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业卫生培训计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组织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计划。一、我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培训中心负责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工作,并指定兼职的职业卫生培训人员,负责我公司的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培训。二、培训内容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6、其他有关职业病的知识。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一、职业病防治法 2011年12月31日起实施
2、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保护广大劳动者健康权益为宗旨,规定了我国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中的各种法律制度。该法律确定的职业病防治法律关系主体有:政府卫生及相关行政部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以及承担职业卫生检测、体检和职业病诊断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单位等四方。法律明确了上述四方之间的行政和民事法律关系,并分别规定了各自的权利义务、法律地位、法律责任。职业病防治法确立了我国职业病防止所采取的“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策略;明确了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职责和义务;突出了劳动者健康权益受到法律保护;规定了政府
3、卫生行政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监管中的职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职能以及各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宗旨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保障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国家职业病防治工作总体运行制度,即政府监管与指导、用人单位实施与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和自律、社会监督与参与以及职业卫生服务技术保障等。职业病防治法明确了我国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法律制度是:职业卫生监督制度;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按职业病目录和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制度;劳动者职业卫生权利受到保护制度;职业病病人保障制度;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职业
4、病事故应急救援、职业病事故调查处理、职业病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鼓励科学防治。淘汰落后的职业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和材料以及职业卫生监督和技术服务机构及其队伍管理制度等。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是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步骤,也是我国政府在职业卫生和安全管理方面,履行与国际劳工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所签署的公约或承诺的重要体现。职业病防治法共七章九十条,分总则、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二、职业病防治法相关配套法规与规章 为使职业病防治法规范地施行,职业病防治法正式颁布后,卫生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与职业病防
5、治法相关的配套卫生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中包括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以及职业病分类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规定等多个卫生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此外,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以及卫生部后续发布的其他相关卫生规章,都是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同时具有法律效力。三、职业卫生标准
6、职业卫生标准是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目的,对劳动条件各种卫生要求所做出的技术规定,可视作技术尺度。他可被政府采用,成为实施职业卫生法规的技术规范,卫生监督和管理的法定依据。1965年由原国家建设委员会、卫生部批准、发布的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是我国第一部与职业卫生有关的国家标准,其中规定了85种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这个标准经多次修订后成为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1981年,我国成立了包括劳动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在内的全国性卫生标准组织,卫生标准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职业卫生标准必须符合国际惯例和要求。因此,我国于2002年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修订为两个
