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 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单位:清远市人民医院评价单位: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006年04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清远市人民医院评价单位: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2302号)监测单位:广州铁路环境保护监测站评价机构负责人:曾 辉项 目 负 责:谢会斌项目环评人员姓 名 责职 责上岗证书编号签 字曾 辉总 审环评岗证字A23020007谢会斌审 核环评岗证字A23020016谢会斌项目负责环评岗证字A23020016贺志明编 制环评岗证字A23020011徐卫民编 制环评岗证字A23020009完成日期:2006年4月目 录1总
2、论11.1评价任务的由来11.2评价目的21.3指导思想31.4编制依据31.4.1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31.4.2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41.4.3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政策51.4.4其他相关依据61.5评价等级61.5.1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61.5.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71.5.3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71.6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81.6.1评价范围81.6.2环境保护目标81.7评价内容及重点91.7.1评价内容91.7.2评价重点101.8主要评价因子101.9评价标准111.9.1环境质量标准111.9.2污染物排放标准121.10篇章设置152项目概况162.1建
3、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建设性质及建设单位1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62.3规模布局212.4功能任务222.5服务半径与服务方式232.6科室设置及床位编制242.7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以及管理体制242.8项目经济技术指标272.9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282.10施工计划及进度安排293工程分析313.1项目总体规划分析313.1.1总体布局313.1.2竖向规划323.1.3道路规划323.1.4绿地规划333.2公共工程分析333.2.1给水工程333.2.2排水工程353.2.3供电工程353.2.4燃气规划363.2.5供热工程363.2.6主要仪器设备373.3项目污染分析383.3.
4、1施工期污染分析383.3.2营运期污染分析413.4项目污染源汇总483.5污染防治措施503.5.1水污染防治措施503.5.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513.5.3固体废物处置措施533.5.4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553.6安全消防措施563.6.1电力安全措施563.6.2防雷措施563.6.3电气消防措施563.6.4安全保卫措施574区域环境概况594.1自然环境概况594.1.1地理位置594.1.2地质地貌594.1.3气候气象604.1.4水文特征604.1.5矿产资源614.2 社会环境概况625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45.1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45.1.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5、监测645.1.2水质现状评价645.1.3评价结果及分析655.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85.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685.2.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685.3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745.3.1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745.3.2声学环境质量现状评价756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766.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766.1.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766.1.2大气环境影响控制措施786.2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796.2.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796.2.2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796.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及缓解措施806.3.1噪声源强分析806.3.2声环境影响
6、预测826.3.3施工噪声影响缓减措施836.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及处置措施846.4.1固体废物影响分析846.4.2固体废物处置措施846.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止措施856.5.1区域植被影响分析856.5.2水土流失影响分析856.6施工期对交通的的影响及防止措施866.7施工期建筑装饰室内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止措施866.7.1污染物质及其危害876.7.2室内污染防治措施886.8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小结897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907.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907.1.1污染气象特征907.1.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947.1.3影响评价1017.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1027.2.1项
7、目废水产生和排放情况1027.2.2项目废水排水去向1037.2.3项目废水事故排放影响1047.3声环境影响评价1087.3.1设备噪声对环境影响评价1087.3.2停车场机动车辆对声环境影响分析1107.3.3社会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分析1117.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127.4.1固体废物的种类及其危害1127.4.2固体处置方案1158 环境风险分析1178.1风险源项识别1178.2致病微生物环境风险分析1178.3项目医疗废水事故排放风险分析1188.3.1项目医疗废水排放情况1188.3.2项目医疗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事故因素1188.3.3医疗废水事故排放引起的风险影响1188.3
