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始能源评价报告示例DOC.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784182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始能源评价报告示例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始能源评价报告示例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纸业有限公司初始能源评审报告 1 初始能源评审的目的和范围 1.1 初始能源评审的目的 通过初始能源评审了解目前公司的能源管理和能源利用过程运行状况,剖析公司目前能源管理方面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找出公司在组织机构与职责极限、管理制度以及能源利用过程中各环节和过程单位的控制措施等方面与DB37/T1013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差异,从而确定公司目前的能源管理需要规范和改进的领域及机会,为公司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提供背景条件并奠定基础。 1.2 初始能源评审的范围 包括公司办公区域、各生产车间及各辅助部门,共计25个部门(具体部门名称见7.2组织机构)。 2 初始能源评审分工及人员安排 人员分工及 工作内容 时间进度 评审组长:王×× 能源法规评审小组:张××(组长)、李××、王×× 能源管理评审小组:孙××(组长)、孔××、李×× 能源利川评审小组:慕××(组长)、张××、孙×× 20××年8月 1~10日 召开首次会议:召集公司内各部各部门负责人,要求各车间认真对待,全面收集材料,并在规定时间内将能源法律法规、能源管理制度、能源统计资料分别报送三个评审小组。 10~20日 各评审小组根据上报材料进行系统的识别分析、统计计算,发现问题。 20~31日 各评审小组分头对公司各部门实际的生产管理状况进行审。主要是评审资料与实际的相符性、探讨交流发现问题、对收集各部门对加强能源管理的建议和办法等。必要时进行现场测试。 20××年9月 1~10日 各小组进一步收集、识别、计算、分析、评价,形成法律法规清单、管理状况评价报告、能源利用情况分析报告,在评审组内进行讨论,统一意见。 10~20日 下发各部门及科室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形成初始能源评审报告,上报最高管理者。 3 评审期 20××年l~l 2月。 4 初始能源评审的方法及依据 4.1 初始能源评审的方法 采用收集文件、信息、资料、面谈和现场调查等方法。 4.2 初始能源评审的依据 GB/T 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 GB/T 17166—1997《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GB/T 15316 —2009《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T 2588 —2000《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 GB/T 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 6422 —1986《企业能耗计算与测试导则》 GB/'T 13234— 2009《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GB/T 15587—2008《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 GB/T 3486—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 3485—1998《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 7119—2006《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DB 37/784—2007《书写印刷用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 5 公司概况 5.1 基本情况 ××××公司是××××集团控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公司占地面积350万m2,注册资金8200万元,总资产7 .85亿元.拥有高档纸品生产线11条,年生产能力1 5万t,脱墨制浆95万t(正在试运行阶段,未正式投人生产),现有员工1400名,其中,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400多人。公司主导产品有高档双面胶版纸、静电复印原纸、超级压光纸、B等铜版纸、中涂纸、轻量涂布纸、轻型铜版纸,彩色印'刷纸及其他文化用纸等。20××年生产主导产品产量60386. 