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仪器共享管理演进态势、现状热点与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725326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器共享管理演进态势、现状热点与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仪器共享管理演进态势、现状热点与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仪器共享管理演进态势、现状热点与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69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ISSN 1674-15442024 年 1 月 第 56 卷第 1 期69-81CHINA SCIENCE&TECHNOLOGY RESOURCES REVIEWISSN 1674-1544 Vol.56 No.1 69-81,Jan.2024仪器共享管理演进态势、现状热点与未来展望基于 CiteSpace 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项 莹等1 蒋巧赟1 胡佳彧1 陈 宁2 何世伟2(1.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2.浙江省科技项目管理服务中心,浙江杭州 310007)摘要:仪器共享管理是提升科技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抓手。以中国知网收录的 2005202

2、2 年 499 篇仪器共享管理中文文献作为数据来源,借助 CiteSpace 文献计量软件从时间、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维度对我国仪器共享管理研究的研究进展与热点进行探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分布上来看,国内仪器共享管理的研究历程可分为初始萌芽、波动增长和巩固发展 3 个阶段,年发文量呈波浪型的变化趋势;(2)从作者、机构合作上来看,我国仪器共享管理领域研究成果颇丰,但合作网络较为分散;(3)从现状热点上来看,从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管理系统到考核评价、信息化、协同创新,越来越强调人才培养、服务化、物联网及面临的安全管理新问题。未来可以在科学仪器的研发技术与机制创新、技术与管理人才培养及共享

3、平台的数字化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关键词:仪器管理;开放共享;知识图谱;CiteSpace软件;文献计量分析DOI:10.3772/j.issn.1674-1544.2024.01.009 CSTR:15994.14.issn.1674.1544.2024.01.009中图分类号:G311;G353.1 文献标识码:AEvolution Trend,Current Hotspot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Instrument Sharing ManagementA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

4、eXIANG Ying1,JIANG Qiaoyun1,HU Jiayu1,CHEN Ning2,HE Shiwei2(1.School of Data Science,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Hangzhou 310018;2.Zhe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Management Service Center,Hangzhou 310007)Abstract:Instrument sharing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improving

5、the utiliz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It uses 499 Chinese literatures on instrument sharing management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22 collected by CNKI as the data source,and uses CiteSpace literature measurement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hotspots of Chinas instru

6、ment sharing management from dimensions such as time,author,institution,and keywords.The results show that:(1)From the overall trend,the research 作者简介:项莹(1982),女,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发展;蒋巧赟(1996),女,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经济统计学助理研究员;胡佳彧(1997),女,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经济统计学;陈宁(1992),女,浙江

7、省科技项目管理服务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科研仪器和项目服务;何世伟(1981),男,浙江省科技项目管理服务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研仪器和项目管理(通信作者)。基金项目:浙江软科学重点项目“双循环背景下浙江科技创新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统计研究”(2023C25010);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浙江财经大学统计学)项目“科技支撑浙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统计评价体系研究”。收稿时间:2023 年 4 月 20 日。中国科技资源导刊第56卷第1期2024年1月 70 0 引言科学仪器是高校、科研院所、中小企业等开展科研活动、进行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但中小型创新主体却因其高昂

8、的市场价格与维护费用往往望而却步。对大型创新主体来说,未能在科学仪器生命周期内发挥效益也是一种资源浪费1,而开放共享恰恰是切实解决科学仪器“使用难”“利用少”“效益低”等问题的有效途径2。国外对科学仪器开放共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律法规、政策计划、平台建设等层面。在法律法规层面,日本于 1986 年颁布了研究交流促进法,规定“大学、科研所对其科研设施的对外开放与利用负有创造条件的义务”;美国于1996 年颁布了联邦采购法,规定“非盈利的专业机构可以免费受权使用政府采购性质的科研仪器设备,非政府的盈利机构使用则需支付相应费用”,以期实现科研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最大化。在政策计划层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

