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
材料关键性能:一、力学性能 二、物理性能 三、化学性能 四、加工工艺性能
力学性能,指衡量材料抵御外力造成变形或不被破坏能力。
力学性能指标:1.弹性模量:2.刚度:3.塑性 4.强度 5.硬度6.韧性
物理性能:密度、熔点、导电性、导热性、磁性、膨胀系数等。
钢中化学成份及其作用:碳(C)——关键元素。碳含量高,钢强度硬度高,但塑性和韧性低。
硫(S)——硫含量高,造成“热脆”
磷(P)——磷含量高,造成“冷脆”
锰(Mn)——减轻硫危害,提升钢强度和硬度。
硅(Si)——能使钢强度,硬度弹性提升,而塑性,韧性降低。作为合金元素能够提升钢耐蚀性和耐热性,但过量硅会降低钢热加工工艺性能。
加工工艺性能指标:
铸造性:灰铸铁流动性好,适于铸造。
可锻性:金属承受压力加工能力
焊接性
切削加工性:材料被切削加工难易程度
热处理:合金钢热处理性能好
强度愈高钢,切削加工性、可锻性、焊接性、冲压性性能较低。
一般碳素结构钢(Q235):Q235-A-F(屈服点235MPa碳素结构钢,A级,沸腾钢)Q195,Q215,Q235,Q255,Q275屈服点数字愈大,钢强度越高。 F沸腾钢,未标是镇静钢
优质碳素钢(45钢,35Mn)编号方法是采取两位数字表示钢中平均含碳量为万分之几。若钢中含锰较高则在钢号后面赋以锰元素符号
碳素工具钢(T12)后面标以数字表示含碳量千分之几。若为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则在编号后面加以A,比如T8A,T13A等
铸铁特点:脆性材料,含碳量2.5-4%,含杂质高,抗拉强度、塑性、韧性较差;耐磨性好,成本低。
常见种类:
灰铸铁:
n 特点:抗压强度高,切削性能好,但不能承受冲击载荷;
n 用途:用于制造承受压力零件,如底座、机架、铸铁管件。
n 牌号:HT200——灰铸铁,抗拉强度200MPa
n 灰铸铁管及管件不能用于城镇供水。
球墨铸铁:
n 除弹性和韧性较低外,力学性能和钢相类似。
n 牌号:QT400-15——抗拉强度400MPa,伸长率15%
n 球墨铸铁管DN300-1400mm是城市供水系统首选管材。
在碳素钢中加入合金元素(Si,Mn,Cu,Ti,Cr,V),即为合金钢。
合金钢种类:低合金钢 (合金元素 <5%)
中合金钢 (合金元素 5%-10%)
高合金钢 (合金元素 > 10%)
n 不锈耐酸钢:指能抵御酸和其它腐蚀性介质钢
n 合金钢牌号:12CrNi3钢—— 表示,碳平均含量0.12%,铬低于1.5%,镍含3%
钢分类:
n 按质量划分——
n 一般钢:S ≤ 0.055% P≤0.045%
n 优质钢: S ≤ 0.040% P≤0.040%
n 高级优质钢 : S ≤ 0.030% P≤0.035%
n 按用途划分——
n 结构钢
n 工具钢
n 特殊性能钢
钢编号:
n 1)一般碳素钢——
n 方法:字母-数字并列系统——
n Q275——
n Q235-A · F——屈服强度235MPaA级沸腾钢
n ABCD表示钢材等级,A最低,D最高
n F沸腾钢,未标是镇静钢
n 2)优质碳素结构钢——
n S、P含量小于0.040%
n 编号方法:用2位数字表示钢中碳平均含量是万分之几。
n 编号:45钢——含碳量0.45%
08钢——含碳量0.08%
15Mn
n 3)碳素工具钢——
n 编号:T 8 ——含碳量0.8%
n 4)合金结构钢——
n 编号方法:2位数字+元素符号+数字
n 数字2、3、4,表示1.5%、2.5%、3.5%
n 编号:12 Cr Ni 3 钢——含碳量0.12%,含Cr量小于1.5%,含Ni3%
