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生物实验测验试题20 / 20 作者: 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A1.C4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单面刀片、解剖针、清水、黄瓜(已刮掉表皮)、污物杯。 实验内容:(1)准备。(2分)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取材。(2分)用刀片轻轻刮取少许黄瓜表层果肉,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 (3)盖盖玻片。(2分)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 (4)将用过的物品放入污物杯,玻片洗净复位。 评分说明:1准备,2分。用洁净的纱
2、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有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动作即可,不擦拭的扣1分。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不滴的扣1分。 2取材,2分。用刀片轻轻刮取少许黄瓜表层果肉,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 3盖盖玻片,2分。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未用镊子夹盖玻片扣1分,盖玻片直接平放扣1分。可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清水吸干。 4整理器材:将用过的物品等放入污物杯,载玻片和盖玻片洗净放回原处(有清洗的过程即可,方法不作要求,盖玻片如果出现破损不扣分)。A2.D5认识显微镜的结构A3.C2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实验内容:(1)解剖种子。(1分
3、从培养皿中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用刀片在豆子隆起一端划开种皮,剥去种子外面的种皮,分开合拢着的子叶。(2)用解剖针指出种皮及胚的各部分结构,并汇报给老师。(5分)用镊子夹起带胚的子叶,用解剖针指示出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3)将解剖过的种子放入污物杯。A4.C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实验器材:显微镜(已对好光,物镜前端与载物台约保持2 cm的距离)、骨骼肌纵横切片、纱布、擦镜纸实验内容:(1)安放玻片。(2分) (2)调焦。(2分) (3)观察物像要清晰,位于视野中央。此处须经老师过目。(2分) (4)取下玻片,放回原处,将显微镜恢复到实验前状态。评分说明:1.安放玻片,2分。将玻片正面朝上
4、轻放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玻片的两端。玻片放反扣1分、不压扣1分。2.调焦,2分。缓缓下降镜筒,直到物镜镜头接近玻片。物镜下降时,眼睛必须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不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扣1分,玻片被压碎扣1分。3.观察,2分。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睁开,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另一只眼闭上扣1分,观察不到物像扣1分。调焦过程可以重复,直到观察到清晰的物像,是否使用细准焦螺旋不作为扣分点。对物像的清晰程度,考虑到每个人眼睛焦距的差异不作过高要求。4.整理器材。取下玻片,放回原处,将显微镜恢复到实验前状态,物镜镜头距载物台的距
5、离不作过高要求。A5.C5生物实验题:探究光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6分)实验器材:大豆(玉米、花生等)种子、镊子、贴有甲、乙标签的250 mL烧杯两个、盛有清水的烧杯、滴管、培养皿、黑色塑料袋(或不透光的遮盖物)。(实验步骤:(1)作出假设: 光对种子的萌发有(或没有)影响 。(1分)(2)设计并实施实验。(3分)(3)分析实验。在保证温度适宜且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该实验的变量是 光 。(1分)(4)预测结果。当出现甲、乙烧杯内都种子发芽 的实验结果,则支持你的假设。(1分)(5)将用过的种子放回原处,其他实验器材复位。实验要求:取两个大小相同的培养皿,分别向两个培养皿内放7-8粒大豆种子和
6、适量的水。(种子数量太少或太多;两组种子数量不等量均扣分)将A烧杯遮光,B烧杯不遮光,用A.B两烧杯分别罩住两个蒸发皿,预测结果为 A.B 蒸发皿内种子发芽 。此实验过程中的变量是光,(4)实验结论:光对该植物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 B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实验内容:(1)指认并说出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2分)(2)目镜的放大倍数为 倍,物镜的放大倍数为 倍和 倍。(3分)(3)该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 倍。(1分)B2制作叶片下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解剖针、清水、新鲜的植物叶片、污物杯。实验内容:(1)准备。(2分)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
