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相关小学生阅读现实状况调查汇报
重庆大足县龙岗第一小学 唐全莲
为主动参与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新闻出版局、重庆商报社联合开展“书香重庆●友好教育”活动,深入了解本市学生阅读习惯、阅读内容、阅读方法,推进学生乃至全民阅读。我校切实开展了学生阅读现实状况调查活动,在全校35个教学班,2200余名学生中,共发放了《学生阅读调查问卷》300份,一至六年级各随机抽选了50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卷300份,并组织各年级语文骨干老师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了相关问题。
一、调查实施
(一)调查目标
1、全方面地了解本校小学生课外阅读现实状况:了解学生阅读特点,包含学生阅读爱好、阅读习惯、学生阅读时间、各年级学生阅读阅读内容选择、阅读方法等。同时对学生课外读物起源、购置能力,市面上图书价格进行了解。
2、依据阅读现实状况调查分析其产生原因。
3、提出对应对策,为学生愈加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发明良好条件。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这是此次调查采取关键手段。一至六年级各随机抽选了50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2、部分谈话。这是本调查采取补充手段,针对一些尚需深入了解和研究问题有选择地和相关学生谈话,以获取经典案例或验证某种调查结果。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相关阅读时间、阅读量。
问卷1:你阅读课外读物吗?
A、常常阅读 B、偶然阅读 C、基础不阅读
人数
年级
常常阅读
偶然阅读
基础不阅读
十二个月级
12%
12%
76%
二年级
18%
68%
14%
三年级
56%
42%
2%
四年级
38%
62%
0
五年级
36%
64%
0
六年级
50%
48%
2%
以上调查数字表明:伴随年级升高,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逐步养成。从二年级开始,课外基础不阅读学生人数逐年下降。中高年级常常阅读学生占三分之一以上。
问卷5:你有多少时间阅读课外读物?
A、天天2小时以上 B、每七天7—10小时
C、每七天3—5小时 D、不固定
人数
年级
天天2小时以上
每七天7—10小时
每七天3—5小时
不固定
十二个月级
20%
2%
2%
76%
二年级
26%
14%
6%
24%
三年级
22%
12%
22%
44%
四年级
26%
26%
8%
30%
五年级
28%
6%
4%
62%
六年级
16%
4%
10%
72%
上调查数字表明:各年级学生天天课外阅读时间趋势是伴随年级升高,学生课外阅读时间越多(其中六年级学生因功课压力,课外阅读时间相对少部分)。这说明了我校开展读书实践活动取得了初步结果。多年来我校依据各年级特点开展多样阅读活动。一是在低年级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二是要求中年级每七天有两节阅读课,一节是老师指导开展阅读活动,如读书交流、指导、做阅读笔记和写心得体会等。一节是在校图书馆和阅览室阅读。三是要求高年级每七天一节自主阅读课,加上学生在家中阅读时间,所以,大部分学生能确保天天有半小时以上时间用于课外阅读。四是利用学校召开家长会,宣讲我校读书活动,使家长明确“开卷有益”,得到家长大力支持和配合。这种校内指导,校外延伸读书方法和结果在我校各项活动中得到了表现,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有益读物爱好,调动了阅读主动性,逐步形成了读好书风气。
但不容忽略是各年级学生阅读时间不固定现象十分普遍。据“问卷4、你通常选择什么时候读课外读物?”调查显示:三分之一左右学生选择“做完作业后”, 近三分之一学生选择“睡前”,近三分之一学生选择“周末或假期”。这说明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和学生课业负担有很大关系,作为家长、老师应在“减负提质”基础上,对孩子课外阅读时间要给予充足确保。
(二)相关小学生阅读对象。
此次问卷调查有两道选择题、两道文字表述题是相关阅读内容选择和对其它中外名著阅读情况了解。
问卷2:你常阅读读物是什么?
A、教科书、教辅书 B、报纸 C、杂志
D、电子刊物 E、其它
人数
年级
教科书、教辅书
报纸
杂志
电子刊物
其它
十二个月级
30%
18%
22%
10%
20%
二年级
40%
22%
6%
4%
22%
三年级
48%
22%
8%
6%
16%
四年级
58%
16%
2%
4%
28%
五年级
38%
14%
2%
2%
26%
六年级
42%
16%
18%
6%
22%
问卷3:你对什么样内容读物感爱好?