9、会设立大型研究仪器计划,为学术部门、科研单位以及多个组织机构提供合作共享的研究密集型学习环境,支持购买和开发有助于现有投资的仪器,同时避免重复投资已经提供的服务;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理事会(EPSRC)发布 20222025年EDI行动计划,为EDI共享中心创造融资机会,与来自研究和创新部门的团队与个人共享资源。在平台建设层面,美国于 2002 年建立政府科学信息门户并运行至今,共享免费的科学技术信息,旨在改善国家科学研究信息的公共基础设施和获取途径;英国南安普敦大学与非盈利机构Jisc合作开发的门户网站Equipment Data聚合了英国研究设备数据库,研究人员利用这个网站既可以开放自有

10、科学仪器也可共享其他机构的科学仪器,提高了研究设备的可见性和利用率。国内关于科学仪器开放共享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法律法规层面,2008 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规定“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建立有利于科学技术资源共享的机制”,为科研仪器共享机制的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政策计划层面,2014 年年底发布的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 3 年内基本建成覆盖全面的科研设施与仪器专业化网络化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开放共享制度、标准和机制,成为开展仪器共享管理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此后,纳入国家网络

11、管理平台的免税进口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试行)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相继出台,为仪器开放共享提供政策支持。科技部、财政部共同推动建设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整合各类科技资源信息近 600万条,推动了科技资源共享。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科研仪器数量不断增加,共享平台覆盖面不断拓展。截至 2021 年年底,仪器数量为 133 549process of domestic instrument sharing manage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germination,fluctuating dev

12、elopment and consolidated development,and the trend of the annual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shows a wave-like change.(2)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uthorship and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China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instrument sharing management research while the cooperation n

13、etwork is relatively scattered.(3)Judging from the current hotspots,from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management model,management system to assessment,informatization,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there is an increasing emphasis on talent training,service-oriented management,IoT and new security manageme

14、nt issues.In the future,more in-depth research can be conducted on the R&D technology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the training of technical and management talents,as well as the digitization of sharing platforms.Keywords:instrument management,sharing,knowledge map,CiteSpace,li

15、terature measurement科技资源共享理论与技术项莹等:仪器共享管理演进态势、现状热点与未来展望 71 台(套),总原值为 2 046 亿元,数量同比增长4.22%,原值同比增长 5.14%。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设施与设备进行开放共享评估显示,2018 年、2022 年参评的科研仪器年均有效工作机时分别为 1 340、1 351 小时,平均对外服务机时分别为 226、231 小时,平均共享率由 16.87%升至 17.10%,2018 年纳入国家网络平台统一管理的仪器比例为 79%,2022 年实现全部入网。但同时,仪器的使用现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平均共享率不高、专业性较强

16、、技术人员短缺等。财政部、科技部调查显示,各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开放存在资源分布不均、重复购置率较高、共享积极性较低、共享服务性较弱等3。六成以上的高校仪器设备使用者认为操作大型科学仪器需具备高度专业性,而技术人员的短缺进一步阻碍了科学仪器使用效益的提升4。学者们以各类问题为导向,从影响开放共享的因素出发,结合过去与现状分析如何构建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体系。但从研究成果来看,多止步于对某省市或某高校的仪器共享系统及平台现状的简单描述或单个案例分析。对仪器共享管理的演化态势、热点趋势及其推动开放共享的追踪和量化分析较为缺乏。鉴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有关仪器共享管理的核心作者、合作机构、研究

17、热点及发展趋势等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为厘清我国仪器共享管理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未来趋势提供借鉴。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1 数据来源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搜索关于仪器共享管理的相关文献。初步阅读文献后拟定主题检索词,主题词检索规则为“(仪器+大型仪器+大仪)AND(共享机制+共享模式+共享平台+管理系统+全生命周期+维修基金)”。检索后发现最早的相关文献发表时间为 2005 年,因此将时间跨度设定在 20052022 年。选择与“仪器共享”相关的核心学术期刊,共检索出中文文献 939 篇。经人工文本分析,筛选得到 499篇中文文献,并将其导入CiteSpace软件。基于以上

