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13.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2787300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1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1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卷(18分)一、 基础检测(共6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揣摩模样 糕点闭门羹 咀嚼咬文嚼字B点缀啜泣 谛听并蒂莲 演绎寅吃卯粮C颤动颤栗 淳朴胆固醇 赡养瞻前顾后D奇葩扒手 奖杯一抔土 供需觥筹交错2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距关,毋内诸侯 沛公不胜杯杓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范增数目项王 令将军与臣有郤 秋毫不敢有所近 拔剑切而啖之 张良出,要项伯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A B C D3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徒慕君之高义”A徒以吾两人在也B徒见欺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D哀斯墓之

2、徒有其石也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2分)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B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C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D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荆轲逐亲王,秦王还柱而走5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的加横线词与例句中加横线词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A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C既无伯叔,终鲜兄弟D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6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燕国见陵之耻除矣燕国被欺辱的耻辱也算除掉了。B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于是拿起他的匕首给秦王。D素善留侯

3、张良一向与留侯张良交好。卷(42分)二、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以下几个小题。(22分)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太傅曰:“请入图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

4、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5、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明不言也。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 ),欲( )成大事( )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 (选自战国策燕策,有删改)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愿太傅幸而图之 图:考虑,计议 B、乃造焉 造:到去,拜访C、明不言也 明:明白,知道D、太子再拜而跪 再:两次8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丹所请田先生无言( ),欲( )成大事( )谋A、者 以 之 B、也 因 而C、矣 为 者 D、也 与 则9用“/”线给文中划曲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

6、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B、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C、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D、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10.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面对强大的秦国,燕太子希望太傅帮助他,为他出谋划策。太傅向他推荐了田光,田光向太子推荐了荆轲。B、太子丹为了国事,亲自去拜访鞫武、田光和荆轲等贤人侠士,这充分表明他是一个礼贤下士的人。C

7、、田光年纪大了,劝说荆轲尽心为太子出力,最后以自杀来激励荆轲并表明忠心。D、太子丹听到田光死了,很伤心,双腿跪行,流着眼泪说自己要田光不要泄密的本意是想要和田光商议重大的事情,并不是要他去死呀。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3分)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3分)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4分)三、古代诗歌阅读(12分)西江月 阻风三峰下南宋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这首词是张孝祥由潭洲(今湖南长

8、沙)改官离开湖南时,途经黄陵山下,遇风阻所作。三峰:即黄陵山。词人因改官被调离湖南,途经洞庭湖畔黄陵山时遇风受阻,泊舟山下,而作此词。风回:指风向转为顺风。准拟:一定能。12(1)、这首词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6分)(2)、请结合上下阕的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怀。(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3.(1)寻梦?_,向青草更青处漫溯。(2)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3) ,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沁园春 长沙(4) ,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再别康桥(5)又前而为歌曰:“ , 。”荆轲刺秦王卷(60分)五、现代文阅读阅

9、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文后各题。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多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

10、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代,情节亦淡然松弛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做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

11、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莫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

12、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原文题目为项羽究竟死于何地)14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15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一项是( )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生动描写。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做出种种臆度误解。D作者认为司马迁是利用民间传闻来完

13、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的。1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从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在安徽定远县境内。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目。艾青评传(节选)杨匡汉年过古稀的艾青,在回顾自己五十年的创作生涯时,常常不无感慨地对人说:“想想我这一辈子,也只是写了几首人们还记得的诗。人民是最公平的。一个人写了点东西,人民总会记得他的。我也是想也不敢想到有今天”是的,人民会记得艾青的贡献,承认艾青的成就。他是我国新诗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具有独

14、特风格的现实主义大诗人之一。艾青的诗,较多地将个人的悲欢融入时代的悲欢里,反映着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着现实的生活和斗争,并由此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在早年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诗人以真挚虔诚的赤子之心,赞美养育了自己的保姆,为她受尽黑暗年代人世间凌辱的凄苦命运抒发着悲愤、哀恸与不平;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广大农民的遭际的同情与关切。诗人在另一首名篇我爱这土地中发出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倾诉,更是把个人的情感、命运都赋予时代、人民、祖国和土地的明证。在中国广大读者心目中,艾青诗作中的深沉感情,突出表现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讴歌。太阳、