7、擦拭干净;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取材。(2分)用镊子撕取菠菜叶的下表皮;把撕取的下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3)盖盖玻片。(2分)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4)将用过的叶片放入污物杯,玻片洗净复位。评分说明:1准备,2分。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有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动作即可,不擦拭的扣1分。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不滴的扣1分。2取材,2分。取一片植物叶片,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相对捏紧叶片,斜向用力,撕开叶片,用镊子取一小块下表皮(或直接用镊子撕取一块叶片的下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
8、展平。取上表皮的扣1分,材料超出盖玻片或明显折叠扣1分。3盖盖玻片,2分。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未用镊子夹盖玻片扣1分,盖玻片直接平放扣1分。可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清水吸干。4整理器材:将用过的叶片等放入污物杯,载玻片和盖玻片洗净放回原处(有清洗的过程即可,方法不作要求,盖玻片如果出现破损不扣分)。A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实验器材: 生物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单面刀片、解剖针、小块木板、稀碘液、清水、洋葱鳞片叶、擦镜纸、污物杯。附显微镜状态:目镜已安装好,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换器上两个物镜
9、位于通光孔两侧,镜筒降到最低处。实验内容:(1)准备和取材。(3分)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用刀片切取一块洋葱鳞片叶(大约0.5cm),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2) 盖盖玻片。(2分)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3)染色。(1分)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 (4)取镜与安放。(1分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中央略偏左,距实验台边缘约7cm。 (5)对光。(3分)上升镜筒
10、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睁开,同时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6)安放玻片。(2分)将玻片轻放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玻片的两端. (7)调焦。(2分)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同时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一只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8)观察。视野明亮,物像清晰且位于视野中央。此处须经老师过目。(2分)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在低倍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9)整理。将用过的吸水纸和洋葱放入污物杯,玻片洗净复位,显微镜恢复到实验前状
11、态。评分说明:1准备和取材,3分。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有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动作即可,不擦拭的扣1分。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不滴或错滴成稀碘液等的扣1分。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上划“井”字,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可用镊子和解剖针或只用镊子将表皮展平,材料超出盖玻片或明显折叠扣1分。2盖盖玻片,2分。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未用镊子夹盖玻片扣1分,盖玻片直接平放扣1分。3染色,1分。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染色过
12、程可重复2-3次,最后可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染液吸干。不染色或方法错误(如将盖玻片揭起来滴加染液等)扣1分。4取镜与安放,1分。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距实验台边缘约7cm。取放显微镜时,考虑到学生中有左撇子的情况,不强调左右手,单手取镜扣1分。显微镜放置的位置不易准确评判不作扣分点。5对光,3分。上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扳物镜转动扣1分,用高倍镜对光的扣1分,对光或观察时另一只眼闭上扣1分。6安放玻片,2分。将玻片正面朝上轻放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玻片的两端。玻片放反扣1分、不压扣1分。7调焦,2分。缓缓下降镜筒,直到物镜接近玻片。
13、物镜下降时,眼睛必须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一只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不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扣1分、玻片被压碎扣1分。调焦过程可以重复,直到观察到清晰的物像,是否使用细准焦螺旋不作为扣分点。8观察,2分。视野昏暗扣1分,只要观察到表皮细胞物像即可,看不到物像的扣1分。考虑到每个人眼睛焦距的差异,对物像的清晰程度、染色程度、是否有气泡等不作要求。9整理器材。用过的洋葱、吸水纸等放入污物杯,载玻片和盖玻片洗净放回原处(有清洗的过程即可,方法不作要求,盖玻片如果出现破损不扣分),显微镜恢复到实验前状态。B3.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
