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肉鸡养殖合作社
建设单位
-----肉鸡养殖合作社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立项审批部门
/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鸡的饲养
A032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70000(105亩)
绿化面积
(平方米)
20000
总投资
(万元)
10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8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8%
评价经费
(万元)
预计投产日期
2015年3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由量到质的变化,无公害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鸡肉作为我国居民畜产品消费的主要品种实行去公害绿色生产的要求更为强烈。近十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疫情严重、相关标准(兽药、饲料和食品)不健全、检测手段和设备落后、监管不严和流通过程中的经济利益驱动等主客观因素,畜产品安全已成为危及人民健康和畜牧业生存的严重问题,也成为日益广泛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通过优化畜群的品种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和转变养殖方式等,积极发展牧区畜牧业,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下大力气抓好畜牧业的发展,提高畜产品质量和畜牧业生产的效益。因此,积极建立畜产品安全生产基地,实施优质安全工程,是保障城乡人民消费安全的需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省市有关环境保护规定要求,-----肉鸡养殖合作社委托我单位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编制工作,在接到项目委托后,按项目特点与环评要求,本单位立即组建项目环评工作组,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针对本项目可能涉及的污染问题,从工程角度和环境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工程中的污染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管理措施,尤其对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正负影响和效益进行了客观的论述,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肉鸡养殖合作社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为当地环保部门的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2、建设项目概况
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单位
⑴ 项目名称:-----肉鸡养殖合作社
⑵ 建设性质:新建
⑶ 建设单位:-----肉鸡养殖合作社
2.2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在--------,地理位置坐标为N:----,E:----。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
2.3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1000万元。
2.4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70000m2,项目区划分为二个区域:生活区,鸡舍。主要构筑物为8栋鸡舍和办公生活用房。8栋鸡舍建筑面积为11520 m2,年养殖肉鸡8万只。
2.5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项目建设内容汇总见表1。
表1 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
项目
工程名称
备注
生
产
工
程
鸡舍
8栋
辅
助
工
程
发酵池
混凝土防渗
环
保
工
程
废气
恶臭
及时处理鸡粪,减少鸡舍恶臭的产生。
饲料粉尘
舍内洒水抑尘
家用燃煤炉灶废气
加强管理
废水
鸡舍冲洗废水
生活污水
鸡舍冲洗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发酵池处理后,由当地农户用于附近农田肥料。发酵池进行防渗、防雨、排水处理。
鸡舍降温冷却水
鸡舍降温冷却水部分自然蒸发,部分经收集用于绿化;
噪声
合理安排鸡舍,控制鸡群活动噪声,避免鸡因饮食饮水及人为干扰叫声。
固废
鸡粪
及时清运鸡粪,
死鸡病鸡
设置安全填埋井,处置病死畜禽尸体
废饲料、散落羽毛
经消毒处理达到垃圾填埋场进场要求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废弃的消毒器具
定期退回厂家或由具有处理医疗固废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置
生活垃圾
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本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
