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1,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第1页,内容提要,近年来国内重大医院感染事件,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不推荐预防与控制办法,手术部位感染,第2页,一、近年来,国内公开报道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共21起,其中,手术切口感染193例,位居第一。,新生儿医院感染,160例,,血液透析感染丙肝,88例,,非法采供血,感染艾滋病病毒,37例,,臀部,注射部位感染,105例,,医院取得性肺炎,8例,,女职员体检,
2、感染阴道念珠菌,40例。,手术部位感染,第3页,重大医院手术部位感染事件回放 事件一,深圳妇儿医院手术切口分支杆菌感染暴发,1998年4月至5月,深圳妇儿医院发生了严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在该院接收手术292例病人中发生术中伤口龟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58例切口感染率达54.11%.,手术部位感染,第4页,重大医院,手术部位,感染事件回放 事件一,原因:手术刀片和剪刀未到达灭菌效果,戊二醛用于手术器械灭菌浓度应为2%,浸泡10小时,而该院制剂员将新购进未标明有效浓度戊二醛(浓度为2%)看成20%稀释10倍供相关科室使用,致使浸泡手术器械戊二醛浓度仅为0.2%.,手术部位感染,第5页,重大医院手术部
3、位感染事件回放 事件二,广东汕头市华侨医院手术切口感染,年秋季,类似事件又出现在广东汕头市谷饶镇华侨医院,10-12月,38名剖宫产产妇中最少18名发生手术切口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且经久不愈.,手术部位感染,第6页,重大医院手术部位感染事件回放 事件二,原因:,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是造成该起事件主要原因。该院手术器械等清洗不彻底,存有血迹。手术用刀片、剪刀、缝合针和换药用剪刀等用戊二醛浸泡,不能到达灭菌效果,对部分手术器械及物品灭菌效果未实施有效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第7页,重大医院手术部位感染事件回放 事件三,安徽宿州眼球事件,年12月11号,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眼科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超声乳化
4、手术,即人工晶体植入术,不过令人没有想到是,就是这么一个原来并不十分复杂 手术,却造成10名患者眼部全部在医院内被感染,9位患者眼球被迫摘除,这给患者及家眷造成了极大伤害和痛苦。,手术部位感染,第8页,重大医院手术部位感染事件回放 事件三,手术部位感染,第9页,手术部位感染,第10页,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外科手术,造成,外科手术,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损伤,到达一定程度时,切口微生物污染,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第11页,手术部位感染分类,手术部位感染,第12页,手术部位感染诊疗标准,1.,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怎样诊疗?,手术后30天内发生,感染仅累及切口皮肤和皮下组织。,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5、就能够诊疗:,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只要有临床医生诊疗切口感染。,病原学诊疗:切口脓性分泌物培养。,手术部位感染,第13页,手术部位感染诊疗标准,以下情况,不归属,浅表切口感染:,缝针处脓肿(仅限于缝针穿透处极小范围炎症和分泌物);,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会阴侧切或包皮环切术后感染。,烧伤面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第14页,手术部位感染诊疗标准,2:,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怎样诊疗?,无植入物30天内,有植入物1年内发生,感染累及深筋膜和肌肉组织。,手术部位感染,第15页,手术部位感染诊疗标准,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就能够诊疗:,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流脓,脓液不是来自器
6、官或腔隙。,切口自然裂开,外科医生有目标地开放切口,病人含有以下症状或体征之一:发烧(38)并除外其它原因;局部疼痛或压痛,细菌培养阳性。,直接检验、再次手术、组织病理学或放射检验时发觉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深部切口感染证据。,手术部位感染,第16页,手术部位感染诊疗标准,注:同时累及浅部及深部切口感染只报深部切口感染,经过切口引流所致器官或腔隙无需手术治疗,视为深部切口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第17页,手术部位感染诊疗标准,3、,器官或腔隙感染,怎样诊疗?,无植入物30天内,有植入物1年内发生,感染累及手术相关(除手术切口以外)器官或腔隙感染,如阑尾术后膈下脓肿。,手术部位感染,第18页,手术部位
7、感染诊疗标准,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就能够诊疗:,器官或腔隙穿刺放置引流管,引流物为脓性。,经过无菌操作从器官或腔隙留取组织或液体标本并培养出微生物。,直接检验、再次手术、组织病理学或放射检验时发觉器官或腔隙脓肿或其它器官或腔隙感染证据。,手术部位感染,第19页,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原因,患者方面,手术方面,年纪:老年人感染率高于年轻人,术前住院时间,营养情况:,严重营养不良: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在20%-25%,备皮方式及时间,手术部位皮肤消毒,手术室环境,免疫功效:低蛋白血症 发生率高于正常组,29 VS 15,手术器械灭菌,健康情况,手术过程无菌操作,糖尿病:发生率是对照组1.5倍,手术技术,肥胖
