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建筑石灰岩矿项目申请建设建议书.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482250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3.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石灰岩矿项目申请建设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建筑石灰岩矿项目申请建设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 1 概述 1 1.1 项目背景与地理交通情况 1 1.2 可行性研究的基础资料和依据 5 1.3 报告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8 1.4 可行性研究概要 8 1.5 投资估算 12 1.6 经济评价 12 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2 2 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15 2.1 国内市场供求情况 15 2.2 产品价格分析 15 3 矿山地质 17 3.1 矿区地质概况 17 3.2 矿体地质特征 18 3.3 矿床水文、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 19 3.4 地质资源储量 22 4 矿山开采 23 4.1 开采技术条件 23 4.2 开采境界及矿石储量 23 4.3 矿山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工作制度 28 4.4 矿床开拓 30 4.5 矿山基建工程 32 4.6 采矿方法 32 4.7 矿山爆破 33 4.8 矿山运输 35 5 破碎加工 37 5.1 破碎站布置 37 5.2 产品方案 37 5.3 工作制度 37 5.4 破碎筛分流程 37 5.5 除尘 37 6 矿山机械 38 6.1 穿孔设备 38 6.2 采装设备 38 6.3 运输设备 39 6.4 破碎筛分设备 39 7 公用及辅助设施 41 7.1 采矿供电 41 7.2 矿山照明 42 7.3 防雷、接地及防火安全 42 7.4 供水 43 7.5 排水 44 7.6 废石(土)排弃 44 7.7 辅助车间 45 8 总图运输 46 8.1 概况 46 8.2 总平面布置 46 8.3 竖向设计及场内排水 47 8.4 场内运输 47 8.5 场外运输 47 8.6 居住区 47 8.7 土建 47 9 节能 49 9.1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49 9.2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49 9.3 节能综合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50 9.4 单项节能工程 50 9.5 建筑节能 51 10 环境保护 52 10.1 设计采用环境保护标准 52 10.2 建设地区环境现状 52 10.3 资源开发可能引起的环境变化 53 10.4 主要污染物及控制方案 53 10.5 土地复垦 54 10.6 环境影响分析 54 10.7 环保建议 54 11 矿山安全与卫生 56 11.1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56 11.2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59 11.3 安全监控系统 69 11.4 工业卫生主要措施 69 12 投资估算 70 12.1 概述 70 12.2 编制依据 70 12.3 投资估算 70 12.4 资金筹措 74 13 技术经济评价 75 13.1 评价主要内容 75 13.2 项目建设资金总额、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 75 13.3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75 13.4 成本费用、营业收入及税金估算 76 13.5 财务分析 77 13.6 财务效益分析结论 78 14 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 79 14.1 可行性研究结论 79 14.2 建议 79 附件: 1、委托书; 2、《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3、《关于******申请变更矿区范围的函复》,青国土资函[2010]97号; 4、池州经纬矿产储量动态检测服务中心于2011年4月提交的《************建筑用石灰岩矿普查地质报告》; 5、《******************建筑用石灰岩矿普查地质报告》评审备案证明,池青矿储备字〔2011〕03号。 附图: 1、地质地形(现状)图; 2、总平面布置及基建终了图; 3、开采终了境界图; 4、22线纵剖面图; 5、采矿方法标准图。 80 1 概述 1.1 项目背景与地理交通情况 1.1.1 矿区交通位置 ******石灰石矿位于******丁桥镇境内,处于******城32°方向18.0 km处,行政隶属******丁桥镇中分村、独龙村、石壁村管辖。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17°57′13″,北纬30°46′51″(X=3407116,Y=39590978)。 丁(桥)~丫(山)公路从矿区南侧经过,离矿山工业场地约100m。