表2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1
规划用地面积
m2
70000
2
鸡舍建筑面积
m2
11520
3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000
2.5.1给水工程
项目水源为井水。项目用水主要用于鸡群饲养、鸡舍冲洗、鸡舍降温冷却和生活用水。
项目鸡群所用水量按0.23L/d·只计算,饲养天数为300天,则鸡群饲养水量为5520m3/a。
本项目地面及鸡舍大冲洗每年2次,用水量按0.6m3/100m2计算,项目建筑面积为11520m2,则冲洗水量为138m3;每月定期部分冲洗,冲洗水量按大洗水量的20%计算,则平均每月冲洗水量约为27m3,年冲洗水量为330m3/a。合计冲洗水量468m3。
项目在夏季时需要对鸡舍降温,每年降温用水量为5m³/a,可循环使用。
项目劳动定员2人,按50L/ d·人计,则项目职工生活用水量为30m3/ a。
项目用水量估算见表3。
表3 项目用水量情况表
类别
相关指标
给水定额
年用水量m3
生活用水
2人
50L/ d·人
30
冲洗
11520m2
0.6m3/100m2
138
/
大洗水量的20%计
330
冷却水
80000只
80000只
5
饲养
80000只
0.23L/d·只
5520
合 计
6023
2.5.2排水工程
项目废水主要为鸡舍冲洗废水、鸡舍降温冷却水和生活污水。
若排污系数按照85%计,则项目鸡舍冲洗废水量为400m3/a,生活污水量为25.5m3/a。鸡舍冲洗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养殖场地下发酵池内进行发酵处理后用于农田堆肥。鸡舍降温冷却水除随着气温的变化自然蒸发,其余可循环利用,资源有效利用。
本项目水平衡图见图1。
4.5
生活污水量:25.5
生活用水量:30
425.5
发酵池
68
总用水量
冲洗废水量:400
冲洗用水量:468
6023
饲养用水量:5520
用于农田肥料
蒸发1
循环水量:4
冷却水量:5
图1 项目水平衡图 单位:m3/a
2.5.3 主要生产设备
本项目生产设备主要包括养殖设备和公用辅助设备,具体生产设备详见表4。
表4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编号
配套
单位
数量
1
水电暖系统
套
1
2
粪便处理系统
套
1
3
铲车
辆
1
4
发酵池
座
4
2.5.4 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见表5。
表5 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消耗量
备注
1
成品饲料
t/a
32
当地产
2
各类疫苗
L/a
40
周边购进
3
消毒剂
瓶/年
150
周边购进
4
煤
t/a
10
家用燃煤炉灶燃料
2.5.5供电工程
项目电力由-----市电网供给.
2.5.6供暖
本项目供暖采用家用燃煤炉灶。
2.5.7其他辅助工程
本项目设职工宿舍,厕所为旱厕等设施,厕所定期请人清掏。
3、总平面布置
项目南侧为生活区,8栋鸡舍自南向北依次排列。
4、项目合理性分析
4.1产业政策合理性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修订版),本项目符合第一类鼓励类“一”农林业中规定5、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8、动植物优良品种选育、繁育为鼓励类项目。项目符合产业政策。
4.2选址合理性分析
4.2.1项目位置及周边关系
项目选址位于----------,项目区东侧、北侧为林地;南侧为荒地;西侧为道路,道路西侧为荒地。项目场址所在区域周边环境现状见附件和附图2周边关系图。
4.2.2环境选址合理性
本项目不位于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不位于城市和城镇居民,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地区;本项目没有建在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本项目未建于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它区域;
综上所述,本项目厂址选择符合要求。
厂址区地势平坦,有利于建筑方案布局,方便施工进场和材料运输。无洪水威胁,交通便利,是较理想的建设场地。
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70000平方米(105亩),地类用途为其他草地和设施农用地,符合-----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营运期产生的各项污染物经采取各种措施治理后均能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综上所述,项目选址区域无环境制约因素,从环境角度讲选址合理。
5.劳动制度
本项目劳动定员2人,年生产天数以300天计。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物情况。
15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1、项目区大气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进行保护;
2、保护项目区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要求。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环境空气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即日均值:
PM10:0.15mg/Nm3,SO2:0.15 mg/Nm3,NO2:0.08mg/Nm3。
2、水环境
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水标准的要求。