n 钢号后加A代表高级优质合金结构钢
n 5)合金工具钢——
n 编号方法同合金结构钢
n 黄铜:指铜和锌合金
n 特点:含有一定强度,耐腐蚀性高,铸造性能好。
n 用途:
n 常见于制造管件、散热器、垫片
n H80,H68塑性好,用于冲压成容器。
n 青铜指铜和锡、铝、硅合金。
n 一般青铜
n 锡青铜——耐蚀性和耐磨性高,耐酸性差
n 用途:制造耐磨擦,耐磨损零件。
n 如,泵壳、轴瓦、阀门等
n 特殊青铜
n 铝青铜——耐蚀性比黄铜锡青铜愈加好
n 用于制造在蒸汽和海水条件下工作耐磨损零件。
n 硅青铜——耐蚀性、耐磨性好
n 纯铝:
n 特点:在很多介质中具 有耐腐蚀性,但铝在含卤素离子溶液中不耐腐蚀,
n 用于制造热交换器、冷凝器、泵、阀、管(L2,L3,L4)
n 铝合金:铝和铜、镁、锌、锰、硅合金
n 防锈铝合金 :(LF )耐腐性能高,替换不锈钢;
n 铸造铝合金:( ZL)制造阀门、泵、离心机。
蒙乃尔合金——镍铜合金,含有良好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水工艺中应用较多。
n 陶瓷性能关键特点:不可燃烧性,高耐热性,高化学稳定性,不老化性,高硬度,抗压性好
n 陶瓷关键缺点:脆性大、抗拉、抗弯性能差、对温度剧变抵御力低
n 添加剂作用:改善材料性能
n 填料:提升塑料力学性能;
n 增塑剂:降低材料硬度和脆性,增强可塑性;
n 稳定剂:延缓塑料老化;
n 固化剂:加紧塑料固化速度,提升机械强度;
n 润滑剂、着色剂、阻燃剂
硬聚氯乙烯塑料(PVC)聚乙烯塑料(PE)聚丙烯管(PP)ABS塑料 聚四氟乙烯塑料(F-4)玻璃钢(FRP)
n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复合而成一个新型材料。
n 水工艺设备常见材料选择标准:1)满足力学性能要求—— 含有一定强度、连接性能、加工性能好
n 2)安全性—— 材料无毒、对水质无污染;耐腐蚀,化学性质稳定
n 3)经济性—— 维修、管理方便,经济等方面原因
第二章
n 金属腐蚀原理:(一)金属化学腐蚀1、金属氧化 2、钢铁气体腐蚀
(二)金属电化学腐蚀 1、电化学腐蚀原理2、极化现象 3、去极化作用4、金属钝化
n 氧化膜作用 :金属氧化后在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物固相膜,保护金属预防继续氧化。氧化膜厚度和温度相关。温度越高,氧化膜越厚
n 保护性氧化膜条件 1)金属表面氧化膜致密完整,2)氧化膜含有一定强度和塑性;3)氧化膜稳定,不易脱落。
n 脱碳现象:钢中渗碳体Fe3C和O2、H2、CO2和水反应,使渗碳体降低现象。
n 氢蚀:温度>200~300℃,压力>30.4MPa时,氢气使钢产生猛烈脆化现象。
n 电极电位较低金属形成阳极
n 不停溶解,产生腐蚀,阳极上多出电子由金属内部流向电极电位较高阴极
n 电极电位较高金属形成阴极
极化现象:指原电池因为电流经过,使阴极和 阳极电位偏离起始电位值产生过电位现象。
n 极化结果:极化使阳极电位升高,使阴极电位下降,使两电极电位差减小
去除极化会促进阳极和阴极过程进行,即去极化会加速腐蚀进行。
n 析氢腐蚀影响原因:金属材料性状
n 材料和表面状态不一样,氢过电位值不一样。
n 氢过电位值低,加速腐蚀。
n 溶液pH值
n pH值低,H离子浓度高, EH升高,加速金属腐蚀
n 阴极区面积
n 阴极区面积增大,氢过电位小,阴极极化率降低,析氢加速,腐蚀速度加紧;
n 温度
n 温度升高,氢过电位减小,阴阳两极电极反应加紧,腐蚀速度加紧。
n 氧去极化腐蚀: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金属腐蚀过程阴极反应是溶液中氧分子被还原反应,又称吸氧腐蚀