8、.4事故应急措施1208.4医疗固废在收集、贮存、运送过程中的风险分析1218.4.1医疗固废未经处理产生的危害影响1218.4.2医疗固废的防范措施1218.5环境风险管理1249 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329.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329.1.1锅炉烟气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329.1.2食堂油烟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329.1.3停车场机动车尾气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339.1.4 发电机尾气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349.1.5 污水处理站恶臭污染防治可行性分析1349.2污水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359.2.1污水特点1359.2.2政策法规1359.2.3医院污水处理的原则135
9、9.2.4污水处理工艺比较1369.2.5可行性分析1419.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439.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4310外环境对项目的影响评价14610.1交通噪声对医院的影响评价14610.1.1预测方法及模式14610.1.2预测及评价结果15010.2大气污染对医院的影响分析15111项目选址与布局合理性分析15211.1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15211.2项目与服务半径区域内其他医疗机构的关系和影响15311.2.1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关系15311.2.2与人民医院现有北院、南院的关系15511.3项目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15512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分析15812.1清洁
10、生产分析15812.1.1节能措施15812.1.2清洁生产内容15912.2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16012.2.1排放总量削减措施16012.2.2总量控制因子16012.2.3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1601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6213.1 环境效益分析16213.1.1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16213.1.2 改善了城市景观16212.1.3环保投资及投资估算16213.2 社会效益分析16313.2.1提供高档优质医疗服务16313.2.2提供更多就业机会16413.3经济效益分析16413.3.1医疗收支预测16413.3.2员工工资标准及工资总额预测16513.3.3总成本测算1651
11、3.3.4盈亏平衡分析16514公众参与16714.1公众参与的意义16714.2公众参与的方式、调查内容和对象16714.2.1公众参与的方式16714.2.2公众参与的调查内容16714.2.3调查对象16814.3公众参与统计分析16814.3.1公众参与人员的基本情况16814.3.2公众对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的看法16814.3.3公众对项目建设情况的了解16914.3.3公众对项目建设的态度16914.3.4公众认为项目对环境影响程度的看法16914.3.5公众对拟建项目的意见和建议17014.4公众参与结论17015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7215.1环境管理17215.1.
12、1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的目的17215.1.2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17215.1.3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17215.1.4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17315.1.5运行期环境管理计划17315.2环境监测计划17515.2.1施工期环境监测17515.2.2运营期环境监测17515.3环境管理人员和污水站分析仪器设备17615.3.1环境管理体系和人员配备17615.3.2污水站分析仪器配备17615.4环境管理制度17716 评价结论与建议17816.1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7816.2施工期影响评价结论17916.3营运期影响评价结论17916.4环境风险评价结论18116.5 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结论
13、18116.6 清洁生产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结论18216.7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18316.8 公众调查评价结论18416.9政策符合性结论18416.10选址的可行性结论18516.11 达标排放评价结论18516.12 综合结论18616.13 建议186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环境影响报告书1总论1.1评价任务的由来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位于清远市中心曙光二路22号,距广州60公里,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和全国百佳医院,是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的前身成立于1951年的清远县人民医院,距今55年的历史,担负着清远市城区、清新县及周边地区约16
14、0多万人口的医疗、急救、预防、保健、康复等任务。清远市人民医院在我国改革开放、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大环境下,按照三级甲等医院的要求,结合本院的特点进行了领导体制、运营机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管理机制的改革,奉行“服务在先、优质为本、发展医院、改善个人、有益社会”的宗旨,创立并实施“优质、高效、低耗”的医院管理模式,走健康的医疗保健发展道路,建立了新的管理运行机制,拥有一整套完整的管理机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医疗、急救保证服务体系,十年来,治愈率达74.2%以上,取得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各级党和政府的关怀和肯定。随着清远市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三化一园”发展战略的实施,
15、中心区域人口不断增长,病人不断增加,清远市人民医院现有门诊面积、住院面积、床位编制等已不能满足病人医疗保健的需求。而目前,清远市内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旧城区的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城区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慢病医院5家,根据2002年清远市城镇体系规划纲要,规划至2020年清远市总人口达到446.4万人,其中城区及清新县的中心区域范围内,城镇常住人口将达到80100万人。因此,为了适应清远市新建设、新发展,为病人提供优雅、美化、绿化、人性化的保健医疗环境,更好地为清远市人民健康服务,清远市人民医院成立了中心院区筹建小组,拟进行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项目的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新城区体