3、声环境
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值,限值见表15。
表15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
类 别
昼间
夜间
2
60
50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大气污染物
饲料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最高浓度限值1 mg/m3。
项目养殖恶臭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表7限值,见表16。
表16 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控制项目
标准值
臭气浓度(无量纲)
70
2、水污染物
本项目废水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表4和表5要求限值,见表17和表18。
表17 集约化畜禽养殖业干清粪工艺最高允许排水量
种类
鸡[m3/千只·d]
季节
冬季
夏季
标准值
0.5
0.7
表18 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日均排放浓度
控制项目
标准值
五日生化需氧量(mg/L)
150
化学需氧量 (mg/ L)
400
悬浮物 (mg/ L)
200
氨氮 (mg/ L)
80
总磷 (以P计) (mg/ L)
8.0
粪大肠菌群数 (个/100m L)
1000
蛔虫卵 (个/L)
2.0
3、噪声
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即昼间:70 dB(A),夜间:55 dB(A)。
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 2008)表1中2类标准。
4、固体废弃物
项目养殖场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应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的有关规定要求。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有关规定。
表19 畜禽养殖业废渣无害化环境标准
控制项目
指标
蛔虫卵
死亡率≥95%
粪大肠菌群数
≤105个/kg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无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一、施工期工艺流程分析
施工期流程示意图见图2。
场地平整
基础工程
主体工程
安装工程
工程验收
噪
声
扬
尘
建
筑
垃
圾
弃
土
噪
声
扬
尘
设
备
尾
气
弃
土
噪
声
扬
尘
建
筑
垃
圾
噪
声
废
弃
物
图2 项目施工期流程示意图
二、鸡的饲养:
本项目选用工厂化养鸡的工艺和技术,采取自动采食、饮水的生产工序。养鸡工艺流程见图3。
雏鸡
鸡粪、废羽
育雏
育成
饲养周期结束肉鸡出售
图3 养鸡工艺流程图
项目新购进雏鸡育成期采用全密闭遮黑式鸡舍,人工控制光照,饲养过程中根据体重大小将鸡群分为大、中、小三栏饲养,有利于人工控制体重和均匀度。雏鸡在小鸡舍里生长4周后,进入中鸡舍后生长20周左右的时间,再进入大鸡舍,最后长成出售。
养殖过程中,粪便处理为干清粪工艺,不需用水冲洗,减少了恶臭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选用科学的饲料配方及喂养制度,饲料利用率高,粪便排泄量少,粪便中氮、磷的含量较少,减少了臭味物质的产生。
消毒防疫:肉鸡饲养过程中,根据免疫程序在育雏、育成期间进行多次的疫苗接种,通过加药器有计划的为鸡群添加抗生素和营养药物,以保证鸡群的健康生长。本项目每天采用人工方式对鸡舍进行消毒,轮换使用不同的消毒剂,以达到消毒目的。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中的高致病力病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本项目严格执行《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GB 19442-2004)中的相关规定:
①疫情报告:本项目当发现患有高致病性禽流感或疑似该病的禽类,将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②疫情处理:出现可疑情况,经专家组现场临床诊断初步判定后,立即采取隔离、封锁等控制措施,并立即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对疫区内所有的禽只进行扑杀;对禽类排泄物、被污染饲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禽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最后一只禽只扑杀21d后,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审验合格后,由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向发布原封锁令的当地人民政府申请发布解除封锁令。
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
1.废气
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为风力扬尘、动力道路扬尘及尾气,尾气中主要污染物为CO、NOx、THC,对大气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
2.废水