65 t,实现工业总产值40472.24万元,消耗电力4318 .61万kw·h,蒸汽215528.50t,折合标煤20288 .52 t(当量值)。 公司为造纸生产企业,生产工艺装备为文化用纸造纸机6台(套),总计年牛产能力10l 000t,详细情况见下表: 主要工艺装备情况统计表 序号 工艺装备名称 型号 生产能力 制造单位 数量 1 长网多缸造纸机 1760/300 15 000 t/a 上海造纸机械厂 2 2 长网八缸造纸机 1760/150 8 000 t/a 淄博明信造纸机械厂 2 3 长网多缸造纸机 2730/500 45 000 t/a 昆山第一造纸机械厂 1 4 长网多缸造纸机 2640/200 10 000 t/a 晨鸣造纸机械厂 1 公司产品为办公用纸和生活用纸,生产所用纸浆均为外购,其生产工艺包括脱墨制浆工序(末投人生产)和抄纸工序.其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5.2 工艺流程说明 5.2.1 废纸脱墨工艺流程及能源结构说明 公司为降低纸浆使用成本,决定回收利用废纸,在20××年建成废纸脱墨车间,正在调试中,无产品产出,废纸脱墨工艺流程如下: 废纸经过检选后,由计量运输机输送到中浓水力碎浆机,同时加入药品(双氧水、泡花碱、火碱、脱墨剂),周期约为40min.中浓水力碎浆浓度为17%~19%,碎浆所需热中段水,温度控制在85℃,经过碎解中的碎解、稀释后,废纸疏解成纤维,成片的油墨粒子分散开来,然后进人储浆池。 浆泵将浆料送入一道高浓除渣器,有效地去除书钉和石头等重杂质之后,粗渣排走,良浆进人两道压力筛,除去较小尺寸的杂质,该筛选系统所产生的粗渣进入到跳筛,除去较大的杂质等,良浆进入二级除渣,进入脱墨系统。 经粗浆筛选、除渣系统处理后的浆料进入浮选槽,浮选槽为五级浮选,一级浮选为浆泵把浆送入管道,同时加入稀释水,经过射流器喷放,使良浆与油墨分离,然后依次进入二级、三级、四级处理,排走油墨经收集后统一处理,良浆进入高速洗浆机脱水,脱出水进入圆网浓缩机,一部分浆料进入螺旋挤浆机和搓揉机后进入漂白塔。 由漂白塔来的浆进入三段压力筛,良浆进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脱墨系统,经过脱墨的浆料进人四段除渣器,进一步除去比重较大的杂质,然后良浆进人二台高速洗浆机脱水,脱出水进入圆网浓缩机.一部分浆料进入中浓斜管,浆泵浆料进人成浆池,调好浆浓度,送入抄纸车问。另部分浆料经过螺旋挤浆机和输送机后外卖。 本生产工艺主要消耗的能源为电力、蒸汽、水。 5.2.2抄纸工艺流程及能源结构说明 木浆经过碎解后,通过磨浆机磨浆,按比例进入配浆池;草浆经过稀释浓缩后按比例进入配浆池。按工艺在高位箱处加入碳酸钙、施胶剂、助留剂等添料,调整好浓度后进入储浆池。 配好的纸浆经过造纸机进行抄造,长网造纸机一般分为网部、压榨部、干燥部、压光部、卷纸机等五部分。 配好的浆料经净化和筛选、流浆箱、通过堰板喷上成型网;在成型网上经案辊、真孔箱、伏辊脱水形成纸页,纸页干度为20%左右,然后送入压榨部。纸负经过压榨部后,干度为42%左右,然后进入干燥部。纸页经过干燥部后,水分含量为5%~7%,然后进入压光部,经过压光部处理的纸页进入卷纸机,卷成纸筒,待进一步加工分切。卷曲后的半成品,需要复卷机和切纸机,根据客户需要复卷成一定直径规格的卷筒和分切成各种宽度的平板纸,然后经过标识、包装、打件入库。 本工艺主要消耗电力、水和蒸汽。电力的主要消耗为各种设备的传送电机等专用设备,蒸汽的主要消耗为烘缸利用蒸汽脱除纸页中的水分。浆料的稀释和纸机工艺品的洗涤及添料的分散和溶解等必须使用一定量的水。 5.3企业能源系统示意图 公司能源系统包括电力系统和蒸汽系统。电力和蒸汽全部外购,其中蒸汽消耗于抄纸的6个车间、生活用纸3个车间;电力消耗除以上几个车问外,还消耗于泵房、污水处理厂。用能设备为输配电设备和动力用电进备,包括变压器和电动机,其中变压器10台,100 kw以上大功率电动机总共有52台。 6 法律法规符合性 公司的25个管理和生产部门对相关的节能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了收集、获取、识别、评价、传递和更新,并对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最终汇总形成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清单主要内容如下: 序号 法律名称 适用部门 适用条款 落实情况 一 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整个公司 除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相关条款外 是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整个公司 全文 是 3. 《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 整个公司 全文 是 4. 《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 整个公司 全文 是 二 文件及要求 1. 《造纸产业发展政策》 工艺技术处 工程项目部 节能办公室 全文 是 2.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保总局关于做好淘汰落后造纸、酒精、味精、柠檬 酸生产能力工作的通知》 工艺技术处工程项目部节能办公室 “二、具体标准中1条” 的造纸行业的相关要求 是 3.