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捻转刺法源流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49632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捻转刺法源流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捻转刺法源流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捻转刺法源流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第 期捻转刺法源流考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赵倪娟 陆 翔 摘要:捻转刺法是现代常用针刺手法之一。其萌芽于秦汉至晋隋时期,出现转针操作,转针有行气功用;成熟于唐代至元代时期,出现“捻针”一词,确定了捻转法的操作是拇指与食指将针体进行左旋与右旋的运动,明确了捻转法有补泻功用,用于痛证;发展于明代与清代时期,多用单向捻转,明确捻转法有催气的功用,用于虚实夹杂证;科学化探究于民国时期,多用往复捻转,重视捻转法对神经的刺激作用,用于神经兴奋症状,久病虚损,机能衰弱、麻痹、萎缩;现代规范化于民国以后,规定捻转操作为往复捻转,对捻转操作实施量化,主要用于治疗瘀血阻滞类疾病、脑部疾病、肌力障碍疾病。关键

2、词:捻转刺法 捻转补泻 源流考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基于知识元理论的中医古籍整理挖掘技术与方法研究”()通信作者,:捻转刺法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有学者认为,捻转刺法最早出现于唐代。另有学者认为,捻转刺法在民国以前为单向捻转,民国以后以往复捻转为主。我们通过梳理历代文献中有关捻转刺法操作与功用的内容,以期从文献角度对临床捻转刺法的操作有所启发,内容如下。萌芽时期出现转针操作秦汉至晋隋是捻转刺法的萌芽时期。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就已经出现与捻转针刺有关的记载,描述较为简单,仅为“转”

3、和“微旋”,即灵枢官能中的“泻必用员,切而转之补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捻转和转针相比,捻法更强调手指的运动,如金元医家窦默将捻法归纳为下针十四法,并在针经指南中言“下针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我们认为内经时期捻法并非主流手法。首先,内经时期以浅刺为主,需要手指捻针的操作少。灵枢经水中明确提及了经脉针刺深度,“足阳明刺深六分足太阳深五分足少阳深四分”可度量的中等身材、肥瘦适中和气血充盈不衰之人足六经最深刺六分,手六经最深刺二分。内经 时期的 尺约等于 ,即 分约为,如刺入 分,约为,灵枢经水针刺深度 分即约为 。按照灵枢经水原文,足少阴经、足厥阴经及手六经共有 条经脉的针刺深度都在 以内。此外,

4、在黄帝内经的 种刺法中,浅、中、深 种针刺深度分别占比 、,皮、脉、筋、肉、骨 种针刺部位分别占、。其次,捻转操作受到方形针柄限制。据现考古发掘出土实物显示,两汉时期针具的柄部与针身区分明显,柄部作方形,或针身上半部是绞索形。“九针”中被用于针刺经穴最多的是毫针,因其最中医文献杂志细,适于刺入各经的孔穴。年河北满城汉代刘胜墓出土的 根金针和 根残损的银针的针柄都作方形,经考证被认为是古代九针的部分实物。根金针中,有 根是古毫针。毫针的四棱形针柄很明显是为了便于医者夹持,这说明捻转法在这个时期并非主流手法,不然针柄应该制成圆柱形,这样才能方便捻转。有学者认为,此时的转针是手腕部带动针体使之被动地

5、进行转动,内经时期手腕转针可能才是主流手法。此外,“捻”字见于宋初徐铉校订说文新附字中,即“捻”字出现的时间可能在东汉至北宋。内经的成书时间可能是在先秦至西汉,遂“捻”字在内经时期应当不是常用字,这一点也证明了“捻转法”在内经时期应当并非主流手法。魏晋时期的相关针灸学著作,如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针道第四中提及“泻必用方(太素作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延续着内经中的观点与做法。功在行气灵枢刺节真邪曰:“用针之类,在于调气。”通过针刺手法操作可调气,使脏腑气血阴阳平衡。灵枢小针解云:“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故我们可以推测出“气调”与“气至”是一个意思。气至是指针刺后,全身经气被激发

6、而产生的人身整体调整反应,可以理解为气至病所,病疾得解。内经中的“调气”应该是指激发调节全身经气。“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条文中提及“其气乃行”,故转针有行气的功用。而 素问离合真邪论又言:“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此处的“得气”是泻结束时机的标志,所谓的得气就是经络之气受到刺激后所表现出来的应答反应。由此观之,“转针”的功用为行气,最终达到调气的目的。我们查阅魏晋时期相关针灸文献,发现转针功用与内经所言一致。成熟时期“捻针”名词的出现唐代至元代是捻转刺法发展的成熟时期。宋代太平圣惠方 针经 中载“下针之时,掐取穴右手存息捻针如转如不转,徐徐下之”。现代学者依据书中内容有避唐高祖李