施工期间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
3.噪声
施工噪声可分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
4.固废
施工期内施工场地固体废物的来源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废建材、撒落的砂石料、工程土、混凝土、废装修材料等。
二、运营期
1.废气
本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饲料投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鸡舍和发酵池产生的恶臭和家用燃煤炉灶产生的废气。
2.废水
本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冲洗鸡舍产生的冲洗废水、鸡舍降温产生的冷却水和职工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
3.噪声
本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为鸡的叫声。
4.固体废物
本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鸡粪、死鸡病鸡、废弃的消毒器具、废饲料散落羽毛、煤渣及职工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大气污染物
施工期
施工场地
施工机械
粉尘、CO、NOx
少量
达标排放
运营期
鸡舍
发酵池
恶臭
——
<70(无纲量)
饲料投放
粉尘
少量
<1.0mg/m3
家用燃煤炉灶
燃煤废气
/
/
水污染物
施工期
施工废水
生活污水
SS
少量
0
运营期
鸡舍冲洗废水
生活污水
COD、SS、
NH3-N、TN、TP等
/
排入发酵池内进行发酵处理后由农户用于农田肥料
鸡舍降温冷却水
SS
部分蒸发,循环利用
固体废物
施工期
施工场地
建筑垃圾
/
妥善处置
运营期
饲养过程
死病鸡
800只/年
采用安全井填埋处理
鸡粪
2880t/a
出售于用户,用于农田肥料,已签约协议
废饲料
散落羽毛
/
经消毒处理达到垃圾填埋场进场要求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消毒
废弃的消毒器具
/
定期退回厂家或由具有处理医疗固废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置
家用燃煤炉灶
煤渣
/
乡村铺路
日常生活
生活垃圾
0.6t/a
交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噪声
施工期
施工机械
噪声
75~95 dB(A)
达标排放
运营期
鸡叫声
噪声
间歇
边界噪声级符合环境噪声2类标准
其他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养殖场造成生态影响的污染物主要有鸡排泄粪便和恶臭气体污染,若各污染不经防治措施直接排放,将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特别是水、土壤将遭到严重污染,并且可能导致其携带的病原体通过环境空气、水和土壤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威胁。因此企业必须严格实施环评提及的各项废水、废气、固废防治措施治理,实现污水、固废的零排放,使其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降至最低。项目建成后采取厂区地面和道路硬化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厂区内进行合理绿化,对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美化作用。
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主要污染源
施工期主要污染源为施工扬尘、尾气、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及施工活动产生的废水和固体废物。
2.施工期扬尘、尾气影响及防治措施
(1)施工期影响
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建筑垃圾搬运、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运输所产生的动力道路扬尘。
施工产生扬尘原因的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如黄沙、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由于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力扬尘;动力起尘,主要是在土方挖掘、建材的装卸、搅拌的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其中施工及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不同粒径的尘粒沉降速度见表20。在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的汽车扬尘见表21。
表20 不同粒径的尘粒沉降速度
粒径(um)
10
20
30
40
50
60
70
沉降速度(m/s)
0.03
0.012
0.027
0.048
0.075
0.108
0.147
粒径(um)
80
90
100
150
200
250
300
沉降速度(m/s)
0.158
0.170
0.182
0.239
0.804
1.005
1.829
粒径(um)
450
550
650
750
850
950
1050
沉降速度(m/s)
2.211
2.614
3.016
3.418
3.820
4.222
4.624