矿区通过丁(桥)~丫(山)公路经丁桥镇与103省道连接,距103省道仅4km,北距铜陵港40km,交通十分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矿区交通位置图 矿区位置 1.1.2 矿区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1.1.2.1自然地理概况 矿区位于皖南山区北缘,属低山丘陵。矿区内地形总体呈北东展布,北西高、南东低。矿区内最高点海拔标高约+178.50m,最低点海拔标高+30m,相对高差148.50m。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湿,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6℃,在7~8月份气温最高可达41℃,1~2月份气温最低可达-5~-12℃,无霜期约230天;年平均降雨量1525.2mm,植被主要为灌木林。 1.1.2.2 经济地理概况 本区农业以水稻、油菜为主,经济作物以桑叶、茶叶、药材为主。林业以木材为主。区内人多地少,劳动力充裕。矿区及周边居民区供水主要为矿区南东部一常年性溪流。 1.1.2.3 供电、供水条件 本区用电主要来自华东电网,矿区已通高压线,供电正常,电力充足。总之,本区电力、交通、通讯、自然地理及经济条件,为矿区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1.1.3 矿权设置 ******建筑用石灰岩矿采矿许可证由******国土资源局2008年12月颁发,采矿许可证号为3429230830010,属有限责任公司,开采矿种为建筑石料用灰岩,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生产规模15.00万t/a,矿区面积0.248km²。有效期限:2008年12月23日至2011年12月23日,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为: 拐点 编号 1954北京坐标系 1980西安坐标系 X Y X Y 1 3407400.00 39591235.00 3407352.344 39591184.960 2 3407070.00 39591350.00 3407022.344 39591299.960 3 3406820.00 39590690.00 3406772.344 39590639.960 4 3407150.00 39590570.00 3407102.344 39590519.960 共4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122m至+30m。 该矿权范围受村民居住地安全爆破距离300m之限,大部分保有资源储量不能利用,矿山申请变更矿区范围,******国土资源局函(青国土资函[2010]97号)同意该矿山的拟扩界申请,下达的变更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下表: 拟变更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拐点编号 1954北京坐标系 1980西安坐标系 X Y X Y 1 3407070.00 39591350.00 3407022.344 39591299.960 2 3406820.00 39590690.00 3406772.344 39590639.960 3 3407150.00 39590570.00 3407102.344 39590519.960 4 3407305.00 39590982.00 3407257.344 39590931.960 5 3407713.00 39591166.00 3407665.344 39591115.960 6 3407723.00 39591701.00 3407675.344 39591650.960 7 3407250.00 39591286.00 3407202.344 39591235.960 共有7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191m至+30m。矿区面积0. 418 km²。 1.1.4 开采现状 ******建筑用石灰岩矿始建于2005年9月,2006年5月投产,小规模开采。目前在矿区范围内12~14线之间(见图)露天台阶式开采,台阶标高+37米、+56米,采场面积11363.84平方米。矿山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矿山前期开采过程中生产规模较小,开采作业不规范,采场台阶较高、过陡,未严格按设计参数要求自上而下、分层分台阶方式开采。 至2010年5月,由于矿山开采爆破安全距离限制,矿山处于停产状态。 2010年10月,矿山申请变更矿区范围,******国土资源局函复同意变更申请(青国土资函[2010]97号),后矿山对其工业场地、设备设施进行了修整增建。 矿山采装设备:沃尔沃挖掘机(斗容1.2m³)2台,山东临工6t加长铲车二台,KQY-90浅孔凿岩机3台,配套的7m³空压机3台,YT—24凿岩机2台,配套的3.0m³的空压机2台;5t自卸短运汽车3台。 破碎加工设备:ZSW-490×110Ⅱ振动给料机1台,PE-750×1060Ⅱ型鄂式破碎机1台,PF-1214Ⅵ、PF-1315Ⅴ反击式破碎机各一台,3YK-1854、3YK-2160型圆振动筛各1台。 矿山自建有120t磅房。 矿山办公、生活及其它辅助生产设施基本齐全。且以上设施均处于拟扩界矿区的爆破警戒线以外。 1.1.5 矿区周边环境 矿区地处中低山丘陵区,海拔标高在+30m~+178.5m,山脉走向为北东向,北东高,南西低。矿山位于山体东南坡部位,植被为灌木林。本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矿区不在国、省道可视范围内。矿区南面有村庄和民房,原矿权范围内有少数民房被圈进,其它民房均处在爆破警戒线之内,拟变更矿区新增范围绝大部分距村庄民房距离均超过300m,通过划定合理的开采境界,可以使得居民住房处于爆破警戒线之外;矿区南侧有丁~丫乡村公路通过,距离矿权界线不足300m,因其处于村庄民房外侧,比民房距矿区稍远,因此,矿山爆破作业不会影响到该公路的通行。