A、名著 B、名人传记 C、科普类
D、体育、娱乐类 E、小说小说
F、漫画 G、其它
人数
年级
名著
名人传记
科普类
体育、娱乐类
小说小说
漫画
其它
十二个月级
6%
2%
18%
28%
44%
27%
2%
二年级
12%
10%
12%
12%
8%
54%
26%
三年级
68%
38%
56%
24%
40%
44%
30%
四年级
62%
36%
30%
6%
10%
32%
12%
五年级
24%
42%
22%
18%
14%
74%
8%
六年级
52%
28%
38%
34%
46%
58%
22%
从每个年级数据汇总分析来看,各年级学生常阅读读物排在首位均是教科书、教辅书。很多家长急功近利地买部分教材教导类读物,认为孩子阅读其它读物便是浪费时间,分散学习精力。孰不知,读一本好文艺作品,对孩子帮助远远大于读一本《小学生作文大全》,因为这些文艺作品是孩子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源泉,是对课内阅读教学巩固和利用。所以,家长切不可将自己偏爱强加于孩子,束缚孩子课外阅读。
问卷3调查结果显示:一、二年级学生对小说、漫画较感爱好,三年级起,学生开始对以文学类中外名著、名人传记、科普类读物发生爱好。女生更喜爱反应少年儿童生活小说,男生更喜爱探险小说和自然科学方面读物。
从整个学校抽样调查结果分析来看,三年级是一个分界点,阅读文学小说类、科普类书籍学生人数增加了,阅读教辅书、漫画书学生人数有所降低。这取决于学生阅读心理发展,认知水平提升,阅读对象也随之改变,更关键取决于老师引导、学校开展读书实践活动。
另外,从这两道问卷题分析结果来看,相对而言,课余自主阅读,学生阅读面较为狭窄,关键以学习辅助类书籍为主,内容比较单一;大多数学生在课余,尤其是双休日,对阅读还是显得比较随意、消极。以个人爱好来选择课外读物,各年级学生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左右学生对漫画感爱好。另外,从每个班抽查两名学生谈话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看消遣类,如漫画、连环画、脑筋急转弯人数较多,况且,这类书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给学生负面影响较多;看知识性书籍、名著则偏少。这么势必不利于学生知识面拓宽,也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这种现象促进我们思索,对学生课外阅读对象选择应该怎样引导。
问卷11:列举你最喜爱作家及作品。
此题答题情况因年级而异。在一二年级仅二分之一左右作答情况来看:学生喜爱多为小说类作品:如《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从三年级起,学生逐步关注课文中出现作家相关作品,高年级开始涉猎中外名著,如《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爱教育》、《鲁滨逊漂流记》《三国演义》、《神探福尔摩斯》……中外优异作家,如鲁迅、老舍、巴金、朱自清、冰心、雨果、高尔基等为学生熟知并喜爱。调查同时表明,在推荐读物方面,学校及老师起很大作用,也就是说,老师担负着向学生推荐优异课外读物关键使命。这些书目也说明,经典文学作品仍为现代儿童所喜爱。
“儿童文学作品”对小学生精神成长、人格发展和美好情感养成,有着不可估量作用。令人担忧是其阅读范围过于狭窄:除家喻户晓西方经典童话、中国传统寓言、成语小说以外,现代优异儿童文学作家中,仅杨红樱“校园系列小说”深受部分学生喜爱,300份问卷中仅一名学生喜爱“童话大王”郑渊洁作品。这显然不利于小学生想象力培养和多个潜能发掘。其实,中国多年也出版了很多优异儿童文学作品,如《草房子》、《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等,欣喜是有些老师已经把它们介绍给学生阅读了。
问卷12:你看过哪些名著,对你影响最大,对你最大启发是什么?
令人欣慰是,以六年级50份问卷为例,选择《鲁滨逊漂流记》有20人,《钢铁是怎样炼成》10人,《西游记》、《爱教育》各8人,《水浒传》、《巴黎圣母院》、《红楼梦》各4人……以上数据表明,经典名著仍有它经久不衰永恒魅力,仍是学生宝贵精神源泉。当然,这和学校长久开展读书实践活动,和老师、家长合适引导息息相关。
(三)相关阅读习惯
问卷7:你怎样阅读?