7、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了设计应考虑的一般卫生要求,主要包括物理性有害的限值。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则重点规定了化学性的接触限值。此外,新标准有一些重要的变动,除增加了化学物的接触限值外,还采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作为主体性的限值单位。生产性粉尘的标准除总尘外,要求主要测定呼吸性粉尘。职业卫生基本常识1.什么是尘肺病?我国法定的尘肺病有哪些?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我国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病有13种: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
8、石棉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矽肺和煤工尘肺是我国目前发病人数最多的尘肺病。2.我国发病人数最多的尘肺病是哪几种?我国以往的职业病专项调查数据和十几年来卫生部公布的职业病报告数据都表明,矽肺和煤工尘肺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尘肺病,两者占报告尘肺病例总数的90%左右。3.接触粉尘的职业及工种主要有哪些?粉尘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尘肺病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可以说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是随时随处都存在的,主要的职业及工种是:(1)金属矿山及非金属矿山开采:是最严重的粉尘危害行业。
9、在金属或非金属矿山接触粉尘最多的工种是凿岩工、放炮工、支柱工、运输工等。(2)其他:如石碑、石磨加工、制作等。4.棉纱口罩是否能起到防尘作用?国家经贸委2000年印发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中明确要求,“纱布口罩不得作防尘口罩使用”。因为,一般的棉纱口罩只能挡住部分粉尘,其阻尘原理是机械式过滤,也就是当粉尘冲撞到纱布时,经过层层的阻隔,将一些大颗粒粉尘阻隔在沙布中。但是,对一些微细粉尘,尤其是小于5微米的粉尘,就会从纱布的网眼中穿过去,进入呼吸系统,而5微米以下粉尘能直接入肺泡,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最大,多戴几层也不会增强防护效果。因此,棉纱口罩无法起到防尘作用。5.尘肺病人有哪些临床表
10、现?尘肺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咯痰、胸痛、呼吸困难四大症状,此外一些病人可有喘息、咯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早期尘肺病人咳嗽不明显,但随着病程的进展,咳嗽可明显加重。特别是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或合并肺部感染者,咳嗽可非常严重。吸烟病人咳嗽较不吸烟者明显。尘肺病人即使在咳嗽很少的情况下,也会有咯痰。如合并肺内感染及慢性支气管炎,痰量则明显增多,痰呈黄色粘稠状或块状,常不易咳出。几乎每个尘肺病人或轻或重有胸痛,其中可能以矽肺和石棉肺病人更多见。胸痛的部位不固定,多为局限性;疼痛性质多不严重,一般为隐痛,胀痛、针刺样痛等。呼吸困难是和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肺部合并症的发生可明显加重呼吸困难的程度和发展速度
11、,并可累及心脏,发生肺源性心脏病。6.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作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哪些项目?粉尘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有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和离岗后的医学随访四种。不同的健康检查体检项目有所不同,总的来说,除职业史、症状的询问以及内科常规检查外,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都需要进行后前位X射线高仟伏胸片、心电图、肺功能的检查,离岗后的医学随访只需要拍摄后前位X射线高仟伏胸片。具体的检查项目和周期可以从我国的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中查到。7.尘肺病可以根治吗?尘肺病可以预防吗?尘肺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及根治办法。主要是综合治疗,即在用药治疗的同时积极对症治疗,预防并发
12、症,增强营养,生活规律化,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我国多年来研究的一些矽肺治疗药物,在临床试用中观察到可以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但确切疗效尚有待继续观察和评估。尘肺病预防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只要措施得当,尘肺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一、防护头盔在生产现场,为防止意外重物坠落击伤、生产中不慎撞伤头部,或防止有害物质污染,工人应佩戴安全防护头盔。防护头盔多用合成树脂类橡胶等制成。我国国家标准GB2811-81对安全头盔的形式、颜色、耐冲击、耐燃烧、耐低温、绝缘性等技术性能有专门规定。根据用途,防护头盔可分为单纯式和组合式两类。单纯式有一般建筑工人、煤矿工人佩带的帽
13、盔,用于防重物坠落砸伤头部。机械、化工等工厂防污染用的以棉布或合成纤维制成的带舌帽亦为单纯式。组合式的主要有电焊工安全防护帽、矿用安全防尘帽、防尘防噪声安全帽。二、防护服防护服包括帽、衣、裤、围裙、套裙、鞋罩等,有防止或减轻热辐射、X-射线、微波辐射和化学污染机体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种:防热服:防热服应具有隔热、阻燃、牢固的性能,但又应透气,穿着舒适,便于穿脱;又分为非调节和空气调节式两种。防化学污染物的服装: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用涂有对所防化学物不渗透或渗透率小的聚合物化纤和天然织物做成,并经某种助剂浸轧或防水涂层处理,以提高其抗透过能力,如喷洒农药人员防护服;另一类是以丙纶、涤纶等织物制作,
