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p>窗体顶端
1、影响需求的因素中,最关键的是()。
A.商品本身的价格 B.消费者偏好
C.替代品的价格 D.预期
2、市场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
A愿意购买的数量
B能够购买的数量
C实际需要的数量
D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3、一般来说,产品自身的价格()
A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化
B与需求的变动成同方向变化
C不影响需求和供给
D与供给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4、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
A需求量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
B需求曲线的位移
C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D供给曲线的位移
5、如果两种商品是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之间是()。
A反方向变动关系
B同方向变动关系
C没有关系 D难以确定
6、某月内,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引起的甲商品的需求变动量分别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这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情况是()。
A.增加30单位B.减少30单位
C.增加130单位D.减少130单位
7、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个别消费者需求曲线()加总
A纵向B水平C价格D垂直
8、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有()等
A消费者偏好
B生产技术 C生产成本
D替代品价格 E消费者预期
9、一般情况下,导致需求曲线向右平移的因素有()。
A商品价格下降
B替代品价格上涨
C互补品价格下降
D消费者偏好增强
E消费者收入增加
1、某一时期,电冰箱的供给曲线向右平移的原因可能是()
A电冰箱的价格下降
B生产电冰箱的成本下降
C生产冰箱的要素成本上升
D消费者的收入上升 。
2、供给是指在某一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A愿意B可能
C愿意或可能
D愿意且可能
3、下列函数中属于供给函数的是()。
AQ=-10+5p BQ=-10-5p
CQ=10p+5p2 DQ=10p-5p2
4、在一般情况下,供给曲线()
A向右上方倾斜 B向右下方倾斜
C斜率为正 D斜率为负
E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5、以纵轴代表价格、横轴代表产量绘制某种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当产品价格上升时,在坐标图上就表现为这种产品的()。
A.供给曲线将向右移动
B.需求曲线将向左移动
C.需求量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变动
D.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
E.供给量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变动
6、关于需求和供给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价格和需求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为需求规律
B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为供给规律
C供给曲线通常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需求曲线通常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E一般来说,市场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市场价格越低,供给量减少
1、在我国,保护价格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实施保护价格会出现()。
A市场过剩 B市场短缺
C会刺激消费 D会限制生产
2、最高限价是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要保证最高限价的顺利实施,政府应()。
A建立政府收购和储备系统
B使这种价格全局化
C实施配给制 D使这种价格长期化
3、关于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市场价格为均衡价格,对应的数量为均衡数量
B均衡价格时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
C实际经济生活中,任何市场上的供求平衡都是必然的
D实际经济生活动,任何市场上的供求都是暂时的,相对的
4、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
5、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对农产品实施保护价格可能产生的结果有()。
A.供给短缺B.生产者变相涨价
C.市场过剩D.生产增长
E.生产者收入下降
6、下列关于最高限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B.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
C.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
D.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
E.其目标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7、下列关于保护价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B.生产者变相涨价
C.保护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会导致市场短缺
D.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导致市场过剩
E.只宜在粮食等少数农产品上实行
8、下列关于政府限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高限价的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B.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均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
C.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会导致市场短缺
D.最低限价高于均衡价格,会导致市场过剩
E.最高限价也叫做支持价格
1、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商品需求数量的影响是()。
A需求量上升1.3%
B需求量下降2%
C需求量上升2.6%
D需求量下降2.6%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则当该产品价格提高时()。
A.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减少
B.不会影响生产者的销售收入
C.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增加
D.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3、假设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20%,此时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增加了10%,则该商品属于()。
A.高档品
B.奢侈品
C.必需品
D.低档品
4、一般来说,煤气和电力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0
D无法判断
5、需求价格弧弹性适用于()。
A.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
B.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
C.价格和供给量变动较大的场合
D.价格和供给量变动较小的场合
6、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小于1,则()
A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B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C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D企业可实行薄利多销策略
7、关于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表述错误的是( )。
A.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
B.生活基本必需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C.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越大
D.一般来说,一种商品若有极少的替代品,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
8、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称为()
A.需求价格弹性
B.供给价格弹性
C.需求交叉弹性
D.供给交叉弹性
9、决定供给价格弹性的首要因素是( )。
A.资金有机构成
B.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
C.投入品替代性大小
D.时间
10、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可以称为()
A高档品
B必需品
C劣质品
D低档物品
11、当供给价格弹性系数Es(),表示供给富有弹性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0 D无穷大
12、设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为0.5,该商品现在的价格为2元,则按点弹性计算公式,商品价格上升到()元,才能使需求量减少15%。
A0.6 B2.6
C2.4 D3
13、下列关于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表述正确的有()