18、文献数据,本文从时间分布、作者合作、机构结构、关键词共现等维度对“仪器共享”进行文献计量分析。1.2 研究方法CiteSpace软件通过时间的推移可以追溯科学知识的演变历程,可以探索学者与机构间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网络建模和可视化手段将之呈现,帮助研究人员更快速、更精准地了解他们所感兴趣的领域并从中获益,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5、经济学6、管理学7、信息科学8等研究领域。在仪器共享管理领域,已有学者开始尝试应用CiteSpace进行特征分析和发展趋势研判。比如,辛良等9通过CiteSpace对 20012017 年我国仪器管理的研究特征进行定量分析;魏明坤等10利用CiteSpace的共现分析功能

19、对科研仪器研究的作者合作关系进行了知识图谱分析,以揭示仪器研究领域的发展力量。本文使用CiteSpace 6.1.R5软件,对仪器共享管理领域 20052022 年CNKI数据库、北大核心、CSSCI、CSCD收录的期刊文献进行梳理,从时间、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角度描绘仪器共享管理的演进态势,分析现状热点,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了解研究动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2 文献计量分析2.1 时间分布首先对仪器共享管理研究进行年度发文量分析,如图 1 所示。20052022 年间仪器共享管理的研究历程可以分为 3 个阶段,分别是初始萌芽时期(20052010 年)、波动增长时期(2011201

20、9 年)、巩固发展时期(20202022 年)。(1)初始萌芽时期(20052010 年)。早在2004 年 6 月,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发布20042010 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从科技基础条件、共享管理制度、专业人才队伍 3 个方面对平台建设提出总体规划,以促进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的建设。北京、上海、沈阳等 8 个仪器集中的城市逐步构建起大型科学仪器协作网中国科技资源导刊第56卷第1期2024年1月 72 络11,全国逐步开展科技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2006 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指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21、而有效的共享制度与机制建设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正式提上日程。以上政策为科研仪器共享提供了宏观规范指导,营造了各地各校科学仪器开放共享的社会氛围。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分析了自身仪器设备共享工作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仪器共享机制、共享系统建设方面的建议1214;郑州市中小企业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重庆市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以各自的服务体系为例,分析研究平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发展思路15-16。从中央到地方,从高校到企业,各方措施给我国仪器共享管理提供了有效指导与借鉴,但要改变科学仪器的现状,还需从根本上推动共享性普及,解决仪器购置、机制建

22、立和平台建设的问题。(2)波动增长时期(20112019 年)。在此阶段,中国先后发布了一系列举措以促进科研与创新。2012 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公室正式启动重大科研仪器共享网的建设。这个平台拥有各类重大科研仪器的详细信息,囊括了设备类型、规格数量、所在地点等信息,用户可在共享网在线搜索并申请使用科研仪器,也可进行技术咨询,推动了设备的开放与共享。2013 年 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强调通过联盟开展共性技术攻关,解决重大制造装备、关键零部件等领域制约产业升级的难题。2014 年年底,国务院进一步发布意见,要求符合条件的全部向社会开放,力

23、图 3 年内基本建成专业化、网络化的仪器管理服务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2017 年,财政部、科技部出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指出使用中央财政资金形成的科技资源需依规开放共享,并着眼于高端技术,启动了千台仪器共享计划。自 2018 年开始实行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制造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首台产品购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海关总署试行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的免税进口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在这一时期,学者们综合研究科学仪器管理的区域共享、使用效益、综合评估等问题,以政策与问题为导向,积极进行理论研究与系统分析。(3)巩固发展时期(20202022 年)。科学仪器产业作为一个具有高保密、高端

24、化的战略性图 1 20052022 年“仪器共享”研究领域发文量?科技资源共享理论与技术项莹等:仪器共享管理演进态势、现状热点与未来展望 73 制造业,许多发达国家严格执行科学仪器整机及零部件的出口审批制度,近年来甚至禁止对华出口,加之COVID-19 肆虐,对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进口采购产生了诸多影响,对国内仪器开放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2020 年 3 月,科技部等联合发布了加强“从 0 到 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强调方法创新的重要性,指出要结合大科学、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科学研究的新特点,注重科研平台、手段及方法,特别是高端仪器的自主研发能力。2021 年 4 月,科技部、国家发展改