A、仔细阅读并做读书笔记 B、仔细阅读但不做读书笔记C、快速阅读
人数
年级
仔细阅读并做读书笔记
仔细阅读但不做读书笔记
快速阅读
十二个月级
8%
8%
84%
二年级
30%
26%
44%
三年级
40%
58%
2%
四年级
40%
54%
6%
五年级
14%
66%
20%
六年级
18%
74%
8%
以上数字表明,伴随年级升高,大部分学生逐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能仔细阅读百分比越来越高,三分之一左右学生能仔细阅读并做读书笔记,从三年级起选择快速阅读学生百分比很小,三、四、六年级不足10%。不过阅读习惯养成也存在差异性,学习习惯好学生阅读习惯相对很好,该班语文老师重视课外阅读,方法指导合适,该班学生阅读习惯相对很好。
(四)对教材认识
问卷8:你对教材怎样认识?
A、主动学习、生动有趣 B、内容新奇、更新较快
C、被动接收、枯燥无味 D、内容陈旧、更新太慢
人数
年级
主动学习、生动有趣
内容新奇、更新较快
被动接收、枯燥无味
内容陈旧、更新太慢
十二个月级
82%
4%
4%
10%
二年级
80%
14%
4%
2%
三年级
60%
38%
2%
0
四年级
44%
46%
4%
2%
五年级
28%
58%
8%
6%
六年级
42%
48%
12%
14%
以上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教材评价较高,选择“主动学习、生动有趣”、“内容新奇、更新较快”这两项学生达80%—90%以上。高年级学生伴随阅历增加,独立见解形成,对教材期待越来越高,所以选择“被动接收、枯燥无味”、“内容陈旧、更新太慢”学生有所增加。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很关键原因,是老师进行教学活动关键凭借。国家对人才培养要求,老师教,学生学,全部要凭借教材来实现。其关键性不言而喻。
我校一、二年级学生使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即新教材),三年级学生使用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至六年级使用是使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即老教材)。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一、二、三年级师生普遍反应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感,充满童真童趣,不过内容多、任务重、难度大。因为时间紧迫,加之“应试教育”长久束缚,老师对教材大胆整和、发明性使用也较为欠缺,所以,教学任务完成困难较大。
(五)相关读物起源和购置力
问卷6:你是怎样取得课外读物?
A、同学借阅 B、图书馆借阅 C、家长购置
D、自己购置 E、书店
人数
年级
同学借阅
图书馆借阅
家长购置
自己购置
书店
十二个月级
8%
0
64%
8%
20%
二年级
4%
4%
46%
4%
40%
三年级
6%
6%
40%
36%
34%
四年级
2%
8%
30%
16%
44%
五年级
2%
10%
48%
28%
20%
六年级
14%
18%
32%
48%
36%
问卷9:你每学期花费多少钱购置课外读物?
A、无钱购置 B、100元以下 C、300元以下 D、300元以上
人数
年级
无钱购置
100元以下
300元以下
300元以上
十二个月级
20%
62%
8%
4%
二年级
10%
62%
20%
8%
三年级
4%
58%
34%
4%
四年级
4%
76%
18%
2%
五年级
2%
80%
18%
0
六年级
2%
66%
22%
10%
问卷10:你对世面上图书价格怎样认识?
A、廉价 B、适中 C、有点贵 D、太贵
人数
年级
廉价
适中
有点贵
太贵
十二个月级
10%
34%
46%
10%
二年级
8%
38%
44%
10%
三年级
0
58%
42%
0
四年级
2%
70%
24%
4%
五年级
4%
66%
24%
6%
六年级
0
56%
36%
8%
以上调查数据表明:学生取得课外读物路径关键是:家长购置、自己购置。年级越高,主动获取读物意识越强,取得课外读物路径越广泛。
学生购置课外读物财力有限:每学期花费100元以下购置课外读物学生占二分之一以上;每学期花费300元以下购置课外读物学生仅占20%左右;每学期花费300元以上购置课外读物学生不超出10%。
少儿图书价格不菲,精美图书让孩子们心动,但不菲价格又让家长们却步。儿童读物,薄薄一本,动辄就是十几元,豪华本、精装本几十元一本,大部头丛书、套书也全部在百元以上。
鉴于以上原因,越来越多学生选择周末、节假日去书店看书。
而学校图书馆(室)因为学校金费投入限制,图书数量有限、内容过于陈旧,对学生吸引力不够,不能充足发挥作用。所以学校图书馆(室)这一资源有待于深入地开发和利用,使其在学生课外阅读中发挥其应有作用。
(六)相关课外阅读提议
问卷13:你有何其它提议?