14、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碘液、消毒牙签(一端尖,一端钝)、一次性杯子、污物杯。实验内容: (1)准备。(2分) (2)取材。(1分) (3)盖盖玻片。(2分) (4)染色。(1分) (5)将用过的吸水纸、牙签和一次性杯子放入污物杯,玻片洗净复位。评分说明:1.准备,2分。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有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动作即可,不擦拭的扣1分。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生理盐水,不滴的扣1分。2.取材,1分。清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不漱口或刮
15、取部位错误的扣1分。3.盖盖玻片,2分。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未用镊子夹盖玻片扣1分,盖玻片直接平放扣1分。4.染色,1分。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染色过程可重复2-3次,最后可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染液吸干。不染色或方法错误(如将盖玻片揭起来滴加染液等)扣1分。5.整理器材。将用过的牙签、吸水纸、一次性杯子等放入污物杯,载玻片和盖玻片洗净放回原处,有清洗的过程即可,方法不作要求,盖玻片如果出现破损不扣分。B4D3探究种子中是否含有淀粉 实验器材浸软的玉米种子、单面刀片、镊子、培养
16、皿、稀碘液、蓝墨水、小块木板、污物杯。 实验内容:(1)设计并实施实验。(3分)将玉米种子放在小木板上,用刀片将其纵向切开,放至培养皿中。用镊子夹起一半玉米种子,将一滴碘液滴在种子的纵切面上,观察颜色变化。(2)将实验现象给老师过目,实验原理、现象和结论汇报给老师。(3分)淀粉遇碘变蓝色,玉米种子加碘变蓝色,玉米种子中含有淀粉。(3)将用过的种子放入污物杯,其他实验器材复位。评分说明:1设计并实施实验,3分。将玉米种子放在小木板上,用刀片将其纵向切开,直接在实验台上切的扣1分。将一滴碘液滴在种子的纵切面上,观察颜色变化,选错染液或不滴加染液扣2分。2展示实验现象,汇报结果,3分。将实验现象给老
17、师过目,说出实验原理、现象和结论:淀粉遇碘变蓝,1分。在玉米种子的切面上滴加碘液,部分变蓝,1分,说明玉米种子中含有淀粉,1分。叙述应完整准确。3整理器材。将用过的玉米种子放入污物杯,其他实验器材复位。B5.制作酵母菌临时装片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酵母菌培养液、碘液(或亚甲基蓝)、污物杯。实验内容:(1)准备。(1分) (2)取材。(1分)(3)盖盖玻片。(2分)(4)染色。(1分)(5)推测。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需添加蔗糖等营养物质,由此可以推测酵母菌细胞结构中没有 。(1分)(6)将用过的吸水纸放入污物杯,玻片洗净复位。评分说明:1准备,1分。用洁净的纱布把载
18、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有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动作即可,不擦拭的扣1分。2取材,1分。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酵母菌培养液,不滴的扣1分。3盖盖玻片,2分。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未用镊子夹盖玻片扣1分,盖玻片直接平放扣1分。可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清水吸干。4. 染色,1分。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染色过程可重复2-3次,最后可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染液吸干。不染色或方法错误(如将盖玻片揭起来滴加染液等)扣1分。5推测,1分。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需添加蔗糖等营养物质,由此可以推测酵母菌
19、细胞结构中没有 叶绿体 。写错扣1分。6.整理器材:将用过的载玻片和盖玻片洗净放回原处(有清洗的过程即可,方法不作要求,盖玻片如果出现破损不扣分)。C1A4.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实验器材:显微镜(已对好光,物镜前端与载物台约保持2 cm的距离)、单层扁平上皮装片、纱布、擦镜纸。实验内容:(1)安放玻片。(2分) (2)调焦。(2分) (3)观察物像要清晰,位于视野中央。此处须经老师过目。(2分) (4)取下玻片,放回原处,将显微镜恢复到实验前状态。评分说明:1.安放玻片,2分。将玻片正面朝上轻放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玻片的两端。玻片放反扣1分、不压扣1分。2.调焦,2分。
20、缓缓下降镜筒,直到物镜镜头接近玻片。物镜下降时,眼睛必须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不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扣1分,玻片被压碎扣1分。3.观察,2分。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睁开,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另一只眼闭上扣1分,观察不到物像扣1分。调焦过程可以重复,直到观察到清晰的物像,是否使用细准焦螺旋不作为扣分点。对物像的清晰程度,考虑到每个人眼睛焦距的差异不作过高要求。4.整理器材。取下玻片,放回原处,将显微镜恢复到实验前状态,物镜镜头距载物台的距离不作过高要求。B6.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实验器材: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
