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物化与人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性探赜.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01196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化与人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性探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物化与人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性探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物化与人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性探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1昭 通 学 院 学 报第 45 卷 第 6 期Vol.45 No.6Journal of Zhaotong University2023 年 12 月Dec.2023收稿日期:2023-11-0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西南多民族村落文化研究”(22XMZ032)。作者简介:胡 哲(1999),男,贵州遵义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思想政治研究物化与人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性探赜胡 哲,李银兵(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摘要:资产阶级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是一对天然的矛盾,物化的民主主体与人化的民主主体的区隔是这对矛盾的最

2、大表征。资产阶级民主是资本逻辑主导下分裂的物化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当代社会主义民主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民主主体,在抽象与具体的民主形态中体现了人化主体的力量性,在批判与超越的民主过程中彰显了人化主体的实践性,在资产阶级与人民的民主本质中表征了人化主体的价值性。深刻领悟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性,不仅焕发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生机,也势必在新时代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主体性;资产阶级;人民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7408(2023)06-0031-09习近平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

3、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1自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以来,民主问题的讨论得以“重获新生”,其中确立“何为民主”的主体性元问题顺之成为了民主政治中最基本的问题。“何为民主”的元问题划分了作为目前社会历史中所对立的两大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民主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强调经济发展的至上性,模糊化了人的自主实践,进而在政治生活中使得社会彻底的“物质化”。而社会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民主的直接对立物,其以社会本体论作为民主化的起点,以具体的人作为社会民主的主体,由抽象的物化导向具体的人化,从而在以人民为主体的基础上引导社会生活实

4、现真正的民主。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昭示了人民主体性的再一次复归,在现实社会中更具备辩证性与科学性。进入后革命时代,此时的资产阶级民主已经日益陷入“治理衰败”和“民主衰退”的双重颓势之中2。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困境,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前提下,创造性地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性地定义了社会主义民主,向世界贡献出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制下最真实有效、最全面的人民性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破解了资产阶级物化的民主所导致的民主分裂性与被动性,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取向,超越了多年来受西方霸权主义思想所垄断的民主政治形态。基于

5、此,本文旨在于厘清民主问题中人化主体对物化主体的批判与超越,探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性力量、实践以及价值,并在这一过程中形塑出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丰富内涵与逻辑样态,以期为全面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结合提供理论镜鉴。一、抽象与具体: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性力量人类社会天然地具备着民主性,这说明民主本身是主动、积级且正向的。然而,资本主义社会中,民主主体却在资本的运动中由人导向了物,割裂了人本身与民主之间的关系,掩盖了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关系性本质,以抽象化的“物”作32第 45 卷昭 通 学 院 学 报2023 年(总第 211 期)为主体牵引民主举措,使人的自由性与社会性发生间离

6、。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社会主义民主在社会总体性基础上以人的“自主活动”为第一目的,意图实现社会实践与理想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达成统一,使得民主的主动权得以原真化,民主的主体性力量在人民主体身上得以彰显。在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批判资产阶级民主的同时,继承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思想,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用人民的主体性力量在整体与个体的相互交融中建构出“真正的”现代化民主。(一)抽象化:资产阶级民主主体的分裂性民主的原像是一个自由、天然的政治统一体,但资产阶级为确立自身政治主导权,以抽象化的手段分裂了民主主体的自由

7、性与总体性。自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正式取代了封建主义社会。与此同时,在商品经济的引导下,资本主义通过资本这一抽象物,不断地攫取剩余价值,逐步壮大了资本的力量,扩散了资本对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了社会民主。主体性的成立前提是主客体间相统一的总体性的体现,过度的客体主体化势必颠倒主客体关系,进而影响主体性。因此,原是客体的资本反而成为了资产阶级民主的主体。资本的泛化影响使得人的主体性力量遭遇泯灭,取而代之的是人的活动被异化,形成物化的民主本体。资本自身便是一个活生生的矛盾,其本身的矛盾性决定了其分裂性的本质。同时,资本主体是在颠倒中所分裂的异化产物,人与资本的关系颠倒使得民主