16、育馆和康乐花园附近,连江路和银泉南路之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国务院令第253号、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4年7月29日)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需对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的建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受建设单位清远市人民医院的委托,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到项目选址进行了现场踏勘,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和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对项目建设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相应的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
17、的对策和措施,并编制了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相关环保主管部门审批,以此作为环境管理部门决策的依据。在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广州澳会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美图环境顾问有限公司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1.2评价目的(1)通过现场踏勘及资料分析,查清拟建项目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现状;(2)通过工程分析,摸清工程建设的规模和主要内容,分析施工期和营运期的主要污染环节、污染类型、排污方式及污染程度,预测对环境的影响范围,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在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制定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指标;(3)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和论证拟采取的环保措施的
18、可行性,必要时提出替代方案;(4)明确拟建项目所处位置是否符合规划要求,并且对项目选址及平面布置合理性进行分析;(5)从环境保护角度对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作出明确结论,为主管部门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通过上述工作,论证项目在环境方面的可行性,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使本评价达到为管理部门决策、设计部门优化设计、建设单位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1.3指导思想(1)以各项环境保护法规、评价技术规定,环境标准和本区域环境功能规划目标为依据,指导评价工作;(2)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必须符合总体规划要求;(3)坚持环评工作为优化设计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方针,不断提高环评工作的实用性;(4)
19、评价工作将在利用本区各种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类比调查和分析,力求全面、公正、客观;评价中要体现“总量控制”、“达标排放”、“清洁生产”的原则;(5)评价内容力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数据准确可靠,污染防治及环境影响防治措施可行,结论明确可信。1.4编制依据1.4.1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3)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环发2006【28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
20、施细则(2000年3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年5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3年1月);(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环字(87)第002号);(13)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19号);(14)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
21、年8月16日);(15)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4164号);(1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第14号令);(17)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环发1999107号,1999年4月2日);(18)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计价格2002125号);(19)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0)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通知环发(2005161号);(2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发【1998】0
22、89号, 1998年7月1日实施)。1.4.2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1)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05年);(2)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 (1997年12月1日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3)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4);(4)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20012010)(广东省环境保护局文件,粤环200354号,2003年3月4日);(5)广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1998年6月1日);(6)广东省“十五”环境保护规划;(7)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办(1997)29号文);(8)广东省蓝天工程计划(广东省