25、革委等印发了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建设方案,以加快建设与优化“G60 科创云”等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为基本任务,以政府引导与市场运营双轮驱动为主要手段,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文献和数据等资源开放共享。在物联网、共享经济的新时代背景下,校企联动是提高科学仪器设备利用率、增强创新主体自研自创力的重要途径,共享平台的管理模式、机制优化、市场服务是当前学术界与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2.2 作者合作分析本文将节点类型(Node Types)设定为作者(Author),时间切片为 1 年,其余参数为默认值进行作者合作结构分析。根据普赖斯定律,需发文mp篇及以上才可被称为这个领域的核心作者。

26、计算公式为mnpp=0.749max,其中np max为研究时段内发表论文最多的作者发文量17。按照公式计算得出mp 2.12篇。因此,本文将在这个领域发文量为 3 篇及以上的作者视作核心作者进行分析,得到核心作者发文量为 115 篇,占总发文量的 23.05%,低于 50%,表明这个领域的研究视角较为分散,可能是因为我国仪器共享管理相关研究的时间跨度较长,详见表 1。如图 2 所示,在中文文献方面,作者合作结构网络中共有 419 个节点,产生 305 条连接线,网络密度为 0.003 5,部分作者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暂时形成多个聚合中心,其余的合作网络比较分散。作者王文君是这个领域的关键人物

27、,自2015 年以来共发表 8 篇文章,与作者刘淑云、刘洪颜合作密切。其中,作者刘淑云自 2015 年以来发表 7 篇文章,作者刘洪颜自 2019 年以来发表 5 篇文章。相比之下,作者吴珏珩、杨树国发文时间较早,发文量分别为 7 篇和 6 篇。作者邓敏、刘昕、雷敬炎形成小型聚合中心,自 2014年以来 3 位作者共发表 11 篇论文。作者严薇、廖琪合作时间较早,宋秀庆、刘双双、冯建跃发文时间相对较晚,但他们的发文量都为 4 篇,且前 4 位作者周围形成了复杂的合作网络,而冯表 1 发文数量 3 篇及以上核心作者作者首篇文章发表年份发文量/篇作者首篇文章发表年份发文量/篇王文君20158祝永卫

28、20193吴珏珩20097王安冬20193刘淑云20157钱俊臻20153杨树国20116余建潮20123刘洪颜20195孔利利20143邓 敏20145吴 炎20113严 薇20104杨金福20193廖 琪20104吴福根20113刘双双20204刘 昕20143宋秀庆20194赵 明20193冯建跃20144何亚群20193方三华20213何 琳20163夏春阳20053雷敬炎20143袁欲彬20053付庆玖20203伍 扬20163总计115张继霞20143中国科技资源导刊第56卷第1期2024年1月 74 建跃与网络中其他作者的合作关系却没有那么紧密。针对性研究后发现,作者王文君、刘淑

29、云、刘洪颜团队较为关注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水平、效率与技术问题,如使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构建仪器管理体系以及如何通过Web Service技术实现大型仪器共享服务系统与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在数据与服务两个方面的深度融合18。作者吴珏珩从实践出发,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科研设备管理中心为例,针对仪器设备共享管理中出现的开放共享不足、使用率不高等实际问题,重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19-20。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关注科研型仪器共享平台设备和服务效益的综合评价问题以及仪器共享平台的升级优化问题,提出人性化服务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21-22。作者杨树国等比较关注如何用信息技术优化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性能的问题,以及就国内

30、外高校的仪器共享平台进行对比研究,认为美国高校稳定人才队伍等管理的思路值得借鉴,我国高校要切实发挥集中管理的优势23-24。作者邓敏、刘昕、雷敬炎团队从高校与政府双重视角进行了仪器共享机制的相关研究。从高校角度出发,以技术创新为重要抓手,研建“武汉大学大型设备共享平台”系统,为各大院校提供了一个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典型案例25,并且经过调研掌握高校大型仪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现状,指出合规管理与责任制是平台建设的重中之重26;从政府角度出发,对比各地政府在仪器开放共享中的做法与措施,取其精华,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政府激励政策27。作者严薇、廖琪以传统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现状问题为导向,以提高大型仪器

