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生物说课稿模板集锦七篇.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61524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PDF 页数:45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说课稿模板集锦七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生物说课稿模板集锦七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生物说课稿模板集锦七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生物说课稿模板集锦七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生物说课稿模板集锦七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生物说课稿模板集锦七篇生物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三节内容。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 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 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该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另一就是生物对 环境的影响,呈现的方式也直观,前者就四幅图片,后者是一个 探究活动,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容看似简单,但要 能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 的整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

2、采用直观手段,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 生物学观点。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确立如下教学目 标:(一)认知目标: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二)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三、重点和难点

3、的确立:“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是重点,新教材倡导探究性 学习,应该利用好每一次活动,来培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四、教学方法:1、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 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 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让学 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生 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2、本节“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并不难,运 用前一节的探究活动方法完全能够完成,所以这个活动我安排在 课前,课上主要是组织各小组交流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处理 方法。让知识的获得渗透在过程的体验中,让

4、成功的喜悦体现于 精彩的交流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的参与中。五、学习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 惯和能力,通过课前的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 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 性学习的乐趣。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启发学生例举生活中熟悉的生物受到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 响,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有两个好处,1、既考验了前一节课的 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体现了两课内容的紧密联系;2、创设了情 景,激发了兴趣,让人自然而然想到生物对环境有没有影响呢,行云流水般引入新课。(二)新知学习:1、“生物对环

5、境的适应”是重点又是难点,这样安排:第一步:让学生观察教材的四幅图片,引导从“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间的联系展开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选择一 幅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创设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可是思维发展的肥沃土壤。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 的,充满灵性的。第二步:启发学生还能找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 境相适应的例子吗?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 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第三步:媒体呈现配有介说词的图片,如:乌贼的墨囊;含 羞草的叶与多暴雨的环境相适应;尺蟆的拟态等等,让同学们认 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具有普遍性的,这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 长的年代,不断与

6、环境摩合,自身不断进化、生存下来而形成的 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完整地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相适应的 观点,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理 解能力,不便提,以后高中会学到。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这部分的 知识是这样处理的:第一步:让学生亲身验证“生物也可以影响环境”这一结论:课前亲自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课上交流。这样 安排体现:1、有做事的过程;2、有明确的目标;3、有明确的 结果;4、使用语言传达信息5、体现过程的真实性。这是任务 型教学的五要素。交流时注意: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过程是比结 果更重要,但在这儿,由于结果涉及到

7、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这 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应以激励和引导。学生从“做中学”中亲身验证了植物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有利于认识生物是可以影响环境的。第二步:再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a、地下耕耘者是哪种动物,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b、为什么我国开发西部强调要退耕还林和还草?从生物对 环境产生的作用这个角度来认识生物的存在确实影响着环境。第三步:让学生尝试举例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生活 中的例子。加深并及时反馈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第四步:播放动画“屎克螂出国记”,以生动的画面使学生 真正体会到生物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在学生注意力即将分 散的时候再一次激起他们的兴趣。3、技能训练:这是新教

8、材的一个别有用心之处,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 析、综合等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优势。引导学生观 察并思考,“看谁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中培养思维能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收获,这点很重要,在学生理解的基 础上及时帮助他们构建概念,点睛突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 分割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在生物圈,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回报给人类,所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多么重 要!(三)作业练习:(见教材)1、在一个繁殖季节里,一条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而一般 的小型鸟类只产几个卵,你能其中的道理吗?这是不是生物对环 境的适应?2、山羊绒又细又柔软,组成的产品十分昂贵。

9、山羊比绵羊 好养,它连草根都啃食。于是一些牧区大量饲养山羊,这对环境 会有什么影响?这是两道开放性题,既能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又能燃炼 思维,体现知识与社会、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有所用。整个教学过程的逻辑顺序就是这样安排的。实践证明,在教 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 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多姿多彩的生物课堂中,愉快地“享受”学习。生物说课稿篇2I、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本单元贯彻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构建框架的思路,力求引 导学生在生物圈这个大的背景下思考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这 部分内容不