15、火把、春天、黎明、生命、火焰,不但出现于他许多作品中,更是他不少篇章集中讴歌的主题,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的新意竞放异彩。在太阳春黎明煤的对话等早期作品中,诗人“在东方深黑的夜里”,朦胧又强烈地发出了对光明、对春天、对火焰的热切呼唤。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后,诗人从浴血奋战的人民中找到光明之所在,创作了充满热情、乐观和希望的长诗太阳及其姊妹篇火把。这两首喷射着激情火花和理想光芒的名篇曾鼓舞过不少青年走上革命之路。艾青曾写道:“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那诗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那诗的美学的胜利。而后者,竟常被理论家们所忽略。”在他的诗歌中,尽管不乏某些或过于切近时事或过于凌虚的篇什,但作为代表

16、他主要成就的诗篇,往往不拘泥于直接地如实地反映生活;那种饱满的进取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总是伴着新奇的联想、想象、意象、象征而来,造成鲜明的形象并给读者一定的暗示与启迪。他在抗战前夜作的太阳一诗中写道:“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这融进了诗人深刻感受的想象和意象,使形象充满血肉,更深刻地显示着光明来自黑暗,需通过流血死亡的代价去换取的生活真谛。此外,艾青还善于从绘画、雕塑、音乐等多种艺术样式以及中外诸多艺术流派中汲取有益的养料,转化为自己诗篇中的艺术细胞。艾青的诗歌,艾青的名字,在中国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中扎了根,也在全世

17、界赢得了声誉。美国的学者把艾青和希克梅特、聂鲁达并列为现代世界三位最伟大的人民诗人。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他对中国新诗艺术的贡献在于:以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和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加强了新诗的时代感和现实性;以来自生活又经提炼而成的丰富、变化、新鲜的语言,增强了新诗的表现力;以在一定规律里奔放的、具有“散文美”的内在韵律的自由诗形式的创造,和众多的新诗人一起,巩固了自由诗在我国现代诗歌中的地位。艾青还是在艺术上沟通中外诗歌的桥梁之一,他的诗能面对世界发言,被一些外国学者认为在诗歌难于翻译的情况下最易译介的中国现代诗人。艾青说:“我的一生都在

18、探索。”在漫长的道路上坚持探索、吹号行进的诗人与作品,尽管常常会几经斫丧,但终将显示其旺盛的活力因为对于艾青来说,太阳、火把、诗和他同在!1986年2月(1)下列对评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A艾青在回顾自己五十年的创作生涯时,因为自己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的一点成绩,能够被人民认可,感到由衷的荣幸; 人民能够公平公正地对他加以评价,自己深为感动。B我爱这土地一诗,诗人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唱者经历了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C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诗人赞美养育了自己的保姆,为她受尽黑暗年代人世间凌辱的凄苦命运抒发着悲愤之情,对自己

19、没能尽孝深表懊悔,并表明来世一定要报答保姆的愿望。D“我的一生都在探索”表达了艾青在诗歌领域的执着追求,表现了艾青积极进取的精神,并号召人们像他一样去追求。E诗人将对大堰河的称代,由“她”而改换为“你”,这种称代上的变化, 既表明了诗人对大堰河感情的深厚,又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有利于直接抒情。(2)请结合文本,从两个方面简要概括艾青诗歌的思想成就。(6分)(3)艾青诗歌的“美学的胜利”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6分)(4)作者在这篇评传的最后写道:“对于艾青来说,太阳、火把、诗和他同在!”请对这句话进行简要赏析。(8分)七、语言文字运用18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

20、一组是( )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A B C D19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B、“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调、四调的区别。D、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这类诗歌仍属古典

21、诗歌。20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未见有能望其项背的。B要知道生之可贵,但不可苟且偷安。要知道死不足惧,但不轻易言死。C看过反映徐志摩爱情生活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后,我对才子徐志摩有了捉襟见肘的感觉。D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这种如鱼得水似的悠闲,让后世的学者在感叹中国人融入西方社会的艰难时,不得不叹服徐志摩是“最适应西方生活的中国文人”。B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

22、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 C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措施。D艾青将自己对大堰河的感情表现在娓娓动人的陈述中,像是自然流淌的感情的河。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每到假期前,网上就掀起关于“挪假”“拼假”的讨论热潮。这一现象显示,人们不仅希望休假,还希望假期安排得更合理更充裕。这不是挑剔,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B“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河南一女教师的10字辞职信一夜之间红遍网络。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她放弃安稳的工作,选择未知的人生的?大家众说纷纭。C生活不能等