A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B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E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1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 )。
A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B商品的重要性
C商品的用途多少
D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
E时间
15、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 )。
A.时间
B.商品的用途多少
C.预期
D.投入品的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E.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
16、下列关于影响需要价格弹性的因素表述正确的有()
A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
B一种商品若属于生活基本必需品,则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大
C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多,需求弹性就越大
D一般来说,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小,时间越长,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E贵重首饰、高档服装等非必需的高档商品,需要弹性小
17、下列关于需求收入弹性的表述正确的有()
A.一般来说,高档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
B.一般来说,必需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
C.一般来说,低档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等于0
D.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表明收入弹性高
E.需求收入弹性小于0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
1、关于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表述错误的是()。
A二者均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方法
B基数效用论运用边际效用来分析消费者行为
C序数效用论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消费者行为
D二者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
2、边际效用随消费量的增加而()
A递减
B递增
C按相同方向变动
D保持不变
3、无差异曲线描述的是()。
A.消费者的收入
B.消费者的偏好
C.消费者的预算约束
D.消费者的最大化效用
4、当消费者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边际效用为最大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正 D边际效用为负
5、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6、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这是根据偏好的()假定来判定的。
A.完备性 B.可传递性
C.多比少好 D.可加总性
7、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
A消费者的偏好 B消费者的收入
C商品的价格 D效用的大小
9、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斜率为负,这是由()决定的。
A多比少好B可传递性
C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D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10、在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中,可以保证消费者偏好一致性的是()。
A完备性 B可传递性
C多比少好 D客观性
11、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
A边际效用是否递减
B效用是否可加总
C效用函数是否线性
D效用是否客观
12、序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设条件是()
A.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任意两个组合能明确说出自己的偏好程度
B.消费者的偏好有传递性
C.消费者偏好会发生变动
D.消费者对数量多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大于对数量少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
E.边际效用递减
13、关于无差异曲线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上倾斜
B.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C.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D.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E.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
1、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 B消费者的偏好
C商品的相对价格 D商品价格和收入
2、预算线反映了()。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 B消费者的偏好;
C消费者人数; D货币的购买力。
3、在其他情况不变时,消费者收入增加使购买商品的支出增加,这在图形上表现为()
A.预算线向左方平行移动
B.预算线向左旋转
C.预算线向右方平行移动
D.预算线向右旋转
4、下列关于预算线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预算线的位置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B.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
C.其他情况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会导致预算线左移
D.其他情况不变,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预算线向右旋转
E.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
5、在给定的预算线坐标图上,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 )。
A.需求价格弹性 B.消费者收入
C.消费者偏好 D.商品的相对价格
E.商品边际替代率
1、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称为()。
A互补效应 B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 D边际效应
2、在消费者均衡点上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A大于预算线的斜率;B小于预算线的斜
C等于预算线的斜率;D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零预算线的斜率。
3、需求曲线是通过()导出。
A价格—消费曲线;B收入—消费曲线;
C无差异曲线;D预算线
4、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
A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
B商品边际替代率大于商品的价格之比
C商品边际替代率小于商品的价格之比
D商品边际效应等于商品平均效应
5、对于正常品而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
B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C需求曲线更为平缓,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更大
D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反向变动
6、使需求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化的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A.替代效应 B.互补效应
C.收入效应 D.蛛网效应
E.乘数效应
7、关于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价格与需求之间成反向变化的关系即需求规律
B.需求曲线反映了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C.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共同作用使需求与价格成正方向变化
D.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E.收入效应是指任何商品价格下降都等于实际收入的提高,所以价格下降其购买量会上升
8、消费者均衡的实现前提包括()
A偏好不变 B收入不变
C价格不变
D价格变化
E收入变化
1、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对企业的本质进行了开创性的探讨,下列观点表述错误的是()
A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性原因
B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
C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大于市场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应运而生了
D企业的本质或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2、在生产者行为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假定的前提是()
