制外设非正式机构。(1分)汉武帝时的“中外朝制度”;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置内阁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认识: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完善;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巩固加强。(4分,任答两点即可)22(1)史实: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列国陆

15、续出现了新的地方行政区划;秦统一六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4分)内涵: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国家管理的制度化和体系化。(4分)(2)特点:相权对皇权有制约作用。(2分)是真实情况。丞相制度自秦朝建立以来,都是皇帝的副手,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同时赋予宰相制约皇帝的权利,因此它是真实情况。(4分)不是真是情况。宋代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及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及财权,相劝削弱,皇权加强,这是当时的实际情况。(2分)材料中的情形不是宋代君相关系的普遍反映。赵普之所以能那样做,只因宋太祖信赖他,这是个例,不能以偏概全。(2分)(任答一种观点均可)(3)设计:明确主权在民原则;召开参议会,通过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4分)结果: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国会和临时约法成为民主共和的象征。(2分)(说明:建立民主的原则、确定民主的程序、制订民主的法律制度,民主法制的实践及其效果)(4)近代资产阶级照搬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三权分立制,都未真正实现政治民主化。(2分)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分)既参照了中国古代政治的集中,又参照了近代中国、西方的民主法治,在传承文明、学习西方、立足国情、有所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