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生态危机的成因及其解决方法.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779700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危机的成因及其解决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态危机的成因及其解决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态危机的成因及其解决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态危机的成因及其解决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态危机的成因及其解决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生态危机的成因及其解决方法姓名:学号:班级:专业:邮编:摘要20 世纪后期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它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指导我们自身行为的思想观念,从理论的层面上寻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良策。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下生态危机的定义及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的生态危机问题;接着阐述了生态危机的的根源;最后介绍了几种解决当今生态危机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 生态危机 人与自然 代内平等 代际平等人类进入 20 世纪以来,高度发展的社会文明显示了科学技术强大的社会功能,它带来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和经济社会的极大进步,明显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它理所当然地被视为人类现代文明的

2、组成要素和内在原动力。然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并不意味着幸福、享乐和希望,它的进一步发展加剧了对外在自然的严重破坏,导致了生态问题的出现。那么何谓生态危机?关于生态危机的本质,学术界有过争论,主要是由于学科研究对象的不一致而有不同的界定。比如,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生态危机的实质是生态系统的一种失衡状态,这是一个狭义的自然科学问题。而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在哲学视角中,所谓生态危机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空气污染严重。(2) 水体污染和淡水危机。(3) 森林和植被减少。(4) 土壤侵蚀和沙漠化。(5)

3、物种灭绝。(6) 能源和其它资源短缺。(7) 气候变暖、臭氧层变薄。(8) 生活垃圾日益严重。从根本上说,生态危机的产生是人类的生存之“道”没有遵循生物演化的唯物主义学说。也就是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作用远远大于生态系统本身的容纳量和容纳度,从而改变了生态系统的原有结构和功能,破坏了生态系统自身的稳定和平衡。人类是生物圈的一员,生物圈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赖以支撑的最重要的环境。生物圈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可以这样表示: 人类社会生物圈 社会的生物性新陈代谢 社会的技术性新陈代谢从这个简单的模式,可以清楚地看出,人类一方面以生物圈作为生存的家园和发展的资源,一方面又用人类创造的文化技术来适应、改造和干

4、扰生物圈。人类社会的这种生物性的新陈代谢和技术性的新陈代谢,对生物圈的影响是巨大的。人口压力对于日益减少的地球资源的影响,地球表面四处蔓延的沙漠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以及当今地球上所有的生态危机和生态破坏,都是人类社会对生物圈影响的结果。生态经济学家用下述方程式表示人类社会对生物圈的影响: 式中: I影响;P人口;A富裕程度(即消费);T对环境不利的技术。人与生态环境关系有三个事实:一是生态学所揭示的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事实;一是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以人为主体而主动和能动的进行关系建构的事实;还有就是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建构和演变中出现的关系紧张与对抗,即生态环境危机这一事实。把这三个事实联系在

5、一起,可以知道生态环境危机是在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建构中,由于有着欲望支配和利益动机与追求的人类借助于作用巨大的先进工具,在违背自然生态规律和法则的情况下而产生的必然结果。所以,生态危机的总根源在于人和人的活动。是由人和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展开和形成的各种因素相互关联而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有人类的观念、工业化文明、现代化科学技术与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等。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环境退化有三种破坏性影响:损害人类健康、降低经济生产率和导致舒适感的丧失。”“人类对破坏环境必须付出的可能是马上,也可能是将来某个时候代价主要是人类的健康、生产率和舒适感的损失。”损害人类健康

6、主要体现在大气和水质的恶化以及其他环境危害造成了人类的病痛疾苦和过早死亡,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幸福。健康受损会降低劳动生产率,环境退化会降低许多由人类直接使用的自然资源的生产率;减少舒适感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及其带来的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效应,会大大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生物圈,在人类出现以前,曾是一个绿色的、充满生机的物种丰富的圈层,在生物圈众多的生物中,人是最后一个进入这个圈层的,也是智慧无比的物种。绿色的生物圈开始被人类弄上了黄色的、黑色的斑点。生态危机己引起国际社会、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人类尝试了各种手段以期解决所面临的困境。以下就是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以往解决生态问题的方式和途径。(1)