8、:发生率较高,可达13.5%-16.5%,手术连续时间,其它感染灶:发生率是对照组高6.1%,预防性抗菌药品使用情况,手术部位感染,第20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键点,一、管理要求,1.制订并完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严格落实。,2.加强对临床医师,护士,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培训,掌握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工作关键点。,3.开展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采取有效办法降低感染率。,手术部位感染,第21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键点,4.严格按照抗菌药品合理使用相关要求,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品。,5.评定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原因,做好各项防控工作。,手术部位感染
9、,第22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键点,感染预防,二,、,感染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第23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键点,手术前,怎样预防手术部位感染?,1、尽可能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该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3、正确备皮。,.,手术部位感染,第24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键点(手术前),手术区域备皮问题,要求:只有当毛发确实会干扰手术时才备皮。相关术前备皮19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就已经表明术前剃毛可增加感染率。,原因 a.皮肤有划痕(表皮受损),b.有利于细菌聚集,c.剃毛和手术间隔时间越长(最长24小时),感染率越高。,
10、手术部位感染,第25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键点(手术前),手术区域备皮问题(,科研资料,),手术部位感染率,备皮方法,剃毛备皮,5.6%,脱毛或不去毛,0.6%,备皮时间,术前二十四小时前,20%,术前二十四小时内,7.1%,术前即刻,3.1%,方法/时间,术前即刻剪毛,1.8%,术前1晚剪毛,4.0%,手术部位感染,第26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键点(手术前),怎样正确备皮?,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去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污染。手术当日或前一天晚上应,沐浴,,以降低皮肤上微生物数量。,术前备皮应在手术当日进行.备皮时间,离手术时间越近越好,。,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使用不损伤
11、皮肤方法:如剪毛或脱毛(霜、膏)。,防止使用刀片刮除毛发.,手术部位感染,第27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键点(手术前),4、手术部位清洁和消毒:,消毒前要彻底去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污染。,选择适当消毒剂以适当方式消毒手术部位皮肤,皮肤消毒范围应该符合手术要求,如需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流时,应该扩大消毒范围。,手术部位感染,第28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键点(手术前),手术部位消毒液选择:,2%碘酊-75%乙醇脱碘,效果最好,。其次是0.5%碘伏。,消毒方式:局部擦拭,2-3遍,。,作用时间,2min,。,手术部位感染,第29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键点(手术前),6、合理进行抗菌药
12、品预防使用:,如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品时,应在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抗菌药品,,需要做肠道准备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品。,总预防用药疗程通常,不超出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部位感染,第30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键点(手术前),科研资料:,术前给药时间和术后切口感染关系,2847例选择性清洁或清洁污染切口。,给药时间,定义与描述,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早期,术前2-二十四小时,3.8,术前,手术前2小时内,0.6,术中,手术开始后0-3小时内,1.4,术后,手术开始3-二十四小时,3.3,手
13、术部位感染,第31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键点(手术前),结论:,抗生素应该在皮肤切开前半小时或麻醉诱导开始时使用。(年上海已经开始将抗菌药品带入手术室使用),手术部位感染,第32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键点(手术前),7、严格手卫生:,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手术部位感染,第33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键点(手术前),8、术前提升患者抵抗力:重视术前患者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严重营养不良: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可达20-25,低蛋白血症: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高于正常组(29 VS15 ),手术部位感染,第34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
