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突破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必掌握以下知识点
1、首先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即:( )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 ),等于反应后( )各物质质量( )
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为什么?(即三不变)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变化。
2、掌握以下化学用语。
㈠元素符号------------初中化学中第一种化学用语。
⑴书写方法:A、用一个字母表示一种元素时,一律用
用两个字母表示一种元素时,
⑵熟记常见元素的名称及符号,见书75页
金属元素14种:
27种元素符号{ 非金属元素10种:
稀有气体元素3种
㈡化学式-------第二种化学用语
⑴定义:用 和 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⑵化学式的书写:
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除氢气 ( )、氧气 ( )、氮气( )单质外,其余单质的化学式用该元素的 来表示。
如:铁的化学式为 镁的化学式为 铜的化学式为
碳的化学式为 磷的化学式为 硫的化学式为
氦气的化学式为 氖气的化学式为 氩气的化学式为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一般根据化合物的名称 、 即可,如: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 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 氯化钾的化学式为 ;但有些还需根据 ,用 法确定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才正确。如:氯化钙的化学式为 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氯化锌的化学式为 等;当然还有一些需识记,如:水 氯酸钾 高锰酸钾 锰酸钾 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
化合价:
⑴表示方法: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 如:P2O5
⑵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一价 、 、 、 、 、
二价 、 、 、 、 、
三 、四 、五价 ,铜、汞二价最常见。
氢氧根 、硝酸根 、硫酸根 、碳酸根
规则:
A、在 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如:O2 Cu C
B、在 里,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如:求下列化合物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
KClO3 KMnO4 H3PO4
㈢化学方程式————第三种化学用语。
⑴定义:用 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⑵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或说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如:C+O2=CO2
A、表明了 、 、
B、给出了 (隐藏的条件,号称“尺子”)
补:掌握以下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 )
⑴红磷燃烧
⑵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⑶煤炉中蓝火苗的反应原理
⑷氢氧焰的反应原理
⑸二氧化碳溶于水
⑹生石灰制熟石灰
⑺铜片受热,生成黑色固体
2、分解反应:( )
⑴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⑵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
⑶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⑷电解水
3、置换反应:( )
⑴铁丝跟稀盐酸反应
⑵锌片跟稀盐酸反应
⑶铁丝跟稀硫酸反应
⑷锌片跟稀硫酸反应
⑸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
(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为何不能用铁制品)
⑹铜跟硝酸银溶液反应
⑺碳还原氧化铜
⑻氢气还原氧化铜
4、复分解反应:( )书写方法( )
⑴盐酸跟氢氧化钠反应
⑵盐酸跟氢氧化钙反应
⑶硫酸跟氢氧化钠反应
⑷硫酸跟氢氧化钙反应
⑸盐酸除铁锈
⑹硫酸除铁锈
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⑻纯碱跟稀盐酸反应
⑼纯碱制火碱
5、其它反应
⑴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
⑵火碱密封的原因
⑶工业上冶炼铁
⑷甲烷燃烧
⑸酒精燃烧
化学名称 俗称 化学式 溶液颜色
氯化钠: 蓝色溶液:
碳酸钠: 浅绿色溶液:
氢氧化钠: 黄色溶液
氢氧化钙: 黑色固体:
氧化钙: 红色金属:
甲烷: 白色沉淀:
乙醇: 蓝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
3、审题:首先弄清运用了哪个化学反应原理,即:哪个 ,再根据所给数据分析,谁是 ,谁是 ,且勿忘记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即各物质的质量比已给出。
4、格式:
解:一设:设 ,一般设****质量为X。
二写:写
三标:标
四列:列
五求:求
六答
5、有关溶液的内容:
知道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故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均是溶液中的溶质,如:稀盐酸50克,并不是HCl是50克,一定弄清楚。
再就是怎样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与 之比。
即:
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
36、已知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AgCl)沉淀和硝酸钠。为测定某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将生理盐水样品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混合,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生理盐水样品的质量
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
过滤后剩余溶液物质量
130g
40g
167.13g
(1)反应后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36.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称取该样品11 g,加入到盛
有50 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称得烧杯中的溶液质量
为56.6 g。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38.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51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20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2)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39 Cl:35.5 O:16
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10.7克固体物质,计算:
⑴制的氧气多少克?
⑵10.7克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
例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a:40 C:12 O:16
河北省平山县最近发现一座新的石灰石矿,该矿委托西柏坡中学测定此矿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该中学李华等同学取11克矿石样品放入100克稀盐酸中(矿石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量为106.6克,求:
⑴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
⑵此石灰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70.“洁厕灵”是家庭除垢的好帮手,其成分中含有盐酸。小明想测定
“洁厕灵”中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取“洁厕灵”样品20g,在实
验室用pH试纸和配制好的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假设其他
加入氢氧化钠
溶液的质量/g
0
8
样品的pH
1
7
物质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
加入氢氧化钠
溶液的质量/g
0
8
样品的pH
1
7
框架题必弄清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
1、物质的分类
2、金属活动顺序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填元素符号
、 、 、 、 、 、 、 、 、 、 、 、 、 、 、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金属活动性有强到弱→
应用:⑴判断金属能否与 反应;即排在( )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中的氢。
如: A、铁跟稀盐酸反应
B、铁跟稀硫酸反应:
C、锌跟稀盐酸反应:
⑵判断金属能否与 溶液反应;即:只有排在 的金属,才能把排在 的金属从其溶液中置换出来。
如:A、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
B、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
3、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可溶性盐有:钾、钠、铵、硝盐
不溶性盐有:AgCl、BaSO4、CaSO4、 除钾、钠、铵盐以外的碳酸盐
4、酸的通性:碳酸盐的检验: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稀盐酸或氯化物的检验:加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稀硫酸或硫酸盐的检验:加氯化钡溶液、稀硝酸
5、碱的通性:铵盐的检验:与碱混合,有刺激性气味
6、盐的化学性质
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我是这样启发学生的:通过上面的知识梳理,知识又多又散,能否将其总结归纳在一个图表中,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这样的学习效果更佳。
我为学生们提示了下图: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
金属 非金属
碱性 酸性
氧化物 氧化物
碱 酸
盐 盐
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上图各类物质,将其能够相互反应的用直线连接起来,并简单写出其生成物。学生通过讨论、归纳、总结,连线如下:
金属 盐 非金属
盐+氢气
盐+金属
碱性 盐 酸性
氧化物 氧化物
盐+水
盐+水
碱 盐+水 酸
盐+碱
盐+酸
盐 两种新盐 盐
其次,让学生数数线的条数、盐的种数,归纳、总结出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即:十大成盐规律:
1、金属+非金属 盐
2、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盐
3、酸+碱 盐+水
4、盐+盐 两种新盐
5、碱性氧化物+酸 盐+水
6、碱+盐 碱+盐
7、盐+酸 盐+酸
8、碱+酸性氧化物 盐+水
9、金属+酸 盐+氢气
10、金属+盐 盐+金属
最后,让学生仔细分析上图中线的规律,归纳、总结出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的记忆法,即:四横四叉、两拐线,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很快地记忆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