A.边际效用最大化理论
B.经济人假设 C.生产行为最优理论
D.公共选择理论
3、所有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产的关键是()。
A销售增长率最大化 B市场份额最大化
C销售收入最大化 D利润最大化
4、关于企业及其形成的理论,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式
B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C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增加了签订契约数量
D企业的本质或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E从企业产生以后,社会上形成两种交易即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的交易
1、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
A、平均产量增加;B、平均产量减少;
C、平均产量不变;
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
2、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不断增加,总产量()
A、一直增加;B、一直减少;
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3、下列关于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为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减少;
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D、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
4、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称为()。
A成本函数B供给函数
C生产函数D需求函数
5、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总数量或总产出称为()。
A平均产量
B总产量C边际成本D边际产量
6、当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都增加100%时,产量增加大于100%,此时企业处于()阶段。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 D规模报酬为0
7、关于生产函数图形及位置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A当劳动的边际产量为0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B劳动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减的
C只要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就递减
8、投入主要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
A劳动 B资本C土地
D企业家才能E收入
1、企业购买或租用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称为()
A显成本B隐成本C机会成本D总成本
2、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经济利润也称为( )
A.超额利润 B.正常利润
C.会计利润 D.隐成本
3、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称为( )。
A显成本 B隐成本
C固定成本 D总成本
4、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 )
A.固定成本 B.可变成本
C.边际成本 D.隐成本
5、由于短期内固定成本为一常数,不受产量的影响,因而()就是产量变动引起的可变成本的变动
A机会成本 B平均成本
C边际成本 D隐成本
6、总固定成本曲线是( )
A.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的
B.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C.与横轴平行的一条直线
D.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7、当平均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时()
A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总成本
B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总成本
C平均变动成本大于平均总成本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总成本
8、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A.1元 B.19元
C.88元 D.20元
9、短期总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其中可变成本主要包括()等。
A.原材料B.燃料C.动力
D.厂房和设备的折旧
E.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
10、下列关于平均总成本(ATC)、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边际成本(MC)曲线的表述错误的有()
A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B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此时MC=AVC
C当MC=ATC,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总成本曲线交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D总成本曲线最低点最早出现且低于边际成本曲线及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E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都快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
11、关于成本曲线的正确表述有( )。
A总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平均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U形曲线
E平均总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2、关于成本和利润的正确表述是( )。
A企业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总成本
B在成本下降时利润一定是增加的
C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经济利润
D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正常利润
E经济利润中包括正常利润
1、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是( )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竞争市场
C.寡头垄断市场D.完全垄断市场
2、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供给者的市场结构称为()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竞争市场
C.寡头垄断市场D.完全垄断市场
3、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是()
A、同质的;B、有差异的;
C、既可以是同质的又可以是有差异的;
D、完全无差别;
4、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是()。
A.生产者数量的多少
B.产品是否具有差别性
C.技术是否具有差别性
D.进入障碍的大小
5、当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有效率地进行生产,或者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产品时,这个行业就是().
A自然垄断 B政府垄断
C寡头垄断 D规模经济
6、对一个行业市场结构分类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
A.本行业内部生产者数目
B.本行业内部各个生产者的产品差别程度
C.生产技术差别程度
D.进入障碍的大小
7、市场类型划分的标准是()。
A竞争程度 B规模效益
C垄断程度 D国家政策
E资金规模
8、下列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特征的是( )。
A.具有很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B.产品具有差别性
C.产品没有替代品
D.生产者是价格的决定者
E.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不存在什么进入障碍
9、完全竞争市场具有的特征有()。
A.市场上很多生产者与消费者
B.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存在产品差别
C.产品具有差别性
D.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
E.市场规模大,资源可以自由流动
10、在实际生活中,()近似完全垄断市场
A农产品 B汽车 C糖果
D公用事业 E电力
11、形成完全垄断的条件包括()
A政府垄断
B对某些特殊原材料的单独控制
C拥有生产某种产品的技术专利
D自然垄断
E成本领先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
A.与个别企业需求曲线一致
B.是向右下方倾斜
C.是与横轴平行
D.不影响市场价格
2、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
A边际收益曲线 B需求曲线
C供给曲线D平均收益曲线
3、下列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表述错误的是()
A若以横轴表示需求量、纵轴表示价格,则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B企业的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和需求曲线都是同一条线
