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一抽测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虽然Cu能导电,但Cu是非电解质 B.BaSO4虽然难溶于水,但BaSO4是电解质
C.SO3溶于水能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D.NaNO3溶液能导电,故NaNO3溶液是电解质
2.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D
A.150 mL 3 mol·L-1的KClO3 B.75 mL 2 mol·L-1的NH4Cl
C.150 mL 2 mol·L-1的CaCl2 D.350 mL 3 mol·L-1的NaCl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1.8g NH4+ 含有的电子数为1NA
B.2.3g金属钠反应生成Na2O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C.标准状况下,11.2 L的H2O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D.常温常压下,22.4LCl2与足量的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A
A.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B.未冷却至室温直接把NaOH溶液移入容量瓶中
C.样品中含有少量Na2O杂质 D.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
5.从海水中提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在HCl气体氛围中干燥产物;④将得到的产物熔融电解得到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获取MgCl2
C.提取镁的过程涉及化合、分解、置换反应 D.第④步电解时,还会产生副产品氯气
6.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A.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OH— + NH △ H2O + NH3↑
B.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 HCO+ Ca2+ + OH— = CaCO3↓ + H2O
C.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 H+ + OH— = H2O
D.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 Cu + 2 H++ 2NO = Cu2+ + 2NO↑+H2O
7.向含有NaBr、KI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然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固体,最后得到的物质是 B
A.KCl B.NaCl和KCl C.NaCl和KBr D.NaCl、KCl和I2
8.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w.w.w.k.s.5.u.c.o.m
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②水泥、玻璃、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④玻璃是氧化物,成分可表示为Na2O·CaO·6SiO2
⑤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9.下列有关NaHCO3和Na2CO3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C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
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量:Na2CO3<NaHCO3
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NaHCO3放出的CO2多
10.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D
A.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里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A
B
C
+X,一定条件
+X,一定条件
11.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若A是NH3,则C可能是氧化物 B.若A是非金属单质,则C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强酸
C.若X是金属单质,则B、C中X的化合价可能是B>C D.若X是强碱,则B可能是两性物质
12.用右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D
气体
a
b
C
A
NO2
浓硝酸
铜片
NaOH溶液
B
SO2
浓硫酸
铜片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D
CO2
稀盐酸
大理石
浓硫酸
13.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26g,溶于足量的稀H2SO4中,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11.2L,则这种混合物可能是: D
A.Na和Mg B.Na和Al C.Mg和Al D.Al和Fe
14、将2a L 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物溶液分为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b mol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NH3气,则原混合溶液中的Al3+离子浓度(mol/L)为 C
A. B. C. D.
三.实验题
15. (14分)下列是与硫元素相关的一系列实验: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C口部的棉团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将B试管中的溶液加热,可以观察到 。试管C中溶液变浑浊,则证明SO2具有 性。
(3)试管C口部的棉团既可浸碱溶液,又可浸NaHCO3溶液,其作用是 ,如果浸NaHCO3溶液,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如将B试管换成D试管,并从直立导管中向BaCl2溶液中通入另一种气体,产生白色沉淀,则气体可以是
(5)如果反应过程中要立即停止反应,最简单的方法是 。
SO2+OH-=SO32-+H2O;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氧化; 吸收有害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NaHCO3+SO2=NaHSO3+CO2 (2NaHCO3+SO2=Na2SO3+2CO2 +H2O) ;NH3 、NO2、O2、Cl2、ClO2 中一种;
抽出钢丝到液面上。
四.推断题
16.(12分)下列框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A、C均为常见的金属单质,A、C在冷的H的浓溶液中均会发生钝化;E为工业制取硫酸中某种矿物的主要成分。B为红棕色固体氧化物,X为常见无色液体。L焰色为黄色,且能使酚酞变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及其他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含碳量在0.04%~2.3%之间的C的合金,是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这种合金是________。
A.铝合金 B.青铜 C.生铁 D.钢
⑵检验上述黄色溶液中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I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A与B应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D与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E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