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市酒钢三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12 N—14 Cl—35.5 Na—23 Cu—64 Fe-56 Al--27
Zn—65 Mg--2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50分):
1、造成大气污染的SO2主要来源于 ( )
A.火山喷发 B.自然界中游离态硫缓慢氧化
C.煤、石油等含硫燃料的大量燃烧、硫矿石的冶炼及硫酸工业等产生的工业废气
D.汽车尾气
2、常温下能用铁罐或铝罐贮存的是 ( )
A、浓H2SO4 B.浓HCl C.稀H2SO4 D.稀HNO3
3、 将蔗糖用少量水湿润,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加入浓硫酸,可看到蔗糖颜色变黑,体积逐渐膨胀,最后变成多孔的疏松固体,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上述过程中( )
A.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 B.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C.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 D.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是( )
A、碳酸氢钠与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反应:HCO3- +OH- +Ca2+ =CaCO3↓+H2O
B、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 O22- + 2H2O = 4 OH- + O2↑
C、碳酸钙加入醋酸CO32-+2CH3COOH=CO2↑+2CH3COO-+H2O
D、铁与稀盐酸的反应:2Fe+6H+=2Fe3++3H2↑
5、下列各组中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同一溶液中的是:( )
A. Fe2+、SO42-、Fe3+ 、Cl- B. S2-、Cu2+、Na+、Cl-
C. H+、SO42-、Cu2+、OH- D. Fe2+、H+、Mg2+、NO3-
6、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 ( )
A.Al(OH)3 → Al2O3 B.SiO2 → H2SiO3
C.Al → AlO2- D.Si→ Na2SiO3
7、证明某溶液含有Fe2+的实验方法是 ( )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只需滴加KSCN溶液
8、将Fe、Cu、FeCl2、FeCl3、CuCl2盛于同一容器中充分反应,如Fe有剩余,则容器中只能有的金属或金属离子是 ( )
A.Cu、Fe3+ B.Fe2+、Fe3+ C.Cu、Cu2+、Fe D.Cu、Fe2+、Fe
9、100ml某混合液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 H2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向其中加入1.92g Cu,微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3 mol/L B、0.15 mol/L
C、 0.25 mol/L D、无法计算
10、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象中(横坐标表示NaOH溶液的体积, 纵坐标表示沉淀质量), 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 ( )
11、把a g 铝铁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棕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 g,则此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
A.70% B.30% C.52.4% D.22.2%
12、4.6g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7.0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产物是 ( )
A.只有Na2O B.只有Na2O2 C.Na2O2和Na2O D.无法确定
13、在Na2O2与CO2的反应中,被氧化元素与被还原元素的质量比是 ( )
A.1:1 B.1:2 C.2:1 D.8:53
14、向25mL 18.4mo1·L-1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 )
A.小于0.23 mol B.等于0.23 mol
C.0.23mol~0.46mol之间 D.等于0.46mol
15、下列反应中,SO2作为氧化剂而发生反应的是( )
A.2SO2+O2 = 2SO3 B.SO2 + H2O = H2SO3
C.SO2 + 2H2S = 3S↓ + 2H2O D.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
16、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①干燥的Cl2 ②Na2O2 ③O3 ④活性炭 ⑤SO2
A.除①外其他都可以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④⑤ D.全部都可以
17、在反应Cl2+2NaOH =NaCl +NaClO+H2O的变化中,当产生58.5gNaCl时,转移电子总数是:( )
A、1.204×1024个 B、6.02×1023个 C、4.816×1023个 D、2.408×1023个
18、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时,当有4mole-转移时,生成的氯气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
A、22.4L B、11.2L C、44.8L D、89.6L
19、加热10.0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变化,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5g,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
A、58% B、42% C、36% D64%
20、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和物10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升,则混和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A、 锌 B、 铁 C、 铝 D、镁
21、金属钠长期置于空气中,最后变为: ( )
A、Na2O B、Na2O2 C、NaOH D、Na2CO3
22、1体积的C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所得气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 )
3/4,则CO2在原混合气体中所占体积分数为:
A、25% B、40% C、50% D、75%
23、金属钠分别与下列物质反应时,既有沉淀又有气体生成的是:( )
A、氯化钡溶液 B、硫酸钾溶液 C、氯化铁溶液 D、硝酸铵溶液
24、焰色反应是:( )
A、单质的性质 B、化合物的性质 C、元素的性质 D、离子的性质
25、将8gFe2O3投入150mL的稀硫酸中,再投入7g铁粉,共收集到1.68L氢气(标准状况下),同时固体均无剩余,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未见颜色变化。为了中和多余的硫酸,且使Fe2+全部转化为Fe(OH)2沉淀,共消耗4mol/L的NaOH溶液150mL,则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A.1 B. 2 C.3 D. 4
