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版)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与评析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 57页例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扩大或缩小的过程;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学情分析】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对于比的意义和性质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等内容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而且学生对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并
2、不陌生,对生活中应用放大与缩小的实例也有一定的了解,如:洗照片、放大镜等等。但是对于图形基本形状不变的基础上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具体方法不明确。【设计思路】基于以上学情,我的设计思路是: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先利用长方形图片放大的具体情境导入,让学生直观感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设计中安排了一些有利于学生探究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以及数据的比较,体会图形的相似,感受图形放大和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设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交流空间,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 1、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
3、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直尺 方格纸【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观察体验 师:一起来欣赏一张照片,(课件出示)能看清楚吗?(生:看不清)怎么办?(生答师课件演示) 师:我们还可以把它缩小。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放大与缩小的现象 2、联系生活 师:下面这些现象,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课件出示) 师: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吗?(生答) 师:看来放大和缩小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出示课题)(评析:这一环节中,教师创设了照片“放大与缩小的情境,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他们的学习热
4、情,使学生发现“数学真好玩,然后出示几种生活中的放大、缩小现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把物体放大或缩小的现象是经常遇到的,学习这些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问题.) 二、联系生活 理解概念 1、探究图形放大的规律 师:(课件出示)这是一张长方形图片,再看这三张,和原图比,你觉得哪一张没有变形?(生观察得出:图3没有变形,并说理由) 师小结:从视觉上看,图1、图2已经把形状改变,图3从视觉上看出没有改变图形形状,那么,图3和原图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见证。 师:大家看,这里是原图和图3,(课件出示)请仔细观察:图3和原图的长分别是多少? 说明:我们把这两条边叫对应边。(板书)
5、问:图3和原图长有什么关系?宽呢?(课件随机出示) 师:观察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生答) 师:(课件出示)图3和原图对应边的比是2:1时,就说图3是把原图按2:1的比放大了.2:1中2、1分别表示什么?(随机出示) 师:这里是把原图怎样放大了?谁来说一说? 师:如果把原图按3:1放大,该怎么做? 师:来看刚才的这幅图,(课件出示)图1为什么不是他的放大图?图2呢?(生答)师:这说明图形放大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评析:通过放大图形与原有图形的对比,让学生发现“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这个现象,从中体会图形的相似。) 2、类推图形缩小的规律师:图形有放大,就会有缩小。如果把这个图形按1:2的比缩小
6、,所得图形会有什么变化呢?(课件出示)师:1:2中的1、2分别表示什么?(板书)(注意指导语言表述) 师小结:刚才我们把一个图形分别进行了放大和缩小,对比所的图形和原来图形,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小组交流,再汇报,师板书 3、练一练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大显身手吧!(课件出示)(1) 抢答 判断下面哪些比是放大比,哪些是缩小比? (2)填一填(评析:以图形的放大为基础,把图形缩小的方法迁移到图形缩小上来,让学生掌握图形缩小的方法.这样设计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评析:课堂上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独立
7、思考,通过“看一看”“议一议”“比一比”等几个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整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应用能力,遍被动学习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同时,结合电脑演示,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让学生直观地获取知识,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素养的目的.) 三、动手操作 巩固深化 师: 想尝试在方格纸上放大一个图形吗?(课件出示) 1、要求:按2:1画出下面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交流:请一个同学交流画法(课件配合演示),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看对应的边是否放大到原来的2倍? 2、师:如果是三角形呢?(课件出示)生试画,师课件配合验证 3、师:刚才的过程再次说明:图形按
8、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对应的每一条边都按相同比放大或缩小,形状不变. 4、师: 除了刚才出现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外,我们还学过哪些平面 图形?这些图形你会把他们按要求放大或缩小吗?(课件出示等腰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1)小组交流画法。 (2) 试画 (3)汇报 (师配合课件演示)(评析: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中发现,在讨论中明理,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给学生提供独立画图、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亲历把图形放大的方法。画图中,学生产生了不同的画法,先画一组邻边,或先确定各顶点.这自然的生成,给同伴以启发,带给学生相互欣赏的喜悦,带给师生成功的欢乐。) 四、实践应
9、用 拓展延伸 师:接下来让我们轻松一下,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课件出示)师:正是有了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技术,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如此缤纷多彩. 小结:(课件出示) 衷心希望同学们在与别人相处时,“放大”别人的优点,“缩小”别人的缺点,这样,你们在一起就会过得很快乐!(评析:呈现生活中的实例,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所学知识的广泛应用价值.这样,使学生能很好地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课堂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增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评: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新的教学理念,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构思新颖别致,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积极发挥多媒体优势,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丰富的现实问题情境中,为学生搭建参与探究的平台,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数学交流情境;注意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更为学生自主研究性的学习提供了一片沃土。整节课学生的感受是:课伊始,趣味鲜;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