调查问卷显示:对课外读物提议,位居榜首是“降低课外读物价格”仅六年级50份问卷中,就有25人提出此项提议,占50%。
其它有价值提议还有:
1、建立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电子图书网”。
2、儿童读物尽可能配上美观、大方“彩图”,努力争取图文并茂,直观、形象。
3、盗版读物太多,应加强清查、惩处力度,确保读物质量。
4、对内容较深奥、时代久远经典名著,增加导读内容:如对相关背景进行介绍、对小说专题进行剖析、对精美语言进行赏析等。
5、多在学校、小区内举行形式丰富读书活动。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问题
1、学生课外阅读书籍中,教辅书、尤其作文书百分比较大,名著不够,阅读面较窄。
2、学生课余时间(双休日、假期)阅读随意性较大,大部分家庭缺乏读书气氛,学生借阅图书渠道不畅。
3、学校图书馆(室)图书资源还没有有效利用。
4、学生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还有待连续培养和深入提升。读书笔记有待指导、完善。
5、图书价格偏高,制约了学生购置和阅读课外读物。
6、因为电视、网络等媒体冲击,学生很轻易受到直观形象、新鲜刺激电视、网络等媒体吸引,让课外阅读受到干扰、挤占。
(二)对策及改善方法
据《中国青年报》相关“中国人读书现实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每十二个月读一本书读书率为47.9%。大家干吗?娱乐!”这不仅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不良影响,也不利于国民文化素质提升。所以,推进全民阅读利国利民、势在必行!
1、营造读书气氛、培养阅读爱好。
经过校内开展读书实践活动,如低年级“亲子阅读”、中高年级读书竞赛、读书交流、读书结果展示,阅览室开放,校图书馆定时借阅制度建立,小学生必读课外书目标推行、展示等活动来营造读书气氛、培养阅读爱好。同时利用家长会、请教授讲座,宣讲课外阅读必需性、关键性。这么,校内引导、校外延伸,让浓浓书香萦绕校园和小区。
2、扎实开展多种类型读书活动。
针对问卷调查反应出来学生阅读随意性大、班级及个体存在差异问题,我们能够开展部分生动活泼、行之有效读书活动:读书小报交流会、书本剧演出、朗诵比赛和专题式探索性读书活动。部分高年级读书活动竞赛,也能够邀请低年级学生参与旁听,高年级学生起到了“楷模”作用。让年级间、班级间、个体间互动起来,也可建立“课外阅读联谊会”,这么一定会激发学生阅读爱好,缩小差距。
3、完善“落实”机制。
从很多学校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经验表明,建立、完善“落实”机制是多么关键。本校也将推行以下落实机制。
一是时间落实。学校安排阅读课要落实,确保每七天课外阅读指导课专时专用,不能挪为她用;对学生自由阅读时间要落实,降低机械性誊录作业量,增加阅读时间。
二是指导落实。老师指导,关键是引发学生爱好,精美散文能够朗诵一段;知识丰富作品,能够简明讲部分学生闻所未闻知识。阅读方法指导也要多样化,从摘抄、批注、质疑、欣赏、写读后感等多个角度进行指导。
三是活动落实。活动形式要丰富多样:小说会、辩论赛、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评等。让每一项活动全部落到实处。
四是检验落实。对学生课外阅读进展要常常检验、督促、交流、评价,对学生阅读篇目、字数要常常统计,使学生养成习惯。而且立即表彰优异,扩大影响。
4、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环境和气氛。
在推荐课外读物时应加强和课内阅读联络。现在很多少年读物,要么一味迎合学生,要么板着面孔教训学生,真正对她们有指导性书太少了。老师可经过设读书角,老师带头捐书、买书,学生踊跃献书,并发挥学校图书馆作用等形式来营造良好读书环境。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实施离不开广泛课外阅读,期望全社会共同关注学生阅读现实状况,老师、家长共同合作,营造全民读书良好气氛,让越来越多孩子能在课外阅读宽广天地里自由遨游,让越来越多孩子能体验到阅读愉快。(-03-1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