矿区南侧有一条近东西走向的高压线,该高压线为10KV农网线路,该线路在矿区西南侧跨过,但处拟变更矿区300m的爆破安全警戒线之外。总之,矿区周边开采环境尚可。 1.1.6 项目进展及资源概况 ******在取得主管部门批准扩界的批复以后,为了办理采矿权扩界并同时办理采矿权延续,于2010年12月委托池州经纬矿产储量动态检测服务中心对原矿区资源储量进行核实,对拟变更范围建筑用石灰岩矿资源进行了普查,根据池州经纬矿产储量动态检测服务中心2011年4月提交的《******************建筑用石灰岩矿普查地质报告》,拟变更矿区范围内累计查明建筑用石灰岩矿资源储量880.50万m³(2377.35万t)。其中:①原矿区累计查明建筑用石灰岩矿资源储量407.11万m³(1099.20万t),其中:已采储量储量111b类13.64万(36.82万t),保有基础储量122b类9.48万m³(25.61万t),暂不利用的矿石资源383.99万m³(1036.77万t)。②拟扩界范围矿体推断经济资源量333类473.39万m³(1278.15万t)。 2011年4月28日池州国光矿业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主持召开了报告评审会,经专家评审会评审形成评审意见书,评审确认的石灰岩矿资源量为: (1)拟变更矿区范围内建筑用石灰岩矿(111b+122b+333)类资源量496.51万m³(1340.58万t); (2)累计消耗的111b类基础储量13.64万m³(36.82万t),本次申请核销; (3)拟变更矿区300m爆破安全距离内保有资源储量:累计保有(122b+333)类资源储量482.87万m³(1303.76万t),其中:(122b)类9.48万m³(25.61万t),(333)类473.39万m³(1278.15万t)。 2011年5月9日******国土资源局下发了评审备案证明(池青矿储备字[2011]03号),对报告评审的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了备案。 1.2 可行性研究的基础资料和依据 1.2.1 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7、《矿山安全条例》 8、《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9、《******安全生产条例》 10、《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1、《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 13、《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20号) 14、******国土资源厅皖国土资(2004)179号《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 15、******经济信息化委员会皖经信办[2009]87号《******建筑石料开采行业准入条件》 16、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安委办[2010]17号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 17、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18、******人民政府皖政[2010]89号《******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 19、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36号令) 1.2.2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 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17055-2002 ) 4、《机械防护安全规程》(GB12265-1990 ) 5、《矿山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170) 6、《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 ) 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8、《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9 ) 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6) 11、《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 ) 12、《爆炸性环境用电设备》(GB3836-2000) 13、《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14、《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L52-83) 15、《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4064-83) 16、《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985) 17、《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的原则》(GB/T16856-1997) 18、《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 1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 20、《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 