23、人民政府粤府办粤府办(2002)7号文);(9)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府函(1999)553号);(10)广东省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1999年11月26日);(11)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7年9月,广东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12)清远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粤府函2002161号文);(13)清远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1996年);(14)清远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清府200223号文);(15)清远市环境保护十年工作计划(清府200326号);(16)清远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24、(清远市环境保护局,2006年4月)。1.4.3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政策(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2003380号令,2003年6月16日);(2)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 07-2004);(3)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号);(4)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文件 卫医发2003287号);(5)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 36 号);(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则(HJ/T2.1-93);(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1-2.3-93);(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2.1-2.2-9
25、3);(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学环境(HJ/T2.4-1995);(10)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11)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 (12)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GB 192172003);(13)关于印发医院排放污水余氯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技术要求(暂行)的通知,(环办函2003283号)。1.4.4其他相关依据(1)建设单位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设计方案(广东华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05年7月); (3)清远市人民医院新城区中心院区可行性研究报告;(4)清远市城
26、镇体系规划纲要(2002年);(5)规划和用地审批文件。1.5评价等级1.5.1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1-2.3-93)的规定,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是由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体的规模及水域功能类别而确定的。本项目建成运营后废水排放量约为917.2m3/d,污水经集中收集后排往医院内拟建污水处理站进行二级生化处理,符合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新城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通过大排坑排入大燕河。本项目排放的废水经处理后水质复杂程度较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最终受纳水体为大燕河,该河
27、段水质为类。因此,确定本项目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地表水评价级别判据见表1-1。表1-1 地表水评价级别判据废水排放情况受纳水体情况废水排放量917.2 m3/d水体名称大燕河主要污染物COD、BOD5、SS、氨氮、大肠肝菌群平均流量3.14m3/s污染物类型非持久性污染物(除SS外)水体规模中等河流污染物复杂程度简单河流特征平直排放口位置岸边排放水质标准类1.5.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2.1-2.2-93)规定,环境空气评价的工作等级主要由评价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应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所确定的。本项目大气污
28、染源为锅炉房锅炉烟气、医院食堂大灶油烟、停车场机动车废气和污水处理站臭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2.293)规定的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原则和方法,按如下模式计算出等标排放量。Pi=Qi/Coi109式中:Pi-等标排放量,m3/h; Qi-单位时间排放量,t/h; Coi-大气环境质量标准,mg/m3。根据计算结果确定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为三级,具体判定见表1-2。表1-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大 气污染物本工程大气污染物排放量(t/h)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Nm3)污染物等标排放量Pi(m3/h)导则判定标准本项目执行级别地形Pi的范围级别烟尘3.1
29、10-40.31.03106复杂Pi2.5108三级三级SO26.310-40.51.26106复杂Pi2.5108三级NO23.610-40.243.0106复杂Pi2.5108三级1.5.3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主要噪声源为设备、机动车噪声和门诊部就诊人员嘈杂声,噪声源源强低。通过对该工程噪声源情况分析,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较小,且受影响的人口无明显变化,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学环境(HJ/T2.4-1995)中的有关规定,确定本项目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1.6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1.6.1评价范围地表水环境:经现场踏勘得知,项目规划范围内现有两条水渠,本项目产生的废
30、水经院内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再经清远市新城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因此,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范围为项目规划区域内的两条水渠,评价因子包括pH、CODcr、BOD5、SS、NH3-N、大肠菌群数、肠道致病菌、肠道病毒、动植物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色度(稀释倍数)、总氰化物共十二项。对于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对项目废水经处理后pH、CODcr、BOD5、SS、NH3-N、大肠菌群数等进行达标排放分析。环境空气:根据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以及工程周围地区的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质量现状,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项目拟建锅炉烟囱为中心,主导风向为长轴, 东西长2.5km,南北宽2.0km