31、设备的使用效益为目的,从理论层面创新仪器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并结合实践构建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体系,为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831。作者刘双双等着眼于高校仪器平台的管理、安全与技术问题3234。作者宋秀庆等对仪器管理的安全性管理、共享必要性、发展中问题、信息化体系等进行了研究3538。经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学者对仪器开放共享管理的理论进行了研究,主要涉及仪器管理模式、管理策略、共享机制、安全管理、信息技术等领域,但作者合作较为分散,紧密度不高,尚未形成密切联系的科研群体;实证研究多从高校角度出发,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搭建符合高校特色的仪器开放共享平台,

32、并与国外高校进行对比研究,但却较少从企业市场角度进行探究。2.3 机构结构分析在中文文献方面,在机构合作结构网络中共有 326 个节点,产生 113 条连接线,网络密度图 2 研究作者合作网络科技资源共享理论与技术项莹等:仪器共享管理演进态势、现状热点与未来展望 75 为 0.002 1,研究机构各自为阵,合作网络比较分散,因此要加强机构间交流合作力度,互相借鉴管理经验(图 3)。如表 2 所示,发文量排序前 4位的机构分别为武汉大学(11 篇)、山东大学(9篇)、清华大学(8 篇)、北京工业大学(7 篇)。其中,清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北京工业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对仪器共享管理展开研究

33、较早。武汉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的发文量与研究年限均位于前列,其最新研究进展是从仪器设备资产清查的角度探讨高校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对策39。北京工业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自 2011 年发文后研究停滞,自 2019年起继续研究,4 年中发文量达 5 篇,且研究涉及高校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安全管理、运行模式、效益考核、问题对策等31-33,36。2.4高被引文献分析文献的被引频次越高,表明此文在研究领域的影响力越大41。通过分析高被引文献通常可以了解学科要点与研究热点。由表 3 可见,中文文献关于仪器共享管理的高被引文献最早发表于 2008 年,最晚为 2015 年,表明早期文献为后续学者的

34、学术研究打下了丰厚基础,提供了重要图 3 研究机构合作网络表 2 发文量 5 篇及以上的研究机构机构首篇文章发表年份发文量/篇武汉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201311山东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部20159清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20108北京工业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20107吉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20136南开大学实验室设备处20106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20116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096重庆大学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20085华侨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20165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20095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20105中国科技资源导刊第56卷第1期2024年1月

35、76 参考。从研究主题上看,被引频次排序前 10 位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大型仪器管理系统的实践应用、共享平台的探索建设、高校仪器的共享管理等方面。从被引频次上看,各篇文献被引量均在73 次及以上,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下的实验室开放管理为国内仪器共享管理领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期刊来源上看,被引频次排序前 10 位的文献中有 5 篇来自实验技术与管理,5 篇来自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在业界及学界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3 研究热点聚类分析本文在CiteSpace软件中将节点类型(node types)设 定 为 关 键 词(keyword)。为 防 止图谱过于庞大杂乱,将图谱修剪方式设

36、定为“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3.1 关键词共现分析如图 4 所示,在中文文献方面,共产生 328个节点,404 条连接线,网络密度为 0.007 5。由此可见关于仪器共享管理的研究较为紧密,除开放共享、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仪器设备 4 个主要检索词之外,资源共享、物联网、平台建设、管理模式、高校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共享平台延伸出管理、管理系统、物联网等,从表 4 可知,其中心度分别为 0.12、0.11、0.22,都大于0.1,属于关键节点,具有重要连接作用。从图 4可以看到,物联网位于

37、网络相对中心位置,表明在仪器共享管理领域,物联网起到中心枢纽的作用,且年轮外圈为深色,表明近年来学者们的关表 3 发文量 5 篇及以上研究机构序号第一作者篇名被引频次刊名发表年份1吴文华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下的实验室开放管理130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刘嘉南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研究与探索98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3阮 慧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的实践与探索86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4吴文华智能管理系统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85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5梁 宏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实践79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6刘丽琴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的研究与实践78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7项晓慧高校大型仪器共享

38、管理系统建设的探讨与实践75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8毕卫民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推进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74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9毕卫民构建多元化共享服务体系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74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0胡 芳论高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73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图 4 关键词共现网络科技资源共享理论与技术项莹等:仪器共享管理演进态势、现状热点与未来展望 77 注度较高。围绕物联网,学者们较为关注平台建设、信息化、管理机制、共享管理、资源共享和利用率,并通过共享管理与共享机制、仪器设备相连。在图 4 中,这些关键词的节点大多都带有深色外环,表明具有较高的中心度。平台建