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及审 查指南》(2006) 工程项目部节能办公室 全文 否 4.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 一批)》 工艺技术处工程项目部节能办公室 44.变频器调速节能技术 50.高效双盘磨浆机 是 5. 《中国造纸协会关于造纸工业“十 一五”发展的意见》 工艺技术处工程项目部节能办公室 全文 是 6. 《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 整个公司 “三、节能减排企业行动”的全部要求 是 7.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 工艺技术处工程项目部节能办公室 2.1. 9发展资源再生循环利用技术 2.2.10轻工生产节能技术 否 8. 《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整个公司 3.工业节水 5.发展节水技术的保障措施 是 9. 《中国鼓励引进技术目录》 整个公司 编号:052201G技术 名称:低质速生木材低成 本高档纸浆清洁生产技术 编号:052203(j技术 名称:现代制浆造纸及污水处理技术 是 10.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 工作的通知》 整个公司 “二、节油节电措施”全部内容 否 三 节能标准 1. GB/T 2588—2000《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 工艺技术处工程项目部节能办公室 抄纸车间 计划统计处 维修车间 全文 是 2. GB 6422--1986《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 是 3. GB/T 16614—1996《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 是 4. 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是 5. GB/T 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是 6. GB/T 15587—2008《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是 7. GB/T 3484—1993《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是 8. GB/T 3485—1998《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工艺技术处工程项目部节能办公室 抄纸车间 计划统计处 维修车间 全文 是 9. GB/T 7119—2006《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是 10. GB/T 3486--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是 11. GB 12723—1991《单位产品产量能源消耗定额编制通则》 是 12. GB/T 13234—2009《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是 13. GB 15316—2009《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是 14. GB/T 16616—1996《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参考) 是 15. GB/T 17166—1997《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是 16. GB 12497—2006《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 是 17. DB37/T 819—2007《用能单位能源审计规范》 是 18. DB/T37/780—2007《纸浆单位产品综合能源消耗限额》 是 19. DB/T37/781—2007《特种纸和纸板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 是 20. DB/T37/782—2007《包装用纸和纸板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 是 21. DB/T37/783—2007《生活用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 是 22. DB/T37/784—2007 《书写印刷用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 是 7 能源管理状况 7.1 能源方针、目标指标 公司目前没有制定能源方针,将与政府签订的“十一五”责任目标作为能源目标,即“十一五”期间要节能1150吨标准煤。