31、,边长9.0km的长方形区域。声环境:声环境质量评价范围为院界外1m包络线以内的地域。1.6.2环境保护目标评价区域内没有重点保护的单位和珍奇动植物资源,根据工程性质和周围环境特征,确定评价范围内的主要生活区、酒店作为环境保护对象。主要保护目标及其保护级别根据环境功能区划确定,详见表1-3。表1-3 项目四周环境敏感目标详细情况一览表序号环境敏感目标方位距离(米)人口规模影响因素保护目标及其级别1质监局宿舍北100450空气、噪声1、控制项目废气排放对附近周围环境的影响。使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二级标准。2、使项目生活污水、医疗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保证项目废水不排入院内河涌
32、。3、控制各种噪声声源,要求项目施工期及营运期边界噪声达到相应的标准,区域声环境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类标准。2人医宿舍北2001500空气、噪声3康泉阁北4002500空气、噪声4电信大厦北6001000空气、噪声5假日豪庭北8005000空气、噪声6田家炳中学东北12002000空气、噪声7弘福花园南100450空气、噪声8奥佳面粉厂西25120空气、噪声9君豪酒店西15080空气、噪声1.7评价内容及重点1.7.1评价内容(1)对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内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监测,根据所得的资料、数据,对评价范围内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掌握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污染现状
33、、环境质量现状;(2)对拟建项目进行工程分析,确定项目建设的工程内容、项目建设施工期和营运期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核算污染物排放总量;(3)根据项目工程分析,选择对环境危害大、不利影响较为突出的环境影响因子进行评价,选择适当的预测模式,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4)根据当地环保部门对环境的要求,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给出项目建设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建议;(5)对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及对策进行分析评述,论证其经济技术可行性;(6)对项目总体规划、科室的合理布局进行合理性分析;(7)进行公众参与调查,了解公众对当地环境现状和该项目建设的态度及环境保护的要求;(8)进行环境
34、经济损益分析,论证项目建设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效益方面的统一性;(9)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项目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建议;(10)通过以上评价,给出项目建设是否可行的结论,并提出合理的建议。1.7.2评价重点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征和环境特点,确定本项目以大环境、水环境影响评价为重点,兼顾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和污染防治措施及对策分析。评价时段为:施工期和运营期。1.8主要评价因子项目评价因子大气环境现状评价TSP、SO2、NO2、PM10、NH3、H2S、Cl2、甲烷、恶臭影响预测评价SO2、烟尘、恶臭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pH、CODcr、BOD5、SS、NH3-N、大肠菌群数、肠道致病菌、肠道病毒
35、、动植物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色度(稀释倍数)、总氰化物影响分析pH、CODcr、BOD5、SS、NH3-N、大肠菌群数噪声现状评价LeqdB(A)影响评价固体废物影响评价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本次评价将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危害相对较大、环境影响(不利影响)较突出的环境影响因子(污染因子)作为评价因子,具体内容见表1-4。表1-4 评价因子1.9评价标准1.9.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各污染物标准限值见表1-5。表1-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录污染物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浓度单位SO2年平均0.06mg/Nm3(标准状态)日平均0.151小时
36、平均0.50TSP年平均0.20日平均0.30NO2年平均0.08日平均0.121小时平均0.24PM10年平均0.10日平均0.15(2)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各污染物浓度限值见表1-6。表1-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录 单位:mg/L污染物标准值污染物标准值pH69(无量纲)NH3-N1.5CODcr30LAS0.3BOD56TCN-0.2SS*人为增加量150色度(稀释倍数)10肠道病毒-肠道致病菌-粪大肠菌群数20000个/L注:SS*:参照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色度(稀释倍数):参照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 48-
37、1999。(3)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中1类标准,具体噪声标准值见表1-7。 表1-7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摘录 单位:dB(A)类 别昼 间夜 间155451.9.2污染物排放标准(1)本项目设有卧式内燃柴油锅炉一台(型号:WNS2.1-0.8/95/70-Y;蒸吨数:2.1吨/小时;燃料为0#柴油)。锅炉烟气排放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见表1-8,锅炉的烟囱最低允许高度按工程设计确定,但不得低于30m。表1-8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摘录(DB44/27-2001)污 染 因 子
38、二氧化硫(mg/m3)烟 尘(mg/m3)氮氧化物(mg/m3)烟气黑度( 林格曼,级 )500804001(2)项目有一台250kw的备用发电机,设于门诊部的地下室。发电机尾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其规定见表1-9。表1-9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摘录(GB16297-1996) (mg/m3)污染因子SO2NOX颗粒物550240120(3)食堂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其规定见表1-10和1-11。表1-10 饮食业单位的规模划分规 模小 型中 型大 型基准灶头数1, 33 ,66对应灶头总功率(108J/h)1.67 ,5.005.00,1010对应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m2)1.1,3.33.3,95结核病医疗机构100-不得检出95综合医疗机构和其它医疗机构100-95(9)医疗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1.10篇章设置(1)总论(2)项目概况(3)工程分析(4)区域环境概况(5)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7)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8)环境风险分析(9)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10)外环境对项目的影响分析(11)项目选址与布局合理性分析(12)清洁生产及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