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国数字货币研究的热点、趋势及展望.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727183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数字货币研究的热点、趋势及展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数字货币研究的热点、趋势及展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数字货币研究的热点、趋势及展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管理学 我国数字货币研究的热点、趋势及展望我国数字货币研究的热点、趋势及展望 王凯,庞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6)摘 要: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液”,数字货币作为金融科技的前沿领域,是数字经济的“灵魂”,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数字货币成为新的货币形态,颠覆性的数字货币支付格局正悄然演变,对传统货币体系产生巨大的影响。数字货币问题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成果丰富,基于 CNKI 收录的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系统梳理我国数字货币研究现状,探析其知识脉络,分析研究主体,探索研究热点,梳理演化路径,旨在为推动数字货币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数字货币;数字人民

2、币;人民币国际化中图分类号:F713.3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2X(2024)01-0064-08 收稿日期:2023-12-21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重大项目:民营经济推动陕西实现共同富裕的挑战与路径研究(2023ZD13),陕西省软科学基金项目(2022KRM066)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王凯(1980-),女,山东青岛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教授,研究方 向: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庞震(1981-),男,山东平度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引言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

3、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推动货币形态向电子化、数字化演变,颠覆性的数字货币支付格局正悄然演变,全球金融秩序正随着科技进步产生巨大变化。2009 年比特币作为第一种数字货币诞生,以太坊、泰达币、天秤币等数字货币相继出现,全球数字货币发展速度加快。截止 2023 年 9 月,全球加密货币总用户数达 4.25 亿人,加密资产总市值达 1.18 万亿,个人持币价值超 100 万美元用户约为 8.8 万人。货币与金融运行方式正迎来一场革命,对传统货币体系产生巨大的影响,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现金社会正面临着数字货币的不断冲击。无论是传统经济还是数字经济,都离不开

4、金融的支持,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液”,数字货币作为金融科技的前沿领域,是数字经济的“灵魂”,也是数字经济繁荣的写照。2022 年,全球51 个国家的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 41.4 万亿美元,占 GDP 比重为 46.1%,其中,英国、德国、美国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均超过 65%,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重要支撑。我国数字经济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全球领跑,数字经济规模在 2022 年为 50.2 万亿元,占 GDP 比重为41.5%;2023 年数字经济规模为 56.1 万亿元,占 GDP 比重超过 44%。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技术已成为驱动生产力变革

5、的关键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4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数字货币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人民币数字化将是中国数字货币建设的第一步,我国高度重视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开发,2014 年人民银行成立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在 2020 年数字货币被正式写入“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在学术界数字货币研究成为新热点,当前我国关于数字货币研究的现状是怎样的?研究主题围绕哪些方面进行?鉴于此,采用文献计量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大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全景式探析该领域的热点与

6、趋势,以期为进一步发挥数字货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作用,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全方位赋能提供决策参考。2024 年 3 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Mar.2024 第 34 卷第 1 期 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34 No.1 64 一、研究方法及研究概况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采用科学计量学中的知识图谱分析方法,这是一种将传统文献计量方法与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 CiteSpace 软件,对文献数据所隐含内容和信息的深入解读1。对数字货币研究力量的解读,主要通过作者和机

7、构共现图谱来呈现;对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的解读,主要通过关键词时区图谱和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来呈现。利用 CNKI 数据库,将“数字货币”或者“数字人民币”设为主题,来源类别设置为“CSSCI”与“核心期刊”,时间跨度为 2014 年至 2023 年(截止 2023 年8 月 31 日),检索并经过人工数据筛选,剔除不相关文献,检索出有效文献 1017 篇,作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年度分布可知,2014 年发文量为 2 篇,2015 年为 4 篇,之后发文量快速增长,2016 年为 42 篇,2019 年为 118 篇,2020 年为 222 篇,2021 年为 207 篇,2022 年为 183

8、篇,2023 年为 80 篇(截止到2023 年 8 月 31 日)。图 1:数字货币研究发文量 (二)研究力量 通过作者共现图谱有助于识别研究数字货币领域内的核心作者群体,明晰作者合作关系。统计发现,总共 1546 位作者,按照普莱斯定律,当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占比大于等于 50%,表明该领域核心作者群已经形成。核心作者计算公式为max0.7490.749173.09MN=(maxN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发文篇数),说明该领域发文量在 3 篇及以上作者为核心作者,总共 71 位核心作者。部分高发文作者为:姚前(17 篇)、杨东(14 篇)、柯达(11 篇)、程雪军(9 篇)、吴桐(7 篇)、封思贤(7

