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去中国的小船》中作为他者的中国形象.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4023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去中国的小船》中作为他者的中国形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去中国的小船》中作为他者的中国形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去中国的小船》中作为他者的中国形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9COMEDYWORLD名 作 欣 赏摘要:去中国的小船是村上春树登上文坛后的第一篇短篇小说,也是其第一篇称得上中国题材的作品。本文通过细读文本,总结该作品中作为他者的中国形象,进一步考察村上的中国观及中国观形成的原因。整体上,村上保持了友好的态度,对中国怀有的原罪意识就是例证。但中国形象始终是作为他者来塑造的,某些地方难以摆脱日本固有的印象。然而总体上说,作为一名日本作家,初登文坛,便用友好的态度注视他者中国,已属难能可贵。他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对中国人的愧疚之情、原罪意识,更是无愧良心作家的称号。关键词:去中国的小船;中国形象;好感;固有印象村上春树从创作初期到现在,对中国有独特而持久的关注

2、、经久不衰的写作兴致。且听风吟1973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奇鸟行状录去中国的小船 天黑之后等很多作品中,均出现了中国的形象。其中,1980年4月发表的去中国的小船 是全部作品中唯一的中国题材的短篇小说,也是第一篇专门讲述与中国人相关的故事的作品。全文围绕主人公“我”回忆自己遇到的三个中国人来展开叙述。一、村上对作为他者的中国保持好感的一面(一)友好并善意的态度回顾“我”与三位中国人的交往过程,最突出的就是主人公对中国持有友好的态度。首先是严肃认真、富有责任感的中国人教师。在监考时,中国人教师认真宣读了考试规则,鼓励学生抬头挺胸、怀有自豪感,也提醒大家换位思考,尊重中国学生,保持教室的整洁。中国

3、人教师还发表了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是邻居关系,应该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的言论。作品中“我”自称记忆力极其模糊,然而回忆起20多年前一次模拟考试的场景,“我”却能娓娓道来。中国人教师的一言一行,“我”记得尤为清楚。这也与“我”高三相恋的女孩的态度形成对比。女孩和我当年恰巧在同一考场考试,然而对当时情景,尤其是中国人教师却完全没有印象。甚至在我发问时,回答“记不得了。想都不会想到那上面去的。”女孩的态度或许正代表了当时大多数日本人的态度。而“我”的态度代表的是村上的态度素来对中国有独特的关注。大学二年级做兼职时,“我”遇到的19岁中国女大学生,同样是美好的形象。“说长得漂亮也不为过”,干活相当热心,对

4、偶尔的失误非常在意。虽然一起干活仅仅三个星期,但“我”对女孩怀有本能的好感,在女孩工作失误,陷入精神危机时,“我”再三温柔宽慰,帮助其冷静下来;在工作最后结束的那天,“我”还邀请女孩吃饭、跳舞。“我”向女孩表明,和女孩的相处非常愉快,并试图让对方留下联系方式。28岁时,“我”与高中时代的同学重逢,在咖啡馆进行了交流和回忆。在“我”的印象中,这位同学“教养不差,成绩也应在我之上,在女孩子里想来也有人缘。”再次重逢后,“我”对这位售卖百科事典的男性中国人,依然觉得不可思议般的亲切。(二)对中国人怀有的原罪意识高三时,“我”与相恋的女孩提及在中国小学考试一事。交谈过程中,得知女孩也曾在同一考场考试。

5、“我”对女孩是否记得中国人教师,是否遵守中国人教师的教导,是否有在桌上乱写乱画表示出非常在意的态度。“我”甚至连续追问女孩三次,去中国的小船中作为他者的中国形象文/李丙丁(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 266000)80COMEDYWORLD名 作 欣 赏到底有没有乱写乱画。在听到女孩回答,“给你那么一说,倒也好像那么做来着。”之后,“我”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星期一的早上在自己桌子上发现涂鸦痕迹的中国少年的形象。继而,作者以“沉默”二字,结束了此部分的回忆。笔者认为“沉默”中,饱含着对桌子被涂鸦的中国少年的愧疚之情。尽管“我”本人并没有涂鸦,但我还是代替相恋的女孩,对中国人怀有愧疚之情。笔者认为,这或