n 金属钝化;金属和介质作用后,失去化学活性,使金属更稳定现象
金属腐蚀破坏形态:1、全方面腐蚀 2、局部腐蚀 3、应力作用下腐蚀类型 4、微生物腐蚀
全方面腐蚀预防方法:设计时预留足够腐蚀裕量,采取保护性覆盖层,使用缓蚀剂,电化学保护
n 非金属无机材料腐蚀原理:硅酸盐中SiO2在碱、氢氟酸、高温磷酸作用,形成可溶性物质,产生腐蚀作用
n 有机材料腐蚀类型:物理腐蚀:高分子材料在介质中溶解现象
n 化学腐蚀:高分子中极性基团和特定介质发生化学反应,改变材料性能,造成老化或裂解现象。
n 微生物腐蚀:不含増塑剂塑料含有很好抗微生物腐蚀能力。
n 应力腐蚀:高分子材料在受力状态下,发生物理或化学腐蚀,材料产生裂纹直至断裂现象。
n 设备底部和出口管部署图
设备电化学保护包含阴极保护和阳极保护
阴极保护时注意事项:介质必需是能导电电解质溶液,钝化金属不宜采取阴极保护,结构复杂金属设备不宜采取阴极保护,氢脆敏感性材料设备不宜采取阴极保护
n 阳极保护定义:将金属设备和外加直流电正极连接,进行阳极极化,提升金属设备电极电位,使金属由活化态转入钝化态,减轻或预防金属设备腐蚀。
阴极保护和阳极保护比较:
n 相同点:同属于电化学保护,被保护金属处于电解质溶液中
n 不一样点:适用金属材料种类;
n 影响极化保护效果原因
n 极化时电位偏移对极化影响
n 在强氧化性介质中极化效果
n 极化时析氢反应对材料影响
n 经济费用和工程管理
第三章
n 锥形壳薄膜应力结论:
n 1.半锥角大,壳体压力越大;
n 压力容器设计中不宜采取大锥角
n 2.锥体环向应力大于径向应力;
n 3.最大应力在锥体大端
n 封头分类:第一类:凸形封头 第二类:锥形封头 第三类:平板形封头
n 平板型封头用途:用于压力容器人孔、手孔处设计
n 特点:平板受力后,产生弯曲应力较大,远超出薄膜应力。
平板弯曲应力和薄膜应力比较
n 分析:
n 承受均布载荷p圆形平板最大应力Mσmax是同直径、同壁厚圆柱壳体承受一样压力p 时产生薄膜应力(2kD/δ)倍
n 通常容器D/δ>50,
n 故,相同条件下平板内产生最大弯曲应力是圆筒壁薄膜应力20~30倍。
n 结论:容器封头应避免使用平板形,避免使用矩形压力容器
n C1——腐蚀裕量:C1=nλ(λ年腐蚀量mm/年,n使用寿命,年)
n 机械传动关键方法: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
n 渐开线标准齿轮基础参数:
Z:齿数
n 链传动部署形式:1)两链轮在同一垂直平面内
n ,两轴平行部署
n 2)中心线和水平夹角β<45 °
3)中心线和水平夹角β>60 °,应设张紧轮
n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方法——
n 铸造、压力加工、焊接、金属切削加工和热处理
n 焊接基础方法:熔化焊—— 在金属接头处加热熔化,冷却后焊接在一起。电弧焊、气焊
n 压力焊—— 在接头处加压焊接。电阻焊、高频焊
钎焊—— 加热而不使金属熔化,只使填充在接头间钎料熔化,依靠钎料将金属连接。
n 热量传输三种基础方法——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n 导热基础定律:傅立叶定律:q=-λgrad T(3.36)
n 式中,
n q热流向量,
n 方向和温度梯度方向相反
n λ导热系数,一直为正值
n grad T温度梯度
n 物理意义:
n 热流向量和温度梯度成正比
n 热流向量和温度梯度在等温面上同一法线上,但二者方向相反;
温度梯度方向指向温度升高方向;热流向量方向永远沿着温度降低方向