7、首先要改变人类传统的道德观念,使其从“人类中心论”的发展模式向“生态中心论”模式转变。要改变人类自我中心主义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为此,要限制人们的消费,以减少人们对资源的消耗与浪费。同时应该通过道德教化,使人们对自然采取更加人性化的道德态度,消除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对自然的至上地位和优势心理。强调人类平等观和人与自然的平等观,主张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即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既要求代内平等,也要求代际平等。代内平等的道德原则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美国只占世界人口的5%,却消耗掉占全球25%

8、的商业资源,排放出占全球25%的温室气体。发达国家只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4,消耗掉的能源却占世界总量的3/4,木材的85%,钢材的72%,其人均消耗量是发展中国家的912倍。与此同时,他们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也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可谓最先享用了地球,也最先破环了自然的生态平衡。特别是海湾战争和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中,释放了大量有毒气体,严重污染了环境和造成生态失衡。因此,发达国家对“全球生态赤字”理应负有更大责任。发展中国家也要结束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开发行为,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所谓代际平等的道德原则,就是当代人与后代人在享用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的权利均等。要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不能吃

9、祖宗饭,断子孙路,要尊重和保护子孙后代享用自然的平等权利。联合国环境署、开发署、世界银行和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发表的19961997年度世界资源报告指出,全球都市化正在改变人类的物质和社会生活环境,加剧了全球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如在过去的20年中,世界的能源消耗增加了50%,而到2020年,还将增加50%。又据美国矿产局统计,按1990年的生产速度,世界黄金储备只够用24年,钢为65年,铝为35年,石油探明储量只可供开采44年,天然气为63年。大量事实说明,工业文明的发展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量开采,已严重威胁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2)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由于受人类对自然的

10、认识的局限和科技水平的落后,古人所作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更多的是对自然规律单纯的顺应,没有能力应用科学技术手段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对于科技的作用,存在一定的争议,有人认为,是科学技术带来了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困境,这是片面的,因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也创造了人类今天无比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创造了高度发展的社会文明。如果说我们今天面临的困境是科技发展带来的,那么应当说它是特定的科技及其应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当前的环境问题,既是科学发展的产物,又是科学发展仍不完善、科技及其成果的应用有局限的结果,因此,今天我们发展科技,认识自然规律,不再是利用自然和统治自然,而是必须从统治自然过

11、渡到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不仅要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做违反自然的活动,还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与环境共容的科学,运用科技保护自然并把技术的发展限定在有利于人类,有利于改善人类与大自然相互关系轨道上。面对今天的大气污染、水土流失、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沙漠化日趋严重等生态问题,我们只有通过科技的渗透和介入才能有效地遏止和解决这些问题。(3)国际社会的关注。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型的人类环境会议。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随后又形成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大会正式报告。这次大会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共同努力,并将此后每年的6

12、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983年,联合国在第38届联大会议上通过决议,决定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183个国家,其中102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出席会议。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宣言、 21世纪章程。会议敦促世界各国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并对西方社会长期所推行的高消费、高污染的发展模式提出批评,指出人类应当追求一种更合理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强调“过一种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活应当是人类不被剥夺的权利”。许多国家也纷纷加强环境方面的立法,设立环保机构。(4)加强环境立法。1974年,英国出台污染控制法,它包括了控制污染的诸多内容,它的实施开

13、创了英国环境保护的新纪元,为英国环境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1969年,美国出台国家环境政策法,它作为一部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不仅标志着美国环境保护全面立法的完成,同时也赋予环境保护以新的观念,即由治理为主转变为预防为主,并向改善环境方向发展。1979年,我国在五届人大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从而结束了中国无环境保护法的历史。生态危机的解决,需要我们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人与自身的关系入手,转变思想观念,从理性上认识到解决危机的必要性,在实践上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生态危机的解决,是全球人共同的事业,必须通过全世界人们世世代代的共同努力,才可能实现。

14、凡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事,不因事小而不为;凡不利于环境的事,不因事小而为之。大家都能这样做,生态危机的解决才有希望。参考文献1 周鸿.人类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 马涛.经济全球化与生态安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 王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4 刘曼丽.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生态危机:学位论文,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35 马春赫.论生态理论建设与生存危机的转变: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20056 崔立靖.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危机的解读: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20047 温晓春.从工具理性看生态危机的成因及未来走向:学位论文,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