表21 在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的汽车扬尘
P
车速
0.1
0.2
0.3
0.4
0.5
1
5(km/hr)
0.051
0.086
0.116
0.144
0.171
0.287
10(km/hr)
0.102
0.171
0.232
0.289
0.341
0.574
15(km/hr)
0.153
0.257
0.349
0.433
0.512
0.861
20(km/hr)
0.255
0.429
0.582
0.722
0.853
1.435
(2)扬尘防治措施
为最大限度的降低项目施工场地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拟在施工期采取如下降尘措施:
1)对建设施工期间的车辆和机械扬尘,建议采取洒水湿法抑尘。利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进出道路洒水,同时在施工场地出口设置浅水池,以利于减少扬尘的产量。
2)对施工区周围的公路及时进行清扫,减少粉尘和二次扬尘的产生。
3)对离开工地的运输车,应该安装清洗车轮的清洗装置,不能将大量有土、泥、碎片等类似物体带到公共道路上。
4)尽可能使用商品混凝土,若不得不现场搅拌时,水泥库房和搅拌站应封闭。
5)对于装运含尘物料的运输车辆必须进行密封运输,严格控制和规范车辆运输量和运输方式,容易产生粉尘的物料不能够装的高过于车辆两边和尾部的挡板,严格控制物料的洒落。
6)限制施工区内运输车辆的速度,将卡车在施工场地的车速减少到10km/h,将其它区域减少至30km/h。
7)要注意堆料的保护,加盖篷布密封保存,避免造成大范围的空气污染。
8)施工现场周边应设置符合要求的围栏,围栏高度最少不能低于2m,且围挡要坚固、稳定、整洁、规范、美观。
9)建筑工地脚手架外侧必须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封闭高度应高出作业面15m。
10)在遇有4级以上大风时停止土方工程。
采取如上防尘治理措施后,施工扬尘可降低50—70%。由此,施工扬尘对区域环境空气不会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3) 尾气
在施工期间,施工运输设备和一些动力设备运行将排放尾气,尾气中主要污染物为CO、NOx、THC,对大气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本项目施工期使用的运输设备和动力设备较少,排放量较小,加之场地空气流动性好,因此不会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控制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水环境主要来自施工排放的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1)生产废水
本项目施工时由于施工活动,诸如混凝土拌合、砂石料冲洗等均可能产生一定量的施工废水,施工废水中以悬浮物含量高、有机负荷低为特点,经验表明,施工废水经初步沉淀后均可以回用于混凝土拌合、施工场地洒水等,可以做到全部回用不外排,因此,做好施工废水的收集与初沉工作,可以杜绝施工废水对环境的影响。根据相关要求,施工使用商品混凝土,限制混凝土现场搅拌,故项目禁止使用混凝土搅拌机。
(2)生活废水
本项目施工队伍高峰期人数将达到10人左右,生活污水排放按0.05m3/人·d计算,日排生活污水约为0.5m3/d,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BOD5和SS等。施工期间污水的排放随着施工期的结束,亦会随之消失。
4、施工期噪声影响及防治措施
(1)施工噪声影响
主要为整平机械产生的噪声,噪声值很大,一般在90~95dB(A),影响范围在100m范围内,对该范围内的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影响很大;但是整平施工作业持续时间很短,整平完工后,该类噪声消失,因此对周围声环境影响程度较小。该类噪声及其引发的影响和污染不可避免,建议建设单位在上午9∶30~1∶30、下午3∶30~8∶00进行施工,并尽量避免在节假日期间施工。建议建设单位在场址场界设置绿化带,尽可能的降低噪声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影响。
(2)施工机械噪声
1)施工期噪声源情况:施工期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不同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声级列于表22。
表2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声级
序号
设备名称
噪声级dB(A)
距离
序号
设备名称
噪声级dB(A)
距离
1
挖 土 机
80-93
15m
7
吊车
82
1m
2
运土卡车
85-94
15m
8
升降机
80
1m
3
电 锯
100
1m
9
砂轮机
93
1m
4
钻 机
87
15m
10
汽锤风钻
93
15m
5
卷 扬 机
75-88
15m
11
推土机
82-95
15m
6
压 缩 机
75–88
15m
12
其他设备
<90
--
在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各台设备产生的噪声会互相叠加,根据类比调查,叠加后的噪声声级值增加3-8dB。
2)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值如表23所示。
表23 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 dB(A)
昼间
夜间
70
55
3)施工现场场界噪声预测
A、预测内容
预测各施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值。
B、预测方法