14、用以防酸碱。对这些防护服,国家有一定的透气、透湿、防油拒水、防酸碱及防特定毒物透过的标准。微波屏蔽服:有两类:金属丝布微波屏蔽服;镀金属布微波屏蔽服。这种屏蔽服具有镀层不易脱落、比较柔软舒适、重量轻等特点,是目前较新,效果较好的一种防微波屏蔽服。防尘服:一般用较致密的棉布、麻布或帆布制作。需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防尘性,式样有连身式和分身式两种,袖口、裤口均须扎紧,用双层扣,即扣外再缝上盖布加扣,以防粉尘进入。三、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防护眼镜:防护眼镜一般用于各种焊接、切割、炉前工、微波、激光工作人员防御有害辐射线的危害。可根据作用原理将防护镜片分为两类:反射性防护镜片:根据反射的方式,还可分为干涉
15、型和衍射型。吸收性防护镜片:根据选择吸收光线的原理,用带有色泽的玻璃制成,例如接触红外辐射应佩戴绿色镜片,接触紫外辐射佩戴深绿色镜片,还有一种加入氧化亚铁的镜片能较全面地吸收辐射线。复合性防护镜片:将一种或多种染料加到基体中,再在其上蒸镀多层介质反射膜层。由于这种防护镜将吸收性防护镜和反射性防护镜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防护效果。防护面罩:防固体屑末和化学溶液面罩:用轻质透明塑料或聚碳酸酯塑料制制作,面罩两侧和下端分别向两耳和下颌下端及颈部延伸,使面罩能全面地覆盖面部,增强保护效果。防热面罩:除与铝箔防热服相配套的铝箔面罩外,还有用镀铬或镍的双层金属网制成,反射热和隔热作用良好,并
16、能防微波辐射。电焊工用面罩:用制作电焊工防护眼镜的深绿色玻璃,周边配以后硬纸纤维制成的面罩,防热效果好,并具有一定电绝缘性。四、呼吸器官防护用具(RPE)包括防尘口罩、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根据结构和作用原理,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呼吸防护器两大类。过滤式呼吸防护器:是以佩戴者自身呼吸为动力,将空气中有害物质予以过滤净化。适用于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不高,且空气中含氧量不低于18%的场所,有机械过滤式和化学过滤式两种。隔离(供气)式呼吸防护器:经此类呼吸防护器吸入的空气并非经净化的现场空气,而是另行供给。按其供气方式又可分为自带式与外界输入式两类。五、防噪声用具耳塞:为插入外耳道内或置于外耳道口的一
17、种栓,常用材料为塑料和橡胶。按结构外形和材料分为圆锥形塑料耳塞、蘑菇形塑料耳塞、伞形提篮形塑料耳塞、圆柱形泡沫塑料耳塞、可塑性变形塑料耳塞和硅橡胶成型耳塞、外包多孔塑料纸的超细纤维玻璃棉耳塞、棉纱耳塞。对于耳塞的要求为:应有不同规格的适合于各人外耳道的构型,隔声性能好、佩戴舒适、易佩戴和取出,又不易滑脱,易清洗、消毒、不变形等。耳罩:常以塑料制成呈矩形杯碗状,内具泡沫或海绵垫层,覆盖于双耳,两杯碗间连以富有弹性的头架适度紧夹于头部,可调节,无明显压痛,舒适。要求其隔音性能好,耳罩壳体的低限共振率越低,防声效果越好。防噪声帽盔:能覆盖大部分头部,以防强烈噪声经骨传导而达内耳,有软式和硬式两种。软
18、式质轻,导热系数小.声衰减量为24dB,缺点是不通风。硬式为塑料硬壳,声衰减量可达30至50dB。对防噪声工具的选用,应考虑作业环境中噪声的强度和性质,以及各种防噪声用具衰减噪声的性能。各种防噪声用具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选用时应认真按照说明书使用,以达到最佳防护效果。六、皮肤防护用品主要指防护手和前臂皮肤污染的手套和膏膜。(一)手套:防护手套必须足够结实,确保在工作过程中不破损或开裂。皮革或缝制的工作手套不适合处理化学品时使用。在戴、脱手套时,确保工人裸手不接触污染手套的外面。(二)防护油膏:在戴手套感到妨碍操作的情况下,常用膏膜防护皮肤污染。干酪素防护膏可对有机溶剂、油漆和染料等有良好的防护
19、作用。对酸碱等水溶液可用由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制成的胶状膜液,涂布后即形成防护膜,唯洗脱时可用乙酸乙酯等溶剂。防护膏膜不适于有较强摩擦力的操作。七、复合防护用品对于有些全身都暴露于有害因素,尤其是放射性物质的职业,例如介入手术医生,应佩带能防护全身的由铅胶板制作的复合防护用品。考虑到医生工作的特殊性,防护用品不仅要有可靠的防护效果,还要轻便、舒适、方便使用。 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防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
20、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由于重大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及时指导和组织员工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必要时迅速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员工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及时控制住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只有及时地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进行救援。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与事故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及时控制事故继续
21、扩展。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监测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基本状态。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评估出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害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调查。二、作业现场事故应急处理程序(一)现场急救概念和急救步骤1、现场急救概念现场急救,就是应用急救知识和最简单的急救技术进行现场初级救生,最大程度上稳定伤病员的伤、病情,减少并发症,维持伤病员的最基本的生命体征,例如呼吸、脉搏、血压