n 求出经过平面积为F热量Q
n 多层平壁热流量
n 圆筒壁热流量
Rl:单位长度圆筒壁导热热阻(m·C/W)
n 凝结换热:将气态转化为液态过程,是蒸汽加热设备中最基础换热过程
n 凝结形式:珠状凝结——换热系数大;膜状凝结——换热系数小
n 蒸汽在管内受迫流动时,α=100~200
n 水在管内受迫流动时,α=500~1000
n 蒸汽凝结时,α=4000~15000
n 所以,利用流体相改变是强化换热一个有效手段。
第四章
罗茨鼓风机用途:好氧曝气池供氧;滤池反冲洗;渠道和匀和池搅拌。
► 使用范围:风量0.25-80m3/min,压力20-50MPa,功率0.75-100kw
离心鼓风机 特点:属于恒压风机。离心鼓风机产生压力随进气温度和密度改变而异;当进气量一定时,进气温度越高,产生压力越低。
► 用途:用于大供气量和变流量场所
第五章
n 卧式容器支座:鞍座【安装形式:固定式(F)、滑动式(S)一个容器使用两个鞍座必需一个是F式,一个是S式】 ,圈座,支腿
n 应用场所:直径大薄壁容器和真空操作容器采取圈座;支腿支座常采取直径小容器。
n 立式容器支座,腿式支座,支承式支座,耳式支座 裙式支座
n 应用:中小型容器采取前3种;高大塔设备采取裙式支座
n 安全阀特点:泄压后容器可继续工作 无须更换安全阀
n 用途:
n 用于锅炉、压缩机、高压容器、管路中避免因压力过高而造成爆炸
n 安全阀类型——按加载方法
n 重锤杠杆式安全阀
n 优点:结构简单,性能不受温度影响
n 缺点:易受振动发生泄漏
n 用途:适用压力较低,高温无振动场所。
n 弹簧式安全阀
n 优点:灵敏度高,对振动不敏感。
n 缺点:遇高温时弹簧应力松弛,弹力下降
n 用途:用于移动式设备,及介质压力脉动固定设备
安全阀类型——按阀瓣开启高度
n 全启式安全阀——
n 阀瓣开启度大,介质泄流量大,
n 适适用于高压容器,或安全泄放量大中、低压力容器。
n 微启式安全阀——
n 阀瓣开启度小,介质泄流量较小,维修调整方便。
适适用于排泄量小,要求不高场所
安全阀类型——按排放方法
n 全封闭式—— 排出气体全部搜集,排入排气管,用于介质为易燃、有毒、需要回收场所。
n 半封闭式—— 用于排泄介质无污染情况。
n 敞开式—— 气体全部从阀门顶端排出
n 爆破片工作原理——
n 利用膜片断裂泄压,泄压后容器被迫停止运行,重新更换爆破片。
n 特点:泄压后容器被迫停止运行,必需更换爆破片
n 爆破片应用场所1)工作介质为粘性、粉末状物质或结晶
2)工作压力可能会忽然上升压力容器,或安全阀排气量小难以立即降压场所。
n 3)工作介质为剧毒情况
n 4)工作介质是腐蚀性压力容器
n 常见布水方法:向下流布水方法:(一)喷洒型 (二)溢流型 (三)冲击型
n 向上流布水方法:大阻力配水,小阻力配水
第六章
搅拌设备一、用途:在水处理工艺中,搅拌设备关键用于药剂溶解、稀释、混合反应和投加混凝剂或助凝剂。
► 1、药剂溶解、混合搅拌、促进絮凝体形成;
► 2、水下搅拌,混合匀质、预防沉淀
► 按搅拌功效分:混合搅拌设备、搅动设备、悬浮搅拌设备、分散搅拌设备等。
► 机械搅拌设备组成:搅拌器—— 由搅拌桨、挡(导)流板附件组成
► 传动装置—— 由电机、减速器、支架组成
► 搅拌轴系—— 搅拌轴、轴承、联轴器
第七章
n 曝气设备:用途:给水生物预处理(如: 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好氧生物处理
n 功效:经过曝气装置将氧气转移至曝气池中,供给好氧微生物代谢需氧量,对池内水体进行均匀搅拌混合
n 表面曝气设备:原理:设备使水体产生水跃,把大量水滴和片状水幕抛向空中,水和空气充足接触,同时将池底含氧量少水体提升向上环流,不停充氧