10、仅与上册教材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又是本册的开头,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容易激发学 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是人类史上科学与伪科学斗争的一个 过程,因此探索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节的学习,我 们知道:人类是由于环境的改变,经过极其艰苦、漫长的过程,通过劳动才进化来的。因而启发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不 断变化的环境,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应 意识到人既是生物圈中的一分子,又是自然界的强者,人类已强 大到能够影响生物圈的面貌,为此我们应该处理好与生物圈的关 系。从以上可知,本节教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认真上好。二、教学目标一

11、、知识目标:1、能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2、知道人类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在与自然环境的艰苦斗争 过程中逐渐进化来的。3、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使用工具等方 面的变化。二、能力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等,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2、通过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探究,打开学生思路,培养 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比较问题能力及口头表 达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树 立人类进化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培养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惜我们的家园一 一生物圈及人

12、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3、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民族 自豪感。4、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四、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来找出事物的异同点。2、培养学生运用证据、事实来说明观点的科学方法。3、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生物说课稿篇3各位领导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年级下册选修专题中课 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题进行说明。首先我对本课题教材进行分析,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已 经学习了,对有了一定的理解,这对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这节课主要包括和等内容,它的学 习也为后面的学

13、习打下了基础,所以,学好这节课还是很重 要的。本内容包含的一些.知识,是以后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教材首先从入手,先讲了后讲了通过分析,本节课具有3个特点:(1),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生 产和社会,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入,重视学习内容在现实生活 中的应用,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2),本节课的内容安 排注重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实验的步骤设计、具体 细节处理等,还没有完全掌握(还不是很熟悉),学习起来还是 有一定难度的(3),本节课注重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 学生应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有意识地设置了具有探

14、究性 质的教学活动同时通过以图代文,读表分析,讨论思考等方式,引 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 等能力.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从知识、能力、情感(德育)三方面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首先知识方面,我认为学生应该 掌握,理解;其次能力方面,要养成(培养)学生 方面的能力;再次情感方面就是要引导他们培养什么态度,树立 什么观念等等。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大纲要 求,我制定了本课的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包括和两点,而是他们的薄弱环节,难以把握,比较抽象,所以本节课的 难点就是.为了讲清楚教材的重难点,是学生能够达到上面所说的教学 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

15、法上谈一下,也就是本次说课的第二部分,由于生物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而本书又主要依 实验为依托(在实验的基础上编写的),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设计实验和能够动手操作尤为重要。考虑到 本课的特点,我准备采取设置情境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到教学活动中来,具体来说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采用播放 有关图片、视频等手段对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活动探究法: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培养学生 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组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俗话说:好的方法能够事半功倍,没有学

16、不好的学生,只有 不会学习的学生,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 会他们活学活用,而不是死板硬套死记硬背,具体说来我准备引 导他们用理解记忆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等 方法来学习本课。分析了教法和学法,下面我将具体说一下本次说课的第三部 分-教学设计,这一部分我将分为三个环节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首先,我先提问学生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了解他们的掌 握情况,温故知新。接着我将利用课件(视频小片段、图片播放)演示等播放 的图片(内容),引出新课(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自然地 引入教学主题,进入到教学的第二环节第二环节,创设情境,讲授新课然后在讲授新课环节,接着利用课件演示提出

17、的问 题,引导学生思考,向学生讲解有关的基础知识,从讲起,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实验,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不能只 依照传统教学方法,照猫画虎式地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要注 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实验的步骤和方 案,还要使学生理解每一个实验步骤的设计原理,体验科学探究 的过程和方法。所以我采用播放让学生自己通过的观察 分析,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使学生在设计 实验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的方法,在实验中加深理解,变抽象内容 为具体设计,更好地突破了重难点,更培养了他们对知识的探索 能力找同学描述自己的设计方案,然后通过其他学生对其方案进 行评价,并提出完善方案(修改建议)

18、,最后由我及时进行总结 并给出完善、详细的设计方案,并总结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原则:1、提出实验假设2、设计探究实验方案3、得出实验结论并进行 分析,接着,再次让学生观察或思考试验流程,鼓励学生大胆阐述 自己的见解,指出实验应注意的问题,实验中有关操作的调控,我在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师生一起互动,突破难点在完成本课主要教学内容后,我将对教材中有关的知识 点进行适当引申,比如,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利于学 生对知识点的串联积累及其思维的展开,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接着进入第三环节第三,整体回顾,归纳小结最后,对本课进行小结,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 容,并指出那些内容需

