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战略管理》课程融合式教学路径探析_王景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917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略管理》课程融合式教学路径探析_王景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战略管理》课程融合式教学路径探析_王景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战略管理》课程融合式教学路径探析_王景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3 年第 21 卷第 2 期 收稿日期 2022 10 05 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创新驱动背景下地方高校 MBA 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路径研究”(JGCG2022145);内蒙古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情境理论视角下蒙古马精神有机融入大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2020MGH049)作者简介 王景峰(1978),男,山东菏泽人,内蒙古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从事战略管理和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战略管理 课程融合式教学路径探析王景峰,王晔(内蒙古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摘要 战略管理 课程秉承“立德树人、学生中心、问题导向、持续

2、改进”的教育理念,以“建构主义教学观”为基础,倡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融合德育和美育,形成融合式教学。实践证明,采用这种融合式教学能够逐步解决师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让师生学习、思考融为一体,德育、智育和美育教育齐头并进,提升育人效果。关键词 融合教学;路径;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5871(2023)02 0034 05“以学生为中心”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其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1。“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注重教学内容的问题化呈现,提倡以现实问题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一系列帮助学生自主建构

3、知识体系的学习任务和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内容2。尽管“以学生为中心”已成为普遍的教学理念,但在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实施这一理念困难重重。造成这一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之间有较大的个体差异,由于家庭背景、学习经历、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学生在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解决这一差异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教师授课班级和人数都较大,很难做大差异化的教学,不易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要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就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真实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经过十年的实践,在本地化案例教学实施的基础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课程教学,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发展

4、为中心,将学生的学习、研究和实践紧密结合,德育、智育和美育有机融入教学活动中,战略管理 课程形成了德智美并举的融合式教学和人才培养方式。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融合式教学是适应“金课”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的需要,也是培养“本地化”管理人才的需要,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需要。实践证明,融合式产生了显著的育人效果,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各类比赛获奖数量稳步提高,自编的教学案例质量呈上升态势,育人效果良好。一、战略管理 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战略管理 这门课程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创新阶段。工商管理专业开设战略管理 课程之后,进入了起步阶段。2006 年课程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课程组在教学实践中开始实

5、施本地化案例教学之后,进入了发展的阶段。近两年,在教学中采用融合式教学,5C 案例教学以及融入课程思政之后,课程进入了创新发展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战略管理 课程的学生表现出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学生已经学习了多门经济和管理类基础和专业课程,专业知识储备较丰富;二是学生对职业生涯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对战略管理 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统计,超过 80%的学生毕业后准备继续深造或者参加公务员考试,并且已经进入复习阶段;三是“00 后”学生逐步成为主体,他们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信息量超过以往同龄人,学习和生活方式有较大不同。除学生自身的特点外,战略管理 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复杂性、抽象性以及战略环境的不确

6、定性,这些原因导致学生普遍反映存在学习困难,教学目标较难实现。43DOI:10.13895/ki.jimufe.2023.02.004(一)学习缺乏主动性,课堂教学四难战略管理 课堂容易出现抬头难、开口难、动手难、动脑难,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师生互动不足,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知识和能力难以向纵深拓展。这其中既有课程和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从课程角度看,战略管理 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理论内容较多,课程要求学生利用所学过的经济管理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战略问题,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课程内容创新不足,评价方式单一也使得学生对课程的关注度低3。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自身的学术素养、教学方式方法、课

7、堂把控力尚存在一定欠缺。学生方面,由于课程在三年级开设,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准备研究生和公务员考试,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准备企业面试和四六级英语考试。此外,中国学生受性格和传统文化影响形成的“谦逊”和“尊师”等诸多原因,学生更喜欢听老师讲课,从而形成了“课堂沉默”现象。(二)案例教学参与度低,存在“情境”黑箱工商管理类课程传统的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应用成型案例,指导学生完成案例分析。但是未能达到案例教学的期望,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程度不高。一是传统案例教学模式尽管都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但学生仅仅是案例分析的主体,学生分析案例过程中容易陷入就事论事的局面。二是学生参与教学案例开发程度与范围不足,不易

8、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受阻。所以在传统案例教学中,情境一般作为一个“黑箱”被处理,由于案例对象和发生环境的差异,学生将自己代入案例情境中比较难,导致学生在分析案例的时候更倾向于凭借主观直觉判断问题,而不是规范化描述和分析问题,割裂了专业知识与应用情境的深度联系,弱化了案例教学效果。学生对打开“情境黑箱”能够设身处地地置身于熟悉的企业决策有着强烈的呼声。由于学生社会实践少,社会阅历缺乏,对案例背景环境缺乏共鸣,很难融入案例“情境”,仅仅是从问题层面分析案例,理解理论与实践知识联系靠“想象”,融合困难。(三)课程思政零敲碎打,缺乏系统性学生对课程思政融入不满意,原因包括:课程