9、 篇)、庄雷(7 篇)、宋爽(6 篇)、柏建成(6 篇)、王信(6 篇)、袁曾(6 篇)、陈伟光(6 篇)、赵磊(5 篇)、陶士贵(5 篇)、高增安(5 篇)、高奇琦(5 篇)、尹振涛(4 篇)、巴曙松(4 篇)、张明(4 篇)、易宪容(4 篇)、朱元倩(4 篇)、沈蒙(4 篇)、赵越强(4 篇)、赵鹞(4 篇)等(见图 2)。对高发文机构的分析,可揭示该领域作者群体的地域分布。统计可知,发文量较多的研究机构为:中国人民大学(54 篇)、北京大学(38 篇)、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9 篇)、中央财经大学(26 篇)、复旦大学(23 篇)、南京大学(22 篇)、中国人民银行(21 篇)、中

10、国政法大学(19 篇)、华东政法大学(19 篇)、清华大学(17 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7 篇)、武汉大学(17 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15 篇)、北京师范大学(15 篇)等。65 图 2:作者共现图谱 二、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核心思想的高度凝练,对高频关键词的把握有助于揭示数字货币领域的研究热点。统计发现,共计 2095 个关键词,频次大于等于 10 次有 47 个高频关键词,大于等于 15 次的有 28 个关键词,大于等于 20 次的有 19 个关键词:数字货币(347 次)、区块链(262 次)、比特币(107 次)、数字人民币(100 次)、央行数字货币(

11、95 次)、法定数字货币(91 次)、区块链技术(66 次)、数字经济(51 次)、金融科技(47 次)、人民币国际化(42 次)、金融监管(41 次)、货币政策(37次)、智能合约(36 次)、去中心化(28 次)、虚拟货币(27 次)、加密数字货币(25 次)、加密货币(25 次)、跨境支付(25 次)、国际货币体系(20 次)等。为揭示关键词时间维度的动态演进变化,绘制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近三年的研究热点可视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1。将数字货币研究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期(2014-2016 年),高频关键词为:比特币、法定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央行数字货币、智能合约、去中心化、

12、移动支付、分布式记账、加密算法、数字钱包等。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2017-2019 年),其中,2017 年研究热点:金融科技、金融监管、ico、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投资者、商业银行、数字资产等。2018年研究热点:货币政策、法定货币、虚拟货币、监管科技、支付结算、中央银行、货币属性等。2019年研究热点:人民币国际化、libra、国际货币体系、主权货币、监管沙盒、加密数字货币、加密资产、facebook、金融创新等。第三阶段:爆发期(2020-2023 年),其中,2020 年研究热点:数字人民币、数字经济、数字金融、反洗钱、私人数字货币、金融风险、稳定币、金融稳定、分布式账本技术、金

13、融安全、区块链应用、系统性金融风险、货币体系、实体经济、影子银行、货币主权等。2021 年研究热点:主权数字货币、人民币、法律属性、中心化、移动支付、货币本质、新发展格局、数字化转型、货币演进、风险传染、共识算法、数字治理能力、货币竞争等。2022 年研究热点:元宇宙、财产犯罪、虚拟财产、高质量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金融脱媒、数字欧元、全球经济治理、欧洲央行、金融犯罪、货币政策工具、机器学习、数字社会、全球金融治理、数字技术、可控匿名、税收征管、信贷摩擦等。2023 年研究热点:法偿性、跨境支付体系、国际货币竞争、跨境支付系统等。66 三、研究趋势分析 为揭示数字货币研究热点的演化路径,绘制关键

14、词聚类时间线图谱,更直观展示研究主题的演进趋势(见图 4),有助于揭示抽象知识无法具象表征的难点。CiteSpace 软件采用模块值(Modularity Q)和平均轮廓值(Mean Sihouette)来评判聚类结果优劣。时间线图谱中模块值等于 0.815,表明划分出来的模块结构是显著的,聚类结果较好;轮廓值等于 0.947,说明网络同质性较高。根据时间线图谱显示,我国数字货币研究主题可分成 15 类:#0 法定数字货币、#1 支付体系、#2 数字人民币、#3 风险、#4 币值稳定、#5 支付结算、#6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7 央行数字货币、#8 法定货币、#9 比特币、#10人民币国际化、