19、要学生记忆,比如,那些需要理 解,那些需要课下自己查阅资料。之后,布置作业,难度要适中,既兼顾基础,又有拔高锻炼最后,说我的板书设计,也是我说课的第四部分,我将这样 设计本课的课堂板书我认为这样的设计比较直观系统,一目了然。简要体现了教 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各位领导老师,本节课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基础,一学法指导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 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来,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本第单元第节内容。在 此之前,学

20、生们已经学习了,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 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 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这部分 内容,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生物知识打下牢固的理 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内容 包含的一些知识,是以后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 后高考的必考内容。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 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识记:理解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 教学

21、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才能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难点的依据: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 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 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 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 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 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

22、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 重学生的心理状况。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 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 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 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23、。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 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由于本节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 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生产 实践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 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 深刻。五、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 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 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

24、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 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六、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 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 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1、导入新课:(35分钟)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 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 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生物 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2、讲授新

25、课:(30分钟)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 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 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 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 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 的效果。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 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 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4、板书设计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

26、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 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板书:5、布置作业。针对高二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 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 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课堂作业:【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 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例如:二、教学策略的选用(一)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教材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生物现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 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 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 来,从学生的

27、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 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 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 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 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 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 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些认

28、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 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结束: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 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 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 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 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说课教师:中学XXX生物说课稿篇4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地位微生

29、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 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中第1小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包括3 个方面:1、微生物的特点;2、微生物的种类;3、微生物的生活。在初中生物学阶段,本节内容是学生了解微生物的第一课,在课程标准中虽没有独立的体现,却与今后授课的内容有着密切 联系,特别对于十大主题中的生物技术,有一种奠基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述什么是微生物,列举常见微生物的类型;2.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3.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和收集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的探 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精神、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让学生 课堂发

30、言,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信息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这 是【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学会辩证地分析事情、看待问 题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微生物及其种类2.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繁殖特点3.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难点】1.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2.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于微生物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真正准确 认识的学生并不多。而本节知识涉及的几乎都是微观生物,对于 学生的掌握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抽象的理解有困难,但是形象的 理解相对则比较容易。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直观的图片演 示,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可以纠正、加强他

31、们 的认识。对于教材中安排的探究性活动,平时学生虽然有一定的 理论基础,但是缺少足够的实践,虽然有探究的积极性,但探究 的科学性把握不到位,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三、教学准备制作相关多媒体课件;提前准备分发实验材料;提前布置探 究性活动四、教法学法【教法】本节课我采用的不是传统的注入式,而是结合了多媒体直观 教学(特别是图片),通过问题衔接知识点,由教师引导,学生 归纳,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活动结论,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 的学习主体地位。【学法】小组合作:上课之前学生按事先分组,进行探究活动课堂交流:师生交流,学生学会在教师引导下归纳总结知识 点。小组交流,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分析选择,培养综合能

32、力。自主学习:课后学生收集相关材料,完成“假如地球上没有 微生”活动,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五、教学程序1.临境入兴,激发动机(预计耗时5分钟)以情境图片、开篇,联系生活实际,展示部分生活中比较 常见、常接触的微生物现象。简要介绍、讨论这些微生物现象,让学生对微生物有一整体的了解。以问题串的方式,充分调动学 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经历,激发学习的兴趣,引入教学主题。2.归纳小结,直击主题(预计耗时10分钟)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归纳出“什么是微生物”,即生物圈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提示学生三个关 于微生物的要点,突出重点。同时进行知识延伸拓展,要求学生 再举例,教师稍作评

33、价。通过比较不同的图片,提出微生物的分类。按细胞结构特点,分别展示单细胞微生物、多细胞微生物、无细胞结构微生物。单细胞微生物:展示其相关图片,提示学生注意只有一个 细胞组成的特点,最后展示细菌时,分别展示细菌的不同形态。多细胞微生物:展示其相关图片,提示学生这类微生物细 胞组成特点,解释大型真菌和微生物的关系。无细胞结构微生物:展示其相关图片,提示学生此类微生 物没有细胞结构,为简介其营寄生生活埋下伏笔。问题再引入,提出微生物的生活场所,学生回答,教师简要 评价小结。微生物主要的活动场所一一土壤;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场所一 一动植物的体表和体内;其他恶劣环境。可以自行合成有机物的微生物,在生物圈中