采用点声源随距离衰减模式计算单台设备噪声对预测点的影响,通过叠加,预测出多台设备噪声对场界的影响值。
C、预测模式
噪声随距离衰减计算模式为:
L(r)=L(r0)-20log(r/r0)-△L
式中: L(r)——点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噪声级dB(A);
L(r0)——参考位置r0处的已知噪声级dB(A);
△L——各种因素引起的衰减量。
D、预测结果
将每种设备的噪声值分别代入噪声衰减公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列于表24。
表24 单台设备噪声预测结果 单位:dB(A)
距离(米)
设备名称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搅拌机
76.4
70.1
66.5
63.8
61.7
59.9
57.0
混凝土破碎机
74.4
68.1
64.5
61.7
59.6
57.9
55.0
钻机
76.4
70.1
66.5
63.8
61.7
59.9
57.0
挖土机
76.4
70.1
66.5
63.8
61.7
59.9
57.0
汽锤风钻
82.4
76.1
72.5
69.8
67.7
65.9
63.0
卷扬机
71.4
65.1
61.5
58.8
56.7
54.9
52.0
运土卡车
79.4
73.1
69.5
66.8
64.7
62.9
60.0
压缩机
71.4
65.1
61.5
58.8
56.7
54.9
52.0
推土机
78.4
72.1
68.5
65.8
63.7
61.9
59.0
砂轮机
58.9
52.7
49.0
46.3
44.1
42.4
39.5
吊车
47.9
41.7
38.0
35.3
33.1
31.4
28.5
升降机
45.9
39.7
36.0
33.3
31.1
29.4
26.5
电锯
65.9
59.7
56.0
53.3
53.1
49.4
46.5
施工现场施工时具体有多少台设备同时运转,很难预测,在此分三个阶段来进行预测。三个阶段分为土石方阶段,使用的设备有挖土机、推土机、运土卡车;结构阶段,使用的设备有钻机、混凝土破碎机、搅拌机、汽锤风钻、卷扬机、压缩机、吊车、升降机等;装修阶段使用的设备有砂轮机、电钻、吊车、升降机、电锯等将所产生的噪声叠加后预测对某个距离的总声压级,计算结果列于表25。
表25 各个阶段设备同时运转到达预定的距离 总声压级dB(A)
距离(米)
施工阶段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打桩
87.0
82.1
75.8
72.5
70.4
68.5
65.6
土石方阶段
83.0
76.7
73.1
70.4
68.3
66.5
63.6
结构阶段
85.0
78.7
75.1
72.4
70.3
68.5
65.6
装修阶段
69.9
63.6
60.0
57.3
55.4
53.4
50.5
根据表24和表25的噪声预测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施工现场建筑机械所产生的噪声比较严重,按各个施工阶段来预测,昼间在260m以外才能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70dB(A)的标准。在夜间禁止施工。
(3)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
为了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要求采取以下措施:
1、施工设备选型上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
2、对人为的施工噪声加强管理。
3、高噪声建筑施工机械在白天、夜间施工时应采取隔声或基础减振等降噪措施。
4、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养护,物料装卸时轻拿轻放。
5、为尽可能的降低噪声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影响,可将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安装在场地东南侧,并搭建临时封闭式机棚,不能入棚的,可建立单面声障,采取隔声或基础减振等降噪措施,尽量减轻施工噪声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
6、承担原材料及建筑垃圾运输的车辆,进出施工场地时要做到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7、应将高噪声设备规定施工时间,严禁夜间施工高噪声机械设备,严格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限值,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并且随着施工的结束,施工噪声对声环境的不利影响是暂时的。
5、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内施工场地固体废物的来源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废建材、撒落的砂石料、工程土、混凝土、废装修材料等。
施工期高峰时施工人员及工地管理人员约10人。工地生活垃圾按0.2kg/人·d计,产生量为2kg/d,集中收集后定时交由当地环卫部门进行处理处置或直接运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少量的废建材(如砂石、石灰混凝土、木材、废砖等)属于无害废物,由施工单位进行处置,定期运至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
对遗留在厂区内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时清理,并对裸地及时硬化、绿化,美化厂区景观。