15、#11 区块链技术、#12 金融科技、#13 主权数字货币、#14 区块链。这些主题反映了“数字货币”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总的来看,可进一步分成二大类。一是数字货币的界定与辨析(#0 法定数字货币、#6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7 央行数字货币、#8 法定货币、#9 比特币、#11 区块链技术、#13 主权数字货币、#14 区块链)。数字货币根据发行主体不同,包括私人数字货币和主权数字货币两大类。私人数字货币顾名思义就是由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是由货币当局以外的市场主体发行的加密资产或数字资产,无稳定货币锚,不具备法偿性2-3。数字货币最初以私人数字货币的形式出现,2008 年中本聪(Satoshi

16、 Nakamoto)首次提出“比特币”概念,2009年初比特币“横空出世”,中本聪发布了首个比特币创世区块(Genesis Block),之后,基于区块链与分布式记账的发展,全球私人数字货币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根据 Coingecko 数据显示,在 2023 年 8月 31 日加密货币总市值约 1.14 万亿美元,比特币价格(Bitcoin)为 27549.09 美元,市值占比约 47.1%,以太坊(Ethereum)价格为 1717.43 美元,市值占比约 18.1%。私人数字货币拥有去中心化、匿名性、跨国界等特征,改变传统货币形态、流通方式及支付方式,体现了支付方式变革以及人们对于主权信用货

17、币的新诉求,对全球金融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天然“无国界”的私人数字货币可能颠覆主权概念,不断涌现且与各国货币当局进行持续博弈,对主权信用货币产生了挤出效应,必然也会对美元体系造成冲击4-6。在 2019 年 6 月,Facebook 发布 Libra 白皮书,Libra 是 facebook 发起一个区块链项目,目标是成为一种稳定的数字加密货币,融合了区块链技术和比特币优势,是对数字货币的重大历史性突破,Libra 的推出倾向于成为一种超主权货币,有意规避金融监管,削弱主权国家货币地位。数字货币引发了央行数字货币与私人数字货币之争,货币代表当权67 图 3:关键词时区图谱 者的权力,铸币权是一

18、个国家的根本权力之一。私人数字加密货币使得货币体系由无锚定物向有锚定物演进,打破了法定货币与私人数字货币之间的边界,削弱主权国家货币地位、铸币权正由政府向企业转移7-10。面对私人数字货币的威胁,为牢固掌握国家货币主权,围绕央行数字货币研发的大国竞争日趋加剧,各国政府纷纷进行数字货币顶层设计,期望在国际货币格局新一轮变更之际拥有话语权。各国央行已积极参与到法定数字货币(CBDC)研究步伐,与私人数字货币不同,主权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在数字经济时代延伸,是由货币当局基于国家信用发行的,以数字形式表现的、作为法定货币使用的货币,具有法偿性。目前,全球央行对数字货币持积极态度的要多于消极立场11。根据

19、 BIS 年度调查报告显示,2022 年全球央行正在试点,或者开发 CBDC 项目的比例为 26%,这一数据在 2021 年为 14%,近乎翻倍;62%的央行处于概念验证或实验阶段。然而,法定数字货币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创新试验,CBDC 项目在大多数主要经济体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其正在迅速发展,前景可期,却依旧充满着不确定性。二是数字人民币的研究(#1 支付体系、#2 数字人民币、#3 风险、#4 币值稳定、#5 支付结算、#10人民币国际化、#12 金融科技)。数字人民币是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与实物人民币等价。数字人民币和实物人民币,都由中国人民银行发

20、行和主要管理,一并统计、合并分析、统筹管理,这两者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经济价值。在数字人民币货币研发上,我国政府具有较强前瞻意识,早在 2014 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法定数字货币研究机构,研发重点从国内场景试点逐步转变为与国际数字货币的标准接轨,2019 年底数字人民币试点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四地及北京冬奥会场启动;2020 年 10 月试点地区增加了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 6 地,形成“10+1”的试点格局;2022 年 4 月新增了广州、重庆、天津等 11 地,截止到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拓展到 17 个省市的 26 个地区,交易量不断扩大。截至 2022 年底,流通中数字人民币存

21、量达到 136.1亿元,数字人民币试点加速进入全场,正式迈入“纵深化”的普及阶段。从应用场景来看,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实时结算、可追溯、效率高、安全便捷等特性,全面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等零售支付和民生服务领域,正在成为提振民生消费、服务实体经济和百姓生活的新支点。我国在央行数字货币竞争中走在世界前列,如果全球数字货币体系不包含人民币,则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将缩小,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我国是第一个推出主权数字货币的国家,数字人民币规划早、进展快,已经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有助于提升支付体系效率与安全,是保障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学者 Auer、Cornelli、Fro