根据DB37/T 1013—2009《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公司首先需要制定能源方针,在保证完成与政府签订的节能量的基础上重新设立能源目标,将能源目标进一步分解为指标,并将这些指标明确落实到各部门。 7.2组织机构 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下设销售副总、行政副总、生产副总、财务副总和25个部门。销售经理分管供应处、销售处、物流处;行政经理分管环管处、办公室、人力资源处、宣教处、物业办、信息中心、安保处;财务经理分管财务处、审计科;生产经理分管项目工程处、生产运营处、品管处、储运处、计划统计处、工艺技术处、5个抄纸车间、污水处理厂、检修车间。公司的能源管理由各部门在管理区域内自行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根据DB37/T 1013—2009《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公司需要设置专门的能源管理部门,配备专职能源管理人员。能源管理人员要充分掌握相关节能法律法规、政策与标准、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相应技能、经过能源管理培训等能力和资质。根据各个部门能源管理的需要明确各个职能和层次上的职责、权限,并且要明确人员职权范围和领导关系。 7.3 能源利用过程管理 公司制定了《能源考核管理制度》和《生产计划处内部考核管理制度》仅对生产统计岗、生产考核岗、能源计量岗等岗位的工作职责提出了原则性工作要求,没有制定能源统 计、计量、生产考核等岗位的工作程序、工作职责等规定。缺乏用能设备的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能源输配管线的巡检、维护等管理文件。 7.3.1 能源输入管理 公司购入的能源种类包括电力和蒸汽。电力全部由社会电网购得,电业公司在公司的进厂母线没有安装电能表计量购电量,而是在各厂变负载侧计量,电业公司累加各车间的用电量并增加一定的线损和变损后作为公司总购电量。蒸汽自热电厂外购,公司进厂蒸汽主管道没有安装流量计计量蒸汽总量,仅在各个生产车间的蒸汽支路安装流量计计量车间蒸汽消耗量,热电厂累加各车间消耗总量并通过计算增加线损作为公司所购蒸汽总量,线路损耗管道全部由公司承担。但是,公司没有定期测定进厂蒸汽管的损耗。应在进厂电和蒸汽总管线端安装计量表,定期测定损耗,考核电和蒸汽损耗的合理性。 7.3.2 能源输送分配管理 公司的能源分配传输管线布局较为合理,由公司污水处理厂负责对全公司的管网进行维护,定期巡检,但是没有形成书面的管线维护、巡检制度,没有定期测定各生产车间的管线损耗,没有制定能源分配和传输损失定额,应实行定额管理;没有制定变压器运行操作规程、没有定期测定变压器负载率,应根据生产实际合理调整负荷使其在经济负载率区间内运行。 7.3.3 能源使用管理 公司部分生产车间充分实现了蒸汽的梯级利用,各车间配备了能源计量器具,计量各车间的能源消耗总量,采用较为先进的控制设备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但是,公司没有制定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制度,没有定期测定设备效率,没有根据生产负荷合理调整设备运行参数。四条1760纸机生产线电耗较高,建议进行变频改造,节约电耗,降低成本。 7.3.4 能源消耗定额管理 公司计划统计部给生产的各个车间下达了产品成本生产计划,其中包括水、电、蒸汽的单耗指标,每天进行计量、统计,每月进行考核,与职工工资挂钩;并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各车间的单耗指标。但是,公司没有形成文件化的产品单耗定额考核制度,没有制定各个车间能耗定额。 公司分管生产人员每天召开会议,讨论当天的生产情况,其中包括各车间的能耗情况,通过对生产各车间能源消耗的统计数据与制定的水、电、汽的消耗指标进行对比,定期分析评价各车间的能源单耗情况。但是,合同缺乏对各车间及全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分析,缺少与同行业、同规模的能耗情况对比、分析。 7.4 能源计量状况 公司计量部门设在计划统计处,有2名专职的计量人员,负责计量各个生产车间的水、电、蒸汽的消耗情况,并将计量数据报计划统计处汇总。但是公司没有形成文件化的工作制度和程序,没有明确计量管理人员和职责,没有制定计量器具的订购、验收、保管、使用、检定、维修、报废处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部分能源计量器具没有在检定周期内运行。对能源计量器具没有设专人进行管理,对生产各车间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能够满足考核各生产车间的要求,但是不能满足考核车间各工序、各班组的要求;对计量器具内检的人员没有经计量部门的培训,没有相应资质。 电力计量:公司总进线电压为35 kV,经一条高压母线接至各个厂变,经各车间变压器降压为0.4 kV后供给各用电设备。