8、话语权脱离了人,而走向了物,无论是资本家还是人民群众,都无法脱离资本的桎梏,人的自由性也在这一过程中消解了。与此同时,资产阶级民主的分裂性还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抽象化。资产阶级民主以其物质经济的优势性对民主的本质进行了“去意识形态化”的操纵。然而,去意识形态化反而是异化意识形态的分裂化呈现,构成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内生动力。去意识形态化模糊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此使得人在被动形式下接受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致使人的主体性消弭,民主话语权落入规则制定者手中。此时民主政制仿若成为资产阶级手中的“遥控器”一般受资产阶级的独裁控制,这样的民主充斥着抽象而机械的负面动能。一切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都由资本主导。卢

9、卡奇认为,“这是一种被策划并规定好的社会形态。”4异变的客体主体化分裂了社会的总体性特征。当政治流于形式,内容受到压制与掩藏,由此生成的僵化空洞的政治上层建筑必然会引起经济基础的动荡,导致国家陷入不可救赎的境地。后现代资本主义在性质与表现上发生了众多变化,但其根本结构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仍然处于主客体分裂的状态。如上言,资产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化类生活与其物质存在间存在对立关系,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类意识形态“多元化”“现代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自动化的高度发展仿佛给予了人真正社会化的契机,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没有变,在这个内在矛盾的驱使下社会才能得以不断运行。

10、在此社会中,人只有通过经济需要与经济能力间达成平衡才能实现一定限度的自由。马克思提到:“自由这一人权不是建立在人与人相结合的基础上,而是相反,建立在人与人相分隔的基础上。这一权利就是这种分隔的权利,是狭隘的、局限于自身的个人的权利。”5民主问题的本质是社会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对于经济力量的过度倾斜加剧了主客体间的分裂。(二)具体化:全过程人民民主主体的能动性与之相反,在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下,人类意识和社会的自我决定是民主主体化的基本特征,从而人民主体能够主观能动地控制自我发展以及社会发展。这是用以解决社会冲突的手段,实现了人的活动及其参与结果的社会化、主动化、自由化。社会主义民主的主动性归根结

11、底是在强调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人的主体性力量也只有在这一过程中才得以表征。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此基础上延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逻辑运行与发展空间,使得民主的原貌具体化,既守住了以往社会主义民主之根本,又进一步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之谬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逻辑起点是“人民当家作33第 6 期胡 哲,李银兵物化与人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性探赜主”,在第一步便明确了人民的主体性地位,进而确定了我国各项政治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1在这一过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公共政治中赋予人民两重性权力:人民既是掌握者又是授予者。中国

12、共产党始终将人民之需作为国家公共权力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第一来源,按照人民意志依法履行公共权力,建立符合人民意志的国家、政府和政党,从根本上杜绝了公共权力的资本化与独裁化。人民的能动性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充分得到了彰显,其权力空间也进一步具体化。同时,全过程人民民主也创造性地将民主特征复合化横向发展,由此催生出多种多样的民主实践,丰富了民主的内涵,拓展了民主的边界。民本民主、治理民主、代表型民主、复合民主、广义民主和全方位民主等多种民主复合性发展使得国家治理成为“一潭活水”。活化的民主关系让人民脱离了资本逻辑的桎梏,不但在客观上避免了物化危机所带来的人的生存空间受限,而且在主观上重新显焕了主动性与自

13、由性,使得人的思想空间得以解放与复归。一言之,全过程人民民主弱化了国家与资本异化的产物对于社会的控制力量,解答了当代社会的“民主迷思”,实现了“抽象人”到“现实人”的复归。(三)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主体的本质性民主是社会本体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其本质便在于人的主体性力量得到自由的施发,因此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主才是最正确、有效的民主。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1步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需要注入新鲜血液以焕活政治文明,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现代

14、化的五大特征之一,其主体性力量的本质便在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现代化创造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的集中体现,也是人走向现代化道路必不可少的助力因素。中国在国家治理过程中,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培育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内生性、可持续性的民主形式6。这一民主政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立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指挥着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发展方向,其通过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和监督等环节的配合运作,构建起系统完整的民主过程。它既具有中国特色,又代表着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与中国贡献。同时,现代化的民主也推动着我国民主政治体