6、许也可以联系到村上自身,尽管村上本人并没有参与战争,但其父亲村上千秋是当时侵华日军中的一名辎重兵,村上代替父亲对中国人怀有愧疚之情和原罪意识。与中国女大学生相处过程中,也屡次表达了对她的愧疚之情。在愉快的相处过后,“我”失误将女孩送上了错误方向的电车。深知女孩敏感性格的“我”,对此深感愧疚。果不其然,女孩以为“我”是因为相处过程无聊,故意将其送上相反方向的电车。之后,再次与女孩分别,并相约第二天通电话。可“我”继续失误,把写有女孩电话号码的火柴盒无意中扔进垃圾桶。不难想象,敏感的女孩第二天的心情和精神危机。“我”四处寻找这个女孩,然而再也没见到,从此这份愧疚一直深藏心底,刻骨铭心。面对售卖百科

7、事典的高中同学,“我”表示“几年以后买说不清,但手头宽裕了或许会买的。”这样一番言论,或许也是对中国人的原罪意识在起作用。与他分别时,“当时我想对他说句什么,因我想恐怕再难见到他了。我想对他说的是有关中国人的,却又未能弄清到底想说什么”。面对一位没怎么亲密交谈过的同学,“我”萌生如此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也许还是贯穿全文的对中国人的原罪意识使然。(三)对中国的乌托邦想象比较文学概论中把乌托邦的异国形象定义为“当作家依据具有离心力的话语表现异国,向意识形态所竭力支持的本国社会秩序质疑并将其颠覆时的异国形象。”很想让你坐上去中国的小船,只坐你我两人,船儿永借不还这是小说开篇部分就提到的旧时歌谣。毫无

8、疑问,这几句歌谣中饱含了对中国的向往。“我遥想中国街市灿烂生辉的屋顶,遥想那绿接天际的草原。”结尾部分的想象与前面对东京城市的描写“脏兮兮的楼宇,芸芸众生的群体,永不中顿的噪音,挤得寸步难移的车列,铺天盖地的广告牌”形成强烈对比。美好的中国形象,压抑的灰暗的东京城市的形象,对比之下,不难发现作者心中的作为他者的中国形象带有一些乌托邦色彩。“我的中国如灰尘一般弥漫在东京城,从根本上侵蚀着这座城市。城市依序消失。是的,这里没有我的位置。我们的语言就这样失去,我们怀有的理想迟早将这样云消雾散,犹如那原以为会永远持续下去的无聊的思春期在人生途中的某一点突然杳无踪影。”这些话语不难看出作者想要逃离东京,

9、逃离现实。此时作者心中的中国对当时他所处的现实起着侵蚀和解构作用,同时“中国”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二、难以摆脱对中国固有印象的一面如上所述,不能不承认,村上整体上对中国是抱有好感的。但细读文本,可以发现,在一些细节地方,或多或少延续了日本社会对中国的一些固有印象和偏见。首先,塑造的三个中国人形象就是例证之一。细节上来看,左腿有一点跛的老师,在向学生说话时,得到的是七次沉默,无人回应;女大学生家庭不太幸福,同时也非常敏感脆弱,容易陷入精神危机;高中同学读书时,教养和成绩都不错,然而现在只能做着向中国同胞售卖百科事典的工作。三个中国人在“我”眼中,都是弱者的形象。无论是否是村上有意识的构思,说明他并

10、没有摆脱近现代日本社会认为中国是弱者的认识并不为过。除此之外,小说中在我并未实际到达中国小学时,我印象中中国小学是破旧的、灰暗的、甚至可怕的。可以说,这也是当时日本社会对中国的固有偏见使然。村上春树对中国的认识,不可能摆脱中日两国两民族的历史而孤立存在,其对作为他者的中国形象带有一定偏见是必然的。三、原因他者的形象必定与作者注视异族的态度相关。村上本人整体上对中国持有亲善友好的态度,但是某些地方也受到了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影响。为什么在去中国的小船中对中国人有本能的好感,莫名的亲切,甚至对中国进行了乌托邦想象呢?这与村上春树的独特的个人成长经历是息息相关的。村上在2003年1月与林少华的对话交流中

11、谈到“我的一个短篇去中国的小船,就是根据在神户的时候的亲身体验写出来的。”村上春树1949年在日本关西京都出生。15岁进入神户高级中学就读。神户中国人很多,他的同班同学中就有不少中国人。因此,村上本人与中国人的接触较多。这一点与 去中国的小船的文本是对应的。用村上本人的话来讲,“从小我身上就有中国因素进来。”除此之外,村上从小就是个读书少年。12岁时,81COMEDYWORLD名 作 欣 赏村上家中就订阅了 世界文学全集 和 世界文学。村上不停地翻看阅读“这套由河出书房出版的世界文学全集在第47卷中有竹内好编译的鲁迅 茅盾诗文精选集其中鲁迅的作品收录了狂人日记 铸剑 阿 Q 正传以及散文诗集野