22、等。现场急救是否及时和正确,关系到伤病员生命和伤害的结果。2、急救步骤急救是对伤病员提供紧急的监护和救治,给伤病员以最大的生存机会,急救一定要遵循下述四项急救步骤。调查事故现场,调查时要确保对你、伤病员或其他人无任何危险,迅速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场所。初步检查伤病员,判断其神志、气管、呼吸循环是否有问题,必要时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和监护,使伤病员保持呼吸道通畅,视情况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扎伤口、固定,保存好断离的器官和组织、预防感染、止痛等措施。呼救、应请人去呼叫救护车。你可继续施救,一直要坚持到救护人员或其他施救者到达现场接替为止。此时还应反映伤病员的伤病情和简单的救治过程。如果没有发现危急
23、伤病员的体征,可作第二次检查,以免遗漏其他的损伤、骨折和病变,这样有利于现场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稳定病情,降低并发症和伤残率。(二)报警电话报警方式报警电话主要是:119、110、1201、火警电话:119发生火灾或火情后,要迅速拨打火警电话,报警时拨打119,讲清着火单位、着火部位、着火地址、着火物资、火情状况、报警人姓名及报警电话或手机号码。2、匪警电话:110遭遇坏人伤害、滋扰或发生盗窃时,要迅速拨打匪警电话110。拨通电话后,讲清报警人姓名、发生地点、报警人电话或手机号码,然后简要报告案情,包括犯罪嫌疑人的面貌、衣着特征、人数、逃跑方向等,尽量多提供现场线索,以便公安机关查处。3、急救电话
24、:120无论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发现危重病人或意外事故,都可拨打急救电话120,通电话要讲清伤员的姓名、年龄、状况;若神志不清、昏迷、大出血、呼吸困难,要讲清其创出现的时间、过程、过去病史;讲清电话号码、详细地址以及等待救护车的确切地点、意外灾害事故还要讲清灾害性质、受伤人数、伤害原因等情况。(三)作业现场事故应急处理1、施工现场的火灾急救(1)火灾急救 施工现场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燃烧的物质等基本情况,拨打“119”向消防部门报警,同时组织撤离和扑救。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引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如切断电源,撤离火场内的人员和周围易燃、易爆物及一切贵重物品,
25、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器具。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扑灭火情可单独采用,也可同时采用几种灭火方法(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化学中断法)进行扑救。灭火的基本原理是破坏燃烧三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火源)中的任一条件。在扑救的同时要注意周围情况,防止中毒、坍塌、坠落、触电、物体打击第二次事故的发生。在灭火后,应保护火灾现场,以便事后调查起火原因。(2)火灾现场自救注意事项救火应注意自我保护,使用灭火器材救火时应站在上风位置,以防因烈火、浓烟熏烤而受到伤害。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贪恋财物。必须穿越浓烟逃走时,应
26、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用湿毛巾或湿布捂住口鼻,或贴近地面爬行。身上着火时,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3)烧伤人员现场救治在出事现场,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使伤员尽快与致伤因素脱离接触,以免继续伤害深层组织。伤员身上燃烧着的衣服一时难以脱下时,可让伤员躺在地上滚动,或用水洒扑灭火焰。切勿奔跑或用手拍打,以免助长火势,防止手的烧伤。如附近有河沟或水池,可让伤员跳入水中。如为肢体烧伤,则可把肢体直接浸入冷水中灭火和降温,以保护身体组织免受灼烧的伤害。用清洁包布覆盖伤面做简单包扎,避免创面污染。自己不要随便把水泡弄破,
27、更不要在创面上涂任何有刺激性的液体或不清洁的粉和油剂。因为这样既不能减轻疼痛,相反增加了感染机会,并为下一步创面处理增加了困难。伤员口渴时可给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要迅速转送医院救治,转送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等的变化。2、严重创伤出血伤员的现场救治创伤性出血现场急救是根据现场现实条件及时地、正确地采取暂时性地止血,清洁包扎,固定和运送等方面措施。(1)止血压迫止血法 先抬高伤肢,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棉垫覆盖在伤口表面,在现场可用清洁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织品代替,再用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止血。指压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法 按出血部分分别采用指压面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颞动
28、脉、股动脉、胫前后动脉止血法。该方法简便、迅速有效,但不持久。弹性止血带止血法 当肢体动脉创伤出血时,一般的止血包扎达不到理想的止血效果而采用之,如当肱骨上1/3段或股骨中段严重创伤骨折时,常伴有动脉出血,伤情紧急,这时,就先抬高肢体,使静脉血充分回流,然后在创伤部位的近心端放上弹性止血带,在止血带与皮肤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以免扎紧止血带时损伤局部皮肤。止血带必须扎紧,要加压扎紧到切实将该处动脉压闭。同时记录上止血带的具体时间,争取在上止血带后2H以内尽快将伤员转送到医院救治,若途中时间过长,则应暂时松开止血带数分钟,同时观察伤口出血情况。若伤口出血已停止,可暂勿再扎止血带;若伤口仍继续出血,