2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 22、《安全标志》(GB2894-96 ) 2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 ) 24、《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2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26、《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2348—1990) 2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 2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 2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3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59-2001 31、《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2005-2005) 1.2.3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 1、《采矿许可证》; 2、《关于******申请变更矿区范围的函复》,青国土资函[2010]97号; 3、池州经纬矿产储量动态检测服务中心于2011年4月提交的《************建筑用石灰岩矿普查地质报告》; 4、******************建筑用石灰岩矿普查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池青矿储评字〔2011〕03号; 5、《******************建筑用石灰岩矿普查地质报告》评审备案证明,池青矿储备字〔2011〕03号; 1.2.4 其他基础资料和依据池州市国土资源 1、委托书; 2、******编制的《******建筑用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3、******提供的矿山开采现状图; 4、设计人员现场踏勘收集的基础资料等。 1.3 报告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本可研编制遵守国家矿山开采的有关法规,充分考虑露天矿山实施的可能性及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安全性,力求做到既能体现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的精神,又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又符合矿床开采的实际情况。 编制基本原则: 1、开采工艺简单、适用,技术可靠、合理; 2、项目投资少,开采成本低,经济效益较好; 3、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合理利用资源; 4、减少山体植被破坏,保护当地生态平衡; 5、节约能源,节约用地,合理使用劳动力; 1.4 可行性研究概要 1.4.1 矿山规模 根据******矿拟变更矿区范围(青国土资函[2010]97号)及《******************建筑用石灰岩矿普查地质报告》评审备案证明(池青矿储备字〔2011〕03号),拟变更矿区范围内建筑用石灰岩矿(111b+122b+333+暂不利用)类资源量880.50万m³(2377.35万t)。其中: 111b类储量13.64万m³(36.82万t),本次申请核销;受爆破安全距离限制,暂不利用矿石资源储量496.51万m³(1340.58万t)暂作为储备资源;拟变更矿区300m爆破安全距离内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类482.87万m³(1303.76万t),其中:(122b)类9.48万m³(25.61万t),(333)类473.39万m³(1278.15万t),为本次申请批准的建筑用石灰岩矿储量。 根据******以及池州市建筑石料行业准入条件(大于10万m3/a)及业主委托,本次可研确定矿山开采规模60万t/a。 1.4.2 开采范围 根据地质资料提供,拟变更矿区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类矿体能够满足工业指标要求。由于原矿区保留的122b类资源储量块段呈孤立状,实际开采中无法利用本次设计暂不考虑。因此,本次设计圈定开采范围为距矿区南侧民房300m以外的(333)类资源量矿体。考虑该矿需要保证运输水平最小平盘宽度,设计开采境界范围由8个拐点坐标圈定,开采深度+178.5m~+75m,面积0.0784km²。 1.4.3 设计储量、服务年限、工作制度 设计储量:设计圈定矿权范围内保有建筑用石灰岩矿资源储量(333类) 1259.75万t,设计利用资源储量1069.83万t,设计范围内资源利用率84.92%,矿山保有资源储量利用率82.06%。 服务年限:矿山生产规模60万t/a,按开采回采率97%计算,矿山服务年限为17.30年。 工作制度:矿山采用间断工作制度,年工作日280天,每天一班,每班8小时。 1.4.4 采矿 1、开采方式:设计采用露天开采。 2、开采顺序: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 3、矿床开拓:矿床采用汽车―公路运输开拓。 4、采矿方法:矿山为山坡露天矿,采场标高在+178.50m~+75m之间。根据矿体的特点、地形地质条件情况和选用采装设备,同时考虑爆破安全要求,开采方法为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设计采场划分为+165m、+150m、+135m、+120m、+105m、+90m、+75m共七个分层,分层台阶高度15m。 