公司的高压进线侧没有计量仪表计量用电总量,而是在变压器的负载侧安装电能表计量用电量,电业公司计量、累加各车间的用电量并加入线损和变损后作为公司的总用电量。各变压器的负载侧安装计量仪表计量各车间的用电总量,对52台100 kw以上的大功率电机均没有安装计量仪表计量用电量。 蒸汽计量:公司有一条蒸汽主管道进线,采用母管式传输、供应方式。生产所用蒸汽外购于热电厂,热电厂在蒸汽进厂主管道没有安装计量仪表计量蒸汽量,而是各生产车间的支路管道安装了计量仪表。热电厂累加各支路仪表计量的蒸汽总量并加入管损后作为公司所购蒸汽总量。生产的各个车间独自计量用汽量 水计量:公司现有8眼深井,每口深井取水量均安装水表计量取水量,各车间用水采用母管式供应,各个车间用水量均安装有水表计量用水量。生产的白水部分循环利用,部分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循环利用。 能源计量器具汇总表 能源类别 进出用能单位 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 主要用能设备 综合 应装 台 实装 台 配备率% 完好率 % 应装 台 实装 台 配备率% 完好率% 应装 台 实装 台 配备率% 完好率% 配备率% 电 1 0 0 0 7 7 100 100 52 0 0 0 11.7 蒸汽 1 0 0 0 8 8 100 100 — — — — 88.9 水 8 8 100 100 8 8 100 100 — — — — 100 通过以上情况说明,公司目前的电、蒸汽的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达不到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 8设备监测情况 20××年节能监测机构对我公司能源利用情况进行了临测,其监测结果汇总如下: 供用热系统:共监测六条热力输送系统,其中四条热力输送系统存在阀门裸露,浪费标煤15.563 t;另两条热力输送系统经监测均合格。 供用电系统:共监测七台变压器和七台电动机,其中部分电动机的负载率较低,年浪费电量4 429 kW·h;详见下表: 热力输送管道监测汇总表 序号 管道名称 实测数据 结论 年浪费能源量 1 主供气管道 保温结构表面温升6.80C 合格 — 2 分汽包 保温结构表面温升10.80C 裸露管道表面温度2100C 不合格 6.400 tce 3 通抄纸二、三车间供汽管道 保温结构表面温升7.80C 合格 — 4 通抄纸一车间蒸汽管道 保温结构表面温升9.50C 裸露管道表面温度1500C 不合格 1.502 tce 5 6车间分汽包 保温结构表面温升180C 裸阀门表面温度1800C 不合格 4.378 tce 6 7车间分汽包 保温结构表面温升180C 裸阀门表面温度1800C 不合格 3.283 tce 变压器监测情况汇总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变压器型号 实测数据 负载率 功率因子 1 一车间配电变压器 SZ7-2000/35 负载侧平均电压400V 负载侧均方根电流1 574A 54 % 0.98 2 三车间配电变压器 SZ9-2500/35 负载侧平均电压400V 负载侧均方根电流1 898A 53% 0.95 3 五车间1#变压器 SZ9-2500/35 负载侧平均电压390V 负载侧均方根电流1 623A 55 % 0.95 4 五车间2#变压器 SZ7-2000/35 负载侧平均电压390V 负载侧均方根电流1 623A 44 % 0.92 5 五车间3#变压器 SZ9-2500/35 负载侧平均电压390V 负载侧均方根电流2 983A 81 % 0.95 6 五车间4#变压器 SZ9-2000/35 负载侧平均电压390V 负载侧均方根电流1 521A 39 % 0.92 7 六车间1#变压器 SZ9-2000/35 负载侧平均电压390V 负载侧均方根电流2 302A 78 % 0.96 电动机监测情况汇总表 序号 设备名称 电动机型号 实测数据 负载率 年浪费电量 1 1# 清水泵 Y 160 M2-2 电压390V,电流18.6A 61 % — 2 4# 推进器 Y 160 L-6 电压390V,电流15.6A 32 % 612 kW●h 3 8# 推进器 Y 160 L-6 电压390V,电流14.7A 34 % 516 kW●h 4 9# 推进器 Y 160 L-6 电压390V,电流14.9A 61 % — 5 5# 推进器 Y 160 L-6 电压390V,电流14.2A 26 % 2 599 kW●h 6 6# 推进器 Y 160 L-6 电压390V,电流14.5A 30 % 702 kW●h 7 旋翼筛 Y 180 L-6 电压400V,电流19.2A 44 % — 通过能源利用监测发现公司在蒸汽管网的保温和电机合理开启方面需要制定相关控制和巡查制度,进一步强化管理。 9 能量平衡分析 公司20××年的能源消耗品种主要为蒸汽、电力和水,期内共计消耗蒸汽215 528.50 t,折标准煤22 166.13 t(折标系数为0.102 8 tce/t);电力4 318.61万kw·h,按当量值折标准煤5 307.57 t[折标系数为0.122 9妇ce/(kw·h)],按等价值折标准煤15 417.44 t[折标系数为0.357 kgce/(kw·h)];水2 340 142.00 t。 