14、键点(手术中),手术中,怎样预防手术部位感染?,1、手术环境管理:确保手术室门关闭,尽可能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程度降低人员数量和流动。,2、确保手术器械无菌:确保使用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到达灭菌水平。,手术部位感染,第35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键点(手术中),消毒方法选择标准:,a.耐高温、高压、耐湿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b.不能高压灭菌物品如腔镜等送供给室低温灭菌(等离子或者环氧乙烷灭菌)。,不可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替换压力蒸汽灭菌,也不可采取快速灭菌法进行手术器械灭菌。,手术部位感染,第36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键点(手术中),3、严格无菌技术:手术中医
15、务人员要严格遵照无菌技术标准和手卫生规范。,4、合理预防用药:若手术时间超出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品半衰期,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手术中应该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抗菌药品。,5、手术技巧:手术人员尽可能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最大程度地降低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坏死组织,防止形成死腔。,手术部位感染,第37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键点(手术中),6.维持术中正常体温: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预防低体温。,怎样维持病人术中体温?,a.术前30分钟,患者保暖。加盖棉被等,b.手术床放置电热毯预热,c.手术室温度控制,d.尽可能降低暴露部位,e.手术部位冲洗时,应该使用温度
16、为37无菌生理盐水溶液。,手术部位感染,第38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键点(手术中),例:200名结肠直肠手术患者,对照组-术中常规护理(保持34.7度平均温度直到进入PACU),试验组-术中主动保温(平均温度为36.6度),手术部位感染,第39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键点(手术中),结 果:,对照组-感染:19(18 96),试验组组-感染:6 (6 104),手术部位感染,第40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键点(手术中),7、选择适当部位密闭负压引流:对于需要引流手术切口,术中应该首先密闭负压引流,并尽可能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适当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手术部位感染,第41页
17、,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键点(手术后),手术后,怎样预防手术部位感染?,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该进行手卫生。,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恪守无菌技术操作标准及换药流程。,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依据病情尽早拔除引流管。,手术部位感染,第42页,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关键点(手术后),4、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该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汇报及患者伤口情况,对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疗、治疗和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第43页,当前不推荐预防控制办法,1.,手术室(间)入口处使用,消毒鞋垫,预防感染。并不能降低鞋和推车微生物数量。,2.,
18、穿鞋套,预防感染。可,增加手污染机会。,3.微生物,常规采样,。仅在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目标性监测和检测空气净化系统 运行情况时才进行手术室环境表面和空气微生物学采样。,4.手术器械常规,快速灭菌,:因达不到灭菌效果!应进行低温灭菌。,手术部位感染,第44页,不推荐预防控制办法,7、常规预防性使用,万古霉素,。仅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时使用。,8、常规选择,戊二醛,作为医用消毒剂。有研究资料显示:,结核分枝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对戊二醛耐药!,邻苯二甲醛将替换戊二醛使用于临床。,手术部位感染,第45页,在全世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领域做出出色贡献三位伟大人物:,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佛洛伦斯.南丁
19、格尔,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手术部位感染,第46页,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1881-1865年),19世纪40年代,年轻匈牙,利妇产科医生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经过采取漂白粉溶液消毒,手和器械,使产褥热发病率,从近20%降到1.2%,,被人尊称为“,母亲救星,”。,手术部位感染,第47页,佛洛伦斯.南丁格尔,(1820-1910年,19世纪50年代,佛洛伦斯.南丁格(1820-1910年)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经过加强伤口护理,仅仅六个月左右时间就使英国战地伤病员死亡率从42%下降2%,被伤病员亲切地称为,“提灯女神”。,手术部位感染,第48页,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18811955),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于1928年发觉了抗生素盘尼西林。二战期间拯救了数百万个生命。,手术部位感染,第49页,做好每一件简单事就是不简单,做好每一件平凡事就是不平凡,院感控制从细节做起细节决定成败!,手术部位感染,第50页,谢谢聆听!,手术部位感染,第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