15、系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得人民主体共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管理成为了常态。通过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现代化,更好地发挥了社会主义政治的制度优越性,增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内生磁力场的逻辑性、参与性和实效性,不断促进政治主体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回归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观旨归,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与其他的四大特征之间也呈现着相互交融,相互贯通的辩证关系。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中推动着人的现代化,丰富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真理性、实践性与价值性,昭示着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首先,中国人口数量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明晰民主主体的本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6、,给予全体人民与每个个体间民主权力的民主才是中国式现代化所需求的民主。其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构筑民主主体的基本特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促进了中国经济基础的发展,平衡了利益与思想的关系,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经济性发展。再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擎画民主主体的理论内涵。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拒绝割裂人民主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平衡两者在社会本体中的比重,力图达成主客体相统一的境界,借以表征民主的主体性力量。然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思想决定民主主体的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意识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主动引导民众参与环保议题的决策。这既是民主内容多

17、样化的生动诠释,也是提升公民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推动国家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发展前进。34第 45 卷昭 通 学 院 学 报2023 年(总第 211 期)最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开启民主主体的宽广格局。和平与发展既是时代所呼唤的主题,也是中国在世界多元化进程中筚路蓝缕探索出的前进道路。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但助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模式走向全球化,而且向世界各国展示与证明了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及前沿引导性。综上,资产阶级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对立性从根本上体现在其主体的不同,进而产生的主体性力量也不尽相同。通过比较性视角,不难看出资产阶级民主囿于其自身内部矛盾从而其主体性

18、力量是有限、分裂且病态的;而无产阶级民主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就是民主的主体,主动化、具体化、现代化的民主超越了资产阶级精英民主。在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更是在与当代西方霸权主义统治下的民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抽象的物化主体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得以具体化到人化主体,社会主义民主得以在中国更加有力地彰显其前瞻性与可行性。二、批判与超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性实践马克思、恩格斯说:“民主是什么呢?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意义,否则它就不能存在。因此全部问题就在于确定民主的真正意义。”7315 民主的意义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视角下各不相同。资产阶级始终追求的是同质化、独裁化、虚幻化的民主概念,通过物化民主

19、主体,实现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理想社会;而社会主义民主的目标则在于实现公民的社会超越性,在激发公民的自主意识过程中,赋予公民主体民主实践者与政治实践者的二重身份。因此,民主真正的意义在于实践,实践性是社会主义民主中无可避免去讨论的议题。中国共产党坚定地追随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将人民视为民主的核心。通过坚决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使人民群众参与到了民主政治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重新定位和续写了人民主体全新的性质和功能,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的“真空本质”,真正广泛而持久地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旨。同时展示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对西方诸多“形式民主”与“自由民主”思想的超越,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

20、篇章8。(一)革命性:对专权性主体的批判人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9。现代化的兴起促成了资本主义的崛起,也让资本主义的力量统摄扩散在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而以资本为主体的专权性民主的阴霾笼罩在世界范围内。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基于无产阶级利益的理论前提,摒弃西方主流民主观的革命性理论创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立足“人民是民主问题唯一主体”的理论场域,深入开展民主体制的重建与改革,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的独裁垄断性,对民主主体进行了革命性转换、创造性变革,维护了民主问题层面人的主体性地位。民主作为社会基本政治组成要素之一,其主体性原本应由公民天然具备的政治平等、人民主权、社会利益所决定,但资本主义国家却

21、以“理想社会”“自由民主”之旗号,侧重于自身阶级的利益层面,遮掩政治平等与人民主权失衡的真相。正如齐泽克所言,当代西方民主纯粹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自我操作,人民已丧失选择的能力。在这一转移过程中,资产阶级民主解构了民主形态,特别是将自由与“在资本主义财政制度之下最高程度的无限制的个人主义活动等同起来了,这一点注定了不仅使平等不能实现,而且也使得一切人们的自由不能实现。”10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口头上标榜自己是民主阶级,而实际上并不如此,它承认原则的正确性,但是从来不在实践中实现这种原则。”7692从当代西方霸权主义民主的实践形式上来看,“民主政治的核心程序是被统治的人民通过竞争性的选举来挑选领袖