C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D在长期生产中,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决策原则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4、一家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得到了50000元的总收益,而且边际收益是200元。则平均收益是()元。
A200 B250 C100 D500
5、具有“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等于产品市场价格”特征的市场类型是( )。
A.完全竞争市场
B.完全垄断市场
C.寡头垄断市场
D.垄断竞争市场
6、下列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表述正确的有()
A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整个行业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C企业的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和需求曲线都是同一条线
D企业的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企业会迅速减少产量
E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其供给曲线
1、实施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卖方具有垄断地位
B.企业生产的商品或服务具有耐用品性质
C.消费者之间存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D.不同消费者所在的市场能被隔离开
2、关于价格歧视基本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产品可以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
B.消费者必须具有相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C.垄断者生产的产品必须是耐用品
D.不同市场必须有效地隔离开
3、下列关于完全垄断市场的表述错误的是()
A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不存在供给曲线
B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C完全垄断企业索取的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的程度,受制于需求价格弹性
D当需求价格弹性较低,垄断者可以确定较低的价格
4、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需求曲线是()
A一条水平线
B市场的需求曲线
C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5、将消费者分为具有不同需求价格弹性的两组或更多组,分别对各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此种价格歧视的类型是()。
A三级价格歧视
B一级价格歧视
C二级价格歧视
D完全价格歧视
6、企业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是()。
A不同市场上边际收益相等
B不同市场上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C不同市场上边际收益不同,且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D不同市场上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
7、对于完全垄断厂商来说.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B在利润最大化产量上,价格等于边际收益
C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不相等
D在利润最大化产量上,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8、行业中某一个占支配地位的企业率先确定价格,其他企业则参照这个价格来制定和调整本企业产品的价格,与其保持一致,这种价格模型称为()。
A协议价格制 B价格领袖制
C卡特尔 D共谋
9、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需求曲线()。
A向右上方倾斜
B向右下方倾斜
C一条水平线
D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
10、下列关于完全垄断市场分析表述错误的有()
A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B企业的平均收益等于产品单位价格
C企业的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
D企业只能通过调整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E垄断企业可以对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实行“薄利多销”
11、下列关于价格歧视的表述,正确的是()。
A.货车硬座客票假期对大中专学生回家和返校的优惠票价属于三级价格歧视
B.批量作价属于二级价格歧视
C.企业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照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称为完全价格歧视。
D.在需求弹性较低的市场上索取较低的价格
E.在需求弹性较大的市场上索取较低的价格
12、下列关于卡特尔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卡特尔是垄断竞争市场上价格形成的模型之一
B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卡特尔是欧佩克
C我国企业之间实施卡特尔是违法行为
D一个卡特尔就是一个大公司的一部分
E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当一些企业联合起来一起行动,就形成了卡特尔
13、关于垄断竞争企业与完全垄断企业的说法,正确的有()。
A.垄断竞争企业与完全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都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市场的需求曲线
C.完全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既是企业的需求曲线,也是市场需求曲线
D.垄断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比完全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具有更大的弹性
E.垄断竞争企业与完全垄断企业在确定企业价格与产量时均遵循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
1、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性,各种生产要素要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生产最终产品,这说明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
A.引致需求 B.派生需求
C.单一需求 D.联合需求
2、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收益乘以()。
A边际要素成本 B边际物质产品
C边际产品价值 D平均产量
3、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根据企业内部的生产状况和市场情况,确定要素使用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即()
A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B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C边际收益产品等于平均要素成本
D边际收益产品大于边际产品价值
4、影响生产要素价格的因素主要包括()。
A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B生产者在产品市场上所处的市场状态
C国家监督管理
D生产者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所处的市场状态
E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
1、完全竞争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
A垂直线
B向后弯曲的线
C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D水平线
2、完全竞争生产者面临的要素需求曲线是一条()
A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B向后弯曲的线
C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D水平线
3、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是()。
A.水平的B.垂直的
C.向后弯曲的D.向前弯曲的
4、消费者的要素供给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其条件是()
A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劳动的边际成本
B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C替代效应等于收入效应
D劳动的边际效用大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5、工资上升,消费者更加富有而追求闲暇,减少劳动供给,这是工资增加的()
A收入效应B替代效应
C边际效应D扩张效应
6、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与()重合
A边际要素成本曲线
B边际收益产品曲线
C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D平均要素成本曲线
E边际物质产品曲线
7、下列关于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表述正确的有()。
A生产者完全是要素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B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为水平线
C生产者面的要素供给曲线与边际要素成本曲线重合
D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与边际收益产品曲线重合