22、st 认为目前最先进的法定数字货币(CBDC)项目是中国人民银行的“DC/EP(数字货币电子支付)项目11。随着全球主要央行对于数字货币的态度的积极,数字化时代下的国际货币竞争已然开启了。对于以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而言,数字货币的悄然兴起已经开始对传统国际货币体系发起了挑战。当前,美元霸权仍是数字人民币发行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最大障碍,跨境支付清算高度依赖SWIFT 以及 CHIPS,但存在中间环节多、清算效率低、结算周期长、手续费高昂等弊端,正逐渐沦为美国行使全球霸权,进行长臂管辖的金融工具12-14。在这个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支付体系中,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话语权,一旦被排除在交易体制外

23、将大幅限制其跨境商贸活动。美国曾通过切断 SWIFT支付结算通道对朝鲜、俄罗斯和伊朗等国实施金融制裁,隔断他们与外界银行的金融往来。西方频繁发起的金融制裁为数字人民币提供了机遇,法定数字货币以区块链技术为架构核心、以分布式账本为交易前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民币跨境支付对于 SWIFT 系统的依赖,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因此,应构建基于 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的跨境支付结算体系,鼓励数字人民币跨边界流通与场景合作,从自贸区改革、“一带一路”建设、“石油数字人民币”体系构筑、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国际合作等方面丰富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场景抢占

24、数字空间铸币权,提高人民币的网络外部性,增强反制“长臂管辖”的能力,实现“弯道超车”15-17。在“一超多元”的国际货币格局下,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仍然取决于人民币可兑换性、资本管制程度、资本市场开放度等根本因素,仍需强化配套支持,规避因监管边界扩大、国际支付体系重构、信用货币创造等引致的风险18-21。68 图 4: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 四、研究结论及展望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建”,是货币形态的最新形态。在学术界关于数字货币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运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采用 2014-2023 年相关文献数据,利用CiteSpace

25、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力求厘清我国数字货币研究轨迹,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得出如下结论。(一)研究结论 第一,从数字货币的研究力量来看,高发文作者为,姚前、杨东、柯达、程雪军、吴桐、封思贤、庄雷、宋爽、柏建成、王信、袁曾、陈伟光、赵磊、陶士贵、高增安、高奇琦、尹振涛、巴曙松、张明、易宪容、朱元倩、沈蒙、赵越强、赵鹞等。高文机构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银行、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武汉大学等。第二,从数字货币研究的热点上来看,学者们对于“数字货币”的相关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集中趋势,主要围绕数字货

26、币、区块链、比特币、数字人民币、央行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数字经济、金融科技、人民币国际化、金融监管、货币政策、智能合约、去中心化、虚拟货币、加密数字货币、加密货币、跨境支付、国际货币体系等核心关键词展开研究。第三,从数字货币研究的演进趋势来看,分为三个阶段,2014-2016 年属于萌芽阶段,2017-2019年为快速发展阶段,2020-2023 年是爆发期,稳步向纵深层次、微观视角、实践维度延伸。研究主题可分成十五类:法定数字货币、支付体系、数字人民币、风险、币值稳定、支付结算、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央行法定数字货币、法定货币、比特币、人民币国际化、区块链技术、金融科技、主权数字

27、货币、区块链等。进一步可分成数字货币的界定与辨析和数字人民币的研究两大类。69 (二)研究展望 第一,法定数字货币的基本属性问题有待厘清。主权货币形态不断向前演进,法定数字货币成为当前金融行业重要的科技革命,数字经济日益渗透实体经济各层面,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法定数字货币出现有其独特内在逻辑,经历了从诱致性变迁转向强制性变迁的发展过程,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铸币和纸币,从具有内在价值到无价值符号的变迁。法定数字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数字形式的基础货币,必将改变传统的基础货币结构,影响传统货币创造体系,冲击了传统货币理论,然而,目前仍缺乏完备的理论分析框架,其基本属性仍然有待厘清。第二,私人数字

28、货币的风险防范问题有待研究。区块链技术深度介入货币金融行业,私人数字货币登上历史舞台并蓬勃发展。从演进历史来看,货币经历了“商品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数字货币”,从信用货币到数字货币是一次“惊险跳跃”。虽然国际私人数字货币刺激了金融领域创新,但私人数字货币挑战国家金融主权,跨越监管藩篱,威胁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其价格飙升更是引起投资热潜藏投机泡沫,甚至成为一些洗钱和非法经济活动的支付工具,甚至可能已参与到金融犯罪活动中。因此,数字货币安全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其衍生金融风险、技术风险与法律风险等难题也应当引起重视,应加强私人数字货币的金融治理,防范货币政策风险;警惕“技术中心化”,强化私人数字