34、充当生产者。实 现横向联系和旧知识的复习。在展示完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图片后,教师进行小结:微生物 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代谢类型多、代谢强度高。最后由学生自行对比人和大肠杆菌的繁殖速度、肉牛和酵母 菌合成蛋白质的速度,得出结论:生物繁殖速度极快。4.巩固知识,实际应用(预计耗时3分钟)总结本堂课教学重点,布置课外活动和课后习题,给学生任 务,培养收集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说课稿篇5一、教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这一课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 二章第三节内容。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 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 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

35、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 础。所以该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前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再来考虑“生物对 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其实是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 生物与环境之间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为下一节“生态系 统”的学习作好预设。本节知识点清晰,一就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另一就是生物 对环境的影响,呈现的方式也直观,前者就四幅图片,后者是一 个探究活动,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容看似简单,但 要能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 割的整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

36、基本的 生物学观点。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立如下教学 目标:(一)、认知目标: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二)、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三、重点和难点的确立: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

37、重点又是难点;2、“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是重点,新教材倡导探 究性学习,应该利用好每一次活动,来培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四、教学方法:1、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 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 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让学 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生 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2、本节“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并不难,运 用前一节的探究活动方法完全能够完成,所以这个活动我安排在 课前,课上主要是组织各小组交流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处理 方法。让知识的获得渗透在过程的

38、体验中,让成功的喜悦体现于 精彩的交流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的参与中。五、学习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 惯和能力,通过课前的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 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 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启发学生例举生活中熟悉的生物受到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 响,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有两个好处1、既考验了前一节课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体现了两课内 容的紧密联系;2、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兴趣,让人自然而然想到生物对环 境有没有

39、影响呢,行云流水般引入新课。(二)新知学习: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重点又是难点,我是这样安排 的:第一步:让学生观察教材的四幅图片,引导从“形态结构”、“生活 方式”与环境间的联系展开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选择一幅来谈 谈自己的看法。创设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可 是思维发展的肥沃土壤,也是我的课堂风格。在这种氛围中学生 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充满灵性的。第二步:启发学生还能找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的例子吗?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第三步:媒体呈现配有介说词的图片,如:乌贼的墨囊;含羞草的叶与多暴雨的环境相适应;尺蟆的拟 态等等,

40、让同学们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具有普遍性的,这 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长的年代,不断与环境摩合,自身不断进化、生存下来而形成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完整地帮助学生理解生 物对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考 虑到初一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便提,以后高中会学到。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这部分的 知识我是这样处理的:第一步:让学生亲身验证“生物也可以影响环境”这一结论:课前亲自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课上交流。这样 安排体现1、有做事的过程;2、有明确的目标;3、有明确的结果;4、使用语言传达信息5、体现过程的真实性。这是任务型教学的五要素

41、。交流时注意: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过程是比结果更重要,但在这儿,由于 结果涉及到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应以激励和引导。学生从“做中学”中亲身验证了植物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有利于认识生物是可以影响环境的。第二步:再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a、地下耕耘者是哪种动物,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b、为什么我国开发西部强调要退耕还林和还草?从生物对 环境产生的作用这个角度来认识生物的存在确实影响着环境。第三步:让学生尝试举例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并及时反馈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第四步:播放动画“屎克螂出国记”,以生动的画面使学生真正体会 到生物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同

42、时在学生注意力即将分散的时候 再一次激起他们的兴趣。3、技能训练:这是新教材的一个别有用心之处,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 析、综合等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优势。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看谁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中培养思维能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收获,这点很重要,在学生理解的基 础上及时帮助他们构建概念,点睛突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 分割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在生物圈,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回报给人类,所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多么重 要!(三)、作业练习:1、在一个繁殖季节里,一条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而一般 的小型鸟类只产几个卵,你能其中的道理吗?这是不