E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与平均要素成本曲线重合
8、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可用工资增加的()来解释。
A替代效应B收入效应
C递减效用D扩张效应
E放大效应
9、下列关于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表述正确的是()
A当工资低而收入少时,工资上升,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消费者劳动供给下降
B当工资低而收入少时,工资上升,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消费者劳动供给增加
C当工资低而收入少时,工资上升,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消费者劳动供给增加
D当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相对比较富有,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供给减少
E当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相对比较富有,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劳动供给减少
1、西方经济学一般均衡的理论试图说明的问题是()
A单个产品或单个要素市场的均衡
B劳动市场的均衡
C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D所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均衡
2、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而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资源配置称为( )。
A.瓦尔拉斯均衡 B.帕累托最优
C.帕累托改进 D.资源配置最优
3、当居民和厂商分别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并且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
A.产品市场均衡 B.要素市场均衡
C.帕累托最优 D.瓦尔拉斯均衡
4、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
B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
C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D其产出水平大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
5、某化工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并因此导致了附近粮食大幅度减产,但该厂却又不对农民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现象的存在,通常被称为()。
A.生产的正外部性
B.生产的负外部性
C.消费的正外部性
D.消费的负外部性
6、具有完全非竞争性和完全非排他性的物品通常被称为()
A、准公共物品B、私人物品
C、纯公共物品D、自然垄断产品
7、具有竞争性,但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属于()
A纯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准公共物品 D自然垄断产品
8、交完汽车保险后不认真开车,从而造成保险公司的损失,这属于( )。
A.违法行为 B.道德风险
C.逆向选择 D.顺向选择
9、从经济学理论上说,生产的外部经济会造成( )
A资源均衡配置 B资源有效配置
C产品供给过少 D产品供给过多
10、市场机制是一种利益调节机制,它只有在()方面才能起完全的调节作用,才真正具有效率
A不具有竞争性,但具有排他性的公共物品
B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纯公共物品
C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物品
D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11、科斯定理的含义是()
A.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B.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C.只要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D.不论财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就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12、在买卖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质量差的商品往往将质量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这种现象称为()。
A.道德风险 B.正向选择
C.逆向选择 D.外部不经济
13、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是()。
A.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
B.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的状态
C.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
D.市场信息具有完全性
E.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14、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 )
A.垄断 B.外部性 C.公共物品
D.信息不对称 E.价格波动
15、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 )。
A.生产者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
B.资源能在部门间自由流动
C.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最大产量
D.市场价格达到最低
E.市场机制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作用
16、对于产生外部不经济的生产者来说,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A倾向于扩大生产,其产出水平大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
B边际私人成本低于边际社会成本
C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其产出水平会低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
D给社会上其他人带来损害,但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
E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
17、下列关于公共物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必然减少另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B.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C.该物品在财产所有权上具有独占性
D.一个人不进行购买就不能消费该物品
E.一个人不进行购买也可以消费该物品
18、下列公共物品中属于准公共物品的是( )。
A.国防B.治安C.医疗卫生
D.教育E.收费公路
19、公共物品的特点包括( )。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E.效用的可分割性
20、关于外部性的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正外部性的存在,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需求的水平
B正外部性的存在,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需要的最优水平
C外部不经济的存在,会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损失
D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存在,都意味着资源配置未能达到最优
E外部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产权不清晰引起的
1、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这是为了解决()
A因垄断造成的市场失灵
B因外部性造成的市场失灵
C因垄断造成的市场失灵
D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失灵
2、对于可能产生()的行为,政府一般应通过补贴的措施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A.正外部性 B.道德风险
C.逆向选择D.负外部性
3、为了消除外部性对市场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 )。
A.税收和补贴 B.规定限价
C.合并相关企业 D.公共管制
E.明晰产权
4、对垄断进行干预的方式主要有()
A合并相关企业 B避免过度竞争
C对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进行管制
D制定反垄断法,对垄断厂商的行为进行法律约束
E对垄断行业进行公共管制
1、下列项目中,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态不包括()
A收入形态 B产品形态
C支出形态 D价值形态
A B C D
标准答案: c
答案解析: 通过本题掌握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2、国内生产总值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这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态
A收入形态 B产品形态
C支出形态 D价值形态
3、在我国统计实践中,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应包括的项目是( )。
A.消费支出 B.固定资产投资
C.净出口 D.固定资产折旧
4、生产税是企业从</p><!--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