21、子、解剖针、清水、番茄、擦镜纸、污物杯。附显微镜状态:目镜已安装好,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换器上两个物镜位于通光孔两侧,镜筒降到最低处。实验内容: (1)准备。(2分) (2)取材。(2分) (3)盖盖玻片。(2分) (4)取镜与安放。(1分) (5)对光。(3分)(6)安放玻片。(2分) (7)调焦。(2分) (8)观察。视野明亮,物像清晰且位于视野中央。此处须经老师过目。(2分) (9)整理。将番茄放回原处,玻片洗净复位,显微镜恢复到实验前状态。评分说明:1.准备,2分。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有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动作即可,不擦拭的扣1分。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
22、不滴的扣1分。2.取材,2分。用解剖针挑取少许番茄果肉,把番茄果肉均匀的涂抹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挑取的不是果肉的扣1分,没有涂抹动作扣1分。3.盖盖玻片,2分。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未用镊子夹盖玻片扣1分,盖玻片直接平放扣1分。可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清水吸干。4.取镜与安放,1分。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距实验台边缘约7cm。取放显微镜时,考虑到学生中有左撇子的情况,不强调左右手,单手取镜扣1分。显微镜放置的位置不易准确评判不作扣分点。5.对光,3分。上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扳物镜转动扣1分,
23、用高倍镜对光的扣1分,对光或观察时另一只眼闭上扣1分。6.安放玻片,2分。将玻片正面朝上轻放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玻片的两端。玻片放反扣1分、不压扣1分。7.调焦,2分。缓缓下降镜筒,直到物镜接近玻片。物镜下降时,眼睛必须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一只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不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扣1分、玻片被压碎扣1分。调焦过程可以重复,直到观察到清晰的物像,是否使用细准焦螺旋不作为扣分点。8.观察,2分。视野昏暗扣1分,只要观察到细胞物像即可,看不到物像的扣1分。考虑到每个人眼睛焦距的差异,对物像的清晰程度、染
24、色程度、是否有气泡等不作要求。9整理器材:将番茄放回原处,将用过的载玻片和盖玻片洗净放回原处(有清洗的过程即可,方法不作要求,盖玻片如果出现破损不扣分)。显微镜恢复到实验前状态。C2A3.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实验器材:浸软的菜豆等双子叶植物种子、单面刀片、镊子、解剖针、培养皿、污物杯。实验要求:解剖菜豆等双子叶植物种子,并指出种皮及胚的各部分结构。实验内容:(1)解剖种子。(1分)从培养皿中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用刀片在豆子隆起一端划开种皮,剥去种子外面的种皮,分开合拢着的子叶。(2)用解剖针指出种皮及胚的各部分结构,并汇报给老师。(5分)用镊子夹起带胚的子叶,用解剖针指示出子叶、胚芽、胚
25、轴和胚根。(3)将解剖过的种子放入污物杯。C3.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单面刀片、镊子、解剖针、小块木板、碘液、清水、洋葱鳞片叶、污物杯。实验步骤:(1)准备和取材。(3分)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用刀片切取一块洋葱鳞片叶(大约0.5cm),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2) 盖盖玻片。(2分)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3) 染色。(1分)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
26、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 (4) 整理器材。用过的洋葱、吸水纸等放入污物杯,载玻片和盖玻片洗净放回原处(有清洗的过程即可,方法不作要求,盖玻片如果出现破损不扣分),C4.A1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单面刀片、解剖针、清水、黄瓜(已刮掉表皮)、污物杯。 实验内容:(1)准备。(2分)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取材。(2分)用刀片轻轻刮取少许黄瓜表层果肉,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 (3)盖盖玻片。(2分)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
27、上 。 (4)将用过的物品放入污物杯,玻片洗净复位。 评分说明:1准备,2分。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有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动作即可,不擦拭的扣1分。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不滴的扣1分。 2取材,2分。用刀片轻轻刮取少许黄瓜表层果肉,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 3盖盖玻片,2分。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未用镊子夹盖玻片扣1分,盖玻片直接平放扣1分。可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清水吸干。 4整理器材:将用过的物品等放入污物杯,载玻片和盖玻片洗净放回原处(有清洗的过程即可,方法不作要求,盖玻片如果出现破损不扣分)。C5