22、。”11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批判道:“英国人民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举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12。在“众意”偷换成为“公意”过程中,竞争性民主也转换成为专权性民主。看似将一切个体权力整合为集体权力的背后,实则是带有极权主义色彩的公意迫使公民放弃个人的自由权利,心安理得地做集体的奴隶,将民主主体的实质进行掩藏。因而在以竞争性民主与专权性民主为主流的实践形式中,民主主体的权力遭遇被动化、单一化处理,进而政治归属权便落到了资本主义35第 6 期胡 哲,李银兵物化与人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性探赜的“泥沼”之中,民主的主体性也在专权性社会中异化为手段性与工具性的

23、物化民主13。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指出,“无论从政是一件好事或是一件坏事,正也应该让全体公民大家参与政治。”14全过程人民民主秉持权力复归于人民主体之上的原则,平衡了公平正义、人民主体性以及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批判了专权性利益主体论的反身性缺陷以及僵化性势能。在观念、主体、形式、机制、目标、路径等方面重组了民主的革命性变体,推动了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体现出强大的革命性特征。首先,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根本上转换了民主决定权。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民主理念在于人民当家作主,政党服务于人民。该理念不仅强调选举程序,更看重民主的实质效果,注重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同时,“人民”主体的数量也得到了拓展,不再是局限于

24、单一政党人员掌握民主决定权,而是综合了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广大群众,这显著拓展了传统民主的主体范围。其次,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路径层面开创了民主发展的中国途径。全过程人民民主立足中国国情,汲取中华文明智慧,探索出一条民主发展的中国路径。具有中国特色的“两会制”一直坚持党的领导,在时间与空间相交织的维度上,在合整体性与个体性相辅相成的条件下,保证了民主程序运行的完整性。与此同时,“两会制”民主实践确立人民主体性的地位,力争在整体与个体中找到社会有机体中的集体意愿和“最大公约数”。人民牢牢地把主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上,符合了民主所天然具备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复归了人的本质。因此,全过程人民民主主体的实践

25、真正实现了对专权性民主的超越与革新。(二)渐进性:对低效能主体的扬弃习近平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15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最新形式,民主的主体性以针对性与实效性作为导向,不断体现着其理论的真理性。诚然,这一过程是渐进发展的,而渐进性恰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全局性之于资本主义民主的结果片面性的超越,也是稳步提升的高效性对于急功近利的低效性的扬弃。资产阶级民主在实际运行中经常运转失灵,其设计者预先设置的程序并不能如预想般推进,短期性、断层性与竞争性的行为弱化了其民主主体性的效能。首先,以当代西方“代议制”民主为例,“代议制”民

26、主过分强调选举结果的重要性,因为选举的结果直接决定了国家领导权的直接归属。这一境况导致政客为短期利益顾全大局,过分注重如何在选举中取得选票,而非着力于改善民生与改善长远利益。“西方政客们将选举胜利这种狭隘的利益看得重于更大的国家长远利益他们的眼光最远也就是停在下一次选举计票上。”16其次,公平正义原本应该是民主最本质的特征之一,但资产阶级民主以选举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却是各个大经济集团间的较量。候选人在竞选过程中背后都是由经济集团所支撑,人民并不能左右结果,结果则是由候选人背后经济集团的实力强弱来决定。这种民主严重地以偏概全,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泯灭了人民在民主过程中的主体性力量与实践,进而将民