9、思政融入方式僵化,教学方式单一;课程思政内容太少,课程思政资料开发不足;思政与课程内容关联度不大,课程与思政内容两张皮;课程思政内容多为零散的点,缺乏系统性4。首要原因是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理解不到位,没有充分考虑学情,开展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单一,教学方式僵硬,思政与专业知识没有融合到位,有生拉硬拽感。其次是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资料发掘程度不够,资料数量少、质量低,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不够,对学生引导不足。最后,课程思政多个知识点取材来源分散,其融入只是和专业知识点简单结合,没有形成体系。二、融合教学的理念与思路战略管理 课程秉承“立德树人、学生中心、问题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使学生运

10、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战略思维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课程组在分析教学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的路径,制定教学的策略。战略管理 课程以“建构主义教学观”为基础,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深入研究、深入实践,将社会性和情境性结合,融入德育和美育,形成融合式教学(见图 1)。一是提升教学过程的挑战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活跃起来。二是深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线上基础知识的主动学习、强化线下管理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实现高阶认知与低阶认知的良性

11、互动教学体系。三是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中国化”改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爱国歌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方面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创设“中国情境”,推动课程内容体系“中国化”、理论知识社会化、德育内容美育化、课程思政系统化。四是注重个性与过程评价结合的考核方式,通过线上线下考评、生生互动考评、师生互动评价等方式,依靠信息化技术,加强对学生的督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图 1融合式教学思路53三、融合教学的实践路径(一)立德树人,优化教学目标课程坚持教学目标动态调整,2010 年以来,教学目标先后进行了四次调整,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价值塑造、

12、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育人理念贯穿整个课程,加强学生优秀传统价值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成才成长。依据新商科发展趋势、学校办学定位以及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等内容,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并设置不同层次。(二)实践“四化”,重构教学内容强化“学研实一体”,倡导“德智美并进”。课程展开以学生综合能力构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重构教学内容,推动课程实践“四化”,即课程内容体系中国化、理论知识社会化、课程思政系统化、德育内容美育化。1 课程内容体系“中国化”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中国化”改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爱国歌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

13、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程体系,创设“中国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战略管理 课程理论的同时,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学生既要博古,又能通今。2 理论知识社会化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前沿理论、社会热点问题、社会需求新变化、本地化案例的分析和撰写以及大学生身边的事例等纳入相应的教学过程中,分析与战略的关系。与学生共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理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展示与课堂理论相关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讨论本地化教学案例,欣赏与战略理论紧密相关的爱国歌曲,分析学生身边的战略问题以及对现实进行战略反思。3 课程思政系统化课程教学以本地化案例教学为基础,在本地化案例的编写和教学活动中

14、,针对学生反映的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僵化,知识点分散,缺乏系统性问题,课程组对思政内容进行开发、挖掘和整理,以战略管理 课程体系为依托,将爱国歌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融入专业课程,使课程思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见表 1)。表 1 战略管理 课程案例教学与思政系统化融合课程内容本地化案例(师生编写)爱国歌曲马哲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强国)绪论民丰种业战略选择与产业扶贫红船向未来春天的故事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战略思维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外部环境一切皆有可能:崛起的圣牧科技五月的鲜花过雪山草地外因战略机遇期需要良好国际环境内部环境亿利集团社会责任演变

15、与创新我爱你中国我们是黄河泰山内因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使命蒙草集团重塑都市生态环境保卫黄河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本质现象百年奋斗为初心,勇担使命更辉煌公司战略额尔敦:星 星 之 火 可 以燎原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联系发展企业多元扩张需慎行竞争战略格日勒阿妈竞争战略游击队歌四渡赤水出奇兵必然偶然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中润 生 物 的 披 荆 斩 棘之旅团结就是力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立统一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战略控制伊泰转型之路走进新时代在希望的田野上质量互变“习近平的 2021”: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实实在在造福人民4 德育内容美育

16、化2020 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发布,对学生美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德智美并举的专业课程教学思路,战略管理 课程组先是提出了课程思政教学“四个一”,即“一文一案例,一曲一论题”。在课程教学的每个章节,设计了与理论知识密切关系的课程思政材料,读一篇社会实例文章,分析一个本土化案例,63欣赏一首爱国歌曲,思辨一个论题。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学生扎根祖国大地,体会其中的内涵之美,意境之美,理性之美,音乐之美,价值之美和思想之美(见图 2)。图 2德育内容美育化以爱国歌曲为例,歌曲本身就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时代缩影,爱国歌曲既包含德育的内容,也包含美育的内容,做到了“德美并

17、举”,德育育人体现在爱国歌曲本身所展现的价值观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怀、创新奋斗精神,美育育人体现在爱国歌曲陶冶学生情操、提升人格修养。爱国歌曲融入课程实施方式既有理论育人,也有实践育人5,理论育人体现在爱国歌曲与战略理论结合点所体现的战略思维和战略内涵,实践育人则体现在歌曲展现的时代背景和学生受歌曲激励在学习和实践中所表现出的正能量。歌曲中体现中国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思维。所以,爱国歌曲与战略管理 课程有着天然的契合度。课程组充分考虑爱国歌曲的时代内涵和所体现的战略思想,将爱国歌曲与课程理论以及本地化案例相结合,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三)协调融合,创新教学方法1 F