29、则再重新扎紧止血带加压止血,但要注意如过长时间地使用止血带,肢体会因严重缺血而坏死。(2)包扎、固定 创伤处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洁的医用纱布覆盖,再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既可以保护创口预防感染,又可减少出血帮助止血。在肢体骨折时,又可借助绷带包扎夹板来固定受伤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减少损伤,减少疼痛,预防休克。(3)搬运 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后的伤员,应尽快正确地搬运转送医院抢救。不正确的搬运,可导致继发性的创伤,加重病情,甚至威胁生命,搬运伤员要点如下。在肢体受伤后局部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畸形变化,就提示有骨折存在。宜在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运,防止骨折断端因搬运震动而移位,加重疼痛,再继发损伤附近
30、的血管神经,使创伤加重。在搬运严重创伤伴有大出血或已休克的伤员时,要平卧送伤员,头部可放置冰袋或戴冰帽,路途中要尽量避免震荡。在搬运高处坠落伤员时,若疑有脊椎受伤可能的,一定要使伤员平卧在硬板上搬运,切忌只抬伤员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伤员。因为这样会使伤员的躯干过分屈曲或过分伸展,致使已受伤了的脊椎移位,甚至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4)创伤救护的注意事项护送伤员的人员,应向医院详细介绍受伤经过。如受伤时间、地点,受伤时所受暴力的大小,现场场地情况。凡属高处坠落致伤时还要介绍坠落高度,伤员最先着落地部位及间接击伤的部位,坠落过程中是否有其他阻挡或转折。高处坠落的伤员,在已确诊有颅骨骨折时,即使当
31、时神志清楚,但若有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仍应劝其留住医院严密观察。因为,从以往事故后,有相当一部分伤者往往忽视这些症状,有的伤者自我感觉较好,但不久就因抢救不及时导致死亡。在土石方陷落事故中,肢体受到严重挤压后,局部软组织因缺血而呈苍白,皮肤温度降低,感觉麻木,肌肉无力。一般在解除肢体压迫后,应马上用弹性绷带绕伤肢,以免发生组织肿胀,还要给以固定少动,以减少和延缓毒性分解产物的释放和吸收。这种情况下的伤肢就不应该抬高,不应该局部按摩,不应该施行热敷,不应该继续活动。胸部受损的伤员,实际损伤常较胸壁表面所显示的更为严重,有时甚至完全表里分离。例如伤员胸壁皮肤完好无伤痕,但已有肋骨骨折
32、存在,甚至还伴有外伤性气胸和血胸,要高度提高警惕,以免误诊,影响救治。在下胸部受伤时,要想到腹腔内脏受击伤引起内出血的可能。例如左侧常可招致脾脏破裂出血,右侧又可以能招致肝脏破裂出血,后背力量致伤可能引起肾脏损伤出血。人体创伤时,尤其在严重创伤时,常常有多种性质外伤复合存在。例如软组织外伤出血时,可伴有神经、肌腱或骨的损伤。肋骨骨折同时可伴有内脏损伤以致休克等,应提醒医院全面考虑,综合分析诊断。反之,往往会造成误诊、漏诊而错失抢救时机,断送伤员生命,造成终生内疚和遗憾。如有的伤员因年轻力壮,耐受性强,即使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时,也较安静谨低声呻吟,并且能正确回答问题,甚至在血压已降到零时,还一直神
33、志清楚而被断生命。引起创伤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创伤后的剧烈疼痛,失血引起的休克以及软组织坏死后的分解产物被吸收而中毒。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左右,及时止血、包扎、固定伤肢以减少创伤疼痛,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3、co中毒症状与急救方法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临床上以急性脑缺氧的症状与体征为主要表现。接触CO后如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于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即可迅速消失者,属一般接触反应。2.轻度中毒者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心跳、眼花、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烦躁、步态不稳、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如意识模糊、朦胧状态),但无昏迷。于离开中毒场所吸入新
34、鲜空气或氧气数小时后,症状逐渐完全恢复。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面色潮红,多汗、脉快、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及时移离中毒场所并经抢救后可渐恢复,一般无明显并发症或后遗症。3.重度中毒时,意识障碍严重,呈深度昏迷或植物状态。常见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正常或迟钝,四肢肌张力增高,牙关紧闭,或有阵发性去大脑强直,腱壁反射及提睾反射一般消失,腱反射存在或迟钝,并可出现大小便失禁。脑水肿继续加重时,表现持续深度昏迷,连续去脑强直发作,瞳孔对光反应及角膜反射迟钝,体温升高达3940,脉快而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四肢发凉,出现潮式呼吸。有的患者眼底检查见视网膜动脉不规则痉挛,静脉充盈,或见乳头水肿
35、,提示颅内压增高并有脑疝形成的可能。但不少患者眼底检查阴性,甚至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而病理解剖最后仍证实有严重的脑水肿。治疗对急性CO中毒患者,应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迅速给予下列治疗:1.给氧轻度中毒者可给予氧气吸入。中度及重度中毒者,应积极给予常压口罩吸氧治疗,有条件时给予高压氧治疗。2.对症及支持治疗除一般对症治疗外,对重度中毒出现急性中毒性脑病者,应积极进行抢救。视病情给予消除脑水肿、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纠正酸中毒、促进脑血液循环等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加强护理,积极防治并发症。对迟发脑病者,除高压氧治疗外,可用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或