23、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白活了一场。D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共赢、合作的时代潮流。23下图是中央文明办发布的“中国志愿服务标识”。请仔细观察,对标识的构成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等修辞手法,不超过70字。(5分)24某班五位女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夺得了四项冠军。在班会上,班长杨某说了如下一段话。其中有三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予以修改。(6分)我热烈祝贺我们班五位女同学。她们在运动会上出尽风头,轻而易举地夺得了四项冠

24、军,为我们班争了光。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我要感谢她们,并为她们感到荣幸,我们大家要向她们学习。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答案1A【解析】A项,“模”为多音字,作“模子”之意时,应读m,“嚼”为多音字,用于某些复合词时,读ju,作“用牙齿咬碎”之意时,应读jio;B项,“缀啜”为形近字,分别读zhu/chu,“谛听蒂”为同音异形字,均读d,“演寅”形近字,分别读yn/yn;C项,“颤”为多音字,根据词义判断,分别读chn/zhn,“淳醇” 为同音异形字,均读chn,“赡养瞻”为形近字,分别读shn/zhn;D项,“供觥”为同音异形字,均读gng,其它分别读p/p,bi/pu。所以选A。2D【解析】

25、“内”同“纳” “倍”通“背”“郤”通“隙”“要”通“邀“蚤”通“早”。3A【解析】例句中的“徒”是“只是”之义,在四个选项中,只有A与之相同。B项的“徒”相当于“白白地”,C项的“徒”是门徒之意,D项的“徒”相当于“空”。4B【解析】B项的“以”都作连词,相当于“来”。A项的“之”,前者作助词,定语的标志,相当于“的”;后者作代词,指代这件事。C项的“其”,前者作副词,表揣测、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后者作代词,他们的。D项的“而”虽都作连词,但前者表转折,相当于“却”;后者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5D【解析】A项“上”,名词作状语,向上。B项“老”,形容词作名词,旧臣。C项“鲜”,形容

26、词作动词,无。D项使动用法,和例句相同。6C【解析】C项应译为:于是拿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7C。明:表明。8A。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9D。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10B。太子丹只亲自拜访了鞫武。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3分)太子跪着迎接(田光),倒退着走为他引路,跪着(替田光)拂拭坐席。(却行:倒退着走。道:通“导”,引导,引路。句意。各1分)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3分)现在太子(只)听说我壮年时的情况,(却)不

27、知道我的身体不如当年了。(形:身体。不逮:不如。句意。各1分)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4分)我私下里没把自己当外人,向太子举荐了您,希望您到宫中去拜见太子。(窃:私下。外:意动。过:拜访。介宾短语后置。各1分。)参考译文: 燕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逃回了燕国。他看到秦国将要吞并六国,秦军已逼近易水,惟恐灾祸来临,太子丹担心它。对他的太傅鞫武说:“燕国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太傅帮忙想想办法才好。”太傅说:“请让我好好考虑考虑。”过了一些时候,鞫武说:“燕国有一位田光先生,此人深谋远虑勇敢沉着,您不妨跟他商量商量。”太子丹说:“希望太傅您代为介绍,好吗?”鞫武说:“好吧。”于是鞫武

28、去见田光,说:“太子希望和先生一起商议国家大事。”田光说:“遵命。”于是就去拜见太子。 太子跪着迎接田光,倒退着走为他引路,又跪下来替田光拂拭坐席。等田光坐稳,左右人都退下后,太子就离席,向田光请教道:“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能尽量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件事。”田光说:“我听说好马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一天可以飞奔千里。可到它衰老力竭的时候,连劣马也能跑在它的前面。太子现在听说的是我壮年的情况,却不知道如今我的精力已经衰竭了。虽然这么说,我不敢因此耽误国事。我的好朋友荆轲可以担当这个使命。”太子说:“希望能通过先生与荆轲结识,可以吗?”田光说:“好的。”说完起身就走了出去。太子把他送到门口,告诫他说:“