6、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
-----维吾尔自治区人大会常委会[8-18号]公告《-----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第二条: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贯彻谁使用土地谁负责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第十三条规定: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工程中的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应当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并签署意见。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工程不得投产使用。
本项目所在处于我国水利部划分的水土流失受风力侵蚀的西北地区。水土流失的基本规律有两条:
一是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等四项自然因素必须同时处于不利状态(坡陡、暴雨、土松、无植被),水土流失才能发生与发展。其中任何一种因素处于有利状态,水土流失就可以减轻甚至制止。
二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可以使四种自然因素同时处于不利状态,从而产生或加剧水土流失。人类合理的经济活动可以使四种自然因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处于有利状态,从而减轻或制止水土流失。
本项目水土流失主要来自土方开挖、弃方、取料等方面,在有风天易形成扬尘,风蚀是水土流失的主因。
①弃方及时运建筑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置,建筑使用商品砼、料,不另行建设砂石料取料点。
②建筑物基础及各施工管线挖填方过程,尽量避开强降雨季节,难以避开时加强防止水蚀的防护措施。
③加快主体工程的施工速度,集中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土方挖填方工作,施工结束后,施工区域全部整理、平整,减少土壤风蚀的危害。
④4级以上大风天不进行土方施工作业。
⑤绿化工程中,土地平整后一周内必须进行下一步建植工作;土地整理工作已结束、未进行建植工程期间,要每周洒水两次防尘,如遇4级风以上天气必须及时洒水防尘或加以覆盖。
植树树穴所出穴坑土,必须要加以整理或拍实;如遇特殊情况无法建植,穴坑土必须加以覆盖,确保不扬尘。种植完成后,树坑应覆盖卵石、木契、挡板,或者设置围篱等。
厂区内不进行绿化处理的裸地,应实施硬化、铺装等措施,避免裸土地面的存在。
综上所述,在采取以上各项措施后,水土流失影响可以最大限度的得到减轻和控制。
总之,施工期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将影响降至最低,施工结束后基本可消除。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废气来源主要为鸡舍和发酵池产生的恶臭、饲料投放过程产生的饲料粉尘和燃煤炉灶废气。
(1)恶臭
建设项目的恶臭主要来源于鸡舍和发酵池,产生源主要为鸡粪。鸡舍通风口是鸡舍无组织臭气主要的排放点。根据实地调查情况和有关资料调研,养殖企业恶臭气体对环境的影响随季节、气温、风向而变化,因距离产生的浓度稀释衰减程度也较大。恶臭气体发生源无法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理,以无组织形式排放。
恶臭主要的臭味物质为氨气和硫化氢。鸡舍的恶臭和有害气体来源于鸡粪。鸡粪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含氧化合物,在厌氧条件可产生大量氨、硫化氢、甲烷、有机酸、乙烯醇、硫酸二甲硫醚等有臭味的有害气体,如果粪便清理和处理不当,其浓度会成倍增加。恶臭及有害气体会使空气中甲烷、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成分增加,含量加大,导致空气中氧含量相对下降,污浊度升高,轻则降低空气质量,产生异味妨碍人畜健康,重则引起疾病。如含氨浓度偏高,造成呼吸道粘膜上皮损害或麻痹,易使病原微生物侵入,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其它传染病;同时使人畜养分摄取不足,血红蛋白与红血球减少,出现贫血。氨浓度在20×10-6时,持续6周以上,对鸡肺部产生明显病变,新增疫感染率增高;达50×10-6时可引起流泪和鼻涕; (60~80)×10-6时,可引起粘膜充血、水肿,发生结膜、角膜和气管炎;肉鸡在氨浓度为20×10-6的环境中,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显著降低。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易溶于水的强刺激性气体,浓度超标易引起结膜炎、流泪、鼻炎、气管炎等。本项目采用干清粪工艺将鸡粪排出鸡舍后,由专清理人员及时清运出鸡舍,及时出售用于农田肥料。
本项目夏季恶臭产生量大于冬季恶臭产生量。安装排气扇和风机进行鸡舍通风,发酵池位于地下且密封贮存,恶臭污染并不严重,臭味强度为微弱,空气较干燥,粪便发酵、挥发等废气量较少,鸡舍通风状况良好。
本环评要求企业加强绿化和生产管理,及时进行粪尿的收集与处置,尤其在夏季高温时,并有防蚊、虫等措施,需要时喷除臭剂,防止由于粪便堆积产生更多恶臭污染。
表26 养殖场恶臭气体控制措施一览表
序号
项 目
内 容
1
加强绿化
场内不同功能区之间设置绿化带进行隔离
厂界设置绿化带隔离带,减少恶臭气体对环境的影响
厂区道路两侧,污水处理、粪便收集设施周围进行绿化
2
加强管理
及时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