18、PBL 融合教学法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建构主义教学观”对情境性、主动性的要求。战略管理 课程采用翻转式课堂和以问题为导向的融合教学(F PBL),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不断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见表 2)。课前提倡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进行学习和评价,如微信、超星学习通、学习强国、中国大学慕课等进行课前学习,带着问题去上课;课中鼓励互动学习,对案例、爱国歌曲、身边战略等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师生、生生讨论和评价,强化思想的碰撞;课后鼓励拓展学习,扩大知识的边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

19、查和各类学科竞赛。形成课前、课中和课后贯通,学习、研究和实践一体,德育、智育和美育并举的融合教学。表 2F PBL 融合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平台课前:自主学习网络学习,案例准备问题导向,减少盲目在线导学,学情分析查看问题,调整教学微信群学习通大学慕课课中:互动学习案例分析,互动讨论课程思政,反思升华启发讲授,引导分析互动评价,提炼总结微信群学习通学习强国课后:拓展学习文献阅读,章节测试习题讨论,调查研究答疑解惑,互动交流分析结果,总结反思微信群学习通学习强国2“五步”课堂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聊讲赏辨思”这一教学过程,达到拉近师生距离、深化理论学习、强化课程思政、活跃课堂气氛

20、的目的。“聊”是指上课之前和课间与学生聊天,话题任意,通过聊天可以是师生之间更为熟悉,拉近师生距离,降低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抵触心理,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意愿,形成良好的氛围;“讲”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作为主讲人,通过板书、PPT、思路导图或视频等方式分析课前布置的本地化案例,并接受教师或其他学生针对案例提出的问题或者建议,展开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赏”是师生共同欣赏由学生与教师在课前共同选择的一首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爱国歌曲,并讲述歌曲的创作和反映的时代背景,分析歌词与战略关系;“辨”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给出的讨论题,发表观点,辨明论题;“思”是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和问题的反思,拓展知识外

21、延。3“5C”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能够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互动交流,二者具有高度一致性。将案例教学融入翻转课堂,发挥二者的协同优势。73战略管理 教学团队在实践中摸索出“5C”案例教学法6,以学生为主体,从学习经典案例入手,通过编写、交流、评论和完善案例这一动态循环过程让学生成为案例编写和案例教学的主体,提升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见图 3)。图 3德育内容美育化(四)多重评价,改革考核方式改变原有的考核方式,学生成绩由考勤成绩(线上签到,线上视频)、平时成绩(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作业、思政)、期中成绩(撰写案例)和期末成绩(闭卷考试)等五部分内容构成,

22、考核更加注重过程性的考核,同时将已经贯穿课程全过程的课程思政纳入评价中,课堂评价与课下评价结合,生生评价与师生评价结合,形成评价主体多元化倾向,构建课程评价共同体7。四、教学效果(一)提升学生学习体验融合教学鼓励和提倡学习环境开放性、教学方式开放性、教学互动开放性、学习效果评价的开放性,注重讨论和实践,谋求联系与整合。例如使用5C 案例教学以来,特别是进入到案例编写的阶段后,学生上课出勤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课堂氛围有了较大的提升,课堂活跃度增加。学生开始主动与教师沟通案例撰写过程中的问题与疑惑,课堂中的案例阐述与问答等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充分展示了学生对本地化案例教学的热情。(二)提高人才

23、培养成效融合教学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8,教学试点班的成绩比非试点班级提高 10%左右,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考研率不断提高。近三年在企业竞争模拟、管理决策模拟、挑战杯作品大赛等各类竞赛中多人获奖,学生反馈良好。(三)拓展案例教学体系通过十多年的案例教学实践,课程团队成员紧扣时代发展,创新教学方法,实践并总结出“5C”案例教学法,提升了学业挑战度,拓展了课程深度,切实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5C”的案例教学法超越传统案例教学,实现对案例教学过程整合,拓展了案例教学的外延,是对案例教学模式理论的有益拓展,是师生双向和师生、生生之间的多项互动模式,能够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能

24、动性,使学生全程参与案例分析、编写、讨论,加深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又能够体验本地化案例情境,减少案例教学的障碍。(四)实现专业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德育、智育、美育的融合,实现了专业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融合式教学过程中,中化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课程的结合,师生可以更明确地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们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提升师生文化自信,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参考文献 1 刘薇 以学生为中心:高校思政课“双线融合式”教学改革探析 J 邯郸学院学报,2

25、021,31(3):73 77 2 丁锐,金轩竹,ON TZU,等 建构主义教学实验研究:演进性学习进阶的构建取向J 教育科学研究,2019,(7):54 60 3 唐栋,郭飞君 高等教育模块化教育模式研究 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34 36 4 鱼海涛,解忧,刘伟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理工科课程思政系统化设计与实施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3):100 103,151 5 覃展鹏,张冬琦 红色歌曲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的当代价值 J 歌海,2020,(6):140 143 6 王景峰,齐永兴,王刚,等 工商管理类课程“5C”案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2,20(4):40 46 7 张瑞,覃千钟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内涵、阻力及化解 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36):49 52 8 王晔 基于产教融合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2,20(4):55 58 责任编辑:张淑敏83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