36、抗帕金森综合征药物及其他对症和支持治疗。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 1、优先采用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旧技术、旧材料、旧工艺。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必需设有公告和警示标识,标明危害因素、后果、急救措施等。3、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防护用品 。4、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场所,设报警装置,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和应急通道和泄险区。二、前期预防 1、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配备与职业病防治相适应的救护设施 。3、设备、工具、用品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三、防治措施
37、1、要建立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浓度测定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有害气体造成中毒现象而酿成急性职业中毒等伤亡事故。 2、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与自动报警装置。可能量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应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通风设施。3、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4、对职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有关职业卫生知识,熟悉操作规程,指导其正确使用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中毒危害防护用品。职业病管理 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2、对以确诊的职业病人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3、按照国家职业病防治的要求,
38、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4、发生职业病人或疑似职业病人时,应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还要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目录1. 职业危害预防制度-32.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53.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64. 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75.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96.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107. 职业危害申报制度-118. 从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发放及使用管理制度-129.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1410. 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1511.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1612.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8
39、13.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制度-20职业危害预防制度1、凡新招收的员工在上岗前,必须在有相应资质的医疗部门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卫生健康档案,对不符合健康要求的,不得招收。2、每次招收的新员工在岗前安全知识培训时,必须把职业病防治知识及劳动卫生知识列入培训内容,使其掌握职业卫生的有关规定。3、严格按照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规定,对上岗人员进行检查。4、按劳动保护用品管理规定发放防尘口罩、手套及其它劳保用品,物资部门要建立劳保发放档案。5、各部门必须按照分管范围及工作场所,定期清理巷道中的浮尘,确保作业场所工业卫生符合职业卫生标准。6、严格按照规程规定,建立健全井下防尘系统,完善喷雾降
40、尘设施,减少作业场所内的浮尘,湿润作业场所内的落尘,使其不能飞扬。7、对于喷雾降尘不能到达的地方,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洒水,确保巷道湿润。8、掘进工作面必须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装岩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9、保持设备的性能完好,发挥设备本身的消音降噪功能,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噪音指标超过国家环保标准时,要立即进行检修,直到符合标准才可使用。10、对于突发性噪声,提前通知附近的工作人员,做好安全防护,其他能够人为控制的突发性噪声应尽量做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噪声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加强设备维修,减少机械老化带来的噪声。11、在高温季节来临时,应准备好职工的防暑降温用品