20××年 公司能源消耗结构表 能源种类 实物量 当量值 等价值 折标量 tce 比例 % 折标量 tce 比例 % 蒸汽 215 528.5 t 22 166.13 80.68 22 166.13 58.98 电 4 318.61 万kW●h 5 307.57 19.32 15 417.44 41.02 水 2 340 142 m3 — — — — 合计 — 2 7473.70 100 37 583.57 100 9.1 用电平衡分析 电力完全由网上购电获得,主要消耗为各抄纸车间,以及辅助生产系统等。电网购入电量由电业公司统计,而支出的数据由各车间的变压器计量处获得,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损耗包括厂内的线损和变损。 20××年 电力平衡表 单位:万kW●h 进入 支出 从社会电网购入 43 186 097 各车间用汽量 42 087 783 损耗 1 098 314 合计 43 186 097 合计 43 186 097 9.2 用热平衡分析 蒸汽完全由外部热电厂供应,使用部门主要为各抄纸车问,收人的总计量由热电厂处获得,而各抄纸车间的数据由厂内的各车间计量仪表处获得。其他包括办公楼及伙房等用汽,损耗主要是厂内的管损。 20××年 蒸汽平衡表 单位:t 进入 支出 购买汽量 215 528.5 各车间用汽量 188 277 其它 8 575 损耗 18 726.5 合计 215 528.5 合计 215 528.5 9.3用水平衡分析 水主要是从厂内的深水井获得,主供各车间的打浆工序使用,另外还包括厂内的生活用水。 20××年 水平衡表 单位:t 进入 支出 购买水量 2 340 142 各车间用水量 2 202 727 其它 137 415 合计 2 340 142 合计 2 340 142 按生产系统、办公系统及辅助系统划分,公司20××年能源消耗情况流向如下表: 20××年 能源消耗流向汇总表 能源种类 名称 生产系统 办公及辅助系统 合计 电力 实物量kW●h 42 087 783 1 098 314 43 186 097 折标量 tce 5 172.59 134.98 5 307.57 蒸汽 实物量 t 188 227 27 301.5 215 528.5 折标量 tce 19 357.82 2 807.76 22 165.58 水 实物量 m3 2 202 727 137 415 2 340 142 折标量 tce — — — 折标合计 tce 24 530.41 2 942.74 27 473.15 所占比例 % 89.29 10.71 100 在生产系统中,五个抄车间20××年所消耗的能源状况如下表: 20××年 各车间能源消耗统计表 单位 种类 能耗实物量 当量值 tce 所占比例 % 一车间 水 m3 437 457 — — 电kW●h 9 848 536 1 210.39 20.53 蒸汽 t 45 547 4 684.19 79.47 合计 — 5 894.58 100 二车间 水 m3 244 547 — — 电kW●h 3 607 579 443.37 18.90 蒸汽 t 18 501 1 902.7 81.10 合计 — 2 346.07 100 三车间 水 m3 299 182 — — 电kW●h 3 902 246 479.59 19.11 蒸汽 t 19 737 2 029.81 80.89 合计 — 2 509.4 100 五车间 水 m3 798 960 — — 电kW●h 15 747 007 1 935.31 23.42 蒸汽 t 61 539 6 328.85 76.58 合计 — 8 264.16 100 10耗指标核算 10.1产品产量的核定 抄一车间的主要产品为铜版纸,但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有时也生产轻涂纸,如果某天同时生产铜版纸和轻涂纸时,按照生产铜版纸核算;抄二车间的主要产品为胶版纸,根据市场的需要有时也生产书写纸,由于书写纸和胶版纸的综合能耗限额指标是一样的,所以将同时生产书写纸和胶版纸的产量归为胶版纸;抄三车问的情况同抄二车间;抄五车间和抄六车间生产的纸都为胶版纸。 20××年 产品产量核定表 单位名称 产品名称 产量 单位t 产品名称 产量 单位t 一车间 轻涂纸 1 319.07 铜版纸 14 880.73 二车间 书写纸 566.95 双胶纸 5 702.05 三车间 书写纸 996.72 双胶纸 6 920.5 五车间 双胶纸 16 465.94 — — 六车间 双胶纸 13 843.31 — — 合计 轻涂纸 1 319.07 铜版纸 14 880.73 书写纸 1 563.67 双胶纸 42 931.80 总计 59 694.27 10.2 单位产品能耗的核算 由于各车间照订单完成生产任务,生产的纸类品种及规格较多,根据生产车间的生产报表,及公司计划统计处的生产统计报表逐一进行核对的基础上,将统计期内生产的各品种纸类的数量、主要能源消耗量(电、水、蒸汽)进行了统计,并对辅助和附属系统的耗能进行了分解,形成以下数据。 