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菌课题第二节 细菌授课时间课型新授主备人检查预习作业情况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通过将细菌与动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发现细菌的过程,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 步密切相关的观点,认同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观点。 学习重点细菌的主要特征。学习难点细菌的发现史。关键认真观察教具准备教材图片、视频资料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指导设计意图一、问题导入 你知道细菌是怎样发现的?是由谁发现的?你知道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巴斯德吗?细菌像什么样?有多大?如何繁殖后代?二、自主学习:自
2、学课本71-74页,完成下列问题,并展示学习成果。1. 细菌是如何被发现的?2.思考:巴斯得的鹅颈瓶实验说明了什么? 3.通过“细菌的发现过程及巴斯德实验过程”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认识?4.认识不同形态的细菌,并且描述出细菌有哪些不同的形态。5.观察课本73页“观察与思考”中的“细菌结构示意图”,并思考教材中出现的讨论题,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及细菌的营养方式。6.观察:“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及细菌结构图”并注意比较它们结构异同。细菌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特有结构7.描述细菌的生殖。三合作探究:1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如其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
3、没有洗手或其他影响细菌生活繁殖的情况下,4小时候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细菌的增殖时间细菌数量/个开始1001小时后2002小时后8004小时后25600四、精讲点拨:伤口较深与表皮划伤哪个易得破伤风?为什么?聆听思考自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讨论交流细菌发现史观看PPT,感受细菌的形态大小、讨论其结构特点、营养方式。观看PPT,说出细菌的结构,并与动植物细胞结构比较讨论计算方法,得出惊人的数字,感受细菌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提出问题展示自主学习问题播放PPT,引导学生探究细菌发现史播放PPT,引导学生观察PPT展示细菌、动物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要求比较三者的结构
4、不同。引导学生做教材74页技能训练。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形成答案知道细菌是从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对比分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认识细菌的繁殖特点。五、课堂小结根据以上学习的细菌内容,大家来思考:细菌为什么分布广泛?思考回答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个体微小、易扩散,分裂生殖速度快,数量多,有时会形成芽孢,抵抗力强等。提出问题通过问题将本节课有关细菌的知识点串起来,对知识深化。巩固练习P74判断:1.细菌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没有细胞壁,有荚膜。( )2.用放大镜可以观察细菌的结构。( )作业布置必做P74习题选作能力培养探究板书设计 细菌的发现细菌 细菌的形态结构 细菌的生殖课后反思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细菌的形态,把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具体,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让学生学会比较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