41、和物资,加大井下采掘工作面的通风力度,加强工作现场温度监测。12、加强职业危害学习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学习职业危害和职业卫生常识。13、加强各工作场所气体成份的监测,发现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超标时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14、由于井下潮湿,在地面设制专门的晒衣场,升井人员能及时晒干衣物,以防潮湿时间过长,导致风湿病发生。6、 接触粉尘及有害物质的人员作业时,必须佩戴防尘、防毒口罩等个体劳动防护用品。15、凡有下列病症之一的,不得从事接尘作业:(1)活动性肺结核病及肺外结核病。(2)严重的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3)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脏或胸膜病变。(4)心、血管器质性疾病。(5)经医疗鉴定,不适于从事粉尘
42、作业的其他疾病。16、凡有下列病症之一的,不得从事井下工作:(1)风湿病(反复活动性)。(2)严重的皮肤病。(3)经医疗鉴定,不适于从事井下工作的其他疾病。17、癫痫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严禁从事公司生产工作。18、人事劳资部门必须加强职业病信息收集和沟通,掌握本单位职业病危害的基本情况。19、其它职业危害可根据情况不定期检查。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一、 管理机构与职责生技部、人力资源科、运行部、技术科、通风科、财务科、办公室共同负责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工作,其职责是:(1)
43、 通风科负责制定通风规章制度,负责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资料管理,绘制相关图表,鉴定主扇工作情况、矿井通风指标;负责测定、报告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以及其它职业危害情况;。(2) 生技部负责开展粉尘作业现场督促检查、管理、,有权制止、处理违章作业;负责接尘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3) 运行部、技术科负责督促检查操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执行综合防尘措施和个人防护作业。(4) 办公室负责劳保用品的计划、发放,负责除尘、降尘等设备、仪器、材料的购置,负责职业危害防治的各种资用开支。(5) 人力资源科与财务科负责职业病检查和体检人员的确定,协调安排职工进行体检,复查及职工健康档案资料收集等工作,负责制定矿山劳动保
44、护措施和方案。二、 职业病范围与治疗规定1、 职业病范围:按国家现行规定的职业病范围执行。2、 治疗规定:(1)对已确诊患职业病的人员应立即调离接尘岗位,实行治疗或疗养。(2)对于职业病患者,要积极开展治疗工作,脱离原职业危害,适当照顾安排工作,医疗终结确诊为残废或医疗无效死亡时,应按上极有关规定处理。职业危害告知制度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订本制度。1、 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2、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45、,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定期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职业危害防治档案,向从业人员公布,并向安监部门报告备案。3、 运行部、技术科、生技部根据危险源辩识方法,应将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4、 生技部将上级部门检测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书一式二份(存档一份),按时发放到各生产班组。班组安全活动期间,将报告书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数据记录在活动记录本中。5、生技部应对即将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告知生产员工,所有参与实施人员对其所造成的职业危害后果承担必要的责任。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
46、育培训管理制度为规范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防治宣传培训教育工作,促使员工真正认识到职业危害防治的重要性、必要性,懂得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高员工职业安全健康素质,减少职业病危害。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国、家安监总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特制定本办法。1、 生技部负责全矿的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防治宣传和从业人员职业安全健康培训教育工作。2、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防治宣传、从业人员职业安全健康培训教育工作制度。安全健康培训教育是职工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要纳入职工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并优先保证其所需人员和经费。3、 各级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进行职业安全健康培训教育,组织安全管理资格培训考核,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4、 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