5、穿孔爆破:生产过程中中深孔爆破使用KQY-90型潜孔钻机穿孔,钻孔直径φ90~130mm,浅眼穿孔使用YT-24型手持式风动凿岩机打眼,钻孔直径φ38~42mm。多排孔微差爆破,炸药采用乳化炸药,雨季或炮孔有水时要使用乳化油炸药。爆破中产生的大块,而采用液压挖掘机振动锤进行破碎。 6、采装运输:爆破松动后的矿石在开采平台直接装车或经挖掘机翻运到运输平台,挖掘机装车,汽车运输,经矿区的开拓运输道路直接运往破碎站;采场剥离的表土及岩石由挖掘机装车、20t自卸汽车运输,堆放在采场西南侧洼地排土场。 7、压气设施:采场附近设置移动式压气站,向采场各作业点供气。KQY-90型潜孔钻机配套选用7m3空压机, YT-24型凿岩机配套选用W-3.0/5型空压机供气。 1.4.5 公共辅助设施 1、供配电 矿山为技改扩建项目,10kV供电电源进线接自木镇变电所,矿山变电站内安装有S11-500/10、S11-200/10变压器各一台,矿山生产、生活采用相同系统供电,动力及照明配电均采用中性点接地的供电方式。 2、供水 矿山工业用水主要是凿岩和喷雾降尘用水,设计矿山开采时,考虑在采场东侧山顶+172m标高建立容积20m3高位水池,供水泵选用D6-25×6型水泵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流量6.3m3/h,扬程150m,电机功率11kW。 矿区饮用水源来自集镇自来水管路。工业用水源为矿区西北侧的自建提水泵房。 3、总图布置 本次可研设计露天采场位于拟变更矿区300m爆破安全距离内矿体,采场开采标高+178.5m~+75m。 矿区地面办公生活等辅助设施矿区南侧,靠近丁~丫公路;破碎站、工业场地等生产设施布置在矿区山脚、办公区北侧。 采场北西侧+172m水平建高位水池。 根据矿区地形特点, 剥离的表土极少,一部分用修路和填筑场基,少量运往排土场,本次设计排土场布置在采场西南侧洼地,能够满足排土容量要求。 矿山工业设施如开拓公路、排土场等见总平面布置图。避炮室应根据采场推进变化而改建。 避炮室应根据爆破作业点的位置选择合适地址建设,并随作业点移动而搬迁。 根据当地政策,******境内矿山,火工品材料均由公安机关统一配送、发放,本次设计不考虑建设爆破器材库。 4、其他 矿区办公室安装固定电话或手机对外联络,外部运输采用外委汽车运输。 1.4.6 土建 该项目为矿山扩建工程,土建工程主要为开拓工程、高位水池、消防储水池、采场排水系统、排土场及其附属等。其他工业生产及办公生活辅助设施利用原有设施可以满足要求。 1.4.7 节能 矿山消耗能源主要为电能和柴油,其电能主要用于采矿、破碎系统及生活辅助设施,柴油主要用于采矿生产及汽车运输。 矿山年耗电125万Kw·h,折标煤年耗505t。年耗柴油120t,折标煤年耗174.86t。 全矿能源消耗总量每年为679.86t标煤,项目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03t标煤,低于《******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制订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2.1t标煤的目标。 1.4.8 环保 1、矿山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生产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废渣、废水、废气及噪声污染。 2、治理和防护 基建期剥离的岩土多数用于铺路,生产期产生的废石尽量综合利用,其余运往废石堆场排弃。采场排水经沉淀后,排入地表自然水系,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后排入自然水系。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如湿式凿岩、爆破后洒水、机械收尘等。工业场地的空闲地方以及生活场地尽量植树绿化。 1.5 投资估算 ******建筑用石灰岩矿扩建工程项目60万t/a可研阶段投资估算包括采矿工程、公辅设施工程、总图运输工程等。 矿山共需建设资金设计投资17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62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80.00万元,所需资金项目单位自筹解决。 1.6 经济评价 矿山建设项目投产达产后,按目前市场价预测:达产年正常年份销售收入1620.00万元,年均利税总额857.16万元,税后利润463.09万元,全投资回收期2.64年(税后)。 项目盈利能力指标高于基准评价指标,抗风险能力较强,项目在财务上可行。 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额 备注 1 矿产资源储量 1.1 拟变更矿区资源储量 万t 2377.35万t 其中 111b类 万t 36.82万t 暂不利用资源储量 万t 1036.77万t 122b类 万t 25.61万t 333类 万t 1278.15万t 1.2 设计利用储量 万t 1069.83 1.3 设计范围资源利用率 84.92 1.4 保有资源储量利用率 % 82.06 2 采矿 2.1 矿山生产能力 万t/a 60 2.2 矿山计算服务年限 a 17.3 不含基建期 2.3 矿山基建期 月 12 2.3.1 基建工程量 m3 23480 2.3.2 开拓公路 m 1140 2.4 开采方式 露天开采 2.5 开拓方式 汽车—公路运输 2.6 开采方法 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 2.7 露天采场构成要素 2.7.1 台阶高度 m 15 2.7.2 终了台阶坡面角 ° 65 2.7.3 采场最终边坡角 (°) 最终边坡角 (°) 52 2.7.4 安全平台宽度 m 5 2.7.5 最小开采平盘宽度 m 30 2.7.6 道路纵坡 % ≤10 2.8 开采回采率 % 97 2.9 矿石贫化率 % 0 2.10 矿山工作制度 280d/8h/1班 3 投资 3.1 总投资 万元 1700.00 其中 