28、A5.生物实验题:探究光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6分)实验器材:大豆(玉米、花生等)种子、镊子、贴有甲、乙标签的250 mL烧杯两个、盛有清水的烧杯、滴管、培养皿、黑色塑料袋(或不透光的遮盖物)。(实验步骤:(1)作出假设: 光对种子的萌发有(或没有)影响 。(1分)(2)设计并实施实验。(3分)(3)分析实验。在保证温度适宜且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该实验的变量是 光 。(1分)(4)预测结果。当出现甲、乙烧杯内都种子发芽 的实验结果,则支持你的假设。(1分)(5)将用过的种子放回原处,其他实验器材复位。实验要求:取两个大小相同的培养皿,分别向两个培养皿内放7-8粒大豆种子和适量的水。(种子数量
29、太少或太多;两组种子数量不等量均扣分)将A烧杯遮光,B烧杯不遮光,用A.B两烧杯分别罩住两个蒸发皿,预测结果为 A.B 蒸发皿内种子发芽 。此实验过程中的变量是光,(4)实验结论:光对该植物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 D1.显微镜的对光实验器材: 显微镜、擦镜纸。附显微镜状态:目镜已安装好,最小光圈对准通光孔,转换器上两个物镜位于通光孔两侧,镜筒降到最低处。 实验内容 (1)取镜与安放。(1分)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中央略偏左,距实验台边缘约7cm。(2) 对光。此处须经老师过目。(5分)转动遮光器使大光圈对准通光孔,上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
30、另一只眼睁开,同时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3)将显微镜恢复到实验前的状态,放回原处。转动遮光器使最小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位于通光孔两侧,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到最低处,显微镜放回原处。D2.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解剖针、清水、番茄、污物杯。实验步骤1准备,2分。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有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动作即可,不擦拭的扣1分。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不滴的扣1分。2取材,2分。用解剖针挑取少许番茄果肉,把番茄果肉均匀的涂抹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挑取的不是果肉的扣1分,没有涂抹动作扣1分。3盖盖玻
31、片,2分。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未用镊子夹盖玻片扣1分,盖玻片直接平放扣1分。可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清水吸干。4整理器材:将番茄放回原处,将用过的载玻片和盖玻片洗净放回原处(有清洗的过程即可,方法不作要求,盖玻片如果出现破损不扣分)。C6.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器材: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消毒牙签、一次性杯子、稀碘液、生理盐水、擦镜纸、污物杯。附显微镜状态:目镜已安装好,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换器上两个物镜位于通光孔两侧,镜筒降到最低处。实验内容: (1)准备和取材。(3分) (2)盖盖玻片。
32、2分) (3)染色。(1分) (4)取镜与安放。(1分) (5)对光。(3分) (6)安放玻片。(2分) (7)调焦。(2分) (8)观察。视野明亮,物像清晰且位于视野中央。此处须经老师过目。(2分)(9)整理。将用过的吸水纸、牙签和一次性杯子放入污物杯,玻片洗净复位,显微镜恢复到实验前状态。评分说明:1.准备和取材,3分。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有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动作即可,不擦拭的扣1分。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生理盐水,不滴或错滴成稀碘液等的扣1分。清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不漱口或刮取部位错误的扣1分。2.盖盖玻片,2分。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
33、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未用镊子夹盖玻片扣1分,盖玻片直接平放扣1分。3.染色,1分。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染色过程可重复2-3次,最后可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染液吸干。不染色或方法错误(如将盖玻片揭起来滴加染液等)扣1分。4.取镜与安放,1分。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距实验台边缘约7cm。取放显微镜时,考虑到学生中有左撇子的情况,不强调左右手,单手取镜扣1分。显微镜放置的位置不易准确评判不作扣分点。5.对光,3分。上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扳物镜转动扣1分,用
34、高倍镜对光的扣1分,对光或观察时另一只眼闭上扣1分。6.安放玻片,2分。将玻片正面朝上轻放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玻片的两端。玻片放反扣1分、不压扣1分。7.调焦,2分。缓缓下降镜筒,直到物镜接近玻片。物镜下降时,眼睛必须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一只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不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扣1分、玻片被压碎扣1分。调焦过程可以重复,直到观察到清晰的物像,是否使用细准焦螺旋不作为扣分点。8.观察,2分。视野昏暗扣1分,只要观察到细胞物像即可,看不到物像的扣1分。考虑到每个人眼睛焦距的差异,对物像的清晰程度、染色