27、主政治断层化。最后,回归政党层面,“结果决定论”导致西方多党制的政治体系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谓的政治自由只是散乱体系的“遮羞布”,政党间的相互竞争与相互掣肘反而导致政治能力无法凝聚。同时,人民群众得不到其民主力量的发挥,反而在这个僵化的过程中失去了一定程度的民主自由,这不符合真正的民主的定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具备真实性的民主形式,没有让民主活在“真空”之中,建立了长期、有效的民主体制。首先,民主体制的创新塑造了长期性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并形成了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政体制度。在此基础上,又逐步发展出政协制度、统一战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8、等一系列制度安排。这些制度组合构建起系统完整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17。不断的体制创新证明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其次,民主本性的坚守建立了交融性优势。民主的目的在于解决人民问题,而非精英权力争夺。它不应加剧社会两极分化,也不应演变为经济权贵的政治专断。真正的民主应建立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以解决民生需求为导向。36第 45 卷昭 通 学 院 学 报2023 年(总第 211 期)最后,民主原则的践行凸显了整体性优势。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民主中一直遵循的准则,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后诞生的产物。由此在民主基础上发挥了集中作用,在集中指导下发

29、展民主,正确地处理了人民的主体性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实现了民主与集中的整体性发展。真实性、交融性与整体性共同形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长效渐进型机制,主体性实践的效能也推动着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三)多维性:对单向度主体的跃迁多维性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直接特征的重要体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基本要素催生了社会体系的创立与发展。相较于以经济话语权操控单一民主选举的资产阶级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性实践充满了多维性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政治多元化、纵深化、高效化发展的可能性。资产阶级民主一直以资本逻辑为主导,资本的扩张是其根本遵循。在此影响下,后现代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路径逐渐转变为社会城市化、文化世俗化

30、、政治选举化18。而这样令人“眼花缭乱”的现代化形式,并不能改变其民主主体的异化本质。资本逻辑从一开始便决定了社会的一元化发展,进而决定了民主主体的单向度本质,加剧了其单向度发展的进程。在此种条件下,人们被植入的是经资本主义加工后的虚幻概念,在不知不觉中便做出了圈定范围的“标准答案”,迎合了资本主义的需要,忽视了自身原本所具备的主体性,成为了马尔库塞所形容的“单向度的人”。与之相反,全过程人民民主立足社会多元化的现实境遇,力求在多维度、广方向的基础上,再造崭新的民主样态与价值图示。其一,在参与环节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共同链接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逻辑结构,多维性环节

31、在环环相扣中形成了闭环式结构,有助于将民主的主体性力量提升。其二,在参与内容上,全过程人民民主兼具民主协商与民主选举相统一的特征,其多维性体现在政治参与过程的革新。人民并不只拥有票选权,还拥有参与到其他各项环节的权利。“民主选举本质上是一种刚性民主,而协商民主则是柔性民主。”19刚柔并济的施政有助于兼顾统筹好群众的合理诉求。其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多维性重点表现在以“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为特色优势,实现了过程性思维和民主建设的有机结合,推动民主理论形态由扁平独立向立体交互的跃迁20。纵向维度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试图实现民主过程的贯通性和各个民主环节的衔接性,公共事务的全链条有助于赋予全过

32、程人民民主完整性特征。全链条不但在于参与环节的完整,还在于总体性特征的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力求将程序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诸多要素相结合,从而表征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赋予总体性特征。横向维度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努力实现民主领域的广泛覆盖和各个民主层级的全方位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力图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领域的问题纳入民主议事程序,并在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中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的选举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权利全面实现。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了新时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创新。总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

33、性实践,在革命性、渐进性以及多维性层面超越了资产阶级民主。合理的民主实践是人民力量主导下的主动性实践,而不是被动的局部性体现。“民主结构要想存续而且值得存续下去,它们就不能仅仅是一个空壳。它们必须具有实质内容、良好的品格以及实际意义。”21主体实践的最终落脚点仍然在主体的价值上,所以,不断发挥主体的实践作用,也是凸显其主体价值的必要途径。三、资产阶级与人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性价值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22民主是全人类所应当共同追求价值取向,真正的民主的主体是人民而非资产阶级。人民性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属性,也是民主问题的终极追求。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反思和