43、是生物对环 境的适应?2、山羊绒又细又柔软,组成的产品十分昂贵。山羊比绵羊 好养,它连草根都啃食。于是一些牧区大量饲养山羊,这对环境 会有什么影响?这是两道开放性题,既能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又能煨炼 思维,体现知识与社会、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有所用。整个教学过程的逻辑顺序就是这样安排的。实践证明,在教 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 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多姿多彩的生物课堂中,愉快地“享受”学习。集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说课稿篇6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

44、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的生 物的变异本节课是在学生们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后,对基因决定生物性 状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知识的延伸。并为下一节生物的 进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本节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 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答案,并能最终解决问 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之情。基于对教材啊分析和课标的理解,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 难点。重点:1.了解生物变异的原因。2.举例说明遗传变异的在实践中的运用。难点:探究花生两个品种的变异实验。二、学情分析(心里方面)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调动学生 们

45、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培养探索精神。(知识储备方 面)学生已对生物的生殖发育,生物的性状以及决定性状的因素 有所了解。但对生物变异方面还知之甚少,因此,教师应从生活 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去发现变异的存在,并进一步探究变异的原 因。结合教学内容及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里特征,我制 定以下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变异的概念及影响因素。2.了解遗传变异在实际生活中运用。3.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变异的存在及变异的普遍性。2.以花生果实大小变异为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探究答案、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情感态度

46、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了解生物的变异及原因使学生逐渐认识到自然 界的奇妙力量,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2.通过探究性实验使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并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我选择下面的教法学法。四、教法学法本着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 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 意识等方面等方面得到提高”的要求,以及我对课程标准的 理解,我采用了:1.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创造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2.讨论法.围绕“花

47、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和“影响变异的 因素”这些核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和辩论活动,使全体 学生都参与其中,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3.谈话法。通 过询问学生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间性状特征和他们身边动物、植物上下代间性状特征等问题的方式认识变异,充分启发学生的 智力活动、发展思维能力。此外,我还运用了任务驱动法,自主 学习等教法,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小不同的花生课时安排:一课时。下面我将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一观察材料、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一观察实例、分析原因、弄清本质一自主学习、课外拓展、增长见识四个方面来展开新课。1

48、.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为了引发学生们的好奇心,使学生对这节课有直观的认识,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再过几天就是一年 一度的洛阳牡丹花会了,洛阳牡丹以其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 色奇绝而闻名天下,已知洛阳牡丹有9大色系,10种花型,1000 多个品种。同样是牡丹,同学们知道其千姿百态,娓紫嫣红的原 因吗?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新课“生物的变异”这样的导入从学生们熟悉的花卉入手,进而过渡到生物学知 识,引起学生们的好奇,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兴趣,符合心理 学上的认知规律。2.观察材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并能够具有发现问题,解决

49、问 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我将这样来开展以下的教学活动。“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菊花有不同的品种,玉米的果穗 也多种多样,绵羊的体型千差万别,即使是果蝇的眼睛也有红白 之分。这些都是与生物的变异有关的。变异:即亲子间和子代个 体间的差异。变异是普遍存在的。那么,我们大家都爱吃的花生 是不是也存在变异呢?这里有些花生,现在发给大家,大家观察 以下他们有什么不同呢?对,它们有大有小,形态各异,但是不 是外壳大的花生籽粒就一定饱满呢,外壳小的就籽粒就一定小 了?其实,定义花生的大小是要通过它们籽粒的大小平均值来衡 量的。同学们还按八人一小组,按照课本提示分组探究一下这两 种花生到底哪一种才是真正的NO

50、.1。等会儿每一组要汇报自己 的探究结果”。等探究实验完毕之后我还要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同学们:我们一起想一想,为什么有的花生能长大,而有 的花生不能长大呢?是不是把小的花生种在肥沃的土壤中也能 长成大的花生呢?”通过共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变异是由环境改变和遗传物质 的改变引起的;并使他们了解哪些变异是可遗传的,哪些变异是 不可遗传的。这样的课堂设计真正地做到了还课堂给学生,充分展现了教 师的主导作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 能力,符合课标中对学生“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的发展”的要求。3.观察实例、分析原因、弄清本质为了让学生弄清处变异的本质和遗传变异原理在培育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自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