12、草。”毫无疑问,村上通过阅读,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一点在对村上的采访中,也能找到印证。中国学者郑树森采访村上时,曾发问,村上春树阅读过哪些中国文学作品?村上非常谦虚地回答“我并没有系统地读过什么,主要是读了一点古典名著。”“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鲁迅,其他的现代作家则印象平平。”在去中国的小船一文中,也谈到“我读了很多有关中国的书,从史记到西行漫记。”可以说,正是与中国人的频繁接触以及经典的中国文学作品的阅读的独特个人经历,加深了村上对中国的了解与认识,使其整体上超越了社会整体想象物的影响,对中国持有好感,甚至在想要逃避现实时,对中国展开乌托邦想象。至于作品中体现出的村上对中国人怀有的愧疚之

13、情,或原罪意识,则不得不提到村上与其父亲的故事。村上父亲村上千秋读书期间,于1938年8月接受征兵、入伍。在侵华战争中,作为一名辎重兵多次参与作战。除此之外,村上的两个叔父也都应征入伍。战争结束后,普通士兵被放逐回国,这其中就有村上春树的父亲和叔父。村上读小学低年级时,父亲曾向他坦白,他所在的部队处刑过俘虏的中国士兵。一名中国士兵知道自己要被处死,并没有惊慌失措,非常安静地坐着。不久就被斩首了。村上父亲曾表示,他恐怕到死为止,都对那名被斩首的中国士兵怀有深深的敬意。父亲的坦白深深震惊了村上春树,也为血脉相承的儿子留下了伤疤,父子间的关系无形中开始变化。村上始终无法忘记父亲曾经的侵略者身份,一直

14、对中国人怀有愧疚之情。甚至出于多种原因,村上曾与父亲决裂,20多年没见面。村上与夫人选择丁克,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他不确定是否会将这种侵略者的基因传给下一代。出于这样的经历,村上在创作初期的第一部中国题材的短篇小说去中国的小船中自然而然流露了对中国人的愧疚和原罪意识,甚至从头到尾,贯穿全文。对此,林少华也曾指出,“中国和中国人是村上春树反思日本战前那段充满血腥暴力的历史和追问当下日本国家姿态过程中无可回避的因素或因缘。这也正是他对中国和中国人怀有愧疚以至原罪意识的根本原因。”与中国人的频繁接触、经典中国文学的阅读、父亲的经历等等确实帮助村上更好地认识中国,使村上对中国抱有好感。然而,村上是日本作家

15、,完全脱离日本民族意识或者脱离中日关系来看待中国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去中国的小船中的中国形象始终是作为他者来处理的,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或多或少会受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影响。结语正如杰 鲁宾所言,村上一直以来都对中国和中国人怀有一种复杂的矛盾心理。整体上保持了友好的态度。但另一方面,中国形象始终是作为他者来处理的,受其本民族意识的影响,某些地方也难以摆脱日本固有的印象。但总体上可以说,作为一名日本作家,村上初登文坛,便用亲善友好的态度注视他者中国,实属难能可贵。自然而然流露出对中国人的愧疚之情,原罪意识,更是无愧良心作家的称号。可以说,正是由于村上独特的成长经历,使他从创作初期便开始关注中国,去

16、中国的小船也成为日后作品中中国因缘的先声。对中国的好感,负罪感等在这部短篇小说中得到了较为集中的表露,也可以说是村上创作初期中国观的最集中体现,村上春树整个中国观的原点、重要表现之一。村上在之后的创作过程中,对中国、中国人的关注不减反增,之后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中国的形象。而且,在2008年村上父亲去世后,村上春树对父亲的参战经历展开了调查。2019年5月,村上春树在 弃猫:当我谈起父亲时的文章里,首次公开了父亲所在部队在战争期间杀害中国战俘的残忍暴行。并在该作品最后发表了如下言论:一粒雨滴也有他自己的历史,有将这历史传承下去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可见,无论是村上之后的创作还是多次发表的希望日本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正视历史的言论,都可以看出,村上在去中国的小船中表露的中国观一直有被延续和发展下去,不曾舍弃。甚至随着村上对中国的进一步调查和了解,其中国认知更加客观。正如林少华所言,作为中国读者,我们更应对这个日本作家的勇气和良知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评价。参考文献1 日 村上春树.去中国的小船 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2 苏静,江江.嗨,村上春树:灵魂里住着一个中国 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3 日 黑古一夫.村上春树转换中的迷失M.秦刚,王海蓝,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