29、货币风险防范。第三,数字人民币的实践问题有待研究。为把握数字经济先发优势,我国适时推出数字人民币,将对货币系统产生颠覆性影响。然而,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存在重重困境,目前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现金类支付凭证(M0),仅仅被应用于小额、零售的支付场景,补充或替代流通中的现金,满足公众对数字形态现金的需求,但并未触及货币供给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和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层面。虽然在多地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但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落地”,仍然面临一系列尚未解决的实践难题,比如参与主体有限、货币超发、技术实现、消费者信息保护、跨境支付、金融稳定等挑战,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转型冲击;数字货币利率的推出

30、、发挥信用创造的作用、法律规范“缺位”的风险等等。因此,要把握数字人民币的先发优势,深入研究数字人民币发行和流通机制,如何加强市场沟通,如何提高国内零售支付的效率,如何实现跨境支付等方面。注 释 数据来源:Henley&Partners 公司加密货币财富报告:https:/ 考 文 献 1 CHEN C.Cite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

31、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377.2 刘晓欣.全球法定数字货币现状、发展趋势及监管政策J.人民论坛,2021(24):66-70.3 杨继.基于数字经济的法定数字货币产生逻辑、功能演进与发展趋势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22(2):105-113.4 赵红,付俊文.浅析 Libra 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可能冲击基于数字货币视角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20(1):114-127.5 李晓,李黎明.私人数字货币兴起与美元体系的未来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60(3):75-85,236-237.6 马克,张泽栋.法定数字货币对货

32、币创造体系的影响研究J.经济纵横,2022(1):110-119.7 戚聿东,褚席.国际私人数字货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应对之策J.财经问题研究,2021(2):53-61.8 陈华,申时,陈子凡.国家安全战略下法定数字货币安全问题研究J.财经科学,2021(8):14-26.9 黄国平.数字人民币发展的动因、机遇与挑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1):129-138+2 10 柏建成,何秋蓓.地缘政治风险:加密数字货币参与金融犯罪的催化剂?J.财经论丛,2022(5):46-55.11 AUER R A,CORNELLI G,FROST J.Rise of the

33、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drivers,approaches and technologiesEB/OL.(2020-08-24)2023-11-18.https:/www.bis.org/publ/work880.htm.70 12 石建勋,刘宇.货币权力:美元霸权与人民币国际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6(4):123-130.13 王佳佳,沈坤荣.推进数字人民币发展的现实挑战与优化路径J.经济纵横,2021(11):121-128.14 李翌,李振.法定数字人民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货币文明”的创新基于马克思货币信用理论的反思J.

34、经济学家,2022(4):70-78.15 封思贤,张雨琪.法定数字货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效应J.国际贸易,2022(5):81-88,96.16 程雪军.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发展逻辑与国际镜鉴J.经济学家,2022(11):106-116.17 管涛.从货币的功能看数字货币与货币国际化的关系J.国际经济评论,2022:1-14.18 巴曙松,姚舜达.央行数字货币体系构建对金融系统的影响J.金融论坛,2021,26(4):3-10.19 沈伟,靳思远.信用货币制度、数字人民币和人民币国际化从“数字钱包”到“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J.上海经济研究,2022(6):78-93.20 董柞壮.数字货币

35、、金融安全与全球金融治理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2,39(4):133-154,8.21 沈伟,赵尔雅.国际货币权力论下的数字人民币和人民币国际化基于可行性和现实性的考察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3(2):126-137.The hot spot,trend and prospect of the study on chinas digital currency WANG KAI,PANG ZHEN(School of Marxism Xidian University,Xian Shaanxi 710126,China)Abstracts:Finance is key to d

36、eveloping economy.As the cutting-edge field in financial technology,digital currency is the significant part of digital econom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technology,it has become a new currency form.The subversive payment pattern of digital currency is quietly evolving,which promotes the con

37、tinuous evolution of the world currency pattern.Meanwhile,the issue of digital currency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and debate in the domestic academy.Based on the CSSCI database,this paper uses the bibliometric method,analyzes its knowledge context and the research subjects,and explores the research hot spot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research of digital currency.Key words:digital currency;digital RMB;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本文推荐专家:本文推荐专家:黎友焕,广东财经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国际金融。黎友焕,广东财经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国际金融。赵赵景峰,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世界经济。景峰,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世界经济。71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