7、渊之讳,从而判定针经应出自唐人之手,这一考证间接地证明了“捻针”在唐代即已出现。宋代以后,针具材质发生了改变,原先的铜金属材质转变为钢铁材质,针具针尖锋利、针身细长、表面光滑,毫针的针柄以圆柱形为主流。元代杜思敬在针灸摘英集中最早绘制出了“九针式”图,其所绘毫针针柄呈圆柱形,柄部有缠绕物,与现如今使用的毫针外观相差无几。正是由于针刺工具的改进,才使得早先的手腕“转针”逐渐向手指“捻转”转变,捻转法才慢慢走向成熟,得到发展。操作手法的确定金元时期的文献中对捻转针刺有了具体的操作描述。窦默的针经指南将“捻法”归纳到“下针十四法”中。指出“捻者,以手捻针也”,明确了“捻法”是偏向于手指运动。在操作上

8、,针经指南指出,“务要识乎左右也,左为外右为内”“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大指往下 退,谓 之右如内针时须索一左一右”,规定了捻转刺法是拇指与食指将针体进行左旋与右旋的运动。捻转刺法在实际操作中有两种方式,一是往复捻转,即“内针时须索一左一右”;二是单向捻转,或左或右,如针经指南标幽赋言“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补泻功用的确立金元时期明确了捻转法有补泻的功用。金代何若愚在子午流注针经流注指微论中指出转针可以用作补泻手法,“男子左泻右补,女子右泻左补,转针迎随,补泻之道明于此”。此处的“转针”与宋代医籍中的“转针”内涵相同,实为“捻针”。后窦默在针经指南中将

9、“转针”规定为“捻法”,并明确了捻法“左补右泻”的规则,即“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至此,捻转法确立了补泻功用。治痛证元代杜思敬在针经摘英集中提到“凡痛,勿便攻之,先以正痛处针之,穴名天应穴,针名决痛针。计讫,以手重按捻之,而随经刺穴即愈。谓痛捻之发散,荣卫流行,刺之速愈也”,阐明了捻转法可治疗痛证的操作手法与镇痛原理。关于痛证有“不通则痛”一说。素问举痛论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不通的意思是障碍,指气血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产生郁滞、瘀结等病变,因而形成脏腑、经络等局部疼痛。“痛捻之发散,荣卫流行,刺之速愈也。”发散意为散去邪气,气

10、滞血瘀作痛,当行气泻实,气为血之帅,营卫流行,从而通则不痛。年第 期发展时期多用单向捻转明清时期是捻转刺法的发展时期。此时期捻转操作手法因突出补泻功用故以单向捻转为主,探究讨论捻转法的针灸医籍明显增多,体现出这一时期医家对于捻转法的重视。如明代徐凤在针灸大全金针赋中述:“男子者,大指进前左转,呼之为补,退后右转,吸之为泻;女子者,大指退后右转,吸之为补,进前呼之为泻。”又如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言:“热疟刺阳经,左转为补,右转为泻。寒疟刺阴经,右转为补,左转为泻。”再如明代汪机在针灸问对中提出手三阳、足三阴、任脉,右转为补,左转为泻;手三阴、足三阳、督脉,左转为补,右转为泻。增加催气功用的认识

11、明清时期的医家认识到捻转手法还具有“催气”的功用。明代陈会神应经载:“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摇动、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是谓催气。”表明捻法结合其他手法有催气之功。汪机在针灸问对十四法“进法”部分中提及“下针后气不至,男左女右,转而进之,外转为左,内转为右”,这是运用捻转刺法催行经气,从而解决气不至的问题,也表明了捻转刺法有催气的功用。此外,清代医宗金鉴刺法心法要诀中提及了搓法有“催气”的功用。“搓法”其实是将搓捻二者合为一法。而刺法心法要诀在引用针灸大成的歌诀时,也在下面解释道“搓针者,凡进、退、搓、捻皆催其气至以泻邪气也”。治虚实夹杂证明清时期的医家更加重视捻转刺法具有的补泻功用

12、,并将此功用扩大到治疗虚实夹杂病证。李梃在医学入门中选取深浅进针再分别配合捻转九六数可治疗“先寒后热,一切上盛下虚等症”“疟疾先热后寒,一切半虚半实等症”。九阳六阴的观念首见于徐凤金针赋的治病八法。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又对左捻九阳数、右捻六阴数的含义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其本意具有调和阴阳的作用,适应于一切由“阴阳失调”引起的“虚实夹杂”证。捻转刺法的适应证由气血瘀滞的痛证扩大为虚实夹杂证。科学化探究时期民国时期是捻转刺法的科学化探究时期。民国时期单向捻转手法使用频率减少,转而又倾向于往复捻转手法。承淡安先生认为捻转刺法应当是往复旋转,其于中国针灸学讲义的“科学观点之针法”一节中提到“旋撚术”,即“针

13、在身体刺入中、或刺入后、或拔针之际,右手之拇指食指,以针左右撚旋之,一种稍强刺激之手技,适用于制止,以兴奋为目的之针法”。出现这种变化可能是受到当时科学化思潮的影响,再加之日本针灸学教材的引进,大部分针灸医家都认可针刺机理就是针刺对神经的刺激作用。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民国时期更多关注的是针刺的刺激作用,捻转法也不例外。承淡安先生在回答桂林学员蔡任洪函中曾言:“关于补泻,我认为只有捻动之轻重区分,即所谓刺激之强弱。”由此观之,往复捻转的核心是增强针刺的刺激度,从而发挥补泻之作用,而不再强调以单一向左或向右手法实现补泻的作用,正是这一符合“科学化”针刺机理的新认识使得往复捻转成为了主流。在往复捻转