建设投资 万元 1620.00 流动资金 万元 80.00 3.2 资金来源 万元 1700.00 自有资金 4 成本与费用 4.1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a 762.84 4.2 单位矿石制造成本 元/t 12.71 5 销售收入、税金及利润 元/t 5.1 成品矿石售价 元/t 27.00 矿石平均售价 5.2 销售收入 万元/a 1620.00 5.3 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a 394.07 5.4 税前利润 万元/a 617.46 5.5 所得税 万元/a 154.37 5.6 税后利润 万元/a 463.09 6 盈利能力 6.1 投资利润率 % 27.24 税后 6.2 投资利税率 % 50.42 6.3 投资回收期 a 2.64 2 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2.1 国内市场供求情况 2.1.1 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我国建筑石料用灰岩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地理、交通、安全、环保、矿业发展规划、矿业秩序整顿等因素,能够开发利用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建筑石料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民用建筑、城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随着池州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材料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 石灰岩矿作为传统的建筑材料,由于其抗压性好,开采、加工方便,在建筑市场已经被广泛接受,各类建筑工程都不可缺少。 2.1.2 矿产品需求量预测 我国江、浙等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但建筑基础原料较为匮乏,******水陆交通便利,矿区所在地大部分建材石子经铜陵由水路销往长江下游地区,目前建筑用石灰岩矿远距离销售的局面已初步形成。 池州作为承接产业示范区及江南工业集中区所在地,众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开工,加上每年的农业开发项目、农田水利项目、道路改造项目、村村通工程等,建筑石子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近远期市场均处于稳中有升的局面。 2.2 产品价格分析 2.2.1 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近几年的池州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规范矿业开发的力度,对许多不规范的矿山进行了整治和关闭,因此保留的建筑用石料矿山不多,所以市场行情一直稳中有升。目前,国务院确定安徽沿江区域为皖江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池州市为该示范区的重要城市,且******在池州市设立了江南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因此池州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必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对建筑石料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该矿由于矿山所处的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产品的价格优势比较明显,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该矿拟生产的产品有四个规格,主要是5mm以下、10~5mm、30~10mm、40~20mm,目前矿产品平均销售价格约27元/t。预测这样的价格可以持续稳定,并可能有上升的趋势。 2.2.2 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池州作为后发地区,区位优势日益突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非常多,许多工业项目纷纷落户池州,随着高速、铁路的开通以及拥有长江的黄金水道,越来越多的商家看好池州的潜在价值,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不可缺少的原材料的需求量会进一步加大,随着池州交通优势的凸显,未来的建筑石料需求量越来越大,并且价格稳中有升。 3 矿山地质 3.1 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拗。地层分区为下扬子地层分区的芜湖--贵池地层小区,沉积地层为扬子沉积区。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较强烈,侵入岩主要为燕山早期呈岩株产出的花岗岩类。 3.1.1 矿区地层 本区地层单元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分区芜湖~贵池小区,矿区内出露三叠系和第四系,现依次叙述如下: 1、三叠系下统南陵湖组上段(T1n2) 分布于矿区中南部。岩性分为三部分:下部灰色中厚层或块层状砾屑灰岩、砂屑灰岩、微晶灰岩。中部为灰色薄层砾屑灰岩、含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微晶灰岩。