34、批判资本主义民主基础上,从话语权、政治认同以及政治引领力等方面,溯清了人民群37第 6 期胡 哲,李银兵物化与人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性探赜众作为民主主体的主体性力量与主体性实践的重要意义,重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有价值。(一)话语权: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性表达政治生活的话语权决定了社会主体的政治取向与政治表达。民主问题的话语权归属是主体价值的集中体现。自苏联解体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在 21 世纪仍然把控着世界民主话语体系的主导权。这些资本主义国家自诩“世界警察”的身份,以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引领力,以带有极强阶级色彩的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理论对持反对意见的国家进行制裁。特别

35、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这种独裁式民主尤为突出。独裁式民主恶化了政治生态,使得政治话语权导向资本主义国家。故而加剧了世界两极分化的现象,激化了国家间的上层建筑矛盾,并促使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解构,反而使得民主话语权反本性发展。政治主体性的本质在于政治话语权的调控。人民、社会、民主三者应该是一种稳定的三角关系,在三位一体的稳定运行中使得政治主体性趋于稳定。在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便是抨击当代资产阶级民主的有力武器,将民主话语权交还到人民手中,原真化了人民主体的价值性。“民主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23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全场域的民主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成

36、果,并以其驱动力促使了人民主体广泛参与交流互动,从人的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上真正确立了主体对于民主的自治地位,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此时的“当家作主”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人民表达合理诉求,再由各级政府高效整合各类意见并将意见汇集成合社会性与整体性的政治主张,通过各级人大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实践活动24。中国共产党通过“全过程”“全覆盖”“全链条”的有效整合与协调,有力地确保了人民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之中。人民主体的价值在社会民主化中得以彰显,民主话语权也在人民主体价值的确立中得以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二)主动性: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性认同民主的主体性价值同样体现在人民主体主动参与政治

37、生活的基础之上。驱动人民主动性的必要因素来源于人民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的一种政治心理状态,其生成、消长、变迁都是在社会成员参与政治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主动性的提升使得民主的整体性与主体性随之提升。因而政治认同不仅提升了民主治理的实效性,还进一步复归了人民主体在民主过程中的价值性。“国家制度和政策要能够凝聚社会中的每个人,最关键的是能够将平等和共享落实于每个人,从而使他们能够认同国家与社会,认同制度与法律,认同他人与组织。”25广泛的政治认同,体现了公民对民主价值的内在认可,是民主政体良性运转的重要基础。如果缺乏政治认同,民众就难以主动地参与到国家民主系统的运转过程之中,缺乏民主主

38、体积极性的民主程序也难以真正落实。同时,广大社会成员保持一定的政治认同,象征着社会成员对民主系统所承载的价值导向和行动目标采取支持的态度,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民主系统的运转过程中。缺乏政治认同的民主系统,各项民主程序的构建以及运转均不能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支持,社会成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也相对较低,难以创造出维系民主系统有效运转的良好政治环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民主实践中,“政党轮替政治竞争等原则在实践中偏离民主的真实意涵,民众逐渐生成政治冷漠的消极情绪”26。政治认同感缺失使西方式民主在处理分歧、配置资源、集结力量等方面力度减弱,最终演变为两极分化的负面政治。中国政治体系的变化与发展历

39、经千年,全过程人民民主继承与发展了以往的民主治理精华,坚持“两个结合”中所孕育的政治主体性力量,加快了民主政治化与政治民主化的稳步推进。主动性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借由树立人民的政治信任感,使其主动在政治实践中塑造中国独有的自主政治话语体系。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概念明确表达了中国式民主的价值取向、特点38第 45 卷昭 通 学 院 学 报2023 年(总第 211 期)及优势,帮助人民群众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此同时,完整的民主运行机制丰富了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使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感受到民主的积极意义,从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信心。当人民

40、群众在民主实践中成为真正的主体时,他们会主动地参与到民主进程之中,以主动性凸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性。(三)引领性: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性发展努力推进国家民主化显示了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明发展与社会进步。民主化的重要意义不但在于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在于发挥现实引领力,凸显民主的主体性价值。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具政治引领力的新型社会主义民主,其立足以人为本的理论立场,发扬了中国式民主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表现了独具一格的政治智慧。高水平、高效能的民主政治体系不但可以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进步,还可以为世界提供民主发展道路上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看似拥有着庞

