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质量监管2 0 2 4 年第1 期1 工作研究用好辩证法推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完刘佳琳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安全属性、民生属性、经济属性较强,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贯彻“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牢牢把握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保安全”与“促发展”双轮驱动,坚持“法治现代化”与“监管现代化”共同发力,强监管、守底线、促帮扶、稳增长,为防范化解重大质量安全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质量监管力量。把握好稳和进的关系就市场监管工作而言,稳字当头就是要守住经济基本盘,稳中求进就是要助力企业健康成长。我们在开展工业品和消费
2、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时,要做到“稳监管”与“快服务”要稳定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违法行为,让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三无”产品无处藏身要防范质量风险。树立防范在先、预防为主的思想,重在抓防范、抓预警、抓化解,不断完善质量风险会商制度和质量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大力开展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把隐患消灭于事前,把风险化解于未发。要提高办事效率。实践证明,哪里的“放管服”改革搞得好、哪里的营商环境改善得快,哪里的市场活力就强、发展势头就好。比如,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审批工作中,各地积极探索推行告知承诺、强化证后监管、简化审批程序、实现一网通办等好经验好做法,深受企
3、业和群众欢迎要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质量监管的功能作用,邀请业内专家集中会诊为企业解决质量抽检的共性质量问题,通过“上门式”“一站式”“链条式”技术帮扶,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质量合格率,促进区域产品质量提升。二、#把握好堵与疏的关系我们在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中,不仅要通过有力的行动指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堵塞漏洞,更要通过专业的现场指导,促进经营主体长远稳健发展。要注重引导。我们常说,企业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真正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主体责任,需要我们尝试建立产品质量追溯、质量责任人报备等系列创新制度,激活企业主责,引导企业在质量改进上下功夫。要充分调研。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4、。要想工业品和消费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指导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要深入经营主体了解市情、掌握实情,弄明白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要注重换位。我们在指导工作中,要放下身段,换位思考,和经营主体坐一条板凳,只有一门心思想着解决好经营主体的急难愁盼问题,才能受到欢60本版责辑/苟明迎、赢得信任,在调研指导中能够了解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想到更多切实管用的办法。三、把握好放与管的关系我们在开展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中,重点要把握好“放”和“管”的关系。该“放”的要“放”到位。逐步取消许可审批事项,扩大推行告知承诺范围,是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市场潜力的
5、重要举措。针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主体多、办事不方便等问题,打破信息壁垒,打通信息共享,简化企业办事流程,让“最多跑一次”逐渐成为现实。例如,在遇到不可抗力情况下,很多经营主体办理生产许可证受到影响,我们开通绿色通道,线上快捷办理,为经营主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该“管”的要“管”得好。对事关经济安全、公共安全、重大民生等领域,必须严格市场准人、强化重点监管,促进更为长远和安全的发展。只有用好监管这只“有形的手”,才能为市场经济和社会运行“策马扬鞭”推动放而有度与管而有序优势互补。放,绝不是撒手不管,而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同时要落实事中事后监管责任和措施、切实保障市
6、场秩序、促进经济行稳致远。对在监管中发现问题的企业,不是简单粗暴处罚了事,不是“一棒子打死”,而是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发现和整改问题,以检促改、以查促优,引导其健康发展四、把握好统与分的关系开展监督抽检、风险监测等系列行政检查是推动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要统一检查的标准尺度,杜绝政出多门、无据可依的“分乱式”“盲目式”检查。检查需要纯正目的。行政检查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推动产品质量提升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但在实际检查的过程中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倘若只管出题点题,不管答题解题,势必令经营主体应接不暇、不堪重负,这不利于集中精力抓落实,形式主义问题仍然难以真正克服。检查需要单位赋权。行政检查是政府部门的公务行为,需要单位统筹检查力量,理顺确定检查事项、做好前期准备、开展监督检查、分类处置问题、反馈整改情况、定期分析专报等检查程序,创新开展交叉检查、联合检查、靶向检查,延伸检查触角,充分赋予权力,提升检查效能。检查需要解决问题。发挥检查的激励鞭策作用,是为了发现问题、触碰问题、解决问题,检查的“指挥棒”必须精准,要检在实处、查在要害,不能只紧町开了几次会、写了多少日志、记了多少台账、拍了多少照片,而要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企业说,既着重发现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又及时了解有关政策需要完善的地方,把检查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成效。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