n 分类:根据转轴方向分
– 水平轴式——转刷、转盘
– 立轴式——表面曝气机
n 微气泡曝气器分类(根据曝气壳材质):
n 刚玉微气泡曝气器、橡胶膜微气泡曝气器、聚乙烯微气泡曝气器、多孔材料(陶粒、粗陶)烧结扩散板(管/罩)
n 常见水下曝气机:
射流曝气机,泵式曝气机,自吸式螺旋曝气机,水下叶轮曝气机,扬水曝气机
第八章
换热设备分类:——按贮热容积划分
n 容积式:特点:含有换热和贮热功效、贮存热水多
n 半容积式:特点:换热和贮热分开
n 半即热式:特点:自动控温,贮热容积小
n 快速式:特点:无贮热调整功效
n ——按工作原理划分
– 间壁式
n 固体壁面将热媒和被加热冷水隔开,经过对流和热传导传输热量换热设备叫间壁式换热器。
n 热媒能够循环使用
– 混合式:热媒和被加热水直接接触混合,热媒不循环使用
n 传统容积式换热器
– 功效——含有加热、贮备热水两种功效
结构——由壳体、换热管组成,壳体材料是碳素钢,换热管是无缝钢管、黄铜管
n 工作原理
热媒:蒸汽或高温热水,出口温度小于75℃,底部加热 ,对流传热,存在死水区
n 优点——
– 1)含有调整贮备容积,出水温度稳定,供水安全可靠。2)水头损失小,对热媒要求不严,3)结构简单,管理方便
n 缺点——
– 传热效果差,容积利用率低,不节能,死水区占20~30%,水质易受污染 ,串联运行,占地面积大
提升换热设备换热效率路径
n 提升传热系数 k 值
n 提升 k 值路径:
n 减小管径,降低壁厚,增大换热面积,增大α导热系数
n 方法:
n 改变管径:
n 原管径φ38×3 42×3.5
n 改为 φ19 ×2 25×2.5
n 增加导流和阻流装置,增大α2换热系数,提升容积利用系数
盘管换热器和U形管换热器比较
n 盘管换热器优点
– 1)提升传热系数 k 值
n 盘管传热系数是U形管换热系数 1.4 ~ 1.3 倍
– 2)提升容积利用率:达成 95 %
– 3)自动除垢
n 盘管换热器缺点
– 1)热媒易短路
– 2)汽-水换热时易产生噪音
– 3)管路振动易脱焊
n 半容积式换热器内循环泵——换热器关键部件
– 作用:1)提升被加热水经过换热器流速,提升换热系数
n 2)克服被加热水流经换热器阻力损失
n 3)使加热水在换热器和贮水罐内循环,容积利用率高,可达100%
4 换热器计算
n 平均温差法——
– 式中:
n Q——换热量
n K——传热系数
n F——换热面积
n △Tm——热媒和被加热水两种流体温差
n α1α2—换热系数 ( w/m2·℃)
n δ—管壁厚
λ—导热系数
第九章
n 压力溶气气浮设备设备组成—— 加压溶气装置,溶气释放装置,气浮池
n 常见多个格栅:人工格栅
n 机械格栅:组成
– 格栅栅条
– 清除污物齿耙
– 机械传动装置
n 电机
n 带动齿耙运行链条
机械格栅分类
第十章
n 排泥设备分类
n 一、行车式吸泥机
n 二、链板式刮泥除砂机
n 三、中心和周围传动排泥机
n 四、螺旋输送式排泥机
常见排泥设备适用范围
n 通常依据池形及池尺寸选择排泥设备
n 行车式——
– 用于矩形平流式池形或斜板沉淀池
n 中心(周围)传动式——用于圆形辐
流式沉淀池
n 钢索牵引刮泥机——用于斜板沉淀池
n 螺旋输送式排泥机——用于提升污泥场所
n 污泥浓缩和脱水目标——
n 降低污泥中含水率,降低污泥体积
n 污泥浓缩后含水率95~98%
n 污泥脱水后含水率75~85%
n 污泥脱水设备——
n 1带式压滤机
n 2板框压滤机
n 3离心脱水机
n 4真空过滤机
第十一章
· 常见计量设备一、转子流量计 二、电磁流量计 三、超声流量计 四、质量流量计 五、其它形式计量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