35、程度、是否有气泡等不作要求。9.整理器材。将用过的牙签、吸水纸、一次性杯子等放入污物杯,载玻片和盖玻片洗净放回原处(有清洗的过程即可,方法不作要求,盖玻片如果出现破损不扣分),显微镜恢复到实验前状态。D3B4探究种子中是否含有淀粉 实验器材浸软的玉米种子、单面刀片、镊子、培养皿、稀碘液、蓝墨水、小块木板、污物杯。 实验内容:(1)设计并实施实验。(3分)将玉米种子放在小木板上,用刀片将其纵向切开,放至培养皿中。用镊子夹起一半玉米种子,将一滴碘液滴在种子的纵切面上,观察颜色变化。(2)将实验现象给老师过目,实验原理、现象和结论汇报给老师。(3分)淀粉遇碘变蓝色,玉米种子加碘变蓝色,玉米种子中含有
36、淀粉。(3)将用过的种子放入污物杯,其他实验器材复位。评分说明:1设计并实施实验,3分。将玉米种子放在小木板上,用刀片将其纵向切开,直接在实验台上切的扣1分。将一滴碘液滴在种子的纵切面上,观察颜色变化,选错染液或不滴加染液扣2分。2展示实验现象,汇报结果,3分。将实验现象给老师过目,说出实验原理、现象和结论:淀粉遇碘变蓝,1分。在玉米种子的切面上滴加碘液,部分变蓝,1分,说明玉米种子中含有淀粉,1分。叙述应完整准确。3整理器材。将用过的玉米种子放入污物杯,其他实验器材复位。D4.制作酵母菌临时装片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酵母菌培养液、碘液(或亚甲基蓝)、污物杯。实验
37、内容:(1)准备。(1分) (2)取材。(1分)(3)盖盖玻片。(2分)(4)染色。(1分)(5)推测。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需添加蔗糖等营养物质,由此可以推测酵母菌细胞结构中没有 。(1分)(6)将用过的吸水纸放入污物杯,玻片洗净复位。评分说明:1准备,1分。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有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动作即可,不擦拭的扣1分。2取材,1分。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酵母菌培养液,不滴的扣1分。3盖盖玻片,2分。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未用镊子夹盖玻片扣1分,盖玻片直接平放扣1分。可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清水吸干。4.
38、染色,1分。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染色过程可重复2-3次,最后可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染液吸干。不染色或方法错误(如将盖玻片揭起来滴加染液等)扣1分。5推测,1分。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需添加蔗糖等营养物质,由此可以推测酵母菌细胞结构中没有 叶绿体 。写错扣1分。6.整理器材:将用过的载玻片和盖玻片洗净放回原处(有清洗的过程即可,方法不作要求,盖玻片如果出现破损不扣分)A2D5认识显微镜的结构D6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下表皮细胞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解剖针、清水、新鲜的植物叶片、擦镜纸、污物杯。实验内容:(1)
39、准备。(2分)(2)取材。(2分)(3)盖盖玻片。(2分)(4)取镜与安放。(1分)(5)对光。(3分)(6)安放玻片。(2分) (7)调焦。(2分) (8)观察。视野明亮,物像清晰且位于视野中央。此处须经老师过目。(2分)(9)整理。将叶片放回原处,用过的叶片放入污物杯,玻片洗净复位,显微镜恢复到实验前状态。评分说明:1准备,2分。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有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动作即可,不擦拭的扣1分。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不滴的扣1分。2取材,2分。取一片植物叶片,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相对捏紧叶片,斜向用力,撕开叶片,用镊子取一小块下表皮(或直接用镊子撕取一块叶片的
40、下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取上表皮的扣1分,材料超出盖玻片或明显折叠扣1分。3盖盖玻片,2分。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未用镊子夹盖玻片扣1分,盖玻片直接平放扣1分。可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清水吸干。4.取镜与安放,1分。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距实验台边缘约7cm。取放显微镜时,考虑到学生中有左撇子的情况,不强调左右手,单手取镜扣1分。显微镜放置的位置不易准确评判不作扣分点。5.对光,3分。上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扳物镜转动扣1分,用高倍镜对光的扣1分,对光或观察时另一只眼闭上扣1分。
41、6.安放玻片,2分。将玻片正面朝上轻放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玻片的两端。玻片放反扣1分、不压扣1分。7.调焦,2分。缓缓下降镜筒,直到物镜接近玻片。物镜下降时,眼睛必须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一只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不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扣1分、玻片被压碎扣1分。调焦过程可以重复,直到观察到清晰的物像,是否使用细准焦螺旋不作为扣分点。8.观察,2分。视野昏暗扣1分,只要观察到细胞物像即可,看不到物像的扣1分。考虑到每个人眼睛焦距的差异,对物像的清晰程度、染色程度、是否有气泡等不作要求。9整理器材:将番茄放回原处,将用过的载玻片和盖玻片洗净放回原处(有清洗的过程即可,方法不作要求,盖玻片如果出现破损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