39、设与管理模式的协同创新也经常被共同研究。由共享延伸至高校、服务平台,发现通常与创新、科学仪器一起被研究,创新的节点虽然较小,但它是连接两个领域的关键。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学术界已关注到共享性在仪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借助物联网搭建科研仪器的共享平台,多涉及实验室、高校层面。与管理相关的研究通常集中在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管理系统,与共享相关的研究通常集中在共享机制、共享模式、共享平台。学者们对效益、绩效的研究早有涉及,但近年来的关注度较低,主要还是着眼于管理模式、共享机制、创新型、信息化等领域。图 5 展示了前 20 个突现度较高的中文文献关键词。自 2007 年起,学者们开始关注要素禀赋与

40、管理机制两方面的共享问题,如资源共享、共享管理、设备管理及使用效益等。其中,资源共享的突现度较高,达到 8.02。而后对校级平台、科学仪器、运行机制展开研究,对运行机制的研究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互联网技术在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领域的技术创新。信息系统、“互联网+”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野,将其应用于仪器管理的平台建设、管理、开放共享领域。其中“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突现度较高,分别为 2.28 和 2.89,是学者们研究热点。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频发,学术界在探讨仪器共享经济问题的同时,开始将安全管理纳入研究范围。可见,学者们对仪器共享管理的研究内容与时俱进、研究层次愈加丰富,这

41、与共现图传达的信息相一致,表明关于仪器共享管理的研究已逐渐趋于细化。3.2 关键词聚类分析在中文文献方面,在共现图基础上进行关键词聚类,采用LLR算法提取聚类标签,其余为默表 4 中文文献关键词中心度与频次关键词中心度频次初始出现年份关键词中心度频次初始出现年份共享0.36272007大型仪器0.16852007仪器设备0.32422006创新理念0.1412013共享平台0.31712005平台建设0.14252007管理模式0.29172011管理0.12152008共享机制0.23172008管理系统0.1162010物联网0.22122013信息化0.1132011开放共享0.2111

42、22009实验教学0.142011科研仪器0.1782010资源共享0.1382007管理机制0.1762008高校0.1312008共享模式0.16102007图 5 关键词突现图中国科技资源导刊第56卷第1期2024年1月 78 认参数。聚类结果如图 6 所示,共产生 14 个聚类,除科技资源(#13)外,各类成员数都在 10以上,Q值为 0.823 6,大于 0.3,说明划分出来的模块结构是显著的,且聚类标签大致与关键词共现图中节点较大的关键词一致,说明聚类效果较好。从聚类图也可以发现,仪器设备、平台建设、共享机制、开放基金领域联系紧密,共享平台和管理、利用率和资源共享、科学仪器和高校明

43、显重叠,邻域交界处大多由中心度或频次较高的关键节点相连。3.3 关键词时间区分析 进一步地,本文对聚类成员数排名前 4 位的类别加入时间因素,绘制时间区图,观察各聚类下关键词的演进过程。图 7 的 4 个图分别是仪器设备(图 7a)、共享平台(图 7b)、平台建设(图 7c)、开放共享(图 7d)的时间区图。在仪器设备(图 7a)中,20062010 年中文文献关注方向大都围绕仪器设备的系统构建、平台建设及管理机制展开。自 2011 年起,信息化成为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应用于测绘、档案管理等子领域,学者们也开始运用协同理论指导实践应用,并从新的研究角度切入研究仪器设备共享管理问题,

44、如国内外对比研究。自 2019 年以来,数据分析、智慧化、内卷化等关键词都体现了学者们致力于研究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的优化问题。在共享平台(图 7b)中,自 2005 年起江苏图 6 关键词聚类图a.仪器设备b.共享平台c.平台建设d.开放共享图 7 关键词聚类时间区图科技资源共享理论与技术项莹等:仪器共享管理演进态势、现状热点与未来展望 79 省率先开展了共享平台的建设方案研究,为各大高等院校对仪器管理的资源配置与共享机制奠定基础。在 20122013 年间中文文献较为关注共享平台的优势互补,且多集中在院校两级。在20142018 年间中文文献逐渐将视野从共享平台的效益考核、机制体系建设转向安全