上部灰色薄层蠕虫状砾屑灰岩、蠕虫状灰岩、微晶或泥晶灰岩。厚大于220m。 2、三叠系中统石壁山组(T2s) 分布于矿区中部。岩性为浅黄色或紫红色白云质粗~中砾岩、石灰质杂砾岩,夹含砾钙质细砂岩与粉砂岩。厚大于133米。超覆于南陵湖组等不同层位之上。 3、第四系(Q) 分布于矿区西南部。为残破积,厚0.5~6m不等。岩性为褐黄色含砂粘土。 3.1.2 构造 矿区位于柯村复向斜次级向斜八房村向斜南东翼。矿区范围内呈单斜构造。地层产状:倾向324°~326°,倾角41°~46°。矿区节理尚发育,以节理走向32°,倾向122°,倾角66°一组为主;次为走向180°,倾向90°,倾角65°一组;另外尚有走向245°~262°,倾角65°~68°一组节理。 3.1.3 岩浆岩 矿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 3.2 矿体地质特征 3.2.1 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空间分布 本次在拟扩界范围新增圈定矿体1个,与原矿区矿体相连接。估算矿体1个,主要估算+30m以上的建筑用石灰岩矿资源量。 矿体呈长方形,矿体产状,倾向324°~326°,倾角41°~46°。 矿体(层)赋存于三叠系下统南陵湖组上段和三叠系中统石壁山组,矿体呈层状,矿体(层)1层,总体呈北东向分布,矿体长1118m,宽103~250m,矿体厚度85~214m,埋深0~132m。 3.2.2 矿石物质组分及结构构造 1、矿石矿物组分 主要矿物成分方解石,含量90%,次为生物碎屑,少量白云石、石英等。粒度大小一般在0.2×0.1mm。 2、矿石化学成分 根据利用1个基本化学分析和本次核实2个基本化学分析结果:CaO含量最高52.14%,最低35.70%,平均46.16%;MgO含量最高4.94%,最低0.48%,平均2.05%;SiO2含量最高21.30%,最低3.35%,平均9. 84%;Fe2O3含量最高0.96%,最低0.34%,平均0. 65%。只能用于建筑行业。 3、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呈灰色。矿石结构为以砂屑结构为主,次为微晶结构,矿石构造以层状构造为主,缝合线构造。 4、矿石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根据矿石结构为砂屑灰岩、微晶灰岩矿石。 矿石工业类型:建筑用石灰岩矿。主要用于乡村道路及103省道改造建设。 矿床成因类型为浅海相沉积型。 5、矿体顶、底板及夹石 矿体底板为三叠系下统南陵湖组之灰岩,顶板为三叠系中统石壁山组之灰岩。另外,在冲沟、平坦洼地分布地段零星分布第四系,主要成份为棕红色风化粘土夹少量砂砾石,厚度一般0.1~1m,在剥离量估算中未计算第四系冲积物剥离量。 3.2.3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及工业利用性能 ************建筑用石灰岩矿目前正在生产的矿石产品主要有四种规格:即<5mm, 5~10 mm,10~30mm和20~40mm,矿石加工的含粉率(<5mm)在5~10%之间。 据目前生产矿山现状,本矿矿石无需选矿,只是在开采时,先将地表0~0.5m(很少超过1m)厚的浮土剥离干净即可。 本矿床石灰岩可作建筑用,矿石易采、易加工,以露采方式开采,矿石基本符合建筑行业质量标准。 目前******丁桥一带(本矿也在该带中)的建筑用石灰岩矿在实际利用中,效果较好。 3.3 矿床水文、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 3.3.1 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地形总体呈北东分布的山脊,北西高南东低,矿体在南东坡出露,矿体出露标高+30~+178.50m,当地排水面标高+30m,地表水排泄通畅。矿区可划分二个含水岩组,即第四系松散岩孔隙含水岩组和三叠系碳酸盐岩溶裂隙含水岩组,均为弱含水层。地表见岩溶沟、溶槽,矿区范围内未见溶洞,区域岩溶率在1.69~2.12%。分别表述如下: 1、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Q) 分布于沟谷及坡麓上,为第四系地层,厚度0.5~10.5m,矿体位置厚度0.5~1.2m,矿区范围内西南稻田厚度5.4~10.5m。岩性上部为亚砂土、含砾粉砂土;下部为粉细砂、砂砾土,在河流两侧具有二元结构。据民井调查地下水位埋深一般1.20~2.50m,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大。水化学属HCO3-Ca型水。 2、碳酸盐岩夹碎屑溶蚀裂隙含水岩组(T1n2、T2s) 分布矿区北部,由三叠系下统南陵湖组地层组成,厚度大于220m。岩性为砾屑灰岩、砂屑灰岩、微晶灰岩。地表岩溶不发育,以“刀砍状”溶沟,溶隙发育为主。部分张性断裂被粘土充填,裂隙倾角70°以上,走向主要以40°~51°和272°~291°为主。 局部受次级构造裂隙影响见下降泉,总体该含水岩组富水程度弱的。对矿山开拓无影响。 本矿床为裸露型岩溶裂隙充水矿床,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矿山露天开采,矿床开采最低标高在当地排水面以上,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3.3.2 工程地质条件 矿区内由两种工程地质岩组组成。 1、松散岩组:结构松散,由近代冲积层、残坡积层组成。近代冲积层分布于矿床北侧喇叭河及山间谷地,具二元结构。上部灰黄色粉质粘土,可~软塑。残坡积层随山坡堆积,为褐黄色粉质粘土夹碎石,可~硬塑,属高~低压缩性土。 2、碳酸盐岩工程地质岩组:由三叠系下统南陵湖组砾屑灰岩、砂屑灰岩、含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微晶灰岩组成,中厚层状,地表及浅部具溶沟、溶槽。裂隙主要发育有:①走向21~30°,平均倾角65°。②走向70~8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