14、针刺刺激作用理论指导之下,承淡安先生对其所主治的疾病范围也给出了解答:“一般属于神经兴奋之症状,如痛、痉挛、炎症,其初起者,每用强刺激以抑制之,久病或体气已衰者,则用中刺激作持久之捻运,或用留针法以解散之,机能衰弱、麻痹、萎缩,则用轻刺激又调整之,以常法也。”现代规范化时期确定手法定义,规定补泻功用的角度和量化操作新中国成立后捻转刺法进入现代规范化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受民国时期影响,捻转刺法以往复捻转为主。当代明确规定捻转刺法为往复捻转,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学一书中规定“捻转法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有关捻转刺法的角度大小,现各个

15、版本的高等教育教材针灸学不统一。大多为“一般应掌握在(或)左右”“捻动范围在 之间”的建议性描述,但也有“捻转角度要小于”的规定性描述。我们认为这仍是需要结合现代临床去验证的问题之一。石学敏院士率先提出针刺手法量学理论,并开展相关研究。具体内容包括:捻转时,小幅度、高频率,其限度为 左转,频率为每分钟 次以上为补;捻转时,大幅度、低频率,其限度为 转以上,频率在每分钟 次为泻。施行捻转补泻手法中医文献杂志所持续时间的最佳参数是,每个穴位 分钟。两次施术间隔时间的最佳参数为 小时。量学理论解决了历代医家未能搞清的问题,即仅凭经验对患者施行捻转补泻刺法,使传统针刺手法向规范化、量化发展,填补了针灸

16、学历史上的一个空白。发展捻转法的治疗范围现代临床依据捻转刺法具有行气、催气、补泻的功用,结合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仅以近 年相关文献报道统计分析,捻转法主要针对瘀血阻滞类疾病、脑部疾病、肌力障碍疾病等。瘀血阻滞类疾病主要有:痛证,包括关节痛、痛经、头痛、三叉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疼痛等,以及强直性脊柱炎,肾虚血瘀型耳鸣等。脑部疾病主要有:血管性痴呆、颈性眩晕、原发性高血压、老年痴呆、中风后抑郁、脾肾两虚型抑郁症失眠等。肌力障碍主要有:面肌痉挛、眼睑下垂、脑卒中后偏瘫等。治疗“瘀血阻滞类疾病”依靠的是行气的功用;治疗“脑部疾病”“肌力障碍”这一类虚实夹杂病证,依靠的是补泻的功

17、用。小 结通过对历代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捻转法在名称、操作、功用、主治 个方面都经历了从形成到发展,再到完善与定型的过程。在名称上,秦汉时期有“转”“微旋”,至唐代确定了“捻针”。在操作上,由手腕转针逐渐演变为手指捻针,单向捻转和往复捻转两种形式并存;至明清时期又多以单向捻转为主;至民国时期,临床上强调针刺的刺激强度,转而又以往复捻转为主;现代对捻转法规范化与量化。在功用上,认为其具有行气、催气和补泻的功用。在主治上,由早期的主治痛证到后来的主治虚实夹杂证,再到民国时期的神经兴奋症状,久病虚损,机能衰弱、麻痹、萎缩。现代临床又依据病因病机,辨证施针,用于治疗瘀血阻滞类疾病、脑部疾病、肌力障碍疾

18、病等,从而扩大了捻转针法的治疗范围。参考文献 王富春刺法灸法学第 版上海:上海科技学术出版社,:叶明柱,冯禾昌捻转针法起源考中国针灸,():张义,郭长青 捻转刺法溯源中国针灸,():陆永辉灵枢经脉针刺深度探析针灸临床杂志,():莫曦雅,徐振华浅析黄帝内经的针刺深度中华中医药杂志,():伍秋鹏从考古发掘和明清传世实物看九针的形制演变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苏扬州西汉刘毋智墓发掘简报文物,():,孙非 黄帝内经 年代学研究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董法尧 黄帝内经成书研究济南:山东师范大学,蔡曦庆()针刺得气与补泻 之 基础 文献 研究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肖沛,肖永俭浅

19、谈针灸气至山东中医学院学报,():谭源生民国时期针灸学之演变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李婷婷,李磊九针的现代研究概述中国社区医师,():,峰松,卢迪,钟愈田针灸治疗痛证选穴配方及针刺镇痛的作用机理长沙医学院学报,():李鼎非呼吸而在手指:手指补泻法的由来和应用上海中医药杂志,():林建荣,万文蓉“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与“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研究概述中华中医药杂志,():谢永光承淡安的学术思想 纪念承淡安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暨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江阴:纪念承淡安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暨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田开宇针灸学 教材及国家标准中毫针捻转角度的疑析中国针灸,():卞金玲,张春红石学敏院士针刺手法量学的概念及核心中国针灸,():(收稿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