45、管理、共享水平研究。自 2019 年起,开放管理、布局调整、服务成为研究的热点,并且逐渐向一流学科倾斜,可见平台共享性、服务化逐渐增强。在平台建设(图 7c)中,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管理与创新。早期注重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的研究,随着深入挖掘,创新理念、协同创新进入学者们的视野。自 2016 年以来,逐渐对平台的各模块功能进行针对性研究,如仪器预约、性能优化、性能测试、考核评价等。值得注意的是,医学领域的科研仪器平台研究始终受到较多的关注,需要迫切优化医学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在开放共享(图 7d)中,创新贯穿始终,从机制创新到创新能力均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此外人才培养也是着眼点,主要包括队伍建设、

46、学生培养、教学理念、协同育人,且近年来以大学生为主,试图建立仪器开放共享的多元模式。自2021 年起,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研究成为热点。上述研究发现,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有所差异,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的机制研究,包括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管理系统等,但随着共享程度的逐渐深入,学者们近期研究更关注仪器共享管理领域的创新、人才培养、安全管理、服务化,以及物联网在仪器共享平台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视角多从高校出发,但校际对比研究较匮乏,市场参与程度弱,医学领域应用较欠缺。4 结论与展望4.1 研究结论第一,国内关于仪器共享管理的研究,年文献发表量呈波浪型的变化趋势。其中,2015 年开始年发

47、文量整体抬升,这与 2014 年国务院发布的意见有较大关联。为落实意见,2017年科技部等制定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明确了管理部门的职责与开放共享、考核奖惩相关条例,为各部门及地方制定或修订相关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提供参照。2020 年,仪器共享管理研究步入巩固发展阶段,相关研究开始以仪器共享管理为中心,向关联方向扩散,研究层次愈加丰富,呈细致化发展态势。第二,在关于仪器共享管理的研究现状上,发现学界关于仪器开放共享管理的理论研究较为成熟,但作者间合作较为分散,紧密度不高,尚未形成密切联系的科研群体。从实证研究视角来看,多从高校出发,较少从企业市场角度进行探究。从研

48、究主体来看,多为各大高校实验设备管理机构,但各机构间合作网络同样比较分散。从研究主题来看,被引频次排序前 10 位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大型仪器管理系统的实践应用、共享平台的探索建设、高校仪器的共享管理等方面。第三,在关于仪器共享管理的关键词演进态势上,学者们的关注热点从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管理系统到考核评价、信息化、协同创新,越来越强调人才培养、服务化、物联网、安全管理,而非单纯的共享管理理论研究,通常结合共享平台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案例分析,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方式促进科学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科学仪器设备的共享范围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逐步扩大至社会公众,共享平台建设以政府、院校为主导,共享

49、平台使用逐渐转向市场服务型,研究方向呈多样化,研究层次呈细致化。4.2 未来展望第一,创新是仪器管理开放共享的内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全力攻坚科学仪器设备的关键核心技术。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进口依赖度较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掌握高精尖设备研发技术,增加仪器设备体量,扩大国内生产供给,可从根本上中国科技资源导刊第56卷第1期2024年1月 80 解决企业个人“使用难”等问题。此外,不仅要重视研发创新,还要注重机制创新。科学仪器管理工作艰苦卓绝,要在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共享机制及评价机制的创新上积极探索,通过引入市场创

50、新机制、建立考核激励制度、搭建共用协作网络,优化共享生态体系。有效的管理措施可减轻仪器供给单位的管理压力,也可解决科技资源浪费、滥用等问题,提升共享效率。第二,人才培养是仪器管理开放共享的重要合力。创新发展与平台建设对人才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将直接影响科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在引进国际顶尖人才的同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仪器研制与管理的人才培训机制,鼓励院校开设仪器研制与管理相关课程,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专家智库。提倡国内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各类科学仪器相关技术与管理经验的培训交流会议,形成“产学研”的传帮带体系,鼓励科研团队之间开展合作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