二、填空题:
26、已知A、B、C、D为气体,E、F为固体,G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图所示:(10分)
(1)、B在A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可用C的浓溶液与一种黑色粉末反应制取A,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中转移0.5 mol电子,则生成A的体积(标准状况)
为__ ___L,被氧化的C的物质的量为__ ___mol。
(3)、E和F反应生成D、H和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可通过多种方法制备D,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D,下列关于制取及收集D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D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②实验室用E一种药品可以制取D
③右图中的a为浸有稀H2SO4的棉花
④可用D的浓溶液和生石灰为原料制取D
27、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绿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10分)
____KClO3+____HCl(浓)=____KCl+____ClO2↑+____Cl2↑+____H2O
(1) 请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2) 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填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3) 产生0.1mol 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4) 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
28、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而乙同学认为除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以产生氢气。为了验证甲、乙两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装置略去,且洗气瓶中高锰酸钾溶液足量)。试回答:(12分)
(1)上述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丙同学在安装好装置后,必不可少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4)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 _,作用是______ _______;B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 _,作用是______ ;E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 ___,作用是_______ ______。
(5)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C中:________________ _,D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1分)如右图所示,将一瓶充满NO2气体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气体颜色由____逐渐变为____色,试管内的液面会逐渐_____________;当反应停止后向试管中缓慢通入氧气,气体颜色又由______色逐渐变为______色,之后又变为______色,试管内的液面会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6分):
30、向100 ml水中投入Na和Al共15 g,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为5 g
(1)计算放出H2多少升(标准状况下)
(2)过滤出未反应的金属,向滤液中逐滴加入4 mol/L的HCl溶液,生成沉淀的最大值是多少?此 时消耗HCl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市酒钢三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答题卷
26、(11分)
(1)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2分),
体积(标准状况)为___ __L,物质的量为___ __mol。
(3)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分),
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填序号)。
27、(10分)
(1)____KClO3+____HCl(浓)=____KCl+____ClO2↑+____Cl2↑+____H2O(2分)
(2)性质是________(2分)(填编号)
(3)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2分)
(4) 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
28、(12分)
(1)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2分)
(2)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4)__ _,作用是______ _______;
____ _,作用是______ ;
_ ___,作用是_______ ______。
(5)C中:________________ _,D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1分)
__ __ 、 __ __、 _______ ___;
___ ___ 、 ____ __、 ___ 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2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分)。
三、计算题(6分):
30、
答案:一、填空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A
D
B
B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A
C
D
B
C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C
C
B
26、⑴、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略
⑵、略 5.6L 0.5mol ⑶、略 ①③④
27、⑴、__2__KClO3+__4__HCl(浓)=__2__KCl+__2__ClO2↑+__1__Cl2↑+__2__H2O
⑵、② ⑶、0.2mol ⑷、KClO3 HCl(浓) Cl2 ClO2
28、⑴、略
⑵、硫酸変稀与Zn反应生成H2
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⑷、品红溶液,检验SO2的存在,
浓硫酸,吸收水蒸气。
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
⑸、C中黑色粉末变红,D中白色粉末变蓝
29、红棕色,无色,上升,无色,红棕色,无色,继续上升,略,略
30、8.96L 15.6g 50ml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