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6.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2783961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校联考”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A统治者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 B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C统治者借神权抬高自己权威 D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2、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3、正在热播的芈月传讲述战国晚期,楚国公主芈姝与其同父异母的妹妹芈月嫁给秦惠王为后为妃惠

2、王死后,芈姝儿子武王即位,武王死后,芈妹准备立幼子继位芈月却依靠弟弟、将军魏冉等人支持拥立自己的儿子为昭襄王这表明()A秦国宗法制较早的崩溃 B秦楚不受礼制约束C王位交接受多因素影响 D秦国初具皇帝制度4、“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鉴于以上教训,秦朝实行了A.朝议制度 B.焚书坑儒 C.分封制 D.郡县制5、钱穆说:“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欲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封建思想之复活”是指汉初实行了()A察举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D推恩令6、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

3、,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这一事件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B.“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C.“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7、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A.世官制的沿革 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察举制的弊端 D.门第成为选才标准8、据史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王沈所处时代的选官制度最有可能是A.禅让制 B.九品中正制

4、C.世官制 D.科举制9、唐开元四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据唐朝三省体制判断,这说明了当时()A中书省势大,姚崇越权行政 B门下省失权,三省体制瓦解C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 D藩镇割据,倪若水抗拒中央10、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A.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 B.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C.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 D.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11、吴晓波在浩荡两千

5、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一书中评论某种制度:“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从这一制度确立之日起,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完全地消失了”这一制度()A扩大了知识阶层的活动舞台 B推动了古代科技的进步C导致了知识阶层队伍的消失 D压制了古代教育的发展12、 有学者认为“历代封建王朝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与此背离的是A.汉中外朝制 B.唐三省六部制 C.宋二府三司制 D.元一省制13、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

6、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14、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机构,但自嘉庆开始,许多人没事就往军机处跑,皇上要处理谁、提拔谁,还没发文,当事人就知道了。材料表明A.军机处保密性降低 B.军机大臣位高权重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政令传达畅通无阻15、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并非是一堆腐朽的垃圾,仅以批判两字所能了结的。它精华与糟粕并

7、存,积极与消极同在”。从中我们可以汲取的历史研究方法是A.全面的方法 B.发展的方法 C.比较的方法 D.史料解读法16、下图是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17、“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使希腊城邦呈现出的主要特征是()A.闭关锁国,重视农业 B.君主专制,皇权至上C.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D.小国寡民,独立自治18、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表明他A.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

8、人B.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C.认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D.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19、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属于公民范畴的“男人”是A.艾梵德男,11岁,雅典自由民,公认的神童B.麦克卡男,28岁,满腹经纶,文武全才,来自波斯帝国,现暂住在雅典C.索斯丹男,33岁,武艺超群,因无钱给父母治病,被迫卖身为奴D.温杜德男,35岁,没有读过书,大脑中度智障,居住在雅典的自由民20、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它()A.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B.内容广泛且条文清晰C.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隶制 D.使审判和

9、量刑有法可依21、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A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成文法B法律理论习惯成文法习惯法C成文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D习惯习惯法成文法法律总结22、李雅书等在古代罗马史中说: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A.为资本主义规范了社会秩序 B.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C.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 D.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23、“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形成以责任内阁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首相成为政

10、府首脑。下列英国首相产生的程序,正确的是()A普遍选举国王批准议会任命B党内选举本党获议会多数国王任命C国王任命当选政党领袖本党获议会多数D议会提议党内同意国王任命24、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会议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让议会参与,也有权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土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25、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

11、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这段话的含义是:A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 B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府的出现C政府权力不应受到外来力量的控制 D“邦联”政体比“联邦”政体要好26、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其作用是( )A.阻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B.开始确立法国共和政体C.肯定了君主立宪政体 D.违背了民主共和的原则27、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 D.“上议院

12、主用世爵,君权仍重”28、一位政治家在其著作中写道:邦联建立不久,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它就像一个“四肢指挥头脑的怪物。”华盛顿将它比喻为“沙子扭成的绳子”。这项比喻旨在讽刺美国A各州间相对独立B中央政府软弱无力C两党交替执政D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29、1883年茹费理出任法国总理,积极推行对越南和中国的扩张,后中法战争爆发。在中国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消息传到法国国内后,茹费理在众议院要求通过一项200亿法郎的军费预算,遭到反对党群起而抨击。最终,预算案以149票对306票告败,茹费理当即离席,内阁各部长也跟随其后,集体前往总统府递交辞呈。茹费理内阁的集体辞职A. 旨在抗议众议院反对通过预算案 B. 与

13、法国1875年宪法的规定相悖C. 说明法国奉行的是总统制共和制 D. 符合责任内阁制的一般运行机制30、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有人形象地把众议院比喻为一杯热咖啡,而参议院的作用就是使这杯热咖啡冷却下来据此判断,美国联邦宪法的设计意图是()A协调大州和小州的利益冲突 B赋予参议院更大的权力C发挥两院的制约与平衡作用 D兼顾南北方的民意诉求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4分,共40分)31、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

14、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三: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

15、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6分)(2)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6分)(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2分)32、古希腊罗马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和罗马的法律更是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

16、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材料二“是通过抽签从整个部落中各选数十人组成的。每数十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材料三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 罗马法材料四“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人权宣言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各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2分) 依据材料二,分析雅典民主制存在的问题?(2分)(2)假如你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全盛时期,作为一名合法公民,你能享受到哪些权利?(4分) (3)恩格斯曾评价道:“罗马法包含着资

17、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请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论证该观点。(4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冶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材料二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为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旧势力再煽动民族情绪,挑起时外战

18、争,结果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材料三 (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 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2)根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现代化领导力

19、量的“错位”是指什么?这种“错位”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知识概括美国是如何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政治权力的制衡的?(4分)“四校联考”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答案一、单项选择1、C 2、B 3、C 4、D 5、C6、C 7、C 8、B 9、A10、A11、A 12、D 13、D14、A 15、A 16、B 17、D 18、B 19、D20、D 21、D 22、C 23、B24、D 25、B 26、A 27、D 28、B29、D 30、C 31、【答案】(1)主要内容: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命;郡县官员分工负责;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

20、动;定期实行分级考核。(每点2分 答出三点即可 满分6分)(2)制度:郡国并行制。(2分)理由: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4分)(3)从秦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都以加强中央集权为根本目的,外在形式变化,但根本性质不变。(2分)32、【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人民主权的特点;材料二反映了轮番而治的特点。(2分) 抽签选举公职人员,导致素养不同的人拥有同样的权力,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2分)(2)享有公民大会的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权进入五百人议事会;有权进入陪审法庭和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答出两点即可共4分)(3) 罗马法承认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也有这样的规定,这说明罗马法奠定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的基础。(4分)33、【答案】(l)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每点2分共6分)(2)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使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4分)(3)。联邦政府拥有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4分)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