29、我告诉您的和先生刚才说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田光低头一笑,说:“好。” 田光弯腰曲背地去见荆轲,对他说:“我和您交情很深,燕国没有人不知道。现在太子只听说我壮年时的情况,却不知道我的身体已比不上当年了。有幸得到他的教导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尽力想想办法。我私下里没把自己当外人,向太子举荐了您,希望您到宫中去拜见太子。”荆轲说:“遵命。”田光又说:“我听说,忠厚老实之人的所作所为,不使人产生怀疑,如今太子却告诫我说:我们所讲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这是太子他怀疑我啊。为人做事让人怀疑,就不是有气节的侠客。”田光这番话的意思是想用自杀来激励荆轲,接着又说道:

30、“希望您马上去拜见太子,说我已经死了,以此表明我没有把国家大事泄漏出去。”说完就自刎而死。 荆轲见到太子,告诉他田光已经死了,是为了表明自己没有把国家大事泄漏出去。太子拜了两拜,双腿跪行,泪流满面,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之所以告诫田光先生不要泄密,是想实现重大的计划罢了。现在田先生用死来表明他没有泄密,这哪里是我的本意呢?”诗歌鉴赏12.(1)答:作者实写“秋色”、“湖光”、“斜阳”、“细浪”,以及泊船后听到的涛声。作者想象与水神“看斜阳”;想象听到“水晶宫”奏乐;想象明日抵“岳阳楼”。这些积极奇特的想象为虚写。(要(2)点:写出实景,3分;写出想象之景,3分。)(2)答:词的上阕描绘了行船

31、受阻前后作者所见和感受,2分)词的下阕写停船后作者的心理活动,露宿江边却设想着美好的明天,(2分)。流露出作者对山水美景的钟爱,以及作者随遇而安、旷达乐观的胸襟。(2分)(要点:写出上下阕内容各2分;写出作者情感2分。) 13.(1)撑一支长篙(2)为变徵之声(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4)那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4D D项“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在文中没有依据。15C C项,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的质疑和臆度不能体现出对项羽的同情或肯定。16B B项理解错误,结合文本倒数第二节内容可知,项羽应该是从阴陵到嗟虞墩,再到东城的。17(1)

32、CD C项,原文没有“对自己没能尽孝深表懊悔,并表明来世一定要报答保姆的愿望”这种情感。D项,“号召人们像他一样去追求”于文无据。(2)一是将个人的悲欢融入时代的悲欢里,与现实紧密结合,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二是突出地表现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讴歌。(3)第一,用新奇的联想、想象、意象、象征构成鲜明的形象并给读者一定的暗示与启迪;第二,善于从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样式以及中外诸多艺术流派中汲取养料,转化为自己诗篇中的艺术细胞;第三,以丰富、变化、新鲜的语言,增强了新诗的表现力;第四,创造了在一定规律里奔放的、具有“散文美”的内在韵律的自由诗形式。(4)这是对艾青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

33、作者认为艾青的作品像太阳一样有着永恒的魅力,像太阳和火把一样给人带来温暖、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他的诗作感情充沛,激人奋进。另外,这句话还表达了作者对诗人艾青的无限崇敬之情。18C【解析】本题出自必修一教材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解题时首先应浏览所给的语段和句子,把握中心意思,再看所给的小句子,借助关联词、指代词等把握句和句之间的关系。文段的中心话题是对联,所以是首句。排除AD紧承,解释楹联的内涵。是结句,说明对联的形成及盛行时代。19D【解析】采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歌应属于现代诗歌,所以D项是错误的。20A【解析】项,望其项背: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34、B项,“苟且偷安”,是贪图安宁,不求上进的意思,与语境不合。改为“苟且偷生”C项,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不合语境。D项,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错用对象。 21A【解析】B缺宾语中心语;C不合逻辑;D主宾语搭配不当。所以选A。22A【解析】B“大家众说纷纭”重复赘余,“大家”与“众”重复,去掉“大家”。 C项,“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白活了一场”否定失当,改正: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D项,“顺应和平、发展、共赢、合作的时代潮流”语序不对,应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23此标识以汉字“志”为基本原型,上面的“士”像一只振翅飞起的鸽子,传递着友爱;下面的“心”像一条弯曲、飘逸的彩带,象征着心灵相连。【解析】从构图上看,徽标整体上是汉字“志”,象征着“志愿者”,上面的“士”像飞翔的鸽子,下面的“心”字像一条连接你我的彩带。结合志愿者行动的目的、意义阐释即可。注意内涵表述要贴切题干要求,注意字数要求。24出尽风头(贬义) 大显身手轻而易举奋力拼搏 荣幸骄傲;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