20××年 产品工序能耗计算汇总表 车间 产品 产量 水 电 蒸汽 总量 t 单耗 t/t 总量kW●h 单耗kW●h /t 总量 t 单耗 t/t 一车间 轻涂纸 1 319.07 41 386 31.38 890 841 675.36 4 030 3.06 铜版纸 14 880.73 396 071 26.62 8957695 601.97 41 517 2.79 二车间 书写纸 566.95 23 857 42.08 346 726 611.56 1 795 3.17 双胶纸 5 702.05 22 690 38.70 3260853 571.87 16 706 2.93 三车间 书写纸 995.72 46 630 46.83 600 345 602.93 3 191 3.20 双胶纸 5 920.50 252 552 42.66 3301901 557.71 16 546 2.79 五车间 双胶纸 16 465.94 798 960 48.52 15747007 956.34 61 539 3.74 六车间 双胶纸 13 843.31 422 581 30.53 8 982 415 648.86 42 903 3.10 其它 — 137 415 — 1098314 — 27 302 — 合计 59 694.27 2340142 39.20 43186097 723.45 215 529 3.61 在核算工序能耗的基础上,将办公楼、食堂、机修、浴池、职工宿舍、厂内运输等辅助和辅属部门的耗电和耗热数据进行了核对和统计。将这些部门所产生的能耗摊入产品能源消耗。原则是根据各产品直接消耗能源的数量占各种产品能源消耗的总量的比例进行分摊。核算出各产品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见下表: 10.3 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 经核算,公司20X×年工业总产值为40 472.24万元,工业增加值为5 955.44万元,应交增值税为1 229.58万元,工业中间投入为35 746.38万元,消耗能源27 473.15 tce,可以计算出20 X×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679 tce,20 X×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4.613 tce。 10.4 能源成本 11 结论 11.1 存在的问题 1)公司尚未制定能源管理方针,使得公司内部没有一个节能降耗的氛围,没有形成节能降耗的理念。 2)没有建立能源管理机构,虽然按时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了计量和统计,并根据能源消耗情况与员工的工资挂钩,但公司其他方面的能源管理工作过于松散,能源管理没有形成体系。 3)公司内部的节能管理制度较为缺乏,只是制定了《能源考核管理制度》和《生产计划处内部考核管理制度》,仅对生产统计岗、生产考核岗、能源计量岗等岗位的工作职责提出了原则性工作要求,没有制定能源统计、计量、生产考核等岗位的工作程序、工作职责等规定。没有制定节能目标,因此不能保证节能工作的持续改进。 4)公司内部没有制定用能设备的操作规程、维护、检修等管理文件;没有能源输配管线的巡检、维护等管理文件。 5)公司的一些大型电机没有安装计量仪表,无法考核其运行状况,只是在各车问变压器的负载侧安装电能表进行计量,只能对整个车间进行电量考核,无法对具体设备进行能耗分析。 6)蒸汽计量仅在各生产车间的蒸汽支路安装流量计计量车间蒸汽消耗量,对熬胶工序和烘缸设备缺乏独立的计量,无法进行岗位考核。 7)公司没有制定产品单耗定额考核制度,各车间及车间各班组没有制定工序产品综合能耗定额。 8)公司没有制定变压器及大型用电设备经济运行操作规程。 9)能源管理和用电设备的操作人员没有参加过节能专业技术培训。 11.2 改进建议 公司在能源管理上基础薄弱,应按照DB37/T 1013—2009《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中各要素的要求,完善能源目标、指标、节能改进方案、运行控制程序、作业指导书等,并采取监视测量等方法对能源利用的全过程进行控制。通过持续改进使公司的能源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特别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能源管理方面:应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设立能源管理机构,专职管理公司内部的能源使用情况,而且要配备专职的能源管理人员,对公司内部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制定能源方针,并确定可以量化的能源目标,正式下发公司的能源方针和目标,使全体员工明确;按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识别清单》中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规程、管理标准等制度,并切实得到贯彻实施。 输送分配环节:定期测定变压器的负载率;完善热力输送管道的保温情况;应对公司内部的电力、热力管线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 最终使用环节:加强对重要耗能岗位的节能技术培训工作,提高操作技能和节能意识;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标准配备计量器具,加强对主要用能设备的计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