41、大完备的政治体系与民主管理方案,但究其本质仍是忽略民主主体性的虚假民主。民主的主体一直以来便是人民,但在西方普世价值观下的人早已失去了其自由自主的能力。当代资本主义过度的技术理性崛起,使人的主体性与否定性不断被削弱,人的主体性丧失势必引起资产阶级民主的空心化。复杂多样的政治体系与民主管理方案犹如“空中楼阁”,人民主体在文化异化与去意识形态化中缺失了参与民主的能力与自由表达民主意愿的能力。由此民主的主体性价值也随之烟消云散。所谓的资产阶级民主对世界的引领性,也只是在资产阶级经济力量的压制下所体现的虚假力量,这样的民主形式不具备价值与引领作用。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坚持民主主体是人民群众的真理,发扬了

42、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人民的主体性力量是民主主体性价值的有力体现,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政治引领力的必由之路。首先,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引领力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人民立场,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时代潮流、人民意愿的政治主张,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社会发展绘制了远景目标。其次,全过程人民民主平衡与调和了“应得”与“所得”之间的关系。“应得”是指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得以确立,其应有的合法权益以及话语权得到了有效保障。“所得”是指国家在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到国家治理中后所得到的政治发展指向以及人民的独创性贡献。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两者间双向互动的良性流动过程,对于中国民主化

43、进程实现了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并且进一步丰富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政治内涵,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性力量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价值。最后,全过程人民民主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叙事下的民主价值。对于正在探索民主道路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成熟完善的民主理论否定了西方霸权主义所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提供了发展中国家改善自身民主政治体系的民主理念与民主方案。不但向世界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活力与效能,而且还进一步形塑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样态。总之,资产阶级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主体不同,其生成的民主结果也不尽相同。对比视域下物化与人化的根本区别,进一步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与超越性

44、。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所催生的时代产物,其本质上表征了世界民主化进程中人民在民主问题上主体性力量的确立,主体性实践的成果以及主体性价值的指向。全过程人民民主批判并超越了被资本主义国家所物化的民主主体,实现了民主主体人化的复归。这一民主形式的向心力必将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助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最终形成。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 林毅.重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对西方民主的超越 J.探索,2022(2):51-63.39第 6 期胡 哲,李银

45、兵物化与人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性探赜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8.4 卢卡奇.民主化的进程 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115.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9.6 徐湘林.中国的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历史比较的视角 J.复旦政治学评论,2011(1):42-69.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0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15.8 江泽林.“两会制”民主视域下的人民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政治制度 J.中国社会科学,2021(12):110-13

46、0.9 曾宇辉.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核心命题: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J.政治学研究,2006(2):19-24.10 约翰杜威.人的问题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93.11 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 M.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4.12 卢梭.社会契约论 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25.13 程同顺,王雪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权意蕴 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2(1):39-50.14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46.15 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47、,2017:70.16 国纪平.扭曲的民主结不出好果子西方政治体制困境透视 N/OL.(2013-02-01)2023-10-20.http:/ 李玉祥.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了人类民主新形态 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2(2):53-60.18 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 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7.19 李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实现路径 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3(3):78-86.20 游深铖,傅慧芳.全过程人民民主:对马克思“真正的民主制”思想的守正创新 J.理论导刊,2023(9):88-95.21 拉里戴蒙德.民主的精神 M.张

48、大军,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13:75.2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81.23 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24 孙越,刘焕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三重维度研究 J.学习与探索,2022(11):30-36.25 林尚立.建构民主中国的理论、战略与议程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66.26 黎田.论全过程人民民主对政治认同的建构 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5(6):25-33.Materialization and Hhum

49、anization:An Explorationof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Peoples DemocracyHU Zhe,LI Yinbing(School of Marxism,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Abstract:Bourgeois democracy and socialist democracy are a pair of natural contradictions.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reified democra

50、tic subject and the humanized democratic subject is the biggest manifestation of this contradiction.Bourgeois democracy is a fragmented reified democracy dominated by capitalist logic,while the whole